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兔死狗烹案:揭范蠡为什么假装投江?

兔死狗烹案:揭范蠡为什么假装投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565 更新时间:2023/12/26 16:35:52

导读:自古开国功臣的结局似乎是相似的,不是被杀就是被贬。范蠡助越王勾践灭了强大的吴国,随即离开了越国,只留下一封信。因为信中的一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从此成就了天下第一智者范蠡。到底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

网络配图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弱小的越国要想打败强大的吴国,没有这种非凡的、艰苦卓绝的精神还不行。但仅有这样的精神还不够,还需要大智慧。非凡的精神更兼非凡的智慧,勾践与范蠡、文种,君臣戮力同心,成就了大事业。

勿以成败论英雄,历史上成功者数不胜数。但论功成身退,历史上就只有一位智者:范蠡。世人皆以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个人认为诸葛之智与范蠡之智相比略逊色。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蠢坚持不允。

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已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

范蠡的非凡之处不仅在于他的成功,他的更高人之处在于他成功之后所说的一段话。

网络配图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弹弓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关于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典故可谓不胜枚举,建隆二年(公元96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乱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但是也有大多数执迷不悟的功臣,如和范蠡一起出谋献策的文种不肯离开越国。越王赐文种一剑,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文种只好自杀。

网络配图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患难与易共,富贵难同。”其可谓为“范氏定律”。“范氏定律”历千年而不衰。患难的时候,大家齐心合力,互相扶持,一旦有了一点蝇头小利,立刻就会撕破脸面。尤其是帝王,最是自私,因为江山是抢夺来的,所以心心念念要护着它,怕被别人抢去,越是身边的功臣越是危险,一律要赶尽杀绝。古今多少英雄,来去匆匆,有谁能打破“范蠡定律”?“范蠡定律”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范蠡的智慧,尚不止于此。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国,苦耕于海边,居然“致产数十万”。将这些财产分于众乡邻,又到陶地经商,成为巨富,天下称陶朱公。旧时谈论致富生财,都推称陶朱。

善始而善终,天下有几个人比得了陶朱公范蠡?历史君王大多登上宝座而大开杀械,历代多少功臣,得了功名,丢了脑袋。所以古今第一智者唯范蠡是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朱元璋为何将祖宗葬于水中?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说到古墓我们就不得不提明祖陵,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他被发现于淤泥之中,为什么明祖陵会被葬在湖底,朱元璋为何将祖宗葬于水中呢?我们来探个究竟吧。水底古墓之谜桑田变沧海,沧海又变桑田,明祖陵从一发现开始,周遭就充满了传奇色彩。1963年,洪泽湖遇到了特大干旱,水位下降到了历史

  • 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的始皇帝,所以自然受到了多方的关注。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秦皇嬴政的事迹,他的身世等八卦问题也被挖出来。关于秦始皇身世并无明确的记载,其中野史传闻较多。那么秦始皇的亲生父亲究竟是谁呢?秦始皇(前259~前210),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史书记载,他有三个名字。一曰嬴政,他

  • 学学追星皇帝:唐宣宗是如何理智追星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唐宣宗李怡(后改名李忱),是唐宪宗之子,唐敬宗、文宗、武宗的叔叔。李怡年轻时为了免受政治迫害,韬光养晦,故意装傻,大家都认为他窝囊得很,唐文宗、唐武宗更是经常很无礼地取笑这个叔叔。唐武宗病危时,宦官们为了找个好控制的人当皇帝,选择了李怡。图片来源于网络没想到,李怡改名李忱,登上皇位后,立即现出了他精

  • 揭秘为什么史家把庞统看成兴蜀第一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杀掉了杨怀、高沛之后,刘备顺利攻占了涪陵。涪陵是益州重镇,且是前往荆州的关口。涪陵在手,荆州的援兵就可以持续进入益州,拿下益州,指日可待。刘备很高兴,在涪陵大宴宾客。当时,一些刘璋的降臣也在宴会上,;刘备喝了点酒,高兴的过了头,忘了掩饰自己的心里,说:“今日之会,可谓乐矣!”庞统一听,就知道不妙。网

  • 乾隆为何让平庸的嘉庆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嘉庆皇帝是清朝十二帝中最没有特色、没有个性的皇帝,那么,乾隆为何让平庸的嘉庆继承皇位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网络配图嘉庆是乾隆皇帝的继任者,也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五任皇帝。翻阅清朝正史,我们找不到关于对嘉庆荒淫、贪婪、昏庸、阴险行为的记载;翻阅清人野史,也查不着他的哪怕一件风流事。就是这样一个品格

  • 千古一帝:秦始皇竟遭人谋杀致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皇帝有皇帝的好处,自然也有身为皇帝的悲哀。从历史功绩看来,秦始皇无疑是成功的。可是从秦始皇的角度去考虑,他在执政期间面临着来自多方势力的打压。群臣谋反之心,边境战乱之讯。这使我们不由把目光放在秦始皇离奇的死亡身上,秦始皇死亡是人为还是疾病呢?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

  • 古代皇帝万人之上要怎样做保持清醒的头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家天下时代,古代的君王位高权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相当不容易。因为位高权重,身边就会聚集一批小人,这样,国君要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就更不容易了。君主为何需要采纳异议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家天下时代,能够采纳不同意见的君主,他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人们称之为贤君;反之,不能采纳异议,一意孤行,他就是昏君。在中国历

  • 揭:海昏侯“废帝刘贺”的悲惨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海昏侯大家都知道是谁了吧,这位“废帝刘贺”大家熟悉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位在历史上只做了27天的皇帝,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悲惨人生。网络配图刘贺是个被赶下台的皇帝班固在《汉书》里是这样评价刘贺的:“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事。”大概意思就是:刘

  • 苏东坡爱生活:吃得文雅流放得快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回馈肉”便是苏轼在徐州期间创制的红烧肉,宋神宗熙宁十年四月,苏轼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黄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带决口,洪水围困徐州,水位竟高达二丈八尺。苏轼亲自率领禁军武卫营

  • 秘闻:朱元璋不敢出兵日本背后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 明朝时期水上武器可谓是历史之最,不仅出现了最早的“航母”,还发明了许多其他的武器。按常理来说有这样强大的后盾,朱元璋为何能容忍日本的屡次羞辱呢?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难道背后有什么不能说的隐情。纵览中国历史,但凡一个大一统王朝初定,总是希望四夷宾服。明朝也不例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派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