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此人真的非死不可吗

汉景帝为什么要杀晁错 此人真的非死不可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06 更新时间:2023/12/8 11:44:51

汉景帝杀晁错的原因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汉朝时期,因为皇帝对于诸侯们太过宽宥,以至于出现了“七国之乱”。若是论起事件的起因,和两个人分不开关系,一个就是汉景帝刘,另一位则是晁错。

提起刘启,大家都比较熟知,他在位期间,与汉文帝的统治被称之为“文景之治”,虽然明面上看,汉景帝在位时,好像也没有颁布什么重要的举措,也没出现很多太大的变革,但正是这种“以不变应万变”得方法,使得汉朝天下得以国泰民安。

早在之前便有“萧规曹随”的例子,汉景帝也想无为而治,安安稳稳度日,然而当时的诸侯们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因为汉朝早期的分封制度,导致了诸侯们的权力越来越大,隐隐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利。

而在这个时候,晁错就凭空而出,提出了一个计划叫做削藩,这瞬间就捅了马蜂窝,诸侯们集结自己的兵马赶往都城,打的是“清君侧”的名号,但是那气势汹汹的样子,不就摆明了想要谋反吗?

碍于诸侯们人多势众,一时之间,汉景帝只好将晁错推出来当替罪羊,看似是无奈之举,但是只要痛快利落地将他斩杀不就行了么?为何还要选择腰斩这样的极刑呢,汉景帝是否真的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信任晁错?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因为如果说汉景帝是真的信任晁错,毕竟后者是出身于太子家令,也就是说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晁错就已经开始跟随。而且之所以提出削藩的建议,其实就是顺从皇帝的心意,对他来说,除了惹怒诸侯,真的没有别的好处了,汉景帝不看功劳看苦劳,也该对他信任有加。

然而事实是,汉景帝其实并不需要晁错来定罪,也不用拿他的性命来平叛“七王之乱”。因为在晁错死之后,诸侯们继续北上,想要找汉景帝“讨个公道”,其实也就是变相的谋反。

诸侯们的不识抬举,其实也是在汉景帝的意料之中,所以他当即就派出了周亚夫领兵出战,最终把嚣张的诸侯们全部打趴下。从汉景帝反应如此敏捷来看,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只是隐忍不发,对于诸侯们的野心他是知道的,一个晁错根本就没用,可他还是要拿晁错动刀,这就是晁错的问题了。

有人曾经说过,晁错之死,其实是汉景帝打的一张苦情牌,他原本可以不死,但是为了向天下百姓证明自己削藩的合理性,因为在晁错死后,诸侯继续向前,这就是谋反,而不是所谓的“清君侧”,从民心这个角度,汉景帝已经利用晁错站住了脚。

另外,导致晁错非死不可,而且还是残忍地被处死的最主要原因,是晁错说的一句话。在七王之乱爆发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陛下不如自出临兵”,劝说汉景帝御驾亲征,而他自己则是躲在幕后,美言曰替皇帝守着朝廷。

这不是证明他有异心吗?推着皇帝去送死,自己安安全全躲在后方,关键时刻不顶用,难怪皇帝率先拿他动刀子,怪只怪“祸从口出”。

参考资料:《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能打赢吕布的七位悍将分别是谁?刘备阵营为何只有两个?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布能打赢张飞吗,黄忠年轻能打赢吕布吗,谁不是吕布的副将

    你们知道能打赢吕布的七位悍将分别是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亮煌煌几页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将,野茫茫十面埋伏。唱韩信的这首歌咱们修改一下后几句,用在三国第一单挑名将吕布身上也合适:山埋伏,水埋伏;吕布之名传千古。云埋伏,雾埋伏;枭雄末路断头颅!建安三年,吕布兵败徐州被困下邳,最后

  • 胡大海:明朝开国功臣,还推荐了刘伯温出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出山是哪一集,李善长与刘伯温谁厉害,刘伯温出山视频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为了表彰、缅怀那些开国功臣,第二年朱元璋下诏,在南京鸡笼山设立功臣庙,用来供奉二十一功臣,“死者塑像,生者虚其位”。在这些功臣中,有一位将领非常特殊,他立下赫赫战功,却没能活到明朝建立,也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被人刺杀的!那么,这位名将到底是谁呢?此人就是明朝

  • 刘邦建立西汉之后 刘邦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嫂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为什么放走刘邦,刘邦和项羽是老乡吗,历史上的刘邦和项羽是怎么样的

    对刘邦和嫂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们每每谈到开国、建业皇帝,总绕不开这几个,如秦王嬴政,吴王朱元璋,当然还有我们的泗水亭亭长,刘邦刘先生。刘邦的一生可谓是传奇无数了。在他年轻的时候,刘邦整天无所事事混迹街头。结交一群狐朋狗友,酒肉兄弟,当地都知道刘邦这号人。但

  • 刘邦当初做过秦朝的泗水亭长 这官职放到现在是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相当于现在什么职位,刘邦亭长是什么官,泗水县是刘邦

    你真的了解刘邦泗水亭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草根皇帝,而汉高祖刘邦便是其中之一。与地地道道的穷小子朱元璋不同,刘邦虽然也出身农家,但他却做过秦朝的亭长。为何刘邦当了亭长,还没人能看得起他?亭长放现在又是多大的官呢?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刘邦的家庭背景

  • 探索: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给秦始皇科普,秦始皇铸造十二个铜人,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

    导读: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留给我们太多的未解谜题,谈论最多的就是秦始皇陵以及秦始皇铸造的“十二金人”。下面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之谜。网络配图“十二金人”现在普遍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所铸成之十二个大铜人像。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其中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

  • 揭秘:曹操政治内斗消耗掉最后精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政治与普通人的关系,擅使流星锤而被曹睿任命为,曹军不可惧

    核心提示:随着曹操权势的增大,政敌也越来越多,他不得不腾出手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进献三个女儿、杀伏皇后一家、诛孔融,如何平衡汉朝与自身的关系,耗费了曹操的许多精力。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

  • 朱元璋为何将明朝打造成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明朝王振,明朝太监王振的一生,大明太监喜宁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

  • 三国历史故事:曹操何没有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三国时期,曹操最后统一了中国北方,但是他这一生都没有自己称帝封王,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网络配图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他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

  • 康熙二帝对清官的不同态度 养廉埋下渐衰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什么康乾盛世没有雍正,康熙说的天下第一清官是谁,雍正性格注定他成不了

    《东华录》谓:“康熙年间有清官,雍正年间无清官。”此说并非无据,而是大致反映了两位君主不同的吏治思想及由此而来的官场风习。康熙大力表彰清官,有清一代负有名望的清官廉吏多出于此时;雍正改兴廉为养廉,片面倚重惩防措施,虽收一时之效,却埋下官场风气渐衰的隐患。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痼疾网络配图不仅令

  • 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生平经历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威廉二世,威廉·卡伦·布莱恩特,查尔斯威廉

    记载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经历故事的书籍中,都提及到了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生平。通过了解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生平经历得知,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是英国人,他生于1708年,卒于1778年,享年70岁。威廉·皮特在伦敦一个商人家庭出生,父亲名叫罗伯特·皮特。图片来源于网络因为威廉·皮特的祖父拥有一个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