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常山赵子龙赵云为何拒娶娇美寡妇为妻?

常山赵子龙赵云为何拒娶娇美寡妇为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856 更新时间:2024/1/22 19:30:02

赵云,常山真定人,字子龙。所以人称常山赵子龙。赵云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进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刘禅。刘备得到益州后,赵云出任翊军将军。建兴六年,即公元228年,跟随诸葛亮攻打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第二年去世。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以一个浓眉大眼,阔面重颜,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他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大战,救了公孙瓒。投奔刘备后,他曾和许多三国名将摆阵对战,冲锋陷阵罕见败绩。长坂坡救阿斗时,他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随同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夫莫开。赵云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刘备为汉中王后加封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五位将军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五虎将之名因此成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国勇将代名词。而赵云又有许多机智应变、忠君为民的出色表现,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云戎马一生,骁勇善战,胆略过人,军士呼其虎威将军。赵云见识卓远,深知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赵云为人刚毅谨细,刘备军曾俘获夏侯?部下夏侯兰,此人乃赵云同乡。赵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属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甚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行十分赞赏。

当然,让诸葛亮更为赞赏的是,在蜀军平定桂阳之后的一桩提亲的事件。当时,赵云出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赵范便亲自提亲,将自己寡居的嫂子许配?赵云。然而,赵云听后,坚决反对。后来诸葛亮问他为何拒绝,赵云说,樊氏已经守节三年,我贪恋美色,岂不害她失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赵云害怕樊氏失节是假,忠于刘备才是真。赵云认为赵范是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拒绝了赵范为寡嫂提亲的要求。后来赵范果然反叛逃走,赵云的的看法成为事实。当时,赵云为了表示自己拒绝这门亲事的决心,竟然在赵范提亲之时大怒而起:“吾岂肯做此乱人伦毁纲常之事乎!”并一拳打倒赵范冲出门去。

从中也不难看出,赵云对刘备的忠心是何等的坚决!

赵云对刘备的忠心虽然换来丰厚的回报,但赵云都没有接受。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从其言。赵云身为五虎上将,一代功臣,为国,不被天姿国色所迷;为民,不为良田豪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敬其德。

后人有诗赞赵云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显神威。八面威风杀气飘,擎王保驾显功劳。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将军武艺高。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名将赵云比军师诸葛亮年龄大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赵云和黄忠谁年纪大,赵云×诸葛亮,三国的军师排名

    赵云赵子龙,白马银枪,武艺奇绝。话说当年长坂坡一役,赵子龙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进进出出,长枪化成道道白光,杀的好生痛快。图片来源于网络诸葛亮诸葛孔明,长须飘飘,羽扇摇摇。赤壁一战,出尽风头,前有神奇草船借箭,后有火烧十里战船。端的是出神入化,智慧绝伦。此二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少,可谓刘备之左膀右

  • 汉朝名将周勃周亚夫父子为何都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勃后代,周亚夫式的真将军,汉朝周亚夫简介

    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都曾经拜将,也都曾经拜相,实际上他们都是非常职业化的军人,只适合当将领,不适合作丞相,作将领他们战则能胜,作丞相他们无所适从。究其原因,这是他们性格使然,他们父子二人的性格就像现代军队里的狙击手,勇敢、沉静、专注、耐心,他们可以隐蔽接敌,然后全神贯注地盯住前面的敌人,但是狙击手的

  • 关羽为何不愿与东吴和亲 真的太狂傲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关羽败走麦城,东吴杀关羽的后果,东吴背信弃义

    诸葛瑾希望关羽与东吴的和亲的这个意见,被关云长“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不看汝弟之面,立斩汝首!再休多言!”拒绝了。这也是千百年来被认为是荆州失守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人认为是关云长的骄傲葬送了荆州。但是,细品《三国演义》,你就会发现,没有那么简单。网络配图其一,东吴如有意与蜀汉和好共图曹操,似乎更应该先

  • 曹操多疑症:利用文字狱杀死六位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多疑症可以治愈吗,老公多疑症的表现,防人是多疑症吗

    导读:曹操生性多疑,曾有句遗臭万年的格言: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不让别人负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下手除去,但是做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当然不能没理由的乱杀人,于是便有了曹操用文字狱杀人的事件。据《曹瞒传》,曹操杀人之前,常常还会演出一幕"流涕行诛"的小活剧,待戮之士倘以为曹操这把眼泪乃反悔之兆

  • 追寻历史真相:秦始皇为何要修筑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秦始皇为何修建长城,秦始皇修长城用了多少年

    导读: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无人不感叹它的浩大与伟岸,但是你否是直到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真实原因?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只因一句荒唐谎言,你信吗?作者张永廷和张馨文在《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一文里,告诉我们这看似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是真实的,皆因一句“

  • 历史揭秘:拿破仑未说过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拿破仑说的一句话,拿破仑有说过中国是沉睡的狮子,拿破仑共几世

    导读:拿破仑的“睡狮论”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可是,在西方许多学者曾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在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网络配图“睡狮论”来龙去脉“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先是被清末外交家借用来阐释中国的外交姿态,继而被

  • 揭:诸葛亮不愿称帝背后的六大顾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北伐成功篡位,诸葛瑾为何不帮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不自己称帝

    导读:诸葛亮不愿称帝的真相一直都是我们探索的谜题。当今网络上很多人拍砖诸葛亮、也有很多的人拿事实上他最终的却并未称帝来争辩,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真相吧……网络配图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

  • 揭秘:崇祯皇帝丢了江山竟是因为要面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为你丢了我的江山,丢了我的江山那又何妨,赔了江山又何妨

    话说皇太极与崇祯皇帝议和之事被兵部尚书陈新甲的书童误传了出去,众大臣纷纷上书弹劾陈新甲私定议和条款。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将责任全部推给陈新甲,责令其悔过,后又将其处死。直到亡国的最后时刻,崇祯皇帝才意识到“策辽事者,不宜战而宜和也”,可惜已经于事无补、无法挽回败局了。网络配图其实,明朝在与后金的军事对

  • 惊!太平天国运动导致清朝1.6亿人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太平天国死了多少人,太平天国人口减少,太平天国差点灭了清朝

    导读:一百多年以来,洪秀全在中国始终如神话一般,直到2000年6月,潘旭澜先生的《太平杂说》出版之后这个神话才开始破灭。我们来看下,太平天国运动为何会导致清朝1 6亿人口灭亡?太平军掀起的狂飙席卷所及,庐舍为墟,遍地瓦砾。狂飙过去许多年后,依然是满目疮痍,残破萧条,一片凄凉。人烟稠密的长江中下游流域

  • 揭秘:元朝历代皇帝为何都没有陵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元朝帝陵怎么一个都没发现,为什么元朝皇帝的墓没有,元朝陵墓为啥没有被挖掘出来

    导读:元朝历代皇帝为何都没有陵墓?每个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后都有陵墓,唯独元朝皇帝没有留下一座陵墓,这是一个千古历史之谜,一起来看看具体介绍吧。明朝叶子奇《草木子》中记载:元朝皇帝驾山崩,“用啰木两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箍两头、中间)”。然后,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