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得诸葛亮刘备愿意三顾茅庐,若换作曹操与孙权呢?

为得诸葛亮刘备愿意三顾茅庐,若换作曹操与孙权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59 更新时间:2024/1/20 2:02:3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顾茅庐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刘备为得诸葛亮三顾茅庐,曹操和孙权会愿意这样做吗?答案是不会,即使听说诸葛亮有这样的名气,但是也不会屈尊去拜访这位没有实战的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不管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别的著作中都有写到,其出处是诸葛亮在北伐前期给后主刘婵写的《出师表》中写到了刘备为了请自己出山,三次到草庐来找诸葛亮的事情。对于这件事诸葛亮感激涕零,为了报答先主刘备对自己的厚爱,愿意帮助刘备实现汉室复兴的宏图伟业的这么一个事情。

《出师表》中这样记载: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来看,刘备经过徐庶等人的推荐,了解到诸葛亮这位隐居在南阳郡的隆中的人才。刘备之前已经见识到徐庶的厉害之处,经过徐庶这么一夸诸葛亮,对诸葛亮非常感兴趣了,但是徐庶也告诉刘备,说想请诸葛亮出山需要很大诚意,这点倒是提醒了刘备,为刘备后来的举动算是做了个铺垫。

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如此重视呢?需要多次亲自拜访,好话说尽拉下面子求着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呢?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刘备身边缺乏人才,特别是有智慧的人才。

刘备当时处境极度不妙,被曹操打败之后刘备只能依附刘表,幸亏刘表愿意收留刘表,给他新野小县驻守,让他有了安生之地。此时此刻的刘备当然希望能东山再起,而获得东山再起的机会,就是要收罗人才,壮大自己的队伍。

刘备如此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除了对诸葛亮看中之外,还在塑造自己的人物形象,把刘备自己本身打造成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在人才资源匮乏的刘备身上,他特别需要这么做才能引进更多的人才。诸葛亮是他的第一站,也是他最看重的人才,所以只有把诸葛亮请下山来,才能进行一番宣传,给自己一个礼贤下士的标签。

与此同时,刘备身边当时没有什么谋臣,自然也不会遭刘备手下的过多不满,这样也比较容易管理好群臣与诸葛亮之间待遇的问题。再加上关张等将领,对于谋士人才同样渴望,让自己的队伍壮大。综合以上这些原因,刘备礼贤下士请诸葛亮出山显然有很多好处,非常乐意做这样的事情。

但是孙权和曹操情况和刘备不一样了,他们不能像刘备那么干,即使诸葛亮才华出众想请他出山,但是做不到三顾茅庐这样的诚意。

首先就曹操而言,当时已经统一北方,坐拥汉朝正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能力了,在人才方面自然不缺。熟悉曹操身边谋臣良将的都知道,曹操谋士百人,战将千员还是有的,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都很出名,有些地方守将和文职官员都算进去了,而刘备就算都算进去还是没有这么多人。

曹操如果像刘备那样礼贤下士到如此程度,对诸葛亮来说更是一种惶恐,对曹操来说也不利于管理人才。因为在曹操如此看中诸葛亮的同时,把他身边的众多人才都忽视了,那些人会想曹操不重视自己,对待诸葛亮如此,对待自己这样,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和不满,对曹操的忠诚度和服务意识就会变低很多。

其次曹操人物性格方面比较“硬核”,不太会求人让别人帮自己做事情,而是别人看上自己心甘情愿来给自己做事情。如袁绍谋士许攸,来了他欢迎,不来他也不去请他,原本两人之间还是小时候玩伴,也拉不下面子。除此之外曹操帐下主要谋士大多数都是自己主动为曹操效力的,并非曹操请人,如荀彧郭嘉这批人才。

孙权与曹操类似,也正是因为孙权不是创业一代了,已经是第三代继承人了,在人才基业方面自然比刘备稳定的多,在人才方面自然也少不了。除此之外与曹操情况类似,贸然邀请诸葛亮给出这么高的礼节规格,让江东众臣子看见了,心里也会犯嘀咕的。

最重要的是诸葛亮虽然自比管仲乐毅这等人物,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持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像管仲乐毅这样的人是大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人。显然用在没有出山,没有任何功绩的诸葛亮身上,不免有些过于招摇,且有打广告的嫌疑,但是自身能力没有得到验证,毕竟没有实践过。

综上所述,诸葛亮这样的人是专门为刘备这样的创业君主准备的,在三国君主中,刘备是最适合诸葛亮去的地方。因为刘备人才少,诸葛亮刚上任就能被委以重任,成长性就会很快。像孙权与曹操这样的人已经是实力老板了,招个人才需要考虑公司平衡性,大多数情况下不愿意冒风险,否则原本的那些人都管理不好了,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了就更加糟糕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初时残暴善妒的吕后,为何独独放过了薄姬及其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夫贵妻荣、母以子贵的古代社会,女人的命运从来只有仰仗丈夫和儿子,皇后诰命如此,荆钗布裙也如此。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汉高祖刘邦虽然一生拥有美女无数,但最著名的只有三个女人。一个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一个是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还有一个就是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薄太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

  • 李广父子到底做了什么 卫青和霍去病为何想弄死两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卫青和霍去病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汉大将军大司马卫青,对外作战果敢勇武,一击必杀。对待朝内同仁,则谦让仁和,气度宽广。《史记》中说: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骑上下山若蜚,材干绝人。又说到: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

  • 薛涛的身世是怎样的?她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道袍度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薛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写下“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的薛涛,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因为家道中落,她不得不进入风月场所,成为红尘中人。但薛涛的气节,又让她不留恋红尘,不为红尘的污浊所染。薛涛是高傲的,她的才气,她的

  • 韩信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大?他为何会甘愿当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巅峰时期的权势有多大,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韩信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复杂中还带着一点微妙。在楚汉时期,与其说韩信是刘邦手下的大将,不如何说他是刘邦的盟友。有一件事可以说明,韩信并不是只会乖乖听话的忠臣。高帝四年下旬,项羽开始溃败,刘邦让天下诸侯派兵和自己一起追

  • 耶律大石是如何,在金人铁蹄之下建立西辽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耶律大石是如何建立西辽,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女真人的崛起,金国的建立,对于北宋来说,是一场灾难,比辽国对宋朝的影响更加的大。金人北下,国土一分为二,偏安于临安之地,可谓是耻辱然而金国的建立,首当其中面对他的,乃是当时的大哥辽国,也是因为不满辽朝的统治,女真部落才奋起反抗

  •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春申君黄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几年前的一部《芈月传》曾风靡一时,里面有一个很多才的男配,春申君黄歇。多才多艺,还颜值高,历史上也确有其人。战国时,有名动天下的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与楚国春申君黄歇。今天学长要说的,便是“战

  • 除了一篇《爱莲说》,周敦颐的一生还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周敦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开始之前,先说一篇短文,名叫《爱莲说》,相信每一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中国人,都无比熟悉,在数十篇“背诵全文”的文言文中,这短短119字,背诵起来,可以说是朗朗上口,轻而易举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刘禅绝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乐不思蜀,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刘禅,刘备的长子蜀汉后主,即蜀汉怀帝,说起刘禅可能诸位有人不是很熟悉,但他的另一个名字各位一定印象深刻,各位可曾记得,《三国演义》中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少主,对猜的没错,刘禅就是

  • 宋志文的品行有多低劣?他的名声为什么那么差?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之问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你知道古代也有版权之争吗?写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宋之问就是一个污点诗人,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也是宋之问杀了自己的外甥之后,夺过来的。宋之问的才华,就连武则天都曾夸奖他是一个有才之人,可他并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尽管

  • 岑参为什么那么喜欢边塞生活?他的几次出塞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岑参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诗人岑参描写的边塞风光,后人根据他的诗,虽未去过遥远的边塞,却见识到了大漠风光,甚至想要亲自前往边塞一睹白雪纷飞的景象。那时的大漠环境严峻,但是在岑参的笔下,却别有一番风味。但谁知,别人避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