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 李广:老子就是做将军的命

飞将军李广 李广:老子就是做将军的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668 更新时间:2024/1/18 19:41:04

李广,甘肃天水人,从汉文帝开始到汉武帝,和匈奴群殴,打了将近50年,70多场仗。匈奴人对这个和自己打了半辈子仗的老家伙非常敬佩,称他为飞将军。李广有三好:箭法好、脑子好、心肠好,公元前119年,李广因为迷失道路遗误战机,自杀死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李广爷爷的爷爷在秦始皇时期打仗也很猛,叫李信,曾经打败了燕国太子丹的军队。西汉建立以后,很多都沿用了秦国的制度,所以李广的家族世代都有一张长期饭票。而且因为家族传统,李广箭射的非常好。据说有次喝了点酒,晚上和几个兄弟在野外闲逛,夜黑风高,阴森啊,恐怖啊,在草丛里一个类似老虎的影子,李广二话不说就射了一箭,等兄弟们走进一看,李广直接把箭射进了一块大石头里,有点《海贼王》里霸气的节奏。

网络配图

这样的一位神射手,一参军,就有当领导的潜力,因为箭法好,打仗又猛,李广很早之前就是连长级别的官了。而且没有花架子,对自己的兵很好,同吃同住同劳动,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在长期的革命运动中,与农民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友谊。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个军事家叫吴起,牛人吧,一生打仗70多回,没输过。一次训练时士兵受伤了,吴起知道后为他吸出了毒血,亲自包扎,士兵的老娘知道后,很伤心的哭了,说:吴起对士兵这么好,打仗的时候,这些兵肯定为他卖命,她儿子基本是死定了。

优秀的将领,很多性格都是想通的,士兵也是人,只要把他们平等对待,偶尔的关心、嘘寒问暖,让他们感受到你把他们当兄弟,这些年轻的士兵就愿意为你卖命,所以李广在军队里声望是很高的。

李广还有一个性格就是敢冒险、大心脏,有个故事,说一次追杀匈奴人的时候,一百多人,被几千匈奴人包围了,李广让他的士兵都下马,坐在地上装成二逼故意引诱匈奴进攻的样子。

匈奴首领一看,这什么情况,不会是有埋伏吧,于是一直没敢动,偶尔有几个匈奴人想过来看看情况,李广一箭一个,都杀了。匈奴首领看着李广镇定自若的样子,心里也发毛了:被这么多人包围还能悠哉成这个样子,有诈、绝对有诈,汉人大大滴狡猾,于是僵持到天黑,匈奴人就撤了。

这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翻版啊,原始版。

李广为什么不能封侯

这么牛逼的人物,为啥最终也就是个将军呢,曾经的手下,曾经那些毛头小子,现在都升官做侯爷了,自己的爵位倒是一点没升,几十年如一日。成功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失败就那么几个原因,李广不能继续升官,无非就两个原因,性格原因、政治原因。

先说政治原因,所谓政治无非就是领导不喜欢他,这个应该很好理解,比如在公司里,有个业务员业绩很好,工作也很努力,当然不是最拔尖的那种,但是也足够出色,可是身边其他人都晋升了,做领导去了,他却永远只是个小组长。

这种事很多吧,李广第一次出色的业绩是发生在七国之乱,也就是晁错提出消番的时候,当时李广在周亚夫手下当差,那时候李广年轻啊,浑身都是力气,于是在大军之中所向披靡,把吴楚军队中的帅旗也给抢了。古代打仗的时候,老大是通过帅旗指挥的,帅旗一倒,底下的士兵没有正确的指令,只能拿把刀乱砍,所以李广把人家帅旗都夺了,是件非常牛的事情,这类似伊拉克战争时期的斩首行动,直接把老大和通讯系统给搞坏了。按理说,这么大的功劳,应该给个爵位了吧,事实上这也是李广最接近封侯的一次。后来为什么没封成呢,这就只能怪李广太年轻。当时李广打仗牛啊,于是路过梁国的时候,梁王赏给了李广一个将军印。这就好像当年苏秦的六国丞相印一样,就是个仪式,不是六国的丞相所有事情都让你做。

网络配图

李广当时也高兴啊,就接受了,但是他没搞清楚,梁王和汉景帝的关系,这个梁王叫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兄弟,在我的公众号(中国历史名人)里看过周亚夫的应该知道,当时这个梁王阻挡了吴王刘濞的所有进攻,虽然无数次的向汉景帝和周亚夫求救,但是他毕竟是正面战场。

后来周亚夫的分隔包围政策奏效,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梁王作为皇亲国戚,功劳当然最大。功劳这么大,就有点找不到北了,就想和汉景帝争着做皇帝,李广接受了这样的人给的将军印,回到京城,汉景帝怎么可能给好脸色,不抓起来已经不错了。

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李广显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回到京城以后,李广什么也没捞到,汉景帝封赏完其他将领后,就当李广不存在,直接就走了。

这是政治原因,再来说性格原因。其实这也不能怪李广,就像60后无法理解90后一样,李广的性格和年老的廉颇很像,守强攻弱。

因为汉景帝时期得罪了老板,郁闷的李广只能熬到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和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已经不同了,最大的变化就是文帝景帝只要在家里防守做好,不被匈奴打进来就行,而汉武帝时期,是要带着军队进入茫茫大草原,找匈奴人,直接跟他们肉搏的。

天天要去草原,寻找那行踪不定的匈奴骑兵,茫茫戈壁,这完全不是李广的强项啊。

于是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遣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和卫青四路大军主动出击,李广不巧遇到了匈奴主力,全军覆没,主将李广是靠装死,才跑回的中原,最后出了好多钱,才逃过打败仗的死罪。

汉朝的时候法律规定,死刑可以花钱买的,只要你出的起钱,就不会死。

还有一次公元前120年,李广率领4000骑兵和博望侯张骞的一万骑兵准备去打匈奴左贤王,没想到走了几百里草原,最后却被匈奴左贤王率领的4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毕竟是名将,这次没有被匈奴人抓住,但是他的士兵几乎全都死了,又是全军覆没,最后死罪,花钱,赎身。

李广是怎么死的

李广很悲剧,但是李广毕竟是很有才华的,派遣他去守营,去守卫边疆,绝对是以一当百,只要有李广在,匈奴人很难通过李广守卫的城市,这也是李广死后那么多无聊到蛋疼的诗人歌颂李广的原因,有李广在,边疆就很安全。可惜,时代变了,汉武帝时期已经不需要守卫了,需要的是主动进攻,去摧毁匈奴大本营的将领,于是卫青、霍去病出现了,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他们都站在了风口上。单守城,不能杀敌,是没有战功的,没战功怎么能封侯,所以60多岁的李广,不断上书给汉武帝,请求出战,汉武帝只要看到李广的名字,脑海里就会出现“我要打仗,我要打仗”。最后没办法了,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大规模的一次战争,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领5万精锐骑兵,加上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兵作为后勤补给,目标是消灭匈奴主力。李广作为卫青的先锋,跟随卫青的部队一路挺近。在半路上,卫青的侦查团抓获了一名匈奴俘虏,巧的是,这个俘虏还真知道匈奴主力在哪。草原里打仗,第一要紧的就是看谁先发现对方,然后各种埋伏和包围,基本上谁先发现对方,谁赢的几率就大,而且是很大。

网络配图

但是开战前,卫青却把李广调到右路去了,不让他做先锋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皇帝的意思。汉武帝显然不是一个胸怀特别宽广的人,而且在古代最不能回避的就是迷信。

因为当初李广平定少数民族叛乱的时候,把投降的士兵全给杀了,杀降不详啊,所以汉武帝认为,这种重要的战役,让李广担任前锋是很危险的,于是卫青把李广调到了右路。

后来因为没有向导,李广比卫青规定的时间晚了,此时卫青和匈奴仗已经打完了,卫青取得了大胜,但是匈奴王却跑了。所以卫青派人去问李广,为什么没有按时达到指定的地点,本来是合围啊,现在少了个口子,让匈奴老大给跑了。

其实这个时候,李广已经绝望了,自己打了一辈子仗,50年了啊,就没有和匈奴痛痛快快的打一架,取得一个漂亮的战役,要么被俘、要么被全歼,现在唯一也是最后一个机会,却被调到了右路,这次再也不想拿钱去赎罪了,因为以后不可能再有机会出来打仗了。

于是,万念俱灰的李广选择了自杀。

李广的儿子

李广虽然没有被封侯,但是当时也算是驰名中外的名人,匈奴人都叫他飞将军。可惜,李广之后,他的家族就开始走下坡路了。首先是他的儿子,李广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当户、二儿子李椒在抗击匈奴的时候,很早就死了,唯一的小儿子李敢,因为偷袭卫青,被霍去病杀了。

李当户有个后代叫李陵,李陵也位名将,可惜最后被匈奴人包围,投降了匈奴,汉武帝知道后,灭了李陵三族,李广之后,再无李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胡惟庸竟然只是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胡惟庸为什么斗不过朱元璋,朱元璋妃子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网络配图胡惟庸是以谋反这个罪被朱元璋处死的。在胡惟庸死后,他那些谋反的“罪状”才被陆陆续续的揭发,比如让他属下的林贤去

  • 同为五虎上将:刘备为什么不肯重用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刘备为什么不信任赵云,赵云为什么不杀张郃,三国关羽是被谁杀的

    三国所以能为人津津乐道,多多得益于半真半假的名着《三国演义》,众人咸云:要破除演义迷信,拉诸葛亮下神坛,其实演义中神化的何止诸葛一人,神化最着者为诸葛。次者为不曾温酒斩华雄,斩颜良却未诛文丑,不曾过五关斩六将,不曾华容道捉放曹,被后人奉为帝的关羽;再次者当属赵云,前二者历史真面目已多有揭批。网络配图

  • 吴三桂对南明永历皇帝 为何那般冷血凶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八旗救永历,吴三桂杀了永历帝后悔吗,吴三桂是哪里人

    南明永历皇帝被吴三桂所率清军俘虏,如何解决?看到两种说法。网络配图一种是在抓捕永历后,和吴三桂在一起的内大臣、满将定西将军爱星阿提出将永历献俘北京,让朝廷处置,而吴三桂为了确立自己的不世之功,力主朝廷将永历就地处决。四个月后,清朝廷批复到达云南:“仁皇帝命恩免献俘”,“着将永历正法”。另一种为吴三桂

  • 霍去病之死 霍去病:好想再活五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如果霍去病不死,再活五百年歌词,我再活五百年是什么歌

    霍去病,西汉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擅长闪电战,汉武帝最喜欢的军事将领。将草原霸主匈奴人,从河西打到漠北、直到祁连山,最后将匈奴的国宝祭天金人作为战利品带回了大汉。成名时,只有17岁,可惜不到23岁就死了,一代战神就此陨落。霍去病的身世。霍去病的出生和卫青有点类似,大概当时社会的一种风气,霍去病的母亲卫少

  • 汉朝著名的将军李广:最后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难封缘数奇”,卫青是不是天幸,另说,然而,李广终身未能封侯,的确很难找出更确切的原因:命数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李广的名声很大,一是因为他的射箭水平极高,如小李飞刀一般例不虚发,只要箭离弓必有敌人随弓弦之声倒地;曾经误把石头当作老虎把箭射进石头中,还留下唐代卢纶的《塞下曲》

  • 最后诛九族的宰相胡惟庸: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大臣胡惟庸,明朝的宰相有哪些,明朝胡惟庸是忠臣吗

    胡惟庸是被朱元璋处死的,他的死不止是他一个人死还株连了九族,不仅是株连九族还害死了那些和他有关联的官员,有些甚至只是有一小点的联系。总之胡惟庸的死是明朝政局变化的一大关键点和转折点。图片来源于网络胡惟庸是以谋反这个罪被朱元璋处死的。在胡惟庸死后,他那些谋反的“罪状”才被陆陆续续的揭发,比如让他属下的

  • 履立战功的博尔术:一个被掩去光芒的蒙古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瓦尔蒙特长鞭是近战吗,蒙斯克威望出兵,博尔术

    在成吉思汗打江山的时候,他身边有着很多兄弟,对他的帮助也是巨大的。曾有“四俊”帮助他开国,其中排在首位的,那就是博尔术,他一生跟随着成吉思汗,履立战功。图片来源于网络在1162年的时候,博尔术出生,生在蒙古草原的博尔术,有着蒙古人与生俱来的性格,他别名叫做孛儿楚。在他13岁的时候,他帮助铁木真把那些

  • 诸葛亮的困境:蜀汉人力有限 只得用后备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三国故事,最纠结最悲情的恐怕是“挥泪斩马谡”这一出。马谡不可重用,刘备早就看出来了,诸葛亮眼光不在刘备之下,为什么还是违背了蜀汉公司前任老总的遗嘱,将马谡推上了业务第一线,委以最重要的大任呢?网络配图如果简单地归咎于诸葛亮用人不明,无论是从史学研究,还是从人力资源研究来说,都不免简单粗暴。一个经

  • 平定七国叛乱的大汉名将 为何最终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七国叛乱是哪七国,七国燕国名将,秦朝七国之乱是哪七国

    想必大家对周亚夫一定不陌生吧,看过电视剧《美人心计》都知道周亚夫这个角色吧,那么他的真实历史大家知道吗?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中的周亚夫吧。图片来源于网络周亚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死于公元前143年,他是西汉非常有名的将军,军事家,今天江苏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

  • 谁才是三国历史中最大的黑马?文武兼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比诸葛亮还厉害的12个谋士,历史nba黑马冠军,三国里最大的赢家

    在 小说《三国演义》中,陆逊是个不大不小、难说好坏的角色:他似乎不属于曹操、董卓、袁绍、刘备、孙权那样居于重大历史事件最前沿、直接决定历史走向的显赫 人物,也没有关、张、赵、马、黄以及吕布、典韦、许褚等武将那样叱咤疆场的段子;谋略方面,司马懿和周瑜、鲁肃因曾作为书中头号人物诸葛亮的直接对手或盟 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