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投降匈奴后他的后裔结局是怎么样的?

李陵投降匈奴后他的后裔结局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4/1/16 10:20:20

李陵出生时间不详,只是知道他出生于陇西成纪,就是如今的甘肃省天水市。年纪轻轻的李陵就担任了侍中建章监一职位,他擅长于骑射,对待别人都是有礼有貌,对待下属都很谦虚,因此,他的名声特别的好。甚得汉武帝满意,认为他具有李广大将军的风范,就让他率领八百骑兵。李陵为人勇敢,有一次还深入到匈奴境内2千余里,他想要越过居延来侦查那边的地形,来回途中竟没有一个匈奴兵,顺利返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李陵被任命为骑都尉,率领5千精兵,驻扎在甘肃等地,让他来教习那些士兵们箭术,用来防卫匈奴。过了几年之后,朝廷派李广利率军队去攻打大宛,而命令李陵率领那5千兵马断后。行军到边塞的时候,汉武帝又下命令,命李陵留下手中的5千骑兵,只允许他率领5百轻骑兵出发,去迎接李广利班师回朝,然后命他驻扎在张掖。

在公元前99年的时候,李广利率军去攻打右贤王,而令李陵去给大军护送粮食。但是李陵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去叩见汉武帝,希望他能够让自己率领5千兵马,就可以直逼王廷。于是,李陵率领这些士兵孤军深入,在浚稽山的时候,却遭遇到单于的主力军队,被三万多的人围绕,虽然汉军很勇猛,奈何敌军众多,终究一败。没办法,李陵只好投降,本来李陵还想找机会回归故里,但是汉武帝听信谗言,认为李陵在替匈奴人训练士兵,于是,诛杀了李陵的三族,这也导致了李陵跟汉朝的关系彻底决裂。

日后,汉朝还想把李陵召还回去,但是李陵觉得自己不能反复无常,倘若回去,那就意味着再一次蒙羞。于是,他在匈奴境内待了20多年,最终病死它乡。

李陵投降匈奴

在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着5千步兵孤军深入到匈奴境内,与敌军十来万大军战斗了十多天。关于这场战役,其艰辛程度出乎常人想象,被逼无奈,其主将李陵只好投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场战争十分的惨烈,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汉将李广利率三万大军去攻打匈奴,而李陵只是率领五千步兵,从居延出发,一直往北走,想要偷袭大廷。但是在不久之后,他遭遇了单于亲自率领的3万精兵,在李陵军队里,大多都是剑客等人,平常的骁勇善战,看到敌军的数量远远超于自己的数量,也不怎么惊慌。李陵知道这是一场硬战,就命人以大车为营,摆好阵势,准备迎敌。匈奴大军觉得汉军人少,就打算横冲直撞,由于李陵的阵势好,先由弓箭手射击,使敌军混乱,然后在他们逃跑的时候,乘胜追击,此战消灭了数千个匈奴人。

单于觉得这批汉军很善战,就连忙就地请求支援,招到了8万的骑兵。眼看匈奴骑兵越来越多,于是,李陵就命令士兵们向南退,一路打回去。在撤退的过程中,李陵抓住机会,多次重创敌军,消灭了一万左右匈奴骑兵。

单于觉得自己军队受伤惨重,已经萌生了退意,但命运弄人,汉军出了一个叛徒,由于此人对自己上级的不满,就一气之下投奔到了匈奴帐下。并告诉他们,汉军是没有后援,粮草好弓箭都早已用尽。于是,匈奴听了之后,发动急攻,虽然汉军又斩杀了数千匈奴人,但是带来的弓箭已经用光了。

到了晚上,李陵自知自己这边没有任何补给,粮食和弓箭也不足了,就整顿部下,还是有一千余人。下令大家四处逃跑,能逃一个是一个。李陵率领数十个逃跑,但是没逃多久,就遭受到了匈奴大军的追捕,李陵就被俘虏,日后,就投降于匈奴。

李陵后裔

虽然李陵投降于匈奴,之后生活了20多年,至死都生活在匈奴土地上。不经会让人有个疑惑,这位将军到底有没有后裔,倘若有的话,这些人又是生活在何方,是在匈奴境内?还是祖国大好河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穆就是他的后代,出于生公元510年,卒于586年。本来在李陵投降之后,他的后代世代都居住在北狄,直到日后鲜卑族建立了政权,然后其家族随着南魏政权向南迁移,才能够重新回到陇州一带居住,李陵的后代才扎根于此。在公元530年,年仅20岁的李穆,他就跟随宇文泰,并得到了重用,去平陈悦等人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之后,还因为把握住时势,推举孝武帝有功,被任命为都督,统领着地方军队。在公元538年,在跟北齐的交斗中,李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曾救宇文泰于危难之中,因此他在北周的日子可谓是一帆风顺,官至太傅,他的后代也沾了他的光。在日后杨坚要建立隋朝的时候,替他出战,被封为太师,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可以说只要不造反就不会死的特权。替李氏家族洗去过去的一层灰。

在公元648年,一只来自俄罗斯的使团们,他们抵达到唐朝长安之后,自称自己是李陵的后代,觉得自己跟皇帝是同宗,因为可以认亲。根据史书上的记载,李陵在投降之后,反而受到了单于的重用,封他为右校王后,让他去负责坚昆一带,而坚昆这部地区的人,自称自己为黠戛斯,正好是那批使团的民族。他们本来的面貌是赤法律瞳,而那些自称为李陵后代的是黑发黑瞳,可见是混血的特征。因此,那些自称是李陵后代的,其可信度比较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为什么可以横扫欧亚?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吉思汗带多少人打到欧洲,当年成吉思汗打到哪里,成吉思汗打下半个地球

    “壮士如虹气千丈”——蒙古军的先胜之因西征前,蒙古汗国进行了战争总动员,从阿尔泰山脉到黄河之滨征集青壮年入伍。西征联军由蒙古军(8万~万人)、汉军、钦察军、畏兀儿军、契丹女真军、西辽军、哈剌鲁军等多民族武装组成,配备炮石火器,攻城器械和筑路,架桥、造船器具,准备了预备马匹和军械备件以及充足的军粮肉食

  • 海昏侯系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昏侯刘贺是刘邦的什么人,海昏侯刘贺有子女吗,刘贺

    导读:汉武帝刘彻之孙刘贺,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虽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也不算太坏,《汉书》中并没有将其列入皇帝本纪,但他的奇葩性格和奇葩经历,确实令人捧腹。今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

  • 千古太后第一人:揭史上真实的芈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震惊世界的千古第一人,芈月当上太后太恶心了,芈月的真实历史

    导读:随着历史剧《芈月传》的热播,秦宣太后这位历史上杰出的女强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影视剧以及文艺作品偶尔虚构一些情节和故事,也是在所难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宣太后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宣太后(?—前265年),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史记·秦本

  •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哪一位,中国历史上十四位圣人,中国历史上十大伟人排名

    导读:说到垂帘听政大家肯定都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垂帘听政的不仅仅只有慈禧。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看看都有谁吧。1、秦国宣太后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

  • 太平天国最悲情的英雄:人头做酒杯 饮尽雠仇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活下来的将领,太平天国最惨的将领,酒杯人头酒瓶打一成语

    太平天国最终覆灭,但是掩盖不了石达开的光辉。石达开追随起义的脚步,他有些文化并读过兵书,在率家族武装一路打先锋时又愿意在实践中动脑筋,很快成为太平军中军事才能居首的帅才。1855年他在西征中打败过曾国藩的湘军,一时名扬全国。虽然从政治上看,石达开封建化的表现也不比洪秀全逊色多少。比如占领南京后他的翼

  • 历史真相: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秦始皇修长城用了多少人,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导读: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明遗迹,它是秦始皇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宝物。那么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吗?网络配图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方士卢生。他极力迎合秦始皇求仙问道希望长生不老的心理,成为了宠臣。经历了两次行刺,秦始皇对自身的安全感提高了认识,急于找出威胁秦帝国的准确原因和有关自身安危的

  • 各有特色!古代皇帝如何请客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请客指宴请客人,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国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在古代皇帝请客又与常人不同,究竟有何特色之处呢?网络配图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

  • 三国五虎将:关羽和张飞谁武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五虎将,最早记载于元朝,民间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里,写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五员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虎将里究竟谁的武功更胜一筹呢?历史上三国志并没有五虎之说,只是五人分在一个传里描述。五虎上将原本顺序为:“关张马黄赵”,记载于《三国志平话》或早期版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

  • 他是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帝王:死后被制成腊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认为,皇帝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荣华富贵集于一身,后宫三千佳丽,拥天下兵马,威风凛凛。然而他们真的是幸运的吗?网络配图耶律德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钦淳皇后述律平的次子。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辽太祖死后,耶律德光即位,成为了如今史书上的辽太宗,这位耶律德光皇帝才能卓绝,天显六年(93

  • 东汉开国将军马援小时候的志愿是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一生的战绩是比较的显赫的。从小的时候马援将军的志向就是比较明确的,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成为一个比较有用的人才,当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努力的实现这样的志愿。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关马援将军的典故还是比较多的,当时马援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之后马援想要实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