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吉思汗为什么可以横扫欧亚?

成吉思汗为什么可以横扫欧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81 更新时间:2024/1/20 13:54:10

“壮士如虹气千丈”——蒙古军的先胜之因

西征前,蒙古汗国进行了战争总动员,从阿尔泰山脉到黄河之滨征集青壮年入伍。西征联军由蒙古军(8万~万人)、汉军、钦察军、畏兀儿军、契丹女真军、西辽军、哈剌鲁军等多民族武装组成,配备炮石火器,攻城器械筑路,架桥、造船器具,准备了预备马匹和军械备件以及充足的军粮肉食。尽管这支军队与花剌了模相比人数不多,却代表着当时世界上军事力量的最高水准。特别是其中的蒙古军从1189年起在成吉思汗带领下连续不断地打了30年仗,早已成为一架战争机器。

网络配图

花剌子模征集了40多万人的军队准备迎战。阿剌丁的战略方针是全面防守,作战策略是重兵屯守城镇,坚壁清野,迫使蒙古军退兵。具体战略部署是:将军队主力配置在锡尔河、阿姆河及河中地区,分城据守,防御中心设在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和旧都玉龙(今土库曼斯坦库尼亚乌尔根奇);将战略预备队配置在河中地区待命机动,准备在撒麻耳干外围地区与蒙古军进行战略决战。

围三阙一动中歼——蒙古军的胜之法

从1220年起,蒙古军在花刺子模展开河中战役及阿姆河流域诸城战役。这一地区的撒麻耳干、玉龙杰赤、不花剌3个城市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都城撒麻耳干是花剌子模的战略防守中心。1219年秋,成吉思汗与拖雷率主力军,以速不台部为前锋,渡锡尔河南下,攻克和招降了沿途的数座城镇,于1220年3月包围了有“伊斯兰教罗马”之称的西域名城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市)。

13世纪的蒙古骑士

成吉思汗围攻不花剌时,采取了先紧后松、围三阙一、运动歼敌的战术:先以精锐的先锋军在不花剌的12座城门下屯营,后续部队随即包围外城四周,驱使以战俘为主组成的“哈沙尔”军摆开强盛的攻势,然后故意示弱于某处,网开一面放出守军,随后在蒙古军擅长的运动战和野战中歼灭之,以减轻攻坚战的消耗和损失。当花剌子模的大将阔克汗带领两万名守军退出不花剌城后,蒙古军紧迫至阿姆河边展开战斗。阔克汗全军被歼。

网络配图

坚韧耐劳赖轻骑——蒙古军的制胜之制

如果以欧洲骑士的标准来看,蒙古骑兵充其量算是一种轻骑兵。因为蒙古骑兵的装甲多为皮革制成,轻便坚韧,虽然其防护性不及欧洲重装甲骑兵身上的锁子甲,但负担轻,容易保持长时间的战斗力,此外穿着它不会像穿铁制铠甲那样在严寒酷暑时节成为难以忍受的酷刑。

成吉思汗从未像西方军的首领一样对兵种的武器进行严格的分工,加之不像欧洲和中亚军队使用的武器那样笨重,所以蒙古骑兵随身携带各种武器,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蒙古骑兵随身携带的武器通常有弓箭、马刀、长矛、狼牙棒。值得一提的是蒙古人的弓箭。他们的弓箭较长较大,需大约相当于80公斤的力量才能拉开(电视剧《马可·波罗》中有马可·波罗始终无法拉开蒙古人硬弓的场面),射程远,是蒙古骑兵的最重要的杀伤武器。此外,蒙古骑兵常常根据个人爱好装备其他武器,譬如套马的绳套和网马的网套。这在正规的西方军队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也是防不胜防的。

网络配图

蒙古军队同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从小玩的玩具就是弓箭,一到成年就可以算是职业军人了。由于在严酷的环境中长大,蒙古人大都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爬冰卧雪为常事,远距离跋涉更是其从小的习惯。对物质条件的不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很轻。蒙古军人拥有东方和西方农耕定居民族所缺乏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这是西方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和中国中原地区穿上军装的农民永远比不上的。这种从艰苦环境和游牧制度中磨炼出来的精神上的素质优势就是蒙古军在天才统帅成吉思汗指挥下能够横扫中亚和欧洲的最主要的奥秘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海昏侯系刘贺:当皇帝27天劣迹累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昏侯刘贺是刘邦的什么人,海昏侯刘贺有子女吗,刘贺

    导读:汉武帝刘彻之孙刘贺,是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成年皇帝,他虽不是个合格的皇帝,但也不算太坏,《汉书》中并没有将其列入皇帝本纪,但他的奇葩性格和奇葩经历,确实令人捧腹。今年以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挖掘进行得如火如荼,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大量珍贵文物,而墓主人身份到底是不是西汉史上那位只当了27天皇

  • 千古太后第一人:揭史上真实的芈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震惊世界的千古第一人,芈月当上太后太恶心了,芈月的真实历史

    导读:随着历史剧《芈月传》的热播,秦宣太后这位历史上杰出的女强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当然,影视剧以及文艺作品偶尔虚构一些情节和故事,也是在所难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秦宣太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宣太后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宣太后(?—前265年),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太后”的人。《史记·秦本

  • 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是哪一位,中国历史上十四位圣人,中国历史上十大伟人排名

    导读:说到垂帘听政大家肯定都会立刻想到慈禧太后,但是你知道吗?在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垂帘听政的不仅仅只有慈禧。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10位“垂帘听政”的太后,看看都有谁吧。1、秦国宣太后中国最早垂帘听政的是战国时期秦国昭王的母亲宣太后。公元前306年,十七岁的秦昭王继位,其母宣太后以儿

  • 太平天国最悲情的英雄:人头做酒杯 饮尽雠仇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活下来的将领,太平天国最惨的将领,酒杯人头酒瓶打一成语

    太平天国最终覆灭,但是掩盖不了石达开的光辉。石达开追随起义的脚步,他有些文化并读过兵书,在率家族武装一路打先锋时又愿意在实践中动脑筋,很快成为太平军中军事才能居首的帅才。1855年他在西征中打败过曾国藩的湘军,一时名扬全国。虽然从政治上看,石达开封建化的表现也不比洪秀全逊色多少。比如占领南京后他的翼

  • 历史真相: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历史意义,秦始皇修长城用了多少人,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

    导读: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文明遗迹,它是秦始皇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宝物。那么你知道秦始皇为什么要修长城吗?网络配图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方士卢生。他极力迎合秦始皇求仙问道希望长生不老的心理,成为了宠臣。经历了两次行刺,秦始皇对自身的安全感提高了认识,急于找出威胁秦帝国的准确原因和有关自身安危的

  • 各有特色!古代皇帝如何请客吃饭?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请客指宴请客人,在中国这样的礼仪之国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在古代皇帝请客又与常人不同,究竟有何特色之处呢?网络配图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

  • 三国五虎将:关羽和张飞谁武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五虎将,最早记载于元朝,民间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里,写的是三国时期刘备的五员将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虎将里究竟谁的武功更胜一筹呢?历史上三国志并没有五虎之说,只是五人分在一个传里描述。五虎上将原本顺序为:“关张马黄赵”,记载于《三国志平话》或早期版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嘉靖本,

  • 他是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帝王:死后被制成腊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认为,皇帝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荣华富贵集于一身,后宫三千佳丽,拥天下兵马,威风凛凛。然而他们真的是幸运的吗?网络配图耶律德光,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钦淳皇后述律平的次子。天显元年七月二十七日辽太祖死后,耶律德光即位,成为了如今史书上的辽太宗,这位耶律德光皇帝才能卓绝,天显六年(93

  • 东汉开国将军马援小时候的志愿是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一生的战绩是比较的显赫的。从小的时候马援将军的志向就是比较明确的,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成为一个比较有用的人才,当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努力的实现这样的志愿。图片来源于网络有关马援将军的典故还是比较多的,当时马援在十二岁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之后马援想要实现自己

  • 一代奸雄!揭曹操为何要建72座疑冢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曹操生前生性多疑,防人防到了“梦中杀人”的扯淡境界。这样一个人自然对自己死后“被害”的可能性也要防备,曹操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挖出来或被盗墓者折腾,他破天荒地提出了“薄葬”的倡议。72座疑冢究竟哪个才是曹操真正的墓穴呢?曹操(公元155年7月18日~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