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和帝刘肇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结局如何?

汉和帝刘肇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91 更新时间:2024/1/3 22:15:11

汉和帝刘肇,东汉第四位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刘肇的老爹是汉章帝,与其父汉明帝共同创造了“明章之治”,但是汉章帝身子骨不硬朗,31岁就挂了,留下年仅10岁的刘肇和养母窦皇后。

章和二年(88年),汉章帝去世,刘肇即位,年幼的他无法处理政事,便由养母窦太后执政。

窦太后临朝处理政务,太傅邓彪性情懦弱,明哲保身,不问政事,司徒袁安、太尉宋由、司空任隗等人也都没有实权,国政大权都落入窦太后手中。

窦太后一人是没有办法治理一个国家的,她需要帮手,而她选择帮手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亲戚,另一个是听话。

窦太后把哥哥窦宪提拔为侍中,掌管朝廷机密,负责发布诰命,又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宫的侍卫,还有窦景、窦环等人也身任要职。一番安排下来,皇帝身边的显要位置都是窦家人,国家政治的中枢落入窦家之手,东汉进入外戚专权时期。

外戚专权时,外戚往往都不安分,有时更是敢明目张胆地与大臣甚至皇族发生冲突。窦宪就是如此,他见都乡侯刘畅很受窦太后喜欢,怕其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竟然派刺客刺杀了刘畅,还嫁祸给刘畅的弟弟利侯刘刚。

真相很快大白,窦太后一气之下,把窦宪关在宫内,说要严厉处罚他。但也就是说说而已,窦太后根本没给哥哥治罪,还想着在如何给他洗脱罪名,毕竟杀皇族可不是小事,她也不能毫无理由地包庇窦宪。

正好,这时候漠北发生蝗灾,北匈奴没了粮食,大量南下,已经归附汉朝的南匈奴抵挡不住,请求东汉出兵,合击北匈奴。窦太后不顾朝臣反对,派窦宪出征北匈奴,以期将功赎罪。

永元元年(89年),窦宪和耿秉率军由朔方出塞,会同南匈奴单于万余精锐骑兵,在稽落山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逃走。汉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燕然山,窦宪勒石记功而还。永元三年(91年),耿夔又大败北匈奴,将匈奴势力彻底赶出漠北地区。北匈奴残部西逃,开始了民族大迁徙。

远征北匈奴胜利,窦宪的前罪再无人提及,还被升为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此外,和帝还诏封窦宪为武阳侯,食邑二万户。窦宪怕反响太大,辞去了封爵,但不可避免的,窦氏集团如日中天,气焰更加嚣张。

像什么强抢民女、搭建豪宅什么的都是小儿科,窦宪甚至搞起特务政治,监视、刺杀什么都来,就连他的门客,也敢恐吓大臣,关键是,有关部门,根本不敢管!

时间很快来到永元四年(92年),刘肇已经14岁了。他逐渐不满于无权的生活,打算夺权。窦氏惊惧,窦宪等人甚至密谋想要弑君。刘肇听到风声(可见窦宪等人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差),加紧谋划,可窦太后专权已久,时间又不充裕,刘肇无法接触到忠于他的大臣,无奈,他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

刘肇与自己最信任的宦官郑众密议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刘肇出其不意,亲临北宫,命令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关闭城门,搜捕窦宪党羽,并将他们全部处死。同时他又派谒者仆射率兵包围了大将军府,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

因为顾忌到老妈窦太后(刘肇不知道他是被收养的)的感受,刘肇没有直接杀窦宪,而是封他为冠军侯,责令他和他的兄弟回自己的封国,再命令地方官逼迫他们自杀。其他窦氏党羽或杀或贬,一下子便一扫而空。

这场政变说着简单,事实却惊险万分,在政变中,刘肇处变不惊,机智、敏锐、干练、稳重,完全不像是一个14岁的少年。经此一役,刘肇成功掌权。

掌权后首要大事,当然是肃清余孽,其次就是封赏那些在政变中出了大力气的功臣。首功自然是郑众,刘肇升其为大长秋,允许其参政。

而郑众也不负帝望,精明强干,谦虚谨慎,也不贪功,愈得刘肇信任。有什么国家大事,刘肇往往先同郑众商量,然后再交大臣们讨论。一个隐患,就此埋下。

亲政以后,刘肇每天起早贪黑,从不荒怠政事,而且他为政宽缓,很有他老爸汉章帝的作风。在他的统治下,经济增长,人口暴增,对外多次击败少数民族侵袭,对内平定境内少数民族叛乱,西北有班超大破焉耆,汉朝复置西域都护,东北则收归辽东,置渤海郡。同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科技文化也有不小的发展。这个时期,东汉的领土、经济、人口等都达到顶峰,史称”永元之隆“。

就刘肇本人而言,他可以说是一个有为之君,对得起他的谥号——”和“。但因为他做的两件事,史家又把汉亡的原因溯源到他。这两件事,一是开宦官干政之先河,毕竟不是所有的宦官都像郑众,刘肇之后的几朝,大多效仿他,给宦官封官,造成宦官专权。二是在他死前,没对后族进行限制,致使他死后,东汉再一次陷入外戚的统治之中。

刘肇做皇帝不错,作为儿子亦是孝顺。窦太后还在世时,没人敢说出刘肇的身世,永元八年(96年),窦太后去世,刘肇生母梁贵人的族人跳出来说明刘肇的身世,得知真相的刘肇眼泪掉下来。三公联名进言,请求刘肇废除窦太后的尊号,刘肇心念养育之恩,没有同意,依然将窦太后与汉章帝合葬。

为了追念生母,他追封梁贵人为皇太后,追封外公为侯,至于那些还在世的舅舅们,也大多封侯,赏赐众多金银。东汉势力最大、祸害最巨的外戚集团梁氏从此崛起,又一个隐患埋下。

公元108年,刘肇改元“元兴”。刘肇自掌权后就勤勤恳恳地治理着国家,选贤任能,试图把已露出颓势的汉朝拉回来,他做到了,把东汉带到了顶峰,但他本就不好的身体终于还是被繁杂的政务拖垮了。改元同年,年仅27岁的刘肇在章德前殿去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然而,在刘肇去世以后,东汉陷入了外戚和宦官相继掌权的混乱时期,不论哪方登场,国家都没受到半点好处。最终,国家崩塌,群雄并起,东汉末年分三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大年初一怎么过:为光绪皇帝包饺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光绪皇帝为什么叫亲爸爸,慈禧座的十六抬大轿,第一年结婚的中秋节婆婆

    慈禧,这位统治清朝四十七年的皇太后过着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皇室生活,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凌驾于大清皇帝权杖之上的“老佛爷”每逢大年初一却要亲自下厨,为光绪皇帝包上一顿素馅的水饺。图片来源于网络说起水饺,人们大都知道诸如“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一饺子初二

  • 法不阿贵 隋文帝以法治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他掌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他不但重视制定法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法不阿贵”。就是说执行法律,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贵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待,一样治罪。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后主:蜀汉后主刘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的刘禅,历史上刘禅真的无能吗,刘禅一生有何作为

    刘禅(shàn)(207-271),字公嗣,小名阿斗。即蜀汉后主,刘备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任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后蜀汉被曹魏所灭,刘禅投降曹魏,被封为安乐公。“阿斗”的意思刘禅,小名阿斗。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刘禅,刘备之子,于刘备去世后

  • 曹操是这样教育“官二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这人,历史上争议较大,“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了得,其子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早夭的曹冲据说五六岁的时候就达到成人的智力……这些都跟曹操重视家庭教育分不开。网络配图曹操教育孩子目标明确。他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

  • 曹操不能统一天下的秘密:内部问题让其操心操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战又不战

    曹操二十余岁时于征讨黄巾军起家,以为国家讨贼立功为本愿,从此纵横马上近四十年,几乎无一岁不出征,可惜终究未能一统江山。若论原因,最直接是看军事,击败袁绍后,曹操至少有两次统一天下的机会──赤壁以及汉中之役。其中赤壁之战前夕是他最接近统一的时刻。当时北方初定,荆州投降。被他视为心腹之患的刘备一路逃亡,

  • 嘉庆老师朱珪对乾隆拍的马屁都特别有文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徽宗和乾隆的审美,嘉庆时期名臣,乾隆朱批放你的屁

    清朝朱珪生于1731年,卒于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人,后来跟随者父亲迁居北京大兴县,1747年,年仅十七岁的朱珪经过殿试成为了一名进士,从此入仕。1759年,朱珪主持河南省的乡试,秋天授为河南省粮道,以后又做了很多地方的官员,后来做了嘉庆皇帝的老师,最终以77岁高龄去世。图片

  • 北齐冯小怜:为何在朝堂上让官员欣赏她的玉体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朝廷官员职位表,张廷玉子女,官员朝服

    冯小怜,本是原来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旁边的一名聪明灵巧的婢女,原名郑儿,只因高纬皇后穆邪利失宠,便作为一颗棋子,将她进献给了昏庸好色的高纬,想要借冯小怜巩固自己的位置。图片来源于网络冯小怜没有辜负穆邪利的期望,她能歌善舞、年轻貌美,很快就赢得了北齐后主高纬的宠爱,被封为了淑妃,高纬对冯小怜的宠爱远远超

  • 分析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不结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统治者,之所以是最后一个,是因为她一生未婚,没有子嗣,被后人称为“童贞女王”。那么作为一国之主,伊丽莎白一世为什么不结婚?这和当时国内的宗教氛围有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伊丽莎白一世继承姐姐的王冠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稳定自己的统治。当时国内最大的混乱原由是出自宗教之间的矛盾,

  • 刘邦立下的遗嘱:捍卫了大汉400年的基业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提三尺宝剑,拓万里江山,靠着小吏式的狡猾和知人善用,开创了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然而再牛逼的皇帝也难逃一死。历朝历代政权交替都是最敏感的事情。老皇帝们在继承人问题上仔细斟酌、反复考虑,可事态的发展往往和他们所料背道而驰。刘邦的伟大之处就是准确地预测了死后的所有事情,而且选择了合适的人做了合适

  • 太平公主为什么没能当上女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什么武则天能当上女皇,太平公主的儿子,太平公主女皇

    导读:太平公主,一个想要当女皇的女人。她身为大唐公主,父母皆为皇帝,三个哥哥也是当过皇帝的人,难怪她会有当女皇的想法。但是历史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与武则天相比,她到底差在哪里了呢?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则天可能有人要奇怪了,太平公主是大唐公主,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三个哥哥都是皇帝,翻遍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