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为什么将他尸体挖出来鞭尸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为什么将他尸体挖出来鞭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84 更新时间:2023/12/12 19:55:38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伍子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辅助吴王阖闾?伍子胥和楚国有仇吗?伍子胥为什么要将楚平王鞭尸?

导语:

伍子胥是一个悲情猛人,说他悲情,那是因为他这一生,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说他是猛人,那是因为他做人做事都比较猛。

伍子胥全家遭到楚国陷害,他只身逃到吴国以后,发誓要为父兄报仇。结果带领吴国军队将楚国踏平,伍子胥挖出了楚平王的尸骸鞭尸泄愤。吴王阖闾十分信任伍子胥,可是夫差称王后,逐渐与其疏远,甚至开始怀疑伍子胥,最终伍子胥含恨被杀。

01一夜白头的伍子胥,前半生只为报仇。

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曾经是楚国的官员,因为遭到了费无极的构陷,结果伍奢全家被抓。伍子胥和哥哥伍尚逃了出来。可是楚王担心伍子胥兄弟俩会在外面搞事情,所以就命人召回伍子胥兄弟,表示会放了他们的父亲。

哥哥伍尚比较仁义,他相信楚王和费无极的话,可是弟弟伍子胥却深知他们的计谋。所以伍尚回到楚国,而伍子胥则出逃在外。

伍子胥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吴国。可是忧心于父兄被杀的仇恨,所以伍子胥是一夜白头,这种仇恨已经深入骨髓,谁也无法改变。他这辈子似乎只有一个理想,那就是灭了楚国,杀了楚王报仇。可是这件事并不容易,因为当时器重他的阖闾还不是吴王,于是伍子胥便辅佐阖闾登上了王位。阖闾对伍子胥十分器重,同时也器重另外一位高人,那就是孙武。伍子胥负责战略上的总指挥,而孙武则在具体战术上作为总指挥,两个人合作非常默契,使得吴国很快成为了东方大国。可是伍子胥从来没有哪一天是忘记仇恨的,所以他感觉时机成熟以后,便怂恿阖闾进攻楚国。结果楚国大败,吴国攻陷了楚国国都以后,伍子胥什么人都不找,就单单要找楚王报仇雪恨。

伍尚曰:我知往终不能全父命。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雠,我将归死。尚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史记》

当时的楚平王已经死了,新上任的楚昭王早就跑没影子了,这个时候的伍子胥愤怒之余,只好命人将楚平王的尸体挖了出来,鞭尸三百下泄愤。阖闾明白伍子胥的这种心情,所以并没有阻止伍子胥这么做。

02伍子胥的这种复仇方式过分吗?

这件事发生以后,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大家都在对伍子胥的行为指指点点,他们认为,楚平王再混蛋,好歹也曾经是伍子胥需要跪拜的国君。

现在伍子胥居然为了报仇,将昔日的主子给挖出来鞭尸,这种报仇方式实在是惨无人道,堪称禽兽。

一时间对伍子胥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连伍子胥昔日的好友申包胥都认为伍子胥的这种报仇方式太过分,写信严厉地抨击了伍子胥。

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史记》

伍子胥只是冷冷一笑,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他就是一个倒行逆施的人,他想要做的事情,谁也不会拦得住。

那么伍子胥做得真的过分吗?这完全就是道德绑架,如果是你的父兄被楚平王给处死了,全家人都被楚平王给杀了,那么你会怎么做呢?难道还要去祭拜一下楚平王吗?

当然不是,可能你的做法要比伍子胥可怕的多。伍子胥此刻已经是吴国的臣子,就算昔日是楚国人,现在也跟楚国没什么关系了,当然除了仇恨以外。

所以伍子胥对楚平王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什么过失,反而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伍子胥如此对待楚平王,这就说明伍子胥不可能再有机会得到楚国人的任何好感。

伍子胥只有彻底跟楚国断绝了关系,才能够真正得到吴国的信任。所以说伍子胥的这一行为,也有为自己铺路的打算。

没有无缘无故的仇恨,既然仇恨已经酿成,那伍子胥肯定是要报仇的。既然报仇的方式可以随便挑,为什么伍子胥不选择一种对自己最为有利的方式呢?

03伍子胥辅佐夫差,结果被赐死。

伍子胥成为了阖闾最为信任的大臣,更是被封为了相国,是臣子当中地位最高的一位。惋惜的是,阖闾在于越国作战的时候,被越国大将灵姑浮射中了脚拇指结果病死了。

昭王出亡,入云梦;盗击王,王走郧。郧公弟怀曰:平王杀我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郧公恐其弟杀王,与王奔随。吴兵围随,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尽灭之。随人欲杀王,王子綦匿王,己自为王以当之。随人卜与王於吴,不吉,乃谢吴不与王。---《史记》

新上任的吴王夫差,虽然对伍子胥也比较恭敬,但是信任感却荡然无存。因为夫差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领导班子,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是这个道理。

夫差更加信任太宰伯嚭,可是伯嚭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势利小人。他收了越国不少贿赂,所以处处都为勾践说话。在击败越国以后,是灭亡越国还是保留越国,伯嚭和伍子胥产生了激烈的争吵。后来因为伍子胥将儿子留在了齐国避祸,夫差最终更加信任伯嚭,疏远了伍子胥。在伯嚭的谗言之下,伍子胥根本就没办法辩驳。伯嚭甚至告诉夫差,伍子胥有谋反的嫌疑,所以夫差赐了伍子胥一杯毒酒,解决了他的一生。伍子胥生前的遗言是,把他的双眼挂在城墙上,他要看着越国军队杀入吴国都城。伍子胥的死,是吴国非常大的损失。他死后,勾践在吴国呆了几年就被夫差给放回国了。回到自己地盘上的勾践,开始厉兵秣马。

在夫差参加黄池会盟的档口上,勾践带兵杀入吴王宫,结束了吴国的统治。夫差回来以后节节败退,最终兵败亡国。伍子胥终于是看到了这一天。

总结:伍子胥是个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伍子胥对大局的控制,那是非常强的。他的构想很简单,吴国先打垮楚国,再击败越国。与北方强国齐国联盟,从而吴国可以蚕食南方的所有诸侯国。

等到吴国真正成为了南方霸主以后,那吴国就可以掉过头来灭了齐国。可是夫差偏偏不听这些,他非要跟齐国作对,才会造成后来的悲剧。

伍子胥对夫差的态度,足见他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他始终认为夫差是一个晚辈,常常拿夫差当年夺位时,对伍子胥的许诺说事儿。当年夫差为了上位,曾经许诺将半个吴国送给伍子胥。甚至在夫差不听从伍子胥劝告的时候,伍子胥居然把自己的家人留在了齐国。这显然是要为自己跑路做准备了,夫差又不是傻瓜,他怎么可能不生气呢?所以说伍子胥的结局,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他能够细心揣摩夫差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或许结局也不会如此悲剧了。

参考资料:《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祭拜明孝陵,康熙为何祭拜朱元璋,清朝皇帝为什么要朝拜朱元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

  • 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要人 伍子胥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伍子胥灭楚,伍子胥人生结局

    越王勾践忌惮他,阖闾重用他,伍子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吴越争霸了,吴越争霸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光彩耀眼的一笔。在吴国和越国的这场争霸战争中,要说起在战场上发挥

  • 李弘冀: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为什么不传位给李泰,唐中宗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后主李煜的长兄,此人就是李弘冀。那么李弘冀身为长子,为何最后没当上皇帝?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说说李弘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钟皇后。元宗李璟继位后,李弘冀并没有待在皇宫中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被派去外地了驻守。李弘

  • 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最后为何却能侥幸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不得干涉朝政,王守澄与仇士良,糜芳傅士仁如果不投降

    细数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尤以东汉、唐朝、明朝为最,其中出名者有十常侍张让、唐朝仇士良、九千岁魏忠贤,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仇士良之外,十常侍张让与九千岁却是都有着不好的结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为何最后却能侥幸得以善终?仇士良入宫的时间,现如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唐顺宗在位时期,

  • 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筷子,周亚夫筷子,王立群汉景帝除周亚夫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第六位皇帝,文帝后七年 (前157年)六月继位。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周亚夫是西汉重臣,他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后来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居功至伟、立下大功,所以他得以封侯拜相,受到了汉景帝的极度信任,甚至汉景帝曾一度还想让周亚夫将

  • 蜀汉灭亡后,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如果姜维不投降蜀国,姜维是魏国还是蜀国,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诸葛亮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同样是为蜀汉呕心沥血。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作为三国

  • 三国时期能镇守街亭的人是是谁?诸葛亮为何没有推举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用马谡守街亭,三国演义街亭在哪个地方,三国街亭地形

    第一次北伐的失败,以马谡失街亭为标志,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马谡镇守街亭,无疑是大错特错。诸葛亮为什么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可能再过一千年也没有准确答案:诸葛亮对刘备忠心耿耿,违背刘备遗言而用马谡,是为不忠;不顾众人反对而一意孤行,诸葛亮这是不智;不知马谡纸上谈兵刚愎自用,这是识人

  • 吴三桂就算造反成功也做不了几年皇帝 吴三桂为什么要这样折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为什么失败,三藩之乱如果吴三桂赢了,吴三桂如果反清成功

    还不了解:吴三桂造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已经是60多岁了,吴三桂就算造反成功,也当不了多久皇帝,吴三桂为什么还要这般折腾?吴三桂造反的时候,其实已经60多了。这个年纪在现代人这里,已经是退休的年纪。古代人的寿命很短,60岁对于他们来说,更加算

  • 同治皇帝因何去世?他的生活习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1年8月22日,咸丰皇帝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载淳即位,是为同治皇帝。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翻阅清朝史书不难发现,清朝历代皇帝的子嗣数量呈现出一种逐渐下降的趋势。与康熙、乾隆动辄十几个皇子相比,身处清朝中后期的咸丰仅与当时还是嫔妃的慈禧太后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后来继承皇位

  • 和珅被嘉庆皇帝处死之后 嘉庆又是怎么对待和珅的妻妾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嘉庆为什么那么恨和珅,嘉庆斩和珅,和珅最后怎么处置的

    对和珅和妻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被嘉庆赐死之后,和珅家中的妻妾怎么样了?嘉庆又是怎么处理她们的?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太上皇驾崩于养心殿;正月十三日,刚刚“转正”的嘉庆皇帝便迫不及待地下达了这样一道圣旨:革大学士和珅、户部尚书福长安职,下狱治罪。而后,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