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有将近26年不理朝政,究竟是因为什么?

万历皇帝有将近26年不理朝政,究竟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4/1/5 22:25:15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万历十五年》中有这样几句话:

皇帝仍然是皇帝,但是再也不愿意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高级的职位出缺,他宁可让它空着而不派人递补,使那些文官们除了极少数的人以外已不再有升迁到最上层的希望。

此时的万历皇帝,不但有了抑郁的倾向,而且内心变得有些扭曲,甚至说他的内心已经包藏了病态反击的快意。

熟悉大明王朝历史,你一定对“明亡于万历”这句话不陌生。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万历”是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48年),人们也经常用万历这个年号代指明神宗。

翻阅历史我们会发现,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在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从万历十七年八月到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万历有将近26年,快30年的时间“万事不理”、荒于朝政。而“明亡于万历”的说法,也正是由于朱翊钧的“任性”不早朝、不问政事演绎而来。

很多史学家认为万历皇帝患上了社交恐惧症,变得抑郁寡欢,还有的大臣妄自揣测说万历皇帝沉迷于酒色,对朝廷甩手不管……那么,朱翊钧真如这些人所说的那样不理朝政、当甩手掌柜吗?还原历史,让我们走进真实的万历皇帝朱翊钧。

张居正10年辅佐,朱翊钧开创“万历中兴”

有明一朝很有意思,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第一个便是大家熟知的朱元璋,老朱草根逆袭,白手起家,开创了大明王朝,他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励志史,堪称传奇。其次便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长达48年),但同时,他也开创了在位期间26年不上朝的先河,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万历皇帝不上朝,于情于理都显得极不正常,也有违古代封建礼教制度,即便他是一国之君,恐怕这样做也是会被集体“弹劾”的,那么万历皇帝究竟遭遇了什么,能让他二十多年不上朝呢?

是不自信吗,当然不是,但万历皇帝确实存在挫败感,有个人的阴影在他心里始终挥之不去,而此人便是万历首辅张居正。

万历10岁继位,当时的内阁首辅大臣是张居正,对于万历来说,张居正既是老师更像“严父”,在他当皇帝的前十年,张居正对他是尽心的辅佐,十年之间,在张居正的辅佐下,明神宗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使得明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这期间,论功劳来说,表面上是明神宗的文治武功,可实际上大家都对张居正伸出大拇哥。甚至说,年少的朱翊钧在文武大臣与太后面前,自己的人生几乎没有做决定的权利。

做皇帝,对于朱翊钧来说,都是被首辅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就连婚姻大事,也不用朱翊钧亲自过问,他只要例行“开枝散叶”的义务便可。朱翊钧10岁登基,14岁大婚,娶了一个13岁的皇后。而这个皇后也是生母李太后一手操持选拔出来的,其貌不扬,木讷呆瓜。

两人年龄尚小,本来对婚姻之事知之甚少,加上这个皇后没有情趣、也没有神采,万历皇帝看到她就仿佛看到自己一样,你说两人在一起能幸福吗?更悲催的是,他后来娶的妃子跟皇后如出一辙,这让万历怎么也感受不到男女之间的美好,味同嚼蜡。

话分两头,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是又悲又喜,悲的是失去了张居正,他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谁还能帮他治理天下;喜的是他终于能走出张居正的阴影,不要再看张居正的脸色来行事,终于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皇帝了。

但是在悲喜之余,还有一档子事在等待着我们的明神宗朱翊钧。

“言官制度”的推行,让大明皇帝不能太“任性”

随着年龄渐长,对于爱情的神往可能是每个血性男儿的细腻情感,我们的万历皇帝也不例外。但由于跟皇后和妃子没有爱情之实,所以朱翊钧仍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婚后抑郁、空虚,以至于让他恋上醉酒的感觉。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万历经常希望自己能够邂逅爱情,谁知道爱情还没来,由于醉酒撞上宫女,稀里糊涂,一夜春宵,醒后才知道这个宫女是太后身边的婢女,显老不说,相貌还丑陋。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这个婢女肚子很争气,为皇帝生了一个儿子,即皇长子朱常洛。朱常洛就是日后的明光宗,就是那位有名的“一月天子”。

但是由于心存芥蒂,皇帝对这个皇长子并不待见,对这个宫女王氏更是心存鄙夷。王氏的一生都被安排在偏殿,很难见到皇帝和儿子,甚至在临死之前,皇帝才让朱常洛见了一眼生母。

万历对皇后、生下皇长子的恭妃、以及其他的后妃可以说没有爱情,只是义务,在感情上称得上冷酷无情,但是他期盼的爱情终于还是来了,此女正是郑氏。

用现在的话来说,郑氏犹如黑夜里的一束光,让万历皇帝的内心变得波澜起伏,真正感受到什么是爱情的真谛。郑氏并非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她一双灵动的双眼,似乎会说话,这无形中就是打开朱翊钧心门的一扇窗。

万历14年,郑氏生子,万历帝感到由衷的喜悦,在皇长子朱常洛出生时,他没什么感觉,甚至还有厌恶,但是这个儿子万历认为是他和郑氏爱的结晶,万历大喜过望,要封郑氏为贵妃。可就是这一封,封出了10多年的国本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也拉开了万历自己对自由选择命运的抗争序幕。

有明一朝颇讲言论自由,明朝推行言官制度,臣子们可以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明代君主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而已。

敢于骂皇上,直接骂,毫不留情地骂,在中国历史上以明朝最为突出。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疏》,几乎就是对万历帝指着鼻子破口大骂,把万历帝描绘成一个好色、贪婪、残暴、昏庸、无能、懒惰……总而言之五毒俱全的、一无是处的皇帝。但万历帝最后给他的处分不过是革职为民。此后,给万历帝上书进行无端谩骂的官员更是络绎不绝。在强大的“言官”自由情况下,万历帝最终选择了沉默,选择了躲避。

可是,躲避并不能一劳永逸,作为一国之君,他天天总要面对群臣,除非……

26年不早朝,“任尔东南西北风”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总是伴随着宗法和礼教,对于“嫡长子继承制”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岂容随意破坏和更改,更何况明朝的言官制度,不允许朱翊钧太“任性”,所以万历皇帝觉得自己很憋屈。

在万历看来,自己想封最爱的女人为贵妃,这有何不妥,但堂下的王公大臣却捕捉到另外一个信息:我要立我和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万历帝潜台词)。

在崇尚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这必然引起轩然大波,你是皇帝又怎样,不能违背老祖宗的规矩,封郑氏为贵妃,让皇长子生母恭妃屈居郑氏之下,这于礼不合,所以这些大臣们,都极力反对朱翊钧封郑氏为贵妃。

一波接着一波的谏言,让万历帝疲倦至极,消极怠政的思绪油然而来,这一年正是万历十四年。

最初,万历隔几天还出现一次,后来隔几十天出现一次,久而久之,隔几个月出现一次。大臣们一开始认为皇帝国事操劳,偶尔请个病假也是常事,但随着跟皇帝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这些大臣们开始觉得此事有些蹊跷。

后来,这个“叛逆”且敏感的万历称病的日子越来越多,到了立太子之争时,他想立自己与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而百官自然不会允许,大臣们坚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可想而知,万历皇帝一直称病,而大臣们依然觉得皇帝是因为太子之事在装病,不愿上朝搭理他们。事实上,万历就是得了病,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万历皇帝的情形就是典型的心理疾病,就是抑郁症的病征。

此外,关于万历皇帝的病,1958年,郭沫若曾带领考古队,打开了万历的定陵。在打开万历的棺椁之后,他们清楚地看到万历皇帝的右腿比左腿要短,并且右腿看上去呈现很痛苦的蜷曲状,这就说明万历皇帝不上朝,除了有心理疾病外,还因为他天生就是个残疾人,26年不上朝,肯定也与这个原因有关。

终于,为了立储事件,万历皇帝与这帮大臣们这一斗就是20多年。对于臣子的妄议,万历此时彻底消极怠工,他开始报复百官,他不理朝政则官员升迁就无望,这是他在为自己不能撼动所谓的礼法,不能动摇文官做自己的决定的最大的报复。

试问,由明君风范到由勤变懒,“万历中兴”的朱翊钧哪去了?“明亡于万历”,那么又是谁毁了万历呢?

首先:张居正辅佐,让年幼的朱翊钧难以走出阴影。朱翊钧信任张居正、崇拜张居正,逐渐长大后,有了自我认知,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想再被约束,不甘再做一个被人摆弄的木偶,但是朱翊钧并没有这个能力摆脱这个无奈的现实和被束缚的人生。他在自己心底呐喊、嘶吼,但这些都是苍白、无力的,甚至说是偷偷地发泄,又怎敢明目张胆。

所以,张居正死后,万历对其政治清算,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其次:强悍的文官集团,让朱翊钧难上加难。本以为张居正死后,万历可以好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治理国家了,未曾想,他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文官集团。在立郑氏为贵妃这件事上,朱翊钧与他们斗智斗勇了二十多年,试想,古往今来,又有哪一个皇帝做过如此呕心之事,这让有心治理国家的朱翊钧再难提振勇气去面对大明江山、去面对堂下的每一个人。

第三:面对老祖宗的宗法制度,朱翊钧败得“体无完肤”。没有了自由、没有了爱情,甚至没有了底气,深陷朋党之争,官员们拉帮结派,相互攻击,无视大明律令,各种钩心斗角轮番上演……这一切,万历皇帝都难以掌控,因为他自己也深受古代礼教宗法的制约而难以自由呼吸。

无力改变,抑郁加挫败,让这位年轻的帝王“宅”进深宫、不再上朝。26年后的1615年,朱翊钧才勉强到金銮殿亮了一次相。那么,这次重坐龙椅又是什么原因,你知道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的虎豹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虎豹骑是曹操的直属精英部队,也是曹操维系天下统治的根基。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作为曹操手下最为精锐的部队,大家虽然听说过这支军队的名字,但对其战斗力、编制、战绩等细节恐怕少有人知晓,原因在于《三国演义》中对于这支军队几乎没有提及,而《三国志》中虽有记载,但同样较少。此外,虎豹骑通常

  • 秦始皇为什么就没选一个好的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为什么就没能选一个好的继承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在秦灭魏期间,出现过秦廷下令诛杀魏国群公子的记录。假若此说属实的话,那么可以说秦廷发布过对“王室”捕杀的政策,至于只是针对魏公子还是对列国公子都进行就不清楚了。当然,即使此说属实的话,这条命令执行得也不

  • 张飞和诸葛亮都是乡侯,关羽怎么是亭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位居蜀国五虎上将之首。自出世以来辅佐刘备征战各地,以温酒斩华雄声名远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坂坡之战后,无奈投奔了曹操,于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破解了曹操的危局。曹操上书汉献帝,为其请功封赏,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之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人称万人敌,忠义千秋名声

  • 七万对两千优势在诸葛瞻 诸葛瞻为什么会败给邓艾两千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瞻和邓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真的吗?诸葛瞻是怎么败给邓艾两千残兵的?事情的真相如何?首先诸葛瞻手下没有七万雄兵,其次邓艾手下也不只有两千残兵。了解那个年代,七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吗?刘备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号称是倾全国之兵进攻东吴。这

  •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卫子夫最后为何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卫子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最爱的女人,卫子夫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卫子夫最后为什么会自杀?对于天下人来说,汉武帝刘彻是千古一帝,把他和秦始皇放在一起来称颂,是谓“秦皇汉武”。但对于家庭来说,刘彻是个薄情寡义的人,缺少人情味。为何说汉武

  • 元好问的仕途之路如何?他为何在醉与醒中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朝末期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都十分擅长。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好问的故事吧。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

  • 汉武帝时期的家里有多厚 汉朝为何没有被汉武帝折腾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汉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汉朝,汉朝为什么没有亡国?汉武帝的家底到底有多厚?“秦皇汉武”是我国历史上,雄才伟略的帝王代表,同时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这三位大神,也并称为古代最能折腾的皇帝,与秦朝、隋朝二世而亡不同的是,相当能折腾的汉武

  • 李商隐:是坚守底线的才子,也是坚守正直的仕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商隐的故事吧。出生寒微却坚守底线的才子他也曾想走进小说的结尾,让幸福能如预期落轨,纵然时光短暂,也必将守候在旁,寸步不离,那这一生也就可以完美收尾。可幸福却像泥沙总是从指缝

  • 李自成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来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在北京城只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去了,李自成在42天皇帝里都做了什么?李自成是怎么走向绝路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由于古代不发达的医疗条件,皇帝

  • 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对两人评价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炀帝和唐太宗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历史上两人的评价为何天差地别?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各位是不是单听到这两个名字,就本能地感到了其二者的明显反差?作为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暴君”,杨广简直可以说是各朝帝王里最典型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