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魏的虎豹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何战绩?

三国时期曹魏的虎豹骑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有何战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2/5 3:14:51

虎豹骑是曹操的直属精英部队,也是曹操维系天下统治的根基。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作为曹操手下最为精锐的部队,大家虽然听说过这支军队的名字,但对其战斗力、编制、战绩等细节恐怕少有人知晓,原因在于《三国演义》中对于这支军队几乎没有提及,而《三国志》中虽有记载,但同样较少。此外,虎豹骑通常是担任“宿卫”任务的,一般不轻易动用,往往只在战争关键节点才出动,其主要战绩有斩袁谭、俘蹋顿、败刘备、破马超等。

曹操的特种部队,虎豹骑在曹军中的地位

我们先来看看曹魏军队的构成,根据《后汉书》的记载,曹操的最高军队指挥机关叫做“霸府”,而军队则分为三部分,即中央军、地方军、屯田军,其中地方军是各州郡的守军,屯田军则是专门负责屯田耕作的军士,而曹魏军队主要战力便是中央军。

中央军事实上又分为外军、中军,外军虽然驻守在外,但却仍然受到曹操直接指挥,中军则被称为武卫营,是京城和皇宫的禁卫军,也是曹操的直属军队,兵力通常在10万左右。而内军的核心就是虎豹骑,这是直属于曹操的最精锐部队,正如《三国志·魏书》所载,“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由此可见虎豹骑的精锐程度。

虎豹骑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负责常驻皇宫,另一部分则负责保护曹操和霸府,甚至经常随从曹操出征。根据《三国志·曹休传》的记载,“(曹休)常从征伐,使领虎豹骑宿卫”,可见曹操领兵在外,通常都是直接由虎豹骑负责“宿卫”,不离左右的护卫曹操本人的安全。

对于这样一支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历任统领都是曹氏将领,例如曹纯、曹休、曹真等,均为曹氏嫡系人物,曹纯去世之后,曹操甚至亲自担任了虎豹骑的统帅。而根据曹纯等人的官职来看,虎豹骑虽然和中军关系紧密,但却是一直直接受曹操指挥、而不受其他将领统辖的特殊军队。

虎豹骑的实战表现,关键节点起到关键作用

《三国志·曹纯传》注引《魏书》称虎豹骑“皆天下骁锐”,但是,战斗力不是吹出来的,这支特种部队的真实水平究竟如何,还得靠实际表现说话。可惜的是,《三国志》对于虎豹骑的战绩记载实在不多,主要有以下几次。

1、南皮之战:斩袁谭。袁绍去世之后,曹操采取“欲擒故纵”之际,导致袁谭和袁尚内斗不止。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陷邺城,袁尚被赶出冀州,并随之开始对袁谭发动进攻。建安十年(205年),袁谭和曹操在南皮交战,曹操久攻不下、伤亡惨重,一度想要休战,却被率领虎豹骑的曹纯劝阻,曹纯主动请缨,率虎豹骑突击急攻,斩袁谭首级。

2、北征乌丸:俘蹋顿。早在曹操讨伐河北时,三郡乌丸就已是蠢蠢欲动,再加上袁尚逃入乌丸,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在白狼山与乌桓的数万精锐骑兵相遇。曹操果断下令迎战,任命张辽率领先锋进攻乌桓。曹纯在白狼山之战中,受张辽指挥,并跟随张辽冲击乌桓军阵。乌桓骑兵无法抵挡,被击溃后逃窜,曹纯所部的虎豹骑士兵抓获了蹋顿单于。

3、荆州之战:败刘备。建安十三年(208年),平定北方之后,曹操开始将战略重心南移,曹纯随同曹操出征荆州,面对曹操大军,刘琮被迫纳表请降。此后,曹操听说刘备向南逃走,于是放弃辎重,与曹纯率领包括虎豹骑在内的骑兵五千,以日行三百里的速度在长坂追上刘备,击败刘备之后俘虏了其两个女儿,并缴获了辎重无数,收降了刘备军的离散士兵。之后曹纯随曹操占领了江陵,赤壁兵败后返回了谯郡。

4、西征关中:破马超。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派司隶校尉钟繇率大将夏侯渊以讨伐汉中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全部反叛,曹操骊姬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超等人据守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大败关中联军。九月,马超、韩遂请求割地,并送任子以求和,曹操采纳贾诩的建议,伪许之,却亲自指挥虎豹骑,“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则被阵斩。

此外,有人说曹真也曾率虎豹骑讨伐“灵丘贼”,曹休则曾率虎豹骑在关中之战中攻破吴兰、逼退张飞,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大,但史料中并没有直接记载是以“虎豹骑”发动的进攻。

综上所述,虎豹骑毫无疑问是曹操手中最为精锐的军队,虽然主要担负的是“宿卫”的职责,并不作为战兵使用,但虎豹骑所参与的战役却无一例外都是硬仗,且往往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在曹操创业阶段,虎豹骑乃是一支功勋部队。当曹魏统治稳定之后,这支部队再也很少出现在史料当中,应该是彻底成为了守护京城和皇宫的禁卫部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就没选一个好的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有能力统一六国,为什么就没能选一个好的继承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在秦灭魏期间,出现过秦廷下令诛杀魏国群公子的记录。假若此说属实的话,那么可以说秦廷发布过对“王室”捕杀的政策,至于只是针对魏公子还是对列国公子都进行就不清楚了。当然,即使此说属实的话,这条命令执行得也不

  • 张飞和诸葛亮都是乡侯,关羽怎么是亭侯?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位居蜀国五虎上将之首。自出世以来辅佐刘备征战各地,以温酒斩华雄声名远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长坂坡之战后,无奈投奔了曹操,于白马坡前,斩颜良诛文丑破解了曹操的危局。曹操上书汉献帝,为其请功封赏,汉献帝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之后,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人称万人敌,忠义千秋名声

  • 七万对两千优势在诸葛瞻 诸葛瞻为什么会败给邓艾两千残兵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瞻和邓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瞻拥有七万雄兵是真的吗?诸葛瞻是怎么败给邓艾两千残兵的?事情的真相如何?首先诸葛瞻手下没有七万雄兵,其次邓艾手下也不只有两千残兵。了解那个年代,七万大军意味着什么吗?刘备称帝之后,为了夺回荆州,号称是倾全国之兵进攻东吴。这

  • 卫子夫作为汉武帝最爱的女人 卫子夫最后为何选择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卫子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子夫作为汉武帝的最爱的女人,卫子夫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卫子夫最后为什么会自杀?对于天下人来说,汉武帝刘彻是千古一帝,把他和秦始皇放在一起来称颂,是谓“秦皇汉武”。但对于家庭来说,刘彻是个薄情寡义的人,缺少人情味。为何说汉武

  • 元好问的仕途之路如何?他为何在醉与醒中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朝末期文学家、历史学家,是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诗文词曲都十分擅长。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元好问的故事吧。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

  • 汉武帝时期的家里有多厚 汉朝为何没有被汉武帝折腾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汉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在位时期,如此折腾汉朝,汉朝为什么没有亡国?汉武帝的家底到底有多厚?“秦皇汉武”是我国历史上,雄才伟略的帝王代表,同时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这三位大神,也并称为古代最能折腾的皇帝,与秦朝、隋朝二世而亡不同的是,相当能折腾的汉武

  • 李商隐:是坚守底线的才子,也是坚守正直的仕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时期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爱情诗与无题诗尤为优美动人。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商隐的故事吧。出生寒微却坚守底线的才子他也曾想走进小说的结尾,让幸福能如预期落轨,纵然时光短暂,也必将守候在旁,寸步不离,那这一生也就可以完美收尾。可幸福却像泥沙总是从指缝

  • 李自成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来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李自成皇帝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在北京城只坐了42天皇帝就被赶下去了,李自成在42天皇帝里都做了什么?李自成是怎么走向绝路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由于古代不发达的医疗条件,皇帝

  • 隋炀帝和唐太宗有哪些相似之处 历史对两人评价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隋炀帝和唐太宗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炀帝和唐太宗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历史上两人的评价为何天差地别?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各位是不是单听到这两个名字,就本能地感到了其二者的明显反差?作为导致隋朝二世而亡的“暴君”,杨广简直可以说是各朝帝王里最典型的“负面

  • 秦国名将司马错的一生经历了什么?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一个国家集团的运行中,明君和贤臣这两个要素缺一不可,空有明君没有贤臣的朝廷就犹如一叶孤舟浮在浅水之上;空有贤臣而无明君的朝廷便如一潭死水不会有丝毫波浪。我们知道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