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06 更新时间:2024/1/23 23:54:07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 ,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夜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房玄龄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醋坛子

“醋坛子”的由来就是根据房玄龄和其夫人的故事来的。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起兵前久居晋阳,“醋”也成为唐宫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且因皇上喜吃,皇宫储存极多。据说,唐太宗年间,宰相房玄龄惧内是有了名的。其妻虽然霸道,但对房玄龄衣食住行十分精心,从来都是一手料理,容不得别人插手。一日,唐太宗请开国元勋赴御宴,酒足饭饱之际,房玄龄经不得同僚的挑逗,吹了几句不怕老婆的牛皮,已有几分酒意的唐太宗乘着酒兴,便赐给了房玄龄两个美人。房玄龄不料酒后吹牛被皇上当了真,收了两位美人,想到霸道且精心的妻子,愁得不知怎么才好。还是尉迟敬德给打了气,说老婆再凶,也不敢把皇上赐的美人怎么样,房玄龄才小心翼翼地将两个美人领回家。不料,房玄龄的老婆却不管皇上不皇上,一见房玄龄带回两个年轻、漂亮的小妾,大发雷霆,指着房玄龄大吵大骂,并操起鸡毛掸子大打出手,赶两个“美人”出府。房玄龄见不对头,只好将美人送出府,此事马上便被唐太宗君臣知道了。李世民想压一压宰相夫人的横气,便立即召宰相房玄龄和夫人问罪。

房玄龄夫人也知此祸不小,勉勉强强地跟随房玄龄来见唐太宗。唐太宗见他们来到,指着两位美女和一坛“毒酒”说:“我也不追究你违旨之罪,这里有两条路任你选择,一条是领回二位美女,和和美美过日子,另一条是吃了这坛‘毒酒’省得妒嫉旁人了。”房玄龄知夫人性烈,怕夫人喝“毒酒”,急跪地求情。李世民怒道:“汝身为当朝宰相,违旨抗命,还敢多言!”房夫人见事已至此,看了看二女容颜,知自己年老色衰,一旦这二女进府,自己迟早要走违旨抗命这条路,与其受气而死,不如喝了这坛“毒酒”痛快。尚未待唐太宗再催,房夫人举起坛子,“咕咕咚咚”的已将一坛“毒酒”喝光。房玄龄急得老泪纵横,抱着夫人抽泣,众臣子却一起大笑,原来那坛装的并非毒酒而是晋阳清源的食醋,根本无毒。唐太宗见房夫人这样的脾气,叹了口气道:“房夫人,莫怨朕用这法子逼你,你妒心也太大了。不过念你宁死也恋着丈夫,朕收回成命。”房夫人料不到自己冒死喝“毒酒”得了这么个结果,虽酸得伸头抖肘,但心中高兴万分。房玄龄也破涕为笑。从此,“吃醋”这个词便成了女人间妒忌的代名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墓地在哪 魏徵的庙宇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 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 唐朝宰相杜如晦的故事 杜如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

  • 唐朝宗室李孝恭生平简介 李孝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

  • 赵构在牢牢把控朝政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会主动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禅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高宗赵构当初牢牢把控朝政,赵构为什么会主动禅让退位?赵构究竟是怎么想的?做皇帝不好吗?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最为推崇的是尧舜禹那样的君主禅让制,但是除了一些走火入魔的儒生外,人们大都明白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虽然前后有孺子帝刘

  • 朱元璋当了多少年的皇帝?他与刘伯温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细数中国古代400多位帝王,白手起家着为数不多,但让我敬佩的有这么两位,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便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帝王的经历颇为相似,都是白手起家,都是草根逆袭。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家境贫寒,一度

  • 司马光死后下场有多惨 追封被夺,差一点就被鞭尸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宰相,可谓是名垂青史,司马光死后结局到底有多惨?对于司马光的知道,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司马光幼年时候砸缸的故事,其实在此之后这位聪明的孩子非常有出息,成为了北宋时期的宰相,然而相比于名垂青史,司马光在死后的结局却

  • 在以胖为美的唐朝都诞生过哪些最为典型的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朝代。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到唐朝美女,大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一个“胖”字,其实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唐朝美女的标准是雍容富态、健康自然,即以额宽、脸圆、体胖为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胖”指的更多是丰满、健康,而

  • 范仲淹到底在图什么 范仲淹为什么激怒皇帝也要进谏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范仲淹和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范仲淹都已经屡次被贬了,范仲淹为什么不惜激怒皇帝也要进谏,范仲淹为什么要那么做?《史记》上历史上开始有了对于官员的类型判定,并将行教、清廉、守法作为好官的主要的标准,三国末年于始,司马懿的思想当中总结出正式的为官标准,有清、慎

  •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三光指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北宋范仲淹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什么还被称为三光大臣?三光指的是什么?《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也使范仲淹在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