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三光指的是什么

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三光大臣 三光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870 更新时间:2024/1/19 1:37:12

还不了解:北宋范仲淹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为什么还被称为三光大臣?三光指的是什么?

《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就是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作品,《岳阳楼记》也使范仲淹在后世的知名度更高,他流传后世的词作并不多,只有五首,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在影响深远的宋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他就是宋词豪放派的鼻祖。范仲淹的身份被定位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有人说范仲淹文武兼通,德才兼备,是一位千百年才能出一个的人物,可见对他的评价之高。

我们今天说一下范仲淹为什么被人称为“三光大臣”的,首先要说一下,这里的“三光”可不是那个“三光”哈,这里的“三光”是指范仲淹的三次被贬遭遇,天圣七年(1029年),因章献太后生日,宋仁宗准备大肆操办,范仲淹上书谏言,激怒宋仁宗,不久被贬出京,这是范仲淹第一次被贬出京,朋友在送他时安慰他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意思说他敢于直言,即便被贬也是非常光彩的事。

明道二年(1033年),范仲淹因为反对宋仁宗废除郭皇后,再次被贬出京城,担任睦州知州,这是范仲淹第二次被贬,朋友在为他送行时说:“范君此行,愈为光耀”,意思说这一次比上一次更光荣;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大肆培植党羽,他对吕夷简的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范吕之争”的结果是范仲淹第三次被贬出京。

由于害怕吕夷简报复,朝中许多大臣都不敢为被贬的范仲淹送行,只有独龙图阁直学士李紘、集贤校理王质在郊外为范仲淹饯行,他们对范仲淹说:“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就是说范仲淹为了国家敢于不畏权贵,虽然被贬,但也是最为光彩的事。范仲淹听了朋友的话,苦笑着说:“仲淹前后有三光矣!”这也就是范仲淹“三黜三光”的故事,后来也就有人将范仲淹称为“三光大臣”。

范仲淹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一代名臣,历代对他都有极高的评价,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范仲淹“出为名相,处为名贤;乐在人后,忧在人先。”康熙皇帝也曾说范仲淹为“济时良相”;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这样评价范仲淹:“中国历史上有些知识分子是文武双全,不但能够下笔千言,而且是知兵善战。范仲淹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范仲淹出身贫寒,其父亲范墉早年在吴越为官,曾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但是在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带着范仲淹改嫁给担任平江府推官的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名叫朱说。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23岁的范仲淹在一次管教兄弟不要浪费时,被朱家的儿子顶撞,认为他多管闲事,自己花的是朱家的钱,与你一个外人何干?这时,范仲淹才了解自己的身世,他立即离开朱家,独自去了应天府求学。

范仲淹经过寒窗苦读,于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有了功名和官职的范仲淹,立即回到朱家,将自己的母亲谢氏接来由自己奉养,并上表朝廷申请改回了自己的本名。

范仲淹虽是文官,却有武将的经历。当时,西夏兵马强悍,屡次进犯宋境,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李元昊率兵准备进攻大宋,紧急情况下,范仲淹众望所归,朝中大臣向朝廷建议任用范仲淹,宋仁宗将范仲淹诏回京城,进行火线提拔,任命范仲淹担任天章阁待制、出知永兴军,不久,又升为龙图阁直学士,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担任安抚使夏竦的副手,随后,范仲淹又兼任与西夏军队作战前线的延州知州。

范仲淹在艰苦的条件下,带领官兵修筑关隘,选拔人才,加强训练士兵,他还为朝廷培养了狄青、种世衡等多位北宋名将。当时在宋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军中有一韩(韩琦),西贼(西夏)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范仲淹),西贼闻之惊破胆。”虽然这是宋军鼓励自己的夸张说法,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范仲淹在大宋与西夏的军事作战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也正是在范仲淹等人的努力下,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与北宋议和,李元昊向北宋称臣,终其整个北宋,西夏再没有敢随意进犯宋境,这其中,范仲淹功不可没。

范仲淹为官清廉,他的一生可以堪称为官的楷模,他关心百姓疾苦,看不得贪官污吏为非作歹,他在担任枢密副使(副宰相)时,曾大力整顿吏治,将一些庸官、贪官罢职,当时,同是枢密副使的富弼认为范仲淹下手太“狠”了,就劝他:“你这轻轻一勾,这个官员的一大家子就要哭天喊地啊!”范仲淹回答道:“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意思是说让这些官员一家哭,总比让老百姓都哭强。

范仲淹不畏权势,敢于直谏,他多次因谏被贬谪,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在民族大义,国家大事上他始终敢于仗义执言,他的朋友梅臣写了一篇《灵乌赋》,用以劝范仲淹少说话、少管闲事、自己逍遥就行。范仲淹也作了一篇《灵乌赋》,答复友人,强调自己“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其中尽显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范仲淹为人光明磊落,品格高尚,他为儿子取名为:纯祐、纯仁、纯礼、纯粹,这也是他对后代人品的要求,他的几个儿子在他的教育下,也都是品德高尚的名士。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成为了令后世敬仰的为官、做人的最高准则。既是范仲淹的朋友,又同为北宋名臣的韩琦,曾对范仲淹做出了这样的评价“高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这里还有两个小故事,据说有一个名叫范希荣的人,是范仲淹的后裔,有一次他遇到强盗,当强盗头目得知他是范仲淹的后代时,不但没有伤害他,而且还要求同伙不得抢他的任何财物。在明代的时候,有一个叫范文从的官员,因为惹怒了明太祖朱元璋,被下狱论死,当朱元璋得知范文从是范仲淹的后人后,就下旨宽恕了他,并赋予他五次免死的机会,还亲自书写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赐给范文从。从这两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范仲淹的高尚的人格在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样的人?他与王安石之间的关系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陕州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众所周知,司马光是中国北宋名人,一生留下无数美谈,其中最为人广知的是“司马光砸缸”和《资治通鉴》。尤其是《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几乎属于古代文人必读书籍

  • 虎牢关之战李世民是如何创造奇迹的?三千五百对十万为何能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军事指挥作战能力无人能及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唐朝武德三年(620年)七月至四年(621年)五月,秦王李世民率军在洛阳、虎牢关(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各个击破王世充军(郑军)、窦建德军(夏军)的一次极其重要战役。在决定天下归属

  • 为何说柴荣是五代十国最可惜的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位皇帝最可惜,他英明神武,却没能统一天下,最终带着遗憾离开人世。那么这位皇帝到底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此人就是后周世宗柴荣!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朝代,柴荣是后周的第二位皇帝。根据史料记载,柴荣是邢州尧山人,也就是今天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柴荣能做皇帝,与

  • 崔琰是什么人?为何落得一个被冤杀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崔氏这个现在看来十分平凡的姓氏,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点都不平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崔琰(?—216年),字季珪,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一带)人。东汉末年名士,司空崔林从兄,丞相曹操谋士。对于崔琰这位东汉末年的谋士,体态雄伟,相貌俊美,

  • 唐朝历史上,身份最尴尬的亲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有一位身份非常尴尬的亲王,他就是曹王李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为什么说李明的身份尴尬呢?原来李明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然而他的母亲却是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众所周知,李世民、李元吉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换言之,曹王李明是李世民与弟媳杨氏所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史

  • 鱼玄机的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转变?唐朝女冠现象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鱼玄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晚唐女诗人,与温庭筠的关系很好。她喜欢读书,擅长吟诗作赋,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唐盛世繁荣昌盛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将诗歌推至巅峰阶段,为中国诗歌史抒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 如果糜芳和傅士仁没有背叛的话 关羽翻盘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樊城之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傅士仁和糜芳当初没有投靠东吴的话,关羽最后有翻盘的机会吗?历史没有假设,傅士仁、糜芳背叛蜀汉投靠东吴已成历史定案,是永远也改不了的事实,但后人怜惜关公的命运,总想来个反复,搞个如果,看能否让关公走活,以偿心愿。那么

  • 萧朝贵狠心将父母处死,背后什么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父母不狠心教不好孩子,恨自己的父母,父母自私不为儿女着想

    萧朝贵是太平天国的第三号人物,可他竟不顾亲情,将自己的父母处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事情还得从萧朝贵特殊的身世说起!萧朝贵原本不姓萧,他的生父名叫蒋万兴,是广西桂平县平在山人。那么,萧朝贵怎么又改姓萧了呢?目前史学界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过继说。蒋万兴把萧朝

  • 探索明代才女冯小青短暂的一生,她留下了哪些诗作?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杭州西湖边,有明代才女冯小青的墓地。据清初《女才子书》记载,冯小青本名玄玄,字小青,大约生于是明朝万历年间,张岱的《西湖梦寻》中有一篇《小青佛舍》,记述了她短暂的一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冯小青本来是广陵﹙今扬州﹚一个官宦世家的女儿,父亲冯紫澜,是当地有名的儒生。

  • 曹操不是知道司马懿有野心吗 曹操为什么到死都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既然了解司马懿有这样的野心,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操心里有什么顾虑存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这首诗,完美地解释了曹操为啥不干掉司马懿这个问题。周公旦在辅佐周成王的整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