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沉迷于女色难自拔:常召见臣妻进宫享受

宋仁宗沉迷于女色难自拔:常召见臣妻进宫享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2/5 3:27:45

在我们的眼里,皇帝老子是天下第一霸,三宫六院,美女万千,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谁敢管他?其实不然,比如,皇上兴趣来了,想跟妃子们繁育皇子皇孙,那情形,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爽歪歪,是可尽兴不可完全尽兴的。因为门外站着一个“敬事房太监”,给他“卡表计时”。也许皇上正在兴头上,太监就在门外高声唱喏了“是时候了”。皇上不听,他就叫个不停,叫得你心慌意乱,兴味索然。太监活生生地打断皇上的春梦,皇上还得没脾气。因为,随时叫停皇上的“性福”生活,是“法国法”赋予太监的神圣权力与职责。

太监是专司其职的,他不这样干,那是“严重”的“渎职”,那么其他人呢?谁还敢狗胆包天,管皇上这种事?其实还是有的。“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宋仁宗就被“下面的干部”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停过“性福”生活。

宋仁宗刚刚上台,体味到了皇帝的妙处,新婚燕尔,沉湎女色不能拔,不但采皇妃贵妃这类“家花”,而且采臣子们的“野花”。一日,京都开封某一富豪之儿媳妇不见了,听说被召进了皇宫。开封府的“市长”范讽得知此事,二话不说,直闯皇宫,含讽带刺地说:“陛下不贪女色,朝野共知,若将民女强纳入宫,将何以示天下?”搞得宋仁宗脸红一阵白一阵,讪讪地说:“朕听皇后说,是有这么一个女子,但朕还没有看见的。”范讽依然不放过:“若果如此,请容臣将其带出。”宋仁宗只得老老实实把这女子当场交给“范市长”,眼睁睁地看着美女被带走。

此事了却不久,皇上又犯老毛病了,仁宗纳了新美人,谏官王素闻知,又上金銮殿来了。这个王素是前朝宰相王旦之子,按仁宗的说法,王家与赵家是“世交”,关系铁。大概仁宗觉得中国是个关系的社会,法律拐不了弯的事情,关系也许就能让他转弯,所以,仁宗就向王素拉起关系来了:“朕乃真宗之子,卿乃王旦之后,世有相交。后宫实有新人,已随朕左右,可否让朕留下?”但王素毫不徇私,坚决“不准”,没有通融余地,仁宗无奈,只能泪眼花花地把美人送出宫殿。

看到这样的故事,不能不让人感到惊讶: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一个“天子之怒伏尸百万”的皇帝,居然连享受一个女子的“自由”都没有,而剥夺他“性爱”权力的竟然是他的奴才,是他一手可以提拔一脚可以踩死的臣子。这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千年前的故事现在看来有点类似神话,是因为我觉得有以下几点让人不解:一是仁宗是一把手啊,真正的一把手,天下第一把手啊!一把手居然也有人敢管他?二是太监也好,范讽也好,王素也好,他们都是普天之下的王臣,敢向皇帝叫板?以下可以凌上?下属居然监督上级,而且“成效显著”,皇帝也要向臣子臣服?不,不是“臣服”,是“皇服”。“臣服”是天天发生的事情,“皇服”有点天方夜谭。三是管就管了,监督也就监督了,怎么管到皇帝“八小时之外”去了?管到“床上”去了?而且皇帝非但没嫉恨,没给王素们穿小鞋,反而像犯了错的孩子,老实服罪。真不敢相信历史上有这样的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真是老子天下第一?皇权高高在上,全无羁绊?封建专制是妖魔,但是我们对皇权是否有点不太“客观”呢?平心而论,皇权不是或者不全是“独裁”的,在皇权之间,还有一个“监督权”。那种独有监督权而无皇权的情况固然从没有过,但那种独有皇权而无监督权的情形也很少,大多数时候处于“中庸”状态,处于相反相成此消彼长的拉锯之中,有时甚至监督权还被置于皇权之上。不说唐太宗等所谓开明君主,就是心狠手辣如武则天,杀人如麻如朱元璋,对来自臣子的监督,有时也得服输。在史上,确实有“死谏”因而“谏死”者,但也有纳谏且乐于受监者。正因为有了这个监督,多多少少能使皇权纳入某种“善政”、“仁政”之中。我们一直骂封建“腐朽”,也许他们自觉还是“不朽”呢。无疑,监督在皇朝的存在,不说挽救,最少是延缓了封建专制的“死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宰相房玄龄有子女吗 房玄龄的子女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 ,房彦谦之子。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

  • 房玄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房玄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 ,房彦谦之子。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

  • 房玄龄的故事 房玄龄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 ,房彦谦之子。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墓地在哪 魏徵的庙宇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魏徵的故事 魏徵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 唐朝宰相杜如晦的故事 杜如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杜如晦(585年-630年),字克明,汉族,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长安)人,为隋唐时期李世民帐下重要参谋,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杜如晦为其筹谋划策,运筹帷幄,深为时人所敬服。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积怨颇深,杜如晦与房玄龄一起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参与策划玄武门事变,事成之后二人功居首位。李世

  • 唐朝宗室李孝恭生平简介 李孝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将。西魏、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曾孙,北周朔州总管李蔚之孙,隋朝右领军大将军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唐朝建立后封赵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总管,次年献计并率军攻打南方的萧铣,立下战功,升任荆州大总管,后因治理荆州有方迁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武德六年(

  • 赵构在牢牢把控朝政的时候 赵构为什么会主动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禅让,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宋高宗赵构当初牢牢把控朝政,赵构为什么会主动禅让退位?赵构究竟是怎么想的?做皇帝不好吗?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最为推崇的是尧舜禹那样的君主禅让制,但是除了一些走火入魔的儒生外,人们大都明白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虽然前后有孺子帝刘

  • 朱元璋当了多少年的皇帝?他与刘伯温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细数中国古代400多位帝王,白手起家着为数不多,但让我敬佩的有这么两位,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另一个便是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帝王的经历颇为相似,都是白手起家,都是草根逆袭。尤其是朱元璋,更是家境贫寒,一度

  • 司马光死后下场有多惨 追封被夺,差一点就被鞭尸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光作为北宋时期的宰相,可谓是名垂青史,司马光死后结局到底有多惨?对于司马光的知道,大多数人对他的记忆都是来自于司马光幼年时候砸缸的故事,其实在此之后这位聪明的孩子非常有出息,成为了北宋时期的宰相,然而相比于名垂青史,司马光在死后的结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