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被斩时为何会写7个“惨”字?是何意义?

李斯被斩时为何会写7个“惨”字?是何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7 19:27:31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初为上蔡郡小吏,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嬴政拿回大权,李斯功不可没,而且大秦帝国很多政策都是出自李斯之手,他的历史功绩甚至影响了数千年。

可是古代封建王朝就是这么的有意思,作为一个臣子,如果你在关键的时候站错队伍,即便你是元老,或是居功至伟,同样不会有好下场。李斯就是典型的代表。

据传,李斯被腰斩的时候,写了7个“惨”字。并且大声说道:

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鹿游于朝也。

李斯的意思就是,现在谋反的人拥有了半个天下,却还不知足。如果继续让赵高辅佐秦二世,那么谋反的人将会打到咸阳来,麋鹿也将会在朝廷上吃草。

李斯是个智者,这句话最后真真得到了验证。

从秦统一六国开始,李斯就已经看透了一些事情,而当他看到秦朝当权者的昏聩无能,宦官弄权的时候,他预感秦朝气数已经,所以才说了这句话。

临死之前,李斯敢如此肺腑之言,确实异于常人。那么,既然是一个良臣,李斯被处以极刑的时候,怎么会没有人为之求情呢?这还得从李斯的前世今生说起。

李斯并非秦国本土人,他是楚国人。李斯拜师荀子之后,对中原几个国家进行了仔细地分析,最终决定到秦国去创立一番事业。

秦国有何优势?在李斯看来,至少有3个地方吸引他,而这3处却是其他国家不具有的:

首先,秦国欣赏法家人物,商鞅就是例子,李斯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就要求变求新;其次,秦国重视外来人才,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秦国属于“不拘一格降人才”,善于吸纳人才,秦国日后必然强盛;第三,秦国素有统一大志,这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气象。

无疑,李斯的选择是正确的。李斯首先投奔商贾吕不韦,因为他知道,国家要想发展,必须要有经济支撑,而吕不韦是当时的“首富”,如果换成今天的“福布斯”或“胡润”,怎么都能挤进前五。

后来,在吕不韦的举荐下,李斯跟了嬴政。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李斯认为嬴政胸有抱负、大有吞吐万宇之势,李斯很庆幸,他选对了明君。

《史记》: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进上《谏逐客书》,阻止驱逐六国客卿,迁为廷尉。

敢于直言进谏,嬴政也对李斯十分欣赏,升职加薪那是水到渠成。此时,李斯已经成为嬴政手下的第一红人,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中的权力,也在与日俱增。就连李斯自己也曾说过:

当今为大臣者,位无高于我者,我可以称为富贵之极了。

《史记》里还有这样一段记录: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庭车骑以千数。

意思是,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守卫,李斯所有的儿子,娶的都是秦皇室的公主,而李斯所有的女儿,都嫁给了秦皇室的公子。李由一回到家,李斯给他接风洗尘,结果整个朝廷的百官,都来为李由祝寿。李斯当时的辉煌,可见一斑。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李斯的名望和权势,让他在朝廷树敌日渐增多,很多人开始暗地里嫉妒他。此外,秦二世不如扶苏,他为人较为糊涂,治国更是乱七八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秦二世没有一样能沾边,试问,这样的君主可以把秦朝带入发展快车道吗,显然不能。

究其原因,主要是秦二世后面有个赵高。当年,“矫诏”风波的始作俑者正是赵高,而赵高一直视李斯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即便有人想在秦二世面前替李斯求情,恐怕连皇帝的面都见不上,就算是见到了秦二世,稀里糊涂的他,恐怕也难辨是非,这样一来,说不定还会帮倒忙。

但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不乏正直善良之人,可诺大一个秦朝楞是没有一个人替李斯求情。这是秦朝缺人吗,还是秦朝朝堂的黑暗,还是赵高等人私底下有不可告人的阴谋呢?这便无从考证了。

史学界还有一种声音,对于李斯的为人褒贬不一,除了有正义的一面,其实李斯还有小人、有助纣为虐的一面。

就人设这一块,李斯确实支持者甚少。

在国内来看,李斯的权势很大,为人不算低调,而且李斯经常在秦始皇面前策划阴谋诡计。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李斯策划的。再如李斯和韩非本来是同学,两个人提倡的都是同样的法家思想,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更为清晰,更获得秦王的认可。李斯害怕韩非抢了他的位置,就使阴谋诡计,最终让秦王杀掉韩非。

在国外(秦国之外),李斯给秦始皇出的“统一六国”的策略,什么远交近攻,什么灭韩灭赵等,让他在本土之外,也遭人记恨。这么看来,李斯也是一个冷酷无情之人。

翻阅历史我们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身边只有赵高、胡亥和李斯。赵高逼迫李斯篡改遗诏,并且让其矫诏赐死扶苏、蒙恬。李斯本不情愿这么做,但迫于赵高的威胁,还是做了一件遗恨千年的违心事。扶苏见到“矫诏”自杀了,蒙恬也吞药了,而在朝廷的蒙毅,在赵高和李斯的配合下,最后也被整死了。

综上可见,自己意志不坚定,加上当时环境的影响,让李斯力不从心,最后只能认命赴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韩信如果听取蒯通的建议自立,他会是另外一种结局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韩信为什么不听蒯通的建议,蒯彻害死了韩信,如果韩信自立会三分天下吗

    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军事家,是西汉开国名将,汉初三杰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韩信平定齐地之后,谋士蒯通曾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然而最终被韩信所拒绝。那么,如果韩信依蒯通之言自立,天下局势会发生什么变化,韩信的最终命运又将如何呢?背景:韩信

  •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结发妻子孝愍让皇后是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孝愍皇后,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朱棣与建文帝之战

    说到明朝的马皇后,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其实建文帝朱允炆的结发妻子也叫马皇后。下面就来说一说这位马皇后的故事。马氏与朱元璋的马皇后并没有亲属关系,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光禄大夫马全。马氏才貌双全又贤良淑德,朱元璋一见到她就想到了自己的马皇后,他希望自己的孙子也能同自己一般,拥有一位

  • 赵构为何会禅让传位给赵昚,将江山还给赵匡胤一脉?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孝宗把皇位传给谁了,赵匡胤的后人夺回了皇位吗,赵构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

    宋高宗赵构,南宋第一代皇帝。1127~1162年在位。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赵构禅让于皇太子赵昚(shèn),退休成了一名光荣的太上皇,时年56岁。然而,赵昚的身份却有些特殊,因为他是赵匡胤一脉,赵匡胤的七世孙,而赵构是赵光义一脉,兄弟侄

  • 郭开是什么人?连坑两位名将,导致一国灭亡的他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赵国郭开的真实情况,郭开害死的名将,廉颇之仇郭开

    前222年,秦军攻灭赵代王嘉,赵国灭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有君王就会有奸臣佞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英明神武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驾前也有不少坏人,比如赵高、江充、李义府,就在嬴政、刘彻、李世民面前很受宠。纵观五千年君王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

  • 历史上除了白起,秦国都有哪些战绩斐然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战神白起,白起之后秦国的大将,秦朝的白起将军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秦昭襄王任命魏冉为丞相,两年后,这位与白起有深厚友情的大秦权臣成为了白起的推荐人,两人共同拉开了秦国图谋天下的霸业。秦与六国争雄的局势成就了白起,但

  • 司马晏:西晋宗室重臣,儿子成了西晋末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晋的末代皇帝,君王不早朝之天子掠,东周末代皇帝

    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同时也是西晋末代皇帝的父亲,三十一岁时被杀害,此人就是司马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司马炎一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司马晏排行二十三。司马晏生于281年,八岁时受封吴王,之后还担任了射声校尉、后军将军等一系列职位。古代皇子出身尊贵,一般都是几岁就被封王了,担任各

  • 秦始皇死后他的子女后代是什么下场?为何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有后代子孙吗,秦始皇的儿子,秦始皇的儿子都叫什么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新君夺取天下之后,似乎都要进行“诛杀功臣”这一保留项目。跟着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很少能得到善终。如汉高祖刘邦在统一天下后,便杀了韩信和英布等功

  • 孝端文皇后生育 三个女儿,这三人分别有着怎样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孝庄对董鄂妃鞭尸,四个女儿都是皇后,历史上的三大孝女

    博尔济吉特氏哲哲,即孝端文皇后,她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一生没能诞下皇子,只生育了三个女儿,这三个女儿分别有着怎样的命运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皇太极的后妃中,最为出名的要数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除此之外还有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和作

  • 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健在的二个儿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宋朝第二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根据史书记载,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长子滕王赵德秀,早夭,史书没有记载具体死亡时间;次子燕懿王赵德昭,生于951年;三子舒王赵德林,早夭;四子秦康惠王赵德芳,生于959年

  • 曹魏时期的六位“镇北将军”分别是那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曹魏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曹魏时期是什么时候,曹魏有几位皇帝

    镇北将军,中国古代历史上重要军事职官名称,为镇北将军、镇南将军、镇东将军、镇西将军所组成的四镇将军之一。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设置。镇东将军,东汉末年,曹操曾担任过; 镇南将军,东汉末年刘表曾担任,镇西将军,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韩遂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