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慈禧太后为何遗言“女人不可预闻国政”

解密:慈禧太后为何遗言“女人不可预闻国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755 更新时间:2024/1/22 22:46:32

慈禧太后晚年的临终遗言,令世人震惊,也给历史留下了一团迷雾。人们一直不明白这样一个成功坐上女皇交椅的铁血女人,这样一个有效控制大清王朝长达半个世纪的铁腕太后,何以最后留下这样的遗言?这是一个历史之谜,人们迷惑不解。仔细想来,一个王朝的命运如同个人的命运一样,仿佛都是上天的安排。

一位从事创作和研究的作家在分析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时,得出这样的看法:

首先,慈禧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一个特例,是她超人的个性、智慧,无与伦比的机智果敢造就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生。作为执政者,最得意时候自认为不仅女人做不到她这一步,男人同样做不到!咸丰在位时他就明显感觉这位皇帝夫君的能力在她之下,做太后之后,她又能将公认为咸丰兄弟中最有能力的恭亲王奕完全掌控。所以,慈禧虽然爱美、会享受生活,但绝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女人,她让光绪称她为“亲爸爸”,说明她虽在生活上做足女人工夫,但在政治上她要当一个男人,比男人还男人的强者。慈禧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者,她争的是自己的权力,从未替妇女争过什么权力,她只代表她自己,不代表占人类二分之一的女性。严格来说,她内心看不起女性同类,而且事实上她也发现,没有哪一个女人能够像她那样出类拔萃,绝对没有人能顶替她的角色。故而临终谕令“女人不得执政”,就是担心她愚蠢的同类盲目模仿她,把政治搞得一塌糊涂,最后归罪于她这个“始作俑者”。

再者,慈禧对中国传统意识还是颇存敬畏之心的。中国是一个男权社会,尤其政治上绝对是男人的舞台。中国历代关于反对与防止女人干政的训令多多,慈禧知之甚详。从内心来讲她也认为这些训令是有道理的,是不能推翻的。其实早在她一千多年前的武则天在政治上做得比她更彻底,正式称帝,但在临终时,作出的最后诏令是“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这个有神论者,她怕到了阴间无法面见李唐王朝的列祖列宗,不敢以则天皇帝的身份“驾鹤西行”,临死重新披上皇后的外衣,留一座无字的碑文。慈禧太明白武则天的心思了,临死她也要在面见清朝列祖列宗时,有一个比较好的交代。所以严令后来的女性效法她。

还有,慈禧晚年尤其是临终,对自己的一生肯定做了回顾,感觉有很多失误,作为女性执政有很多力不能及的地方。受女性自身性格的局限、视野的局限以及社会风俗的局限,无法做到像康熙乾隆那样与大臣进行直接、自如的交流,可以对宫外的一切获取直接的印象,甚至亲披战袍出征,而慈禧连正式的上朝都不能进行,只能坐在帘子后面发表简单笼统的指令。她内心同样认为,女性是不适合执政的。她本人只是不得已才在政治上霸得一位,如果不争不霸只能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她临终时否定了女性执政的合理性。

慈禧的临终遗言,在《清史稿·后妃传》中没有记载。最早披露此事并广泛传播的人,正是慈禧太后最后的情人伯克豪斯,他在慈禧太后去世2年后的1910年9月,出版了《慈禧外传》,将慈禧的最后遗言公之于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真是最为奇特的历史一幕: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太阳落山的酉时,光绪皇帝崩逝于中南海瀛台之涵元殿,终年38岁;十多小时之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下午2时左右),慈禧太后逝世于中南海之仪鸾殿,终年74岁。

24小时之内,皇太后和皇帝相继去世,朝野轰动,天下震惊。

慈禧太后去世后,清廷发布了她事先拟好的遗诏:予以薄德,祗承文宗显皇帝(咸丰)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龄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交扰,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及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惮。幸予体心素强,尚可支拄。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回念五十年来,忧患迭经,兢业之心,无时或释,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嗣皇帝方在冲龄,正资迪。摄政王及内外诸臣,尚其协力翊赞,固我邦基。嗣皇帝以国事为重,尤宜勉节哀思,孜孜典学。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丧服二十七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茂德帝姬赵福金是谁?茂德帝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宁福帝姬,荣淑帝姬,谷道破裂而死是啥意思

    茂德帝姬赵福金,今天的人们或许对她很陌生,其实帝姬就是公主的意思,这位,茂德帝姬就是北宋末年宋徽宗的第四个女儿,宋徽宗多才多艺,也是创意无穷,他嫌公主这和称号不吉利,于是就改公主为帝姬所以他的第二个女儿就封为茂德帝姬,赐名赵福金。宋徽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才子皇帝,他的三十多个女儿也是金枝玉叶,貌美如花

  • 武则天为何要叫“武则天”?她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为什么取名曌,武则天叫什么名字怎么读,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罕见的奇观。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而且,她的特殊也在于她的即位年龄,在历史上可以说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她也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

  • 为何说朱高炽是短命皇帝?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真实的朱高炽,明朱高炽为何只在位一年,朱棣驾崩时是谁告诉朱高炽的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生母徐皇后,明朝第四位皇帝。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他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在位期间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洪熙元年五月暴死,在位仅十月,终年47岁。许多人认为朱高炽

  • 唐德宗李适简介 唐德宗李适忘带玉玺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朝李适的皇后,唐德宗李适父亲,唐德宗的皇后是谁

    唐德宗李适(kuò),注意啦,这里kuo,四声,是唐代宗李豫的长子。如果读成李适shì,就不是德宗皇帝了。因为唐朝还有个诗人,也叫李适。李适在位26年,史书记载的二十有七实际上是虚载。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

  • 明太祖朱元璋是怎样从一个和尚到开国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哪些开国将领是和尚,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朱元璋在哪个寺庙当和尚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朱洪武,庙号太祖,其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人,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庭贫困,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就为地主放牛。17岁那年,因为家乡流行瘟疫,他的

  • 蔡襄的生平如何?蔡襄的《茶录》讲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蔡襄茶录的成就,蔡襄,蔡襄对茶的贡献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有着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美誉,同时他还是一名政治家和茶学家,那么蔡襄生平是怎么样的呢?蔡襄出生于1012年的3月7日,是兴化军仙游县人。蔡襄的外祖父,是当时的名士,因此从小便对蔡襄十分严格。在蔡襄十八岁的时候,他参独自游京师,并进入了国子监。在这一年,蔡襄参加了开封的乡试

  • 朱瞻基是怎样的皇帝?“蟋蟀天子”说的是朱瞻基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朱瞻基死因,朱瞻基胡善祥

    说到蟋蟀天子,第一映像应该是一个爱玩无才的废材皇帝。实际上,这位“蟋蟀皇帝”朱瞻基是一个开创了“仁宣之治”的贤德皇帝。虽然他喜好斗蟋蟀,但实际上明朝许多帝王都爱好斗蟋蟀,不能凭此就否定朱瞻基的政治才能。毕竟一个开创了可以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相比的盛世局面的人,绝对差不到哪儿去。朱瞻基幼时极

  • 北宋蔡襄是以何著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征是不是宰相,北魏地方官学主要有,蔡京蔡襄是什么关系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十八岁的时候游学京师,之后又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公元1030年的时候在开封府参加乡试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一年之后蔡襄就进士及第,之后就步入了官场。公元1403年,蔡襄主持建院衙署,蔡襄为人正直,办事公正,轻重缓急都能够很好的取舍,而且敢于直

  • 李宪为什么甘愿让出皇位呢?他其实是个十分聪明之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的封建帝制历史长达两千多年,其中有一位独一无二的“让皇帝”,他就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同父异母的长兄——李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宪本来是皇太子,但却主动让出储君之位,甘愿做弟弟的臣子,这一让,让出一个开元盛世来。李宪让太子位于弟弟李隆基,不仅一

  • 杨贵妃为什么要认安禄山当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立过很多边功,深得唐玄宗李隆基的青睐与宠信,玄宗令杨氏姊妹和安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胖大汉安禄山为干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身躯肥大的安禄山为人狡黠,很会来事,他以入宫谒见干娘的名义来到长安,见到以丰腴富态著称的大唐第一美人杨贵妃后,安禄山竟明目张胆地调戏起来。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