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懿文太子朱标是怎么死的?懿文太子朱标简介

懿文太子朱标是怎么死的?懿文太子朱标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3/12/13 20:06:58

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其母是历史著名的贤后——大脚马皇后,同时朱标还是明惠宗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一生深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厚望,费 尽心机想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守成皇帝,可惜的是朱标虽然优秀,但是却并没有当皇帝的命。还不等朱元璋去世,他这位太子便先朱元璋一步而去。 所以他一生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也没有一天品尝到至尊之位的甜头。

后来其子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自己的侄子手中抢夺皇位,便废除了朱 标的帝号,仍称懿文太子。南明弘光元年明安宗朱由崧复上庙号兴宗,谥号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清朝亦称兴宗孝康皇帝标。

公元1355年,朱标在太平陈迪家中出生。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算是一方霸主,当时他正在攻打太平府,听闻长子出世,让朱元璋涌上了一股不 可抑制的欢喜。听见来报喜的人说了消息后,便兴奋的到当地一座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的言语。

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让他会临濠祭拜祖墓。当时朱标年仅十二岁,朱元璋这么安排,足可见对朱标的重视。临行前, 朱元璋既是慈父也是严君,他再三告诫朱标,希望他能好好观察百姓的生业以知衣食艰难,体察民情的好恶以知风俗美恶。到了临濠后,要好好代他 向家乡父老问好。

公元1368年,朱元璋创建明朝,登基为帝,立朱标太子。十三岁的朱标,从此从开始了他长达二十五年的储君生涯。朱元璋对朱标的重视毫不掩饰, 朱标年岁稍长就已经让他拜名儒宋濂为师。现在朱标成了太子,身上的责任更重,所要学习与接触的自然也就更多。朱元璋为了让太子接受更好的教 育,是处心积虑,穷尽一切。

他广聘名儒作为朱标的老师,更是在宫中特设大本堂,贮藏各种古今图书,让诸名儒轮班为太子和诸王讲课。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和培养下一代 执政班子,他还专门为太子挑选才俊伴读。

朱元璋认为一位储君,光是死记硬背,埋头读书时绝对不行的。作为日后的国家领导人,治理国家需要的实干才能。所以他再三嘱咐教学的名儒,希 望他们能让太子和诸王正心,用实学教导而不是记诵辞章。

除此之外,他还专门选了一批德行高雅的端人正士,作太子宾客和太子谕德。这些人的职责,便是教授太子“帝王之道,礼乐之教,和往古成败之迹 ,民间稼穑之事”。

除了聘请名儒名士,朱元璋自己也十分重视对太子的教导监督。他时常以自己的经历训导太子,让他明白创业不易,守成更是艰辛,因而能够一直勉 励自己。

朱标生性聪颖、忠厚,学习能力极强,长大后,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因而受到许多名儒大臣的赞扬。可以说,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父 亲的希望。

朱标虽生于乱世,但其本人并没有受戎马倥偬、生活磨难。而在长大后,他的父亲也很快完成了从一方霸主到一国之君的转变。朱标早早的就被立为 太子,在作为太子二十多年间,既没有兄弟阋墙,也没有宫闱之变,他非常平静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虽然朱标受到诸多忠臣名儒的赞扬,仿佛他就是下一代明君的代表,但可惜的是这位太子却过早的离世。公元1392年,三十七岁的朱标病逝,附葬孝 陵东,谥“懿文”。

史书记载朱标死后生病去世,但也有野史轶闻记,朱标是因为朱元璋而死。太子和皇帝到后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摩擦和间隙 ,因此到了后期朱元璋常常训诫教导太子。因为执政理念的相背,到了后期父子两人的矛盾越重。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将朱标诏来,又是一顿大骂。回 到东宫后,朱标便一病不起,郁郁而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标是怎样的人?朱元璋为何选朱标儿子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懿文太子朱标,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嫡长子,生于公元1355年,去世于公元1392年,是建文帝朱允炆生父,明成祖朱棣长兄。作为明太祖朱元璋 的嫡长子,从生下来开始朱元璋就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大加培养,希望等自己百年之后,朱标能让他放心的将江山交到他的手中。稍早的时候,朱 标便随宋濂学习经传,等大明建

  • 宦官刘瑾是好人还是坏人?朱厚照为何问罪刘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瑾到底是一个好人还是坏人?”,这么一个命题的提出,也许会惹来许多人的嘲笑,毕竟刘瑾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贪官,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他专权擅政,贪污受贿,鱼肉百姓,使得朝政混乱,百姓痛苦不堪。如果这样一个人,还不能称之为坏人的话,那么如今贪污受贿的官员,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慈善家了。正是这样一个已经拍

  •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怎样的人?姚广孝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此人在民间并不出名,说起姚广孝此名,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过。就是这样一个不显山不露水,在后世名声不显的人,却一手策划了明初一个重大事件,那就是”靖难之役“。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反叛其侄子建文帝,而发动的一场战役,此次战役之后,建文帝失踪,朱棣登基称帝,年号永乐。当初建文帝削藩政策下达之

  • 姚广孝是怎样的人?姚广孝与刘伯温关系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生于公元1335年,去世于公元1418年,小的时候交姚天僖,出家为僧之后,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后来因为帮助朱棣谋得江山,因而被赐予广孝之名。姚广孝是历史上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佛学家,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四十多岁的时候,被朱元璋宣宗,随侍燕王朱棣

  •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曾经辅佐朱元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一位出家的僧侣,涉及到政治之中,足可以说明他是个有抱负有野心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不像僧人,更像是文人的人,为什么会去出家为僧呢?要寻找这个答案,首先要看姚广孝生活的背景。姚广孝出生于公元1335年,公元134

  • 胡大海是朱元璋喜欢的武将?胡大海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胡大海简介上提到胡大海字统甫,祖籍在泗州的虹县,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胡大海是一名武将,曾官至右翼统军元帅,1362年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追封为越国公。胡大海的相貌是身长铁面,看起来很是勇武。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时候胡大海就在滁阳见过朱元璋,朱元璋任命胡大海为先锋,跟随朱元璋渡江去攻击元军。在战争中

  • 福王朱常洵是怎么死的?朱常洵生平事迹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生母是明神宗宠妃郑贵妃,明光宗朱常洛是其异母兄长。明光宗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原本是一个宫女,一次意外与明神宗结合,并且有了明光宗。但是当时明神宗根本不想承认有这么一回事,后来在太后的逼迫下,才不得不封王氏为妃,这也使得明神宗此后对王氏极为厌恶。万历十四年,朱常洵出生

  • 朱常洵被人吃掉了吗?崇祯帝为何不处置朱常洵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钧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宠妃贵妃郑氏,因为郑氏的原因,朱常洵受到明神宗朱翊钧的万千宠爱,在当时几近夺取长子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要不是当时的大臣们坚决反对,冒死以谏,很可能后来就没有明光宗朱常洛什么事儿了。大臣们的拼命死谏,终于让坚持了十多年的明神宗意识到,想要立朱常洵已经是不可能的

  • 夏元吉一生有何成就?夏元吉又有何人生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夏元吉,明初重臣,生于公元1367年,去世于公元1430年,祖籍德兴,后父亲夏时敏,任湘阴县教谕官,遂夏家在湖南湘阴定居。夏元吉的父亲死的早,全家就他一个男儿,所以夏元吉早早的就懂事,担起家庭担子,奉养母亲。他致力于学问,后来因为乡荐而进入太学读书,选入禁中书省制诰。后来夏元吉因为诚笃而执行力强被朱

  • 布衣尚书夏元吉是怎样的人?夏元吉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布衣尚书夏元吉,是明朝初年重臣,历经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五朝帝王,是一位报效国家的睿智臣子。字维喆,湖南省湘阴人,明太祖时期开始受到重视,建文帝时期任户部右侍郎,后朱棣继位,没有介意他曾经效忠建文帝,仍然委以重任,与蹇义并称于世。夏元吉后来又辅佐仁宗宣宗两位帝王,成就了仁宣之治,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