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皇帝也曾被捕过吗?究竟是谁捕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也曾被捕过吗?究竟是谁捕了乾隆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079 更新时间:2024/1/16 10:20:19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

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爱兵爱民,雍正年由外地调入旅顺水师营担任协领,当

时军营内部种族歧视比较严重,汉族官兵与满族官兵同差却不同饷,他曾理直气壮地去找盛京将军要求给汉族官兵加薪,他的诸多举动深得官兵的好评。

水师营原来在荒野郊外,朝廷要在这里建水师营,按规划要建1200间营房,高勋在建营房期间因公得罪属下一个根基很硬的佐领,那佐领四下里放风要去告他贪污,挪用建房银子,使1200间营房只好建成草顶的房屋。这消息传到上司那里,上司立即派官员来水师营调查,他们严肃地审问高勋:“军队建营房为什么不建瓦房而建草房,省下的银子哪去了”来查办的官员气冲冲地审问高勋,高勋则理直气壮地回答:“这里的百姓都住草房,附近没有砖瓦窑,要建砖瓦房,一是要占地烧砖瓦,二是会引起百姓埋怨,建草房则可避免这些情况,而且也省下不少银子。”

上司派来的查办人员仔细走访了营区,在官兵中普遍搞了调查,又仔细查了账目,清点了库内剩的银子。经过查询,账目相符,库存银子与账面完全一致,高勋没有铺浪费,还处处替朝廷节省银两,上司很满意,便给高勋记了大功一次。

水师营的建立除了要组织官兵在海上巡逻,防止倭寇入侵之外,还要负责在沿海缉私,查禁朝廷规定的违禁品,高勋偏偏在严格执行公务时惹了一个大麻烦,这麻烦使水师营官兵及百姓为高协领捏了一把汗。雍正十二年1734年秋天,水师营集市上来了几个外乡买卖人,他们在贩卖长白山人参。在当时,朝廷规定,人参是贡品也是高级补品,必须由朝廷统一经营,普通百姓如敢参与人参贩卖,便要抓入大牢,按刑部法典处罚。

所以,百姓来协领衙门举报后,高协领马上派人到集市上查探,当奉命前来查探的官兵赶到集市后,发现这几个外乡人竟大大方方与当地百姓讨价还价,对官兵的到来熟视无睹。

官兵们刚要上前问话,那几个外乡人竟怒发冲冠对来干预的官兵不由分说抬手就打,这几个被派去的官兵虽说平时精通武功,却没遇到过这些武艺高强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便被外乡人打得连滚带爬,鼻青眼肿,幸亏在附近操练的大队官兵赶到,推推搡搡好不容易才将这几个人拿下押送到协领衙门,一路上,被捆绑的外乡人在官兵群里还伸腿打人,气焰十分嚣张。

高协领升堂审讯,问了半天他们才开口,为首的那个北京人自称姓高,问他们是干什么的,他自称是做买卖的,这伙人在公堂上昂首挺胸,怒目相视,差人命他们跪下回答协领大人的问话,他们不但不跪,还一个劲地骂着。高勋自当官差还没遇上这种不懂官府规矩的人,他猛拍公案大喝一声:“大胆歹徒,你们胆敢私贩长白山人参,犯了国法,又胆敢殴打官差,该当罪来人哪,把他们押下去……”

站在一旁察言观色的军师赶紧拉了一下高勋的袖子耳语说:“大人且慢,我看这些小子不同寻,为首的那小子气度不凡,一定是有什么背景,怕是有点来头。当然,私卖人参确是犯了大法,依我之见,不如把他们连人带货一起送往盛京,让盛京将军看着发落去吧。”高协领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他深知官场黑暗,一旦严惩了高官或皇亲国戚,说不定有什么麻烦,烧香引出鬼的事可是得不偿失。

第二天,他派得力官员和一队官兵,将这伙人捆绑起来,连人带货押往盛京。

到了盛京,押进盛京将军衙门,只见盛京将军看见押解来的人后,急忙跑下公堂,亲自替为首的那个小伙子解下绳子,并亲自送到行宫安顿下来。

这情景被前来押送的水师营官兵看得一清二楚,他们经过打听,才知被抓的为首的年轻人原来就是皇太子弘历。高协领得到这个消息后,自知惹下大祸,他做好了心理准备,等着随时被朝廷满门处斩。

雍正十三年秋,老皇帝雍正驾崩,皇太子弘历即位,改年号为乾隆元年,这消息传到水师营,高勋顿时心惊肉跳。正在他天天忐忑不安之时,一道圣旨降下,命高勋火速进京。高勋安顿好家眷,没敢把自己的“厄运”告知部下及亲属。他在军师的帮助下,把皇帝可能问罪的事儿都想好了对策,准备了一番后,他便硬着头皮进京复旨去了。

高协领刚到京城,没敢耽误,急匆匆上殿去见皇上,乾隆皇帝见了高勋劈头就问:“高勋,抬起头来,你还认识我吗”高勋抬起头来又连连叩首:“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乾隆笑容满面地问:“高勋,你有什么罪啊,有罪的是朕,朕怕是有罪之人吧”高勋一听,明明是皇上在挖苦他,反正总是一死,倒不如把心里话倒出来,如此死法也痛快一些。

他把心一横,反倒镇定下来,斩钉截铁地说:“恕奴才直言,长白山人参是朝廷规定的贡品,寻常百姓私自买卖是要杀头的,长白山是我大清的发祥地,皇祖立下圣训,此乃禁区,不准进山采药、打猎,圣上私采长白山参,又私自拿到集市上贩卖,犯了国法,罪上加罪,……”乾隆听了略露赞同的脸色,只好说:“可我是皇上啊”“皇上那时没登基,应当按大清刑律与庶民同罪。”

“可我是皇太子……”“你口口声声称自己姓高,是掌柜的,奴才岂知皇上的真实身份?”乾隆龙颜大怒:“大胆的奴才,高勋,你竟敢如此放肆,在你心目中还有君臣之礼吗你死到临头了,知道吗”“君让臣死,臣不敢不死,不过,死也要让臣死个明白,我不知高掌柜就是皇太子,不知者不怪罪,奴才为什么要处以死罪呢再说,大清皇祖遗训,皇家太子都不去遵守,谁还去遵守奴才身为朝廷命官,遇见违训犯法之事不去管,那才是失职有罪,如忠于职守去管犯法之徒反而有罪,以后谁还去管犯国法的事呢”

乾隆帝听了高勋在朝上一番“胆大妄为”的忠言,心里十分痛快,他决定好好提拔他。他对高勋说:“朕错怪了高协领,念你秉公执法,对朝廷忠心不二,朕要对你重用,你回去待命吧。”

高协领回到水师营不久,朝廷便下了圣旨为他擢升了官职,高协领的子女也跟着他走马上任。高勋上任那天,水师营官兵及百姓挥泪送别,百姓把高勋一直送出了二里之外才恋恋不舍地返回。高协领水师营抓皇帝的故事便代代传了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不敢死?为何说秦朝亡于秦始皇的不敢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恬蒙毅不死秦朝会灭亡吗,秦始皇不死秦朝会亡吗,嬴政不死秦国不会灭亡

    秦始皇的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有点不敢死了!这一年,东郡有一块陨石

  • 朱棣是怎样给自己选陵址的?又产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瞻基陵,朱棣夺位事件叫什么,朱棣死在最后一次出征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就迁都北京,也和其他皇帝一样,着手选陵址、修建陵寝。他亲自带一班文臣武将、亲信幕僚、风水术士,在北京城四周的名胜挑选陵址。这一天,太监来报道:“山西术士胡子文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可做皇陵,特请万岁爷察看定夺。”永乐帝听了心中高兴,就同一干文武随从,在胡子文带领下,来到张家口外的一处山

  • 南宋大臣崔与之的作品有哪些 后世如何纪念崔与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时期设立的四馆,崔东壁遗书,崔与之简介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

  • 南宋大臣崔与之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崔与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与之简介,评价历史人物琦善,南宋末期大臣名单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

  • 南宋大臣崔与之生平简介 崔与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国子罕,南宋忠臣,耶律贤简介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

  • 叶名琛的为官之道是怎样的?叶名琛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叶名琛简介,两广总督叶名琛,曾国藩叶名琛

    叶名琛字昆臣,湖北汉阳人,近代著名历史人物,清朝中后期著名疆臣,官至两广总督擢授体仁阁大学士。后世对其评价大多都是反面的,认为他是误国之人,但也有少许称赞之语。“粤人憾其误国,为之语曰:”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这是史书对叶名琛的记载,看其中”不

  • 福康安是怎么死的?乾隆皇帝是怎样对福康安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福康安,字瑶林,号敬斋,乾隆十九年出生,父亲是大学士傅恒,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康安自小生的乖巧可爱,据说乾隆在他的身上看见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因此对福康安喜爱异常。在福康安很小的时候,就让他父亲将他抱入宫中抚养。福康安从小就乖巧聪慧,乾隆对他疼爱异常,仿若自己的亲子

  • 揭秘:福康安与和珅相比谁更受乾隆皇帝的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如果重用和珅,乾隆为什么那么宠和珅,福康安的福晋是谁

    与清圣祖康熙皇帝一起开辟了康乾盛世的乾隆帝,在他手下有一对文臣武将,帝国双璧,这两人就是和珅和福康安。和珅是文臣的头头,福康安是武将的龙首,福康安主外,和珅主内。福康安,生于公元1754年,字瑶林,号敬斋,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福康安是乾隆年间名臣和宠臣,一生功绩无数,曾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事、台

  • 福康安有何历史成就?福康安又有何奇闻异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福康安是谁的,真实奇闻异事,福康安的福晋是谁

    福康安,是乾隆朝极为宠信的大臣,与闻名后世的和珅一样,是乾隆朝权臣。他与和珅,一个武将之首,一个是文臣之首。皇帝宠信一位臣子,不可能是没有缘由的,也许是因为他很对自己的胃口,也许是因为他为国家,为自己立下许多功劳。而福康安之所以能受乾隆荣宠,也许是有一定的私情在里面,但不可否认的是福康安一生为大清做

  • 清朝名将阿桂有着怎样的身世?阿桂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阿桂,章佳氏,生于公元1717年,去世于公元1797年,其父为大学士阿克敦。阿桂,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蓝旗人,后以新疆战功抬入正白旗,为乾隆朝重臣。阿桂是清朝少见的以科举取仕,从而进入武将一途的将领。并且他最终还能登上高位,获得皇帝荣宠。他和自己的父亲一样,是以文起家、科考入仕、能文能武的朝廷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