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帝朱由检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崇祯帝朱由检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976 更新时间:2024/1/16 18:02:10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崇祯绝对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他虽是事实上的亡国之君,但却并非祸国殃民的无道昏君。崇祯是个非常复杂的皇帝,他继位之时大明已是摇摇欲坠,这个责任并不在于他;然而相较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崇祯手中的牌却也没有烂到不可收拾,偏偏在他的勤勉治理之下最终迅速灭亡,这个锅他是甩不掉的。

由于从未经过系统性培养,崇祯能力极为有限

崇祯的勤勉是毫无疑问的,然而由于能力实在有限,大明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持续恶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源于崇祯从未经历过系统的培养。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对皇位的传承顺位有着明确规定,“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因此,作为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的异母弟,朱由检原本已经注定与皇位无缘。

明朝的王爷本就是闲散王爷,注定与皇位无缘的信王朱由检自然也就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养,这是造成其能力有限的主要原因。当天七年(1627年)兄长朱由校突然去世,朱由检成为皇帝,一个16岁的少年,要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压力可想而知。同时,当时的大明已经是风雨飘扬,并没有给他足够的适应和学习时间。

崇祯并未经过系统培养

在执政期间,朱由检的这一缺憾被无限放大,“勤能补拙”显然并不适用于治理国家。例如他虽然看到了阉党对于国家的损害,但却并未考虑到朝廷势力的平衡问题,最终反而导致朝廷局势持续恶化;又如在平衡“攘外”和“安内”关系上,在数次有机会彻底剿灭农民军的情况下,却将军队调去抵御后金,使得农民起义军多次起死回生,士兵疲于奔命,却最终被双线作战拖死。

太过急功近利,不能持续贯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崇祯前后执政不过十七年,然而却先后更换了五十多位阁臣,导致朝政极度混乱;而前线将领更是走马观灯一般的频繁撤换,结果空耗本就不宽裕的财政,反而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才人方面,明末时期并非无人可用,陈奇俞、洪承畴、熊廷弼、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赵率教等人均可堪一用。如果崇祯帝能够知人善用、宽怀对待,这些人完全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然而,崇祯在启用一个人时,虽然能够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却不能长期贯彻,由于太过急功近利,在看不到效果之后,便又会迅速否定掉之前的决策,再度更换人选。

例如,在平定农民起义时,崇祯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结果虽然数次重创农民军,却始终未能将其彻底剿灭,反而使其总能起死回生。

再如任用袁崇焕方面,就因为袁崇焕一句“五年平辽”,崇祯初期对他的确信任有加,要权给权,通过撤巡抚、罢内臣、赐尚方宝剑等方式,将其权力最大化;要钱给钱,当时国家的大部分收入全部流向了辽东;极力支持,即使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崇祯仍然认可了他的做法,并未对其进行任何惩戒。然而,就在毛文龙被杀四个月后,“己巳之变”爆发,后金军队杀到北京城下,导致崇祯对袁崇焕失望到极点,又将其迅速处死,结果导致辽东局势再度恶化。

崇祯这种用人策略,频繁更换大臣,不仅没能取到预期效果,反而使得朝廷政策持续贯彻,最终落得个一事无成的下场。

也曾尝试改革,不仅没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致使动荡加剧

明朝末期,朝廷面临的局势已经极为危险,而朝廷当时遇到的最大难题一方面源于朝廷腐败,另一方面便源于财政匮乏,崇祯事实上也曾尝试改革,意图扭转这一局面,然而不仅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导致动荡持续加剧。

在改革朝政方面,崇祯最大的动作便是瓦解阉党。然而,正如前文所说,他虽然看到了阉党和党争的危害,但却并未仔细考虑阉党存在的价值,结果虽然将阉党彻底铲除,全面削弱的厂卫职权,然而不仅没有消灭党争,反而使得文官在失去监察之后更加为所欲为。我们以浙江的茶税为例,天启年间时尚有二十余万两,而在茶监撤销之后,到崇祯十年时,竟然下降到了每年十二两白银。

而在财政改革方面,作为以农业税为主的国家,由于明末时期土地兼并极为严重,占有大量土地的官僚阶级却可以用各种方式合理避税,在工商杂税无法支撑收入的情况,所谓的“开源”反而是将压力压在了普通百姓身上,导致百姓怨声载道。而在“节流”方面,各级官员为了避免自身利益遭到损失,却将基层“公务员”作为了节流主要群体,结果导致他们被大量裁撤,例如李自成本是吏员,收入本就微薄,被裁撤之后,走投无路的他只能杀了债主,最终变成乱民,且对朝廷怀恨在心。

由于当时朝中文官集团势力太过庞大,崇祯的改革最终误入歧途,不仅没能使得朝廷局面好转,反而加剧了天下的动荡。

综上所述,严格来说崇祯并不算是一位昏君,而只是一位才能较为平庸的君主,可他偏偏又太过勤勉,结果不仅无法扭转局势,反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这是崇祯的悲哀,同样也是明朝的悲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三国大美女甄宓,最后结局怎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甄宓,甄宓嫁给谁,甄宓的结局

    甄宓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大美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甄宓到底有多美呢?曹操攻打邺城就是为了她。不仅是曹操,连曹丕和曹植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都为她着迷。可惜,一代佳人,结局却非常悲惨。甄宓原本是袁绍的儿子袁熙的妻子,她长的非常漂亮,而且非常有气质、懂礼仪,是一位大家闺秀非常有气质,腹

  • 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不屑一顾 关羽为什么和赵云以兄弟相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为什么讨厌马超,关羽瞧不起黄忠还是马超,关羽不服马超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赵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样都是五虎上将之一,关羽对马超和黄忠都不屑一顾,关羽为什么对赵云称兄道弟的?三国中的关羽大家都不陌生,也了解他是忠义的化身,但他的的自负也是大家有目共睹一项缺陷,尤其是对五虎上将中的马超和黄忠极为的不看重,也可以说是对他们不屑

  • 朱彝尊身为一代文宗,为什么后世很少有人知道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上有朱慈煊这个人吗,后世是什么意思,朱敬则的世系

    朱彝尊,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清朝时期词人、文学家,是“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二人并称“南朱北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朱彝尊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许久之前,提到清代词人,

  • 秦朝九年统一,十五年崩塌 秦始皇如果传位给扶苏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始皇如果传位给扶苏,秦始皇统一措施有哪些,扶苏上位的话秦朝还会灭亡吗

    还不了解:秦始皇和扶苏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始皇当时如果传位给扶苏的话,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扶苏能带领秦国走向辉煌吗?在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同时,首先我们要搞明白秦朝到底是为啥灭亡的?公子扶苏是否又能精准避过这些原因重振大秦雄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 关羽眼中的赵云到底是什么样的 关羽为何唯独不轻视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打得过赵云吗,为什么关羽对赵云没有意见,关羽为什么看不起赵云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忠义无双又武力超群,作为一个傲慢之人,关羽为什么唯独不轻视赵云?赵云的实力有那么强吗?关羽在民间“火”到什么程度?就连黑道大哥,隔三差五都要给他上香,俨然成了黑道的“祖师爷”。个中原因,就是因为关羽忠义无双又武力超群,不过在

  • 关羽如果找吕布单挑的话 关羽能坚持多久不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怕不怕吕布,关羽为什么打不过吕布,吕布单挑关羽谁厉害

    对关羽的实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的实力究竟如何?关羽如果找吕布单挑的话,关羽能撑多少回合立于不败之地?汉末三分时代的两位英雄,宝马赤兔火龙驹先后侍奉过两代主人:吕布、关羽。吕布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勇士”,而关羽则是“英风震于华夏”的超级猛将。赤兔马最美好的青

  • 乐毅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成毅是怎样的人,管仲哪里人,成毅性格如何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诸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亦是天子蒙难、百姓受苦的时代。在这段荡气回肠的大动荡、大变革中,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胸怀天下、满腔有热血的豪情英雄,他

  • 宇文士及作为宇文化及的弟弟,为何能在唐朝时期成为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宇文士及,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但要是提起他的兄长宇文化及,那可是个众所周知的大奸臣啊,宇文化及在隋末时期发动江都之变,先各地反王一步杀死了隋炀帝。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宇文士及作为宇文化及的弟弟,为何能在唐朝时期成为宰相?宇文士及的父亲叫宇文述,这位可不是什么普通人物,他可是与杨素联手将杨广推

  • 功高震主却没有被除掉,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子仪家族的下场,郭子仪死因,郭子仪是哪个皇帝的大臣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

  • 司马家族真的是报应吗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家族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司马氏,刘裕为什么讨厌司马氏,刘裕杀了全国姓司马的

    还不了解:刘裕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族真的是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吗?刘裕上位之后,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刘裕最争气,司马家盗窃刘家皇帝位,又拿回来了。刘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对司马家而言也是报应!主要是双方底蕴不一样,司马氏是河北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