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功高震主却没有被除掉,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功高震主却没有被除掉,郭子仪是如何做到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885 更新时间:2024/1/17 13:40:31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功高震主的将领一般都得不到好下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郭子仪(691—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父亲郭敬之,曾任刺史。他不仅长相魁梧、面貌英俊,就是现在流行语所说的帅呆了酷毙了,还是一个刚强勇敢、公正无私之人,在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做过官。据传他遇难时李白救过他,尔后两人相交为友。后世人评价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这位“四朝元老”做人当官到了这种份上,有啥秘诀呢?

(一)治军有方 深得人心

郭子仪从军几十年,是个屡打胜仗,善打硬仗,即使面临危险也能够设法转危为安的军事统帅,他靠的就是治军有方,深得人心。每次作战前,他都要认真谋划做好安排,危急关头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和将士同甘共苦,与他们同吃同宿,不搞特殊化。

打了胜仗朝廷有奖励,他总是按功劳大小分配,从不个人去贪功。有啥过失,他总是主动承担责任从不推诿,想方设法妥善处理。他严格执行军纪,对事不对人。他所率领的部队将士,都以对父母般听他的话,愿意拼出死力为他效力。他还十分重视在实际工作和战斗中培养人才,先后提拔了60多名部下,后来有至将相。

据史载,郭子仪功勋盖世,威震四方,久而久之,连敌人和乱臣贼子都折服他。吐蕃和回纥称他为神人,一听说他率领大军出战,皆望风而逃,真格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逐步走下坡路,国内社会不太稳定,有些地方的掌权人总是挖空心思捞实惠,动不动就想动粗滋事。节度使田承嗣图谋不轨,有想造反打算,郭子仪奉诏派员前去调查。田承嗣面向西方下跪说,我膝盖不下跪多年了,如今我要向郭公下跪,发誓决不背叛朝廷。

李灵曜盘踞汴州时,不管公私财物只要经过此地,一律扣留自用,但对郭子仪部队的粮饷、武器等,他不仅不敢掠夺,还派兵护送出境。

(二)不居功自傲 忠于朝廷

郭子仪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在征战中度过的。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史称的“安史之乱”从此开始。郭子仪即以朔方节度使的身份参与平叛战争,屡立战功。唐肃宗登基后收复两京,主要的依靠力量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平定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先后领军镇守河中、邠州,捍卫京师。虽然兵少将寡,但抵挡住了敌人的来侵,确保了京师的安全,使得关中老百姓免受敌人涂炭。史书上夸郭子仪,“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30年”。

安史之乱后,不少节度使由于手握重兵,对朝廷貌合神离,拒不听令,为非作歹欺压老百姓。郭子仪虽然权力大,臣民都很拥护他,但是他从来不以此为资本,去要挟朝廷,谋取私利。相反他始终忠于朝廷,别无二心,只要皇上有令,他百折不扣地坚决执行,毫无半点犹豫。

当时朝廷是宦官专权,郭子仪是个资深大功臣,为了避免树大招风引来的麻烦,他不仅严于律己,还不计较个人荣辱,甚至牺牲个人利益。祖坟被盗在古代是个很严重的事情。郭子仪父亲的陵墓被盗了,人们都怀疑是宦官鱼朝恩悄悄指派手下人干的,但官府没有捕获到强盗,不能口说无凭。

郭子仪从外地回京,朝廷内外都很紧张,不少人估计他不会善罢甘休,弄得不好要发生政变。但时任皇帝唐代宗给他说起此事,他却流着泪说,自己长期带兵,以前对兵士约束不严,曾发生过部众盗掘坟墓的事,这次父亲的坟墓被盗了,是对自己的报应啊!与谁都无关。虽然鱼朝恩之流屡进他的谗言,横加诽谤,由于他为人坦荡,忠于朝廷,每次都化险为夷,因此能够永保功名,长寿而终。

(三)严格要求 不徇私情

唐代宗驾崩,遗诏郭子仪在三天的治丧期间代理朝政,郭子仪奉命入朝。按照惯例,在先皇的治丧期间严禁杀生。郭子仪的本家仗着同宗族的关系偷偷地杀了一只羊,掌管宫中和京城警卫的左金吾准备把这事报告给唐德宗,郭子仪知道后对左金吾表示感谢,并立即严惩了那个本家。

郭子仪有八子七婿,他们都在朝内做官,算起来子孙有数十人,家族人丁兴旺哟。估摸本人年纪大了,偶尔老眼昏花,某个孙子来向他请安,他有时一下子还分辨不出来。

郭子仪对家人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那次庆贺郭子仪七十大寿,儿子郭暖的妻子升平公主没有按时到场。这儿媳的身份特殊,平时就骄横惯了。派人把她催来后,她还一副不在意的样子。脸上挂不住的郭暖打了她两个耳刮子,说道:不要以为你老爸是皇上,我老爸还不想当这个皇上呢!升平公主不依不饶大闹起来。儿子说这种话是犯上啊,郭子仪不由儿子分辨,用绳子捆起来押到皇上那儿去请罪。皇上宽宏大量,原谅了儿子郭暖,郭子仪谢过皇上,回家后把儿子郭暖痛打一顿才了结。

文末补白: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85岁。死后被追封为太师,陪葬在唐肃宗陵旁。按唐代制度,郭子仪的坟高为一丈八尺,葬时破格增加一丈,为二丈八尺,这是一般大臣身后难以获得的荣誉,也是对他评价“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嫉”的最好诠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司马家族真的是报应吗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家族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司马氏,刘裕为什么讨厌司马氏,刘裕杀了全国姓司马的

    还不了解:刘裕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家族真的是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吗?刘裕上位之后,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刘裕最争气,司马家盗窃刘家皇帝位,又拿回来了。刘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甚,对司马家而言也是报应!主要是双方底蕴不一样,司马氏是河北望族,

  • 青鹅到底是什么意思?武则天为何容不下裴炎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青娥繁体,宰相写青鹅,贺兰氏和武则天是什么关系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武则天时期,骆宾王曾编了一首童谣,不知诸君可知否,童谣的内容是: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殿上坐。“绯衣”即“裴”字,“两片火”即“炎”字,合起来即为“裴炎”二字;

  • 房遗爱暗中谋反到底是因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为房遗爱叫屈,房俊房遗爱,电影宫锁沉香最后结局

    永徽四年,唐朝爆发一次谋逆案——房遗爱谋反案。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房遗爱,房玄龄二子,历任太府钦、右卫将军、房州刺史,曾跟随唐太宗出征高句丽,立下赫赫战功。说到房遗爱,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老婆“高阳公主”。贞观二十二年(648),房遗爱迎娶唐太宗十七女“高阳公主”,成为了唐太宗

  • 历史上杨坚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杨坚是怎么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杨坚的皇位怎么来的,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是谁,杨坚上一任皇帝

    对杨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是怎么坐上皇位的?杨坚最后把皇位传给了谁?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7月21日-公元604年8月13日),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

  • 没能诞下子嗣却得到两代君王的善待,华阳夫人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嬴异人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他年幼时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曾被送往赵国作为质子。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秦异人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但在他成为太子的过程中,离不开一个女性的帮助,她就是华阳夫人。下面就来说说华阳夫人的故事。华阳夫人,姓芈,是楚国的贵族,当时岁虽然各个诸侯国之间战争频发,但各国贵族之间还是会通过联姻来

  • 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比 两人的后代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为什么诸葛亮比司马懿名气大,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对手吗,司马懿和诸葛亮最后一战谁赢了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的家风和诸葛亮的家风完全不同,司马懿的儿子都能成器,诸葛亮的后代为什么如此平庸?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果然有些家族慢慢消声灭迹。没能保持祖上的光辉,我们可以了解后来司马懿取代了曹魏政权,诸葛亮

  • 杨修和司马懿相比 两人的命运为什么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杨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和司马懿都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两人的命运为什么会截然不同?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众所周知,司马懿和杨修都是曹魏军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谋士,两个人都有着很强的能力,这两个人很年轻的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常惊人的能力,所以他们就得到了曹

  • 杨修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杨修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修和司马懿相比,曹操临死前为什么只杀杨修不杀司马懿?司马懿的隐患不是更大吗?曹操:杀“羊”还是杀“马”,只在孤一念之间。如果上天再给一次机会,想必曹操定会除掉司马懿,免得日后养出司马氏这只“大蛊”。如果上天再给一次

  • 郭孝恪为大唐征战一生,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初年武将众多,特别是李世民麾下,大多数还在凌烟阁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比如李靖、秦琼、程咬金等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但是李世民麾下有一名大将,他曾经为李世民立下多次战功,可是在《隋唐演义》一书中却连他的名字都没有提到,而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中,他却是唐朝初期

  • 汉献帝被曹丕后,为何不投奔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被曹丕篡位后,为何不投奔刘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献帝比刘备年轻,等刘备老了之后,怎么办呢?像汉献帝和曹丕姓氏不同,可以禅让;但是刘备和刘协都姓刘,都是汉室后代,禅让也没有办法禅让啊,这就很尴尬了。如果刘协识相,就不要和后宫的嫔妃生孩子,然后过继刘禅做太子;如果刘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