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四大辅臣,分别是怎么选出来的?

康熙四大辅臣,分别是怎么选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3/12/17 1:52:06

康熙四大辅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成为幼帝玄烨的辅政大臣,史称“四辅政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从康熙初年一直到康熙八年,八年零五个月的“四辅政时期”才宣告结束,虽说在清朝267年的历史长河中,只占了冰山一角。可在此期间,却发生了诸多有名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康熙皇帝这四位辅政大臣。

索尼

索尼出身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其家族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已经归顺。由于他们一家都通晓满、汉、蒙三种文字,所以深受重用。特别在皇太极执政时期,是索尼的职业上升期,不过这也与他自身能力脱不了关系。

索尼被皇太极授为一等侍卫,屡次带其征战,其中著名的“宁锦之战”、“己巳之变”中,索尼都曾立下大功。索尼对皇太极绝对是忠心的,所以在皇太极突然去世,没有留下遗诏的情况下,他坚定支持,从皇子中选择新君,而不能让睿亲王多尔衮继位。

顺治帝即位后,索尼跟随多尔衮,率领清军正式入关。进京之后,许多人决定依附于势力庞大的摄政王多尔衮,唯独索尼不肯,从而遭到多尔衮记恨。不过多尔衮并未因此,就对索尼展开报复,有人多次陷害索尼,想将其置于死地,多尔衮都没有准许。顺治五年,有人诬告索尼欲拥立肃亲王豪格,请求将其处死。可最后多尔衮还是从轻处置,将他罢职,安置到了昭陵。

顺治帝亲政后,才将索尼召回来,官复原职。之后,索尼平步青云,累进世袭一等伯,提拔为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成为顺治朝位首席满洲大臣。

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出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最初为牛录额真。满族人尚武,早期他们在出兵或是狩猎的时候,常常按照家族村寨组织起来,每十个人就选一个为首领,称为“牛录额真”,意为“箭主”。后来,努尔哈赤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一人进行管理,正式成为官员。

皇太极时期,苏克萨哈不断立功,屡次被提拔,历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顺治七年,苏克萨哈上告多尔衮图谋不轨,遭到对方报复,被追黜。在与南明对战时,苏克萨哈又屡败于刘文秀军队。可见,苏克萨哈在仕途上,并不如索尼那样顺利。

遏必隆

遏必隆出身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背景强大,因为他是努尔哈赤的外孙,父亲是“开国五大臣”额亦都。也凭借这些关系,让遏必隆袭封一等子爵昂邦章京,准世袭罔替,授一等侍卫。

后来,遏必隆跟随皇太极出征,立下战功,得到重用。顺治二年,遏必隆斩杀李自成之侄李锦,晋封二等甲喇章京。顺治帝亲政之后,遏必隆历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少傅兼太子太傅等。

鳌拜

鳌拜出身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能征善战,曾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特别是“松锦之战”时,清军受到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的猛攻,频频失利。鳌拜率领镶黄旗护卫军迎难而上,最终击败对方。

由于鳌拜乘胜追击,五战皆捷,令清军士气大增。之后皇太极亲率大军救援,明军大败。这场战争,关乎明、清双方的生死存亡,鳌拜在此战中立下大功,让其不仅成为皇太极的心腹大将,还成为八旗将领中极具重量的人物。

清军入关之后,鳌拜也没有松懈,率领大军重创大顺军,接着随肃亲王豪格进攻大西军。当两军相遇时,鳌拜身先士卒,最终击败大西军,张献忠也战死。可以说攻灭大西军,鳌拜当居首功。

鳌拜不仅骁勇善战,同样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鳌拜坚决拥立皇子,甚至命精锐护军守卫崇政殿,时刻做好交锋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最终让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了皇位。

正因如此,鳌拜与多尔衮结下仇怨,多尔衮摄政后,屡次迫害鳌拜,鳌拜凭借功绩,以及索尼等人的庇护,有幸保住了性命,并顺利熬到多尔衮去世。顺治亲政后,对鳌拜的忠心极为欣赏,鳌拜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四大顾命大臣的诞生

顺治驾崩后,遗诏上命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为辅政大臣。虽说名义上是顺治遗命,不过四大顾命大臣班底的组成,与一个人的深谋远虑是分不开的,她就是顺治帝的母亲,孝庄太后。

那么康熙四大辅臣,是怎样被选出来的呢?其实,这是孝庄太后通过多尔衮摄政一事,了解到叔王摄政,对皇帝所带来的危害,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了强化皇权,才挑选出来的。那么孝庄太后,为何偏偏选中索尼等四人呢?

其一,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对八旗进行了改革,他亲率两黄旗,同时在天聪九年兼并了正蓝旗。所以一开始,两黄和正蓝旗才是“上三旗”。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摄政掌权,就将自己率领的正白旗,抬为“上三旗”,将正蓝旗的地位降下去。

顺治亲政以后,并没有改变“上三旗”和“下五旗”的格局。因此,“上三旗”地位较高,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柱石,出身“上三旗”的臣子,自然也成为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中坚力量。孝庄太后要选择辅政大臣,必定就会在“上三旗”中挑选,前面已经介绍过了,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都是出自“上三旗”。

其二,皇太极去世后,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在这个问题上,索尼等四人全都是支持皇子继位的。说明在这件事上,他们能够团结一心,站在统一战线。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极力阻拦,多尔衮最终不得不放弃即位,选择用迂回的方式,去做了摄政王。

其三,前有多尔衮摄政,孝庄太后深知叔王摄政的危害,所以最好还是选择辅臣。那么辅臣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叔王地位高、权势大,随时可能像多尔衮一样,做到独揽政权,弱化皇权。可辅臣不同,他们上面有诸王和皇太后双重制约,不容易做到揽权。

其次,在辅政大臣的就职誓词里,表明了孝庄太后对他们的限制:“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朝鲜王朝实录》也记载了:“四辅臣担当国事,裁决庶务,入白太后(孝庄)。”换句话说,叔王摄政容易脱离皇帝和太后的制约,而辅臣既可以维护皇权,也能有效防止与诸王交往过甚,让他们有干政的机会。

综上所述,可见孝庄太后在选择辅政大臣一事上,的确经过深思熟虑,实为殚精毕智之举。

鳌拜一人独大

鳌拜并不是康熙唯一的辅政大臣,更不是辅臣之首,可是发展到最后,他却一人独大,成为康熙的心腹之患。为何后来鳌拜能够实现一人独大呢?

康熙四大辅臣,无疑都为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清史稿》中,概括了四大辅臣的关系:“时索尼为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以公爵先苏克萨哈为内大臣,鳌拜尤功多,意气凌轹,人多惮之。苏克萨哈以额驸子入侍禁廷,承恩眷,班行亚索尼,与鳌拜有姻连,而论事辄龃龉,寖以成隙。”

四大辅臣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鳌拜和苏克萨哈之间。而他们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镶黄旗和正白旗圈换土地上,鳌拜想要更换旗地,遭到苏克萨哈、苏纳海等人强烈阻止,双方矛盾激发。

索尼作为资格最老的大臣,同时也是四辅之首,他在的时候,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制鳌拜。为了不让鳌拜过分嚣张,孝庄太后还专门选择了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康熙的结发皇后。

康熙六年,六十七岁的索尼去世,鳌拜从而变得愈发狂妄。遏必隆虽出身名门,却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所以他选择依附鳌拜。鳌拜虽居四大辅臣之末,但随着索尼去世,遏必隆的投靠,加上他本身资格老,军功高,于是日益骄横,开始走上专权的道路。

这一年康熙已经十四岁,所以索尼在临终前,特意提出让皇帝亲政。他死后,苏克萨哈势单力薄,于是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去为先帝守陵。如果康熙答应了苏克萨哈的请求,就说明鳌拜与遏必隆两位辅臣也应该卸任了,因此鳌拜趁康熙表态之前,找借口给苏克萨哈定罪,誓要除掉对方。

康熙见鳌拜与苏克萨哈矛盾加重,便没有同意苏克萨哈的请求。结果鳌拜仍不肯放过苏克萨哈,他“攘臂上前,强奏累日”,康熙虽然已经亲政,却还是无法保住苏克萨哈。最终,苏克萨哈被处以绞刑,并被灭族。

辅政之路的结束

随着苏克萨哈一死,四大辅臣仅剩两个,虽然康熙已经亲政,可鳌拜并不想归政,至于遏必隆,他更是不放在眼里。康熙对鳌拜积怨已深,早就想除掉他,苏克萨哈一死,更令康熙觉得此事刻不容缓。

于是,康熙私下挑选了一批年纪与自己相仿的亲贵子弟,表面上整日与他们以布库为戏,实则在想法除掉鳌拜。鳌拜一心以为皇帝小小年纪只知玩乐,不仅没提防,反而暗暗窃喜。谁知最终康熙就凭这群布库少年,就将鳌拜成功拿下。

念及鳌拜昔日的功劳,康熙并没有听取大臣的建议,将其处斩,而是改为囚禁。康熙八年,鳌拜于囚禁中去世。如此一来,四大辅臣就只剩遏必隆一人了。

鳌拜死后,康熙下令追究其党羽及遏必隆之罪,群臣经过商议,定下遏必隆十二项罪名,请求处以死刑。不过康熙还是免其一死,下诏:“遏必隆因无结党之事,所以免其重罪,但是革去太师之职及后加公爵,其原有一等公爵,仍准留与伊子。”

第二年,康熙念及遏必隆是顾命大臣,又是“开国五大臣”额亦都之子,便重新下令,准许其仍以一等公品级、宿卫内廷任职。康熙十三年,遏必隆病逝。至此,康熙四大辅臣全部去世,他们辅佐皇帝的道路,彻底宣告结束。

四大辅臣执政初期,尚能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可随着清朝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有人却并未坚持初心,导致彼此背道而驰。不管怎么说,他们在辅政初期,的确使清朝得到大力发展,迅速趋于稳定。

只是作为辅臣,迟早有归还政权的那一天,一旦他们当中有人不舍权力,加上遇到康熙这样有能力的君王,就注定会有鳌拜一般的结局。相比之下,看似庸懦的遏必隆,好像又比鳌拜聪明得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喜欢的人是谁 究竟是赫舍里还是苏麻喇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康熙晚年还记得赫舍里,康熙喜欢苏麻喇姑是真的吗,康熙王朝中的苏麻喇姑嫁给康熙了吗

    对赫舍里和苏麻喇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赫舍里和苏麻喇姑相比,康熙皇帝最喜欢的人是谁?康熙新婚之夜为什么去了苏麻喇姑住的地方?洞房花烛夜是新婚夫妻最幸福的时刻,因为这一晚不需要有任何顾忌,只要用心探索彼此就好。可是康熙居然放弃了这样的机会,新婚夜,他放着如花似玉

  • 从诗词中探索贺铸的一生,他为何难容于官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白退出官场后写的诗,李白弃官而去的诗句,苏轼官场得意的诗句

    贺铸,字方回,北宋时期词人,自称是贺知章的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所以自号庆湖遗老。因为长相奇丑,所以也被称作“贺鬼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

  • 李昉一生政绩平平,却能得到谥号“文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谥号文和文正谁厉害,左宗棠谥号为什么那么低,历史上得到文正谥号的人

    “文正”是古代文官梦寐以求的一个谥号,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统治者一般不会轻易,将此谥号赐予别人,也就显得尤其珍贵。所以那些拥有“文正”谥号的人,基本都是对国家极其有贡献,以及深受文人敬仰的对象。比如魏征、范仲淹、曾国藩等人,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些人也深受后世敬仰

  • 诸葛亮既然师承黄月英 那么黄月英的师傅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黄月英,黄月英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诸葛亮娶黄月英的故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黄月英和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诸葛亮的本事师承黄月英,那么黄月英的师傅到底是谁?他到底有多厉害?读过“三国”的人都了解,纵览整个三国历史,会发现这是一段战乱纷繁,并且波澜壮阔的时代。而每每在这种“乱世”之中,又总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代表人物,比如:大真似

  • 王安礼:为人勇敢正直,北宋著名文学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王安石政治对手,宋代词人王忠维作品,正直勇敢善良

    大家认识王安礼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其实,王安礼正是王安石的同母弟弟,大家之所以不知道他,是因为王安石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身为他的弟弟,王安礼只能活在哥哥的光环下。但历史上的王安礼,不仅为人正直,敢于进言,还是个出色的文学家。哥哥的光环既然说王安礼活在哥哥的光环下,那么我们

  • 赵云作为公孙瓒手下的一员 赵云有没有参加过界桥之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云为什么离开公孙瓒,公孙瓒手下的骑兵,公孙瓒手下的骑兵叫什么

    还不了解:赵云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作为公孙瓒白马义从之一,赵云有没有参加过界桥之战?历史上又是怎么记载的?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白马将军”,他叫公孙瓒。他手下有一支著名的骑兵部队,他们清一色的骑着白马,我们称之为“白马义从”。白马义从示意图白马义从的故事很

  • 孔融因为孝悌扬名天下,最后为何会死于不孝的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为什么说孔融不孝,孔融是死于不孝吗,孔融的品质

    孔融是年少成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为“孔融让梨”的故事被后人所熟知,但他最后却死于不孝的罪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年少成名,大抵没有谁比孔融更早。他的事迹,被写在《三字经》里,是牙牙学语的孩童第一个接触的字句:“融四岁,能让梨。”四岁让梨的

  • 弘时犯了什么罪,为何会被削除宗籍?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削除的意思,禅让制的真相,宗法观念什么时候消亡

    雍正是清朝极有作为的一个皇帝,甚至有评价说:“康熙宽大、乾隆疏阔,要不是雍正的整饬,满清恐怕早已衰亡。”雍正仅在位13年,就连子嗣都没有多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的女儿,在他即位之前就全部去世了,所以他后来只能收养了三个女儿。十个儿子中,又有六个夭折,剩下四个分别为弘时、

  • 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 两人到底在论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备如何能成功的原因,刘备两次投奔过谁,刘备的失败是注定的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煮酒论英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两人到底论的是什么?曹操又看中刘备什么?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么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么就能看的出来刘备是一个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时,我们可能不由自主的想

  •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既然没有子嗣 赵飞燕是怎么成为太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成帝有没有后代,汉成帝是谁的后代,赵飞燕多少岁死的

    还不了解:赵飞燕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飞燕当初深受汉成帝的宠爱,汉成帝自后,赵飞燕既然没有子嗣,赵飞燕是怎么成为太后的?汉成帝好女色,在赵飞燕进宫后,先后废了许皇后和班婕妤。由于擅长跳舞,同时美貌惊人。汉成帝沉迷其中。后来赵飞燕把妹妹也招进了宫,共同服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