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宗预在蜀汉是什么地位?后世的评价如何?

三国时期宗预在蜀汉是什么地位?后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99 更新时间:2023/12/29 6:46:22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宗预(?-264年),字德艳,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东汉末年,宗预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在诸葛亮的器重下,宗预得以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病逝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镇守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公元258年(景耀元年),因病回成都,受任镇军大将军。蜀汉灭亡后,宗预随后主刘禅徙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宗预为人坦率耿直,多次出使孙吴并深得孙权的敬重,为吴、汉两国同盟的巩固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首先,从出生地上来看,宗预出自荆州之地,很可能是在赤壁之战,曹操败退之后跟随刘备的。对于刘备来说,在荆州之地收获了众多人才,比如黄忠、魏延、蒋琬费祎、庞统、诸葛亮等。换而言之,荆州可谓刘备一生的发迹之地。

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军师庞统中流矢身亡。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入川增援。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张飞等攻破江州后,与诸葛亮、赵云兵分三路扫荡西川,赵云平定江阳、犍为等郡,张飞平定巴郡、巴西郡。五月,张飞兵至成都,与刘备会合,刘璋投降。在益州之战中,宗预跟随张飞进入巴蜀之地,起到了辅佐张飞的作用。

公元221年,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彼时,丞相诸葛亮器重宗预,将其调到丞相府,担任主簿一职。因为宗预的工作比较不错,从而被诸葛亮提拔为参军、右中郎将等官职。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这对于蜀汉乃至于三国的历史走向,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东吴考虑曹魏可能会趁着蜀汉一时实力减弱而趁机进攻蜀汉,向巴丘的戍卫部队增加了一万兵力,一来欲作为蜀汉的救援,二来根据形势对蜀汉进行瓜分。考虑到东吴历史上曾有偷袭荆州,斩杀关羽的情况,所以,蜀汉见势,亦增加了永安白帝城的防御力量,以防范突然之变故。

建兴十三年(235年),考虑到东吴和蜀汉互相防范,不利于联手对抗强大的曹魏。于是,蜀汉派遣时任右中郎将的宗预出使东吴。拜见孙权时,孙权质问宗预:“吴、汉两国就好比是一家,但我却听闻你们增加了永安白帝城的守卫,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孙权的故意刁难,宗预应答道:“我认为吴国加强巴丘之守卫,汉国增强对白帝城的防御,都是为了适应形势的恰当做法,不值得互相追问。”面对宗预无懈可击地回答,孙权听闻后大笑,赞赏了宗预的坦率耿直,待其十分友好。宗预受到的敬重程度仅次于曾出使东吴的邓芝、费祎。因为巩固了蜀吴联盟的关系,宗预被后主刘禅晋升侍中,后又转任尚书。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蜀汉中后期,宗预逐渐成为朝廷大臣了。

延熙十年(247年),宗预受拜屯骑校尉,此时宗预年已六十有多,这在汉末三国时期,已经是比较大的年龄了。当时驻屯江州的车骑将军邓芝回到成都,对宗预说道:“按照礼法,六十岁就不应该征战沙场,而你却接受武将的官职,这是何解?”对于曾经和孙权交锋的宗预,自然不会被邓芝所为难。于是,宗预毫不示弱,回击道:“你已经七十岁了还紧握大军,我才六十为何不能统领军队?”值得注意的是,邓芝为人骄傲,当时自大将军费祎以下的人都避让三分,唯有宗预不肯屈从。而这,无疑体现出宗预性格刚烈的一面了。

同年,宗预受命再次出使孙吴。临别时,孙权抓住宗预的手,感叹到我们两人的年龄都比较大了,恐怕以后都没有见面的机会。于是,孙权赠送宗预一颗大珍珠以为礼物,宗预也拜别回朝,因功迁任后将军,并出督永安,镇守蜀汉东部边境。对此,在笔者看来,宗预在70多岁的时候镇守蜀汉的永安一带,这可以说是老当益壮了。只是非常可惜的是,宗预没能像黄忠一样到前线作战,从而无法立下赫赫战功,这促使宗预很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不久之后,宗预接替张翼,成为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蜀汉后期,宗预的官职已经在蜀汉非常靠前了,堪称蜀国的一位大将。换而言之,就是姜维见到宗预,都不能居高临下。

最后,景耀元年(258年),宗预因病被召回成都。同年,镇军将军陈祗病逝,宗预升任镇军大将军,受领兖州刺史。对于兖州刺史的官职,属于虚封或者遥领的情况。毕竟,当时的兖州是曹魏的疆域。

景耀四年(261年),都护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开始执掌朝政,右车骑将军廖化路过宗预府,想同宗预一同到诸葛瞻住所拜访。宗预说:“我们年过七十,所得到的已过多,为何要相求晚辈而登门拜访呢?”于是没有前往。对此,在笔者看来,在蜀汉的将领中,宗预无疑是比较倔强的。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同年十一月,在邓艾兵临成都后,后主刘禅投降,这意味着蜀汉正式灭亡。从这一角度来看,和廖化等蜀汉将领一样,宗预见证了蜀国的诞生和灭亡。

陈寿在《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中记载: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景元五年(264年)春,宗预等随刘禅一起迁往洛阳,在中途病逝。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道:“邓芝坚贞简亮,临官忘家,张翼亢姜维之锐,宗预御孙权之严,咸有可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房玄龄使唐朝宰相,他在历史上有多惧内?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代社会开放,封建礼教束缚较弱,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唐宋明,自从有君王开始,所有的朝代中,女士地位最高的可能就是唐朝了。唐朝女士强悍,也造就了一批惧内名将名相,咱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位可能比房玄

  • 历史上的李秀成是什么人?太平天国提前终结与他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上,关于李秀成这个人的历史研究就一直备受人争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历史学家们的眼里,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是一个“军神”。这可能要归结于他的“忠”和“义”。1864年,天京城被攻破,太平天国至此陨落。忠王李秀成在送小天王出京时,一不小心坠马负伤

  • 周亚夫为什么会冤死狱中?他的罪名有多荒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周亚夫,西汉时期名将,他是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仅用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这样一位名将,最后的结局却很悲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年,周亚夫曾担任过河内郡守,当地有个老婆婆叫许负,善于相面,名声很大。有一次,周亚夫闲来无事,就把她请来,

  • 康熙出身最高的皇后:孝昭仁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一生册立过三位皇后,她们分别为孝诚仁皇后、孝昭仁皇后与孝懿仁皇后,这三位皇后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旧族出身,那么,这其中出身最高的究竟是哪一位呢?当属孝昭仁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孝诚仁皇后的祖父索尼虽是康熙初年朝中首辅,但他的家族早期并不显赫,只是从事文书工作,后来才在疆

  • 历史上真实的华妃是谁?她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甄嬛传》中三大主角,皇后、华妃、甄嬛,里面华妃虽然嚣张跋扈却颇受喜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华妃对雍正用情极深,可以什么都不为只为了他一人,可是圣上对她却是表面宠爱实则避讳,不仅仅杀了他们的子嗣,还赐了欢宜香防止华妃有了子嗣被年家所用。对于圣上来说她不只是一个妃嫔,也是年家的人

  • 李煜为什么会导致国破家亡、身死他乡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8月15日是李煜的生日,他被幽囚于汴京已经将近三年。曾经花

  • 雍正最疼爱的女儿:和硕和惠公主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一共有四个女儿,最后只有第二女和硕怀恪公主活到了成年,但也只是活了23岁,在雍正继位前就已经去世了。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雍正继位后,身边已经没有了女儿,为此便将三个兄弟的女儿收作养女,她们分别是废太子胤礽第六女和硕淑慎公主、庄亲王允禄嫡长女和硕端柔公主与怡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

  • 明朝猛将常遇春为什么40岁就去世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功劳和故事来讲,常遇春要比徐达丰富的多。就连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说张无忌给常遇春治病,由于医术不精给治坏了,最后活不过40岁。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近20年的征战中,常遇春多次负伤,车马劳顿,居无定所,食无定时,积劳成疾,一直处于亚健康。大军北征从5月出发,到7月班师,

  • 历史上乾隆是怎么对待他的那些叔伯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晚年,有九位皇子参与了继承人的争夺,史称“九子夺嫡”,四阿哥胤禛最后取得了胜利,继位为雍正帝。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雍正帝争夺储位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支持他的,即十三阿哥胤祥,所以雍正继位后对胤祥也十分优待,而对其他的几位兄弟可就没那么客气了。一、大阿哥胤褆。大阿哥是庶出,本

  • 慈禧太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有没有依据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慈禧太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清史稿》这样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上疾益增剧。壬申,太后命授醇亲王载沣摄政王。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后定策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皇。甲戌,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曰定东陵。”从《清史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