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赵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被誉为早稻引进者和钞票发明家

宋仁宗赵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被誉为早稻引进者和钞票发明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23 更新时间:2023/12/17 5:05:40

宋仁宗赵祯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电视剧《清平乐》,为我们展示了宋仁宗赵祯温情脉脉的一面。但是看宋仁宗吃饭,我们也会产生一个疑问:他和妃嫔的主食,为啥是馒头烙饼而不是大米饭?

当然,这个馒头是现在的说法,在宋朝叫炊饼,也就是潘金莲蒸出来让武大郎沿街叫卖的那种。宋朝的馒头叫炊饼、包子叫馒头,这只是称呼的不同。但是我们翻阅宋朝史料就会发现,宋仁宗赵祯餐桌上的主食,还真应该是大米饭,因为宋仁宗时期,正大力推广国外引进的早熟水稻,而且产量颇丰。

我们细读宋朝相关史料就会发现,这位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除了勤俭仁爱,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他当皇帝是本职工作,还有两个兼职,分别叫做农学家和金融家。

是宋仁宗让后人吃饱了大米饭,用上了钞票。在《宋论》中,船山先生王夫之以批评的态度给了宋仁宗两个称号:早稻引进者和钞票发明家。

宋仁宗驾崩,宋人大哭,辽人大哭,西夏人大哭,《清平乐》背后的哭声,包含了复杂的感情,有人因此说:宋仁宗资敌养寇,每年输送出的岁币,铸造了敌人的刀枪,他必须为北宋灭亡承担责任;也有说要没有宋仁宗的休养生息,宋朝不等宋徽宗赵佶胡闹,就已经崩盘了。

仁宗治国,确实有些宽仁过度,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这是性格使然。正所谓人无完人,如果拿显微镜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会挑出不少毛病。就是千古圣人孔夫子,也未必能抵挡住美女南子的诱惑。

元朝丞相脱脱这样评价宋仁宗的宽仁:“仁宗恭俭仁恕,出于天性,一遇水旱,或密祷禁庭,或跣(光着脚以示虔诚自责)立殿下。君臣上下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余年之基。《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看来脱脱也是精通四书五经的,这句“为人君,止于仁”就是出自四书之首的《大学》第三章《传》:“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度止于敬;为人子,止知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君仁臣敬,仁宗朝做到了,翻遍二十四史,我们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时期比仁宗朝的名臣还多:范仲淹韩琦富弼王安石 、司马光、 苏轼、包拯……能够被后人记住的名臣,有四十二人之多,以至于有人说北宋灵气在仁宗朝已经被用光,所以后世只出奸臣不出能臣。这种说法当然是不正确的——朝中多奸佞的前提,是龙椅上坐着昏君。

宋仁宗赵祯之仁,读者诸君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咱们今天要说的是宋仁宗的另外一面,或者说他的两个兼职:农学家和金融家。

王夫之先生在《宋论》中是这样说的:“其有大德于天下者,航海买早稻万石于占城,分授民种;若其弊之病天下者,则听西川转运使薛田、张若谷之言,置交子务是也。”

宋仁宗赵祯引进占城早熟水稻,算不算进口,这个还真不好说:占城原本是汉朝的“日南郡”,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没听说过。但它确实是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立的,当时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等九郡隶属交趾刺史(西汉设十三刺史部,交趾为其中之一),首任交趾刺史叫罗宏,交趾后来改称交州,大汉最后一任刺史叫朱符(太尉朱儁之子)。

按照王夫之的说法,来自占城的早熟水稻,基本适合北宋全境种植:“其种之也早,正与江南梅雨而相当,可以及时而毕树艺之功;其熟也早,与深秋霜燥而相违,可弗费水而避亢旱之害;其种之也,田不必腴而获不赀,可以多种而无瘠芜之田;皆其施德之普也。”

宋仁宗引进的占城水稻,躲过了早霜,也不怕旱涝,让北宋大部分贫瘠耕地变成了丰产良田,也让背诵百姓可以放开肚皮饱餐大米饭。

王夫之感到很遗憾:宋仁宗引进早熟水稻的万世之功,简直可以跟后稷媲美,应该享受后稷那样的千秋祭祀,但是后世帝王却把宋仁宗给忘了。

王夫之的原话是这样的:“昔者周有天下,既祀后稷以配天,为一代之祖;又祀之于稷以配社,享万世之报。然则有明王起,饬正祀典以酬功德,奉仁宗以代周弃而享祀千秋,其宜也。惜乎无与表章者,史亦略记其事而不揄扬其美,则后王之过也。”

宋仁宗引进早熟水稻的功绩,跟袁老爷子研究杂交水稻差不多,都是让人吃饱后再吃好:小米饭虽然更有营养,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它还真不如大米饭好吃。笔者生活在北方,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大米饭。

天天吃小米饭,确实有点难以下咽,以至于有人给小米饭取了一个外号,叫做“瞪眼扒”,也就是抻脖瞪眼才能勉强吃得下去。

现在大家都讲养生,小米好像比大米还贵了(笔者不知道它们多少钱一斤),但是在宋朝,能天天吃饱大米饭,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宋仁宗让大宋百姓吃饱,还想着让大家都有钱花,结果受到了王夫之的批评:“若其弊之病天下者,则听西川转运使薛田、张若谷之言,置交子务是也。交子变而为会子,会子变而为钞,其实皆敝纸而已矣。”

读者诸君都知道,王夫之是明末之人,他讨厌钞票,还要怪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滥发“宝钞”,所以王夫之以为宋仁宗跟朱元璋一样不靠谱:“有楮(楮树皮能造纸,所以古人以楮代称纸)有墨,皆可造矣,造之皆可成矣。以方尺之纸,被以钱布之名,轻重唯其所命而无等,则官以之愚商,商以之愚民,交相愚于无实之虚名,而导天下以作伪。”

归根结底,王夫之是认为纸币太容易造假,也容易因发行数量过大而引起通货膨胀。

比较《明史》和《宋史》,我们就会发现王夫之批评的不是宋仁宗赵祯而是明朝历代皇帝:“钞之始制也,号之曰千钱,则千钱矣。已而民递轻之,而所值递减,乃至十余钱而尚不售……俸有折钞以代米,乃至一石而所折者数钱。”

王夫之指责宋仁宗的“交子弊端”,其实都是朱元璋先生干的好事,这一点我们在关于明朝的某本畅销书中能找到记载。

宋仁宗驾崩,天下大哭,大哭者有大宋臣民,也有辽国和西夏百姓,连辽道宗耶律洪基(就是《天龙八部》里萧峰的义兄),也用自我贬低的方式表示对宋仁宗的敬仰之情:“我要生在宋国,也只能给赵祯牵马坠蹬站岗放哨,当一个殿前都虞侯。”

耶律洪基想当的大宋殿前都虞侯,还真不是一个小官,起码他能跟高俅平起平坐:所谓殿帅,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侍卫亲军步军的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三三见九,合称殿前九帅。

耶律洪基以一国之君的身份,如此自降身价,说明宋仁宗赵祯却有值得尊敬之处。

但是后世史学家也有不同声音,比如撰写《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的蔡东藩先生,就批评宋仁宗是“妇人之仁,非明主之仁”。

英雄总被雨打风吹去,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宋仁宗是不是一代英主,这个有待读者诸君最终评定,但是有两件事我们不应该忘记:农学家赵祯引进的早熟水稻,让很多人免成路边饿殍,金融家赵祯推行交子,让商品流通更加便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王莽篡汉改新后,与其主导的改制为何惨遭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莽篡汉之后的历史,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及教训,王莽改制的目的

    还不知道从众望所归到大失人心,王莽与“新朝”为何会失败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谁也不会想到,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认为谦恭好学的王莽,会施尽手段篡权夺位;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轰轰烈烈的王莽改制以

  • 乙弗皇后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她最后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2000年前一位被斩首的王后,伊丽莎白之死,章西女王为什么失败

    乙弗皇后的一生都经历过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流传着母凭子贵的说法。特别是皇宫之中,哪个嫔妃只要生一个儿子,那么后半辈子就有盼头了。但是在历史上有个妃子却是个例外,她16岁嫁给皇帝,26岁时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她31岁的时候,却被皇帝赐死,同时她在短

  • 揭秘:一代名将姜维最后是怎么陨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名将令蜀国阵容推荐,神姜维,姜维投降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多次北伐之中劳心劳力,终止病入膏肓,于五丈原离开了人世。诸葛亮走之前还依然不忘兴复汉室之大业,为后主刘禅留下了一个人,那就是蜀汉后期大将——姜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姜维可以说是蜀汉将领当中最可惜的一个了。他具有诸葛亮之志,

  • 刘备早年时期为何跟随他的人才这么少?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前期一直失败的原因,刘备属于三国时期吗,刘备凭什么让那么多人跟随他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兴平元年,曹操以替父亲报仇为名出兵攻打徐州,当时的徐州牧陶谦没有办法抵挡曹操的兵锋,于是他派人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当时田楷与刘备一同前往徐州,帮助陶谦阻挡曹操,此时的刘备虽然已投公孙瓒麾下,但他手中仅有兵力千余人,以及少数幽州乌丸骑兵,可以

  • 玄烨选的是胤祉胤禩胤禵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清朝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康熙第三子胤祉,玄烨的意思,胤礽二次被废

    玄烨选的是胤祉胤禩胤禵中的一人继承皇位,清朝会怎么样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熬了二百九十六年,并没有在一百年内垮掉,是因为康熙把皇位传给了皇四子雍亲王胤禛。胤禛为清朝续命,很难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在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看来,清朝当然是越早灭亡越好。其实在皇太子胤礽被

  • 刘彻晚年坚持要废太子,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彻晚年怎么昏庸的,汉武帝为啥要除掉刘据,刘彻晚年最大的错误

    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的口碑,是被历代史学家公认、文学家歌颂、政治家垂范的历史明星。然而司马光却在《资治通鉴》里,不厌其烦的用大量笔墨,专门写了汉武帝和长子刘据的事情。叫"戾太子事件"。戾是谥号,意指蒙冤受屈之意,加"水"为淚(繁体)。太子指刘据,武帝长子,卫夫人生。刘据因“巫盎"之祸拒绝被捕受辱自

  • 陈宫明明知道吕布无能 陈宫为什么不选择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徐庶为什么会离开刘备,陈宫怎么样,陈宫投靠刘备

    对陈宫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前,只要不是心里对汉室念念不忘,誓死效忠刘姓汉室谋臣,都看不上刘备,刘备也真没有拿出什么让人看得起的能力来。刘备虽然受陶谦的嘱托,领受徐州,但是以刘备的实力与声望,尚且不足以与曹操、吕布相抗衡,未成气候的刘备很难吸引

  • 祭祀大典后,为何乾隆的教师会告诉他是下一任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祭祖大典,乾隆禅位大典,为什么说嘉庆是最后一位皇帝

    对乾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雍正亲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鐍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康熙六十一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历史上的大事儿,千古一帝和十

  • 汉武帝最疼爱的女儿:卫长公主却一生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彻女儿,被腰斩的汉朝公主,汉武帝对卫青

    凄惨个锤子,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心头肉,一生盛宠无极受尽尊荣,跟“凄惨”二字完全是反着来的,汉朝找不到几个恩宠能胜过卫长公主的帝女。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虽然史料之中并没有留下卫长公主具体的出生时间,但是现在普遍认为,卫长公主是汉武帝膝下的第一个孩子。刘彻七岁取代废太子刘荣成为储君,十六岁登基为帝,但之后

  • 西汉将军李陵,杀敌上万而名传千古,最后为何会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古代将军上阵杀敌吗,杨虎城将军主题曲死也千古,古代杀敌最多的将军

    西汉将军李陵,杀敌上万而名传千古,最后为何会投降匈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西汉极具争议的将军——李陵,他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在与匈奴的作战中失利,其后投降了敌人;他的这一举动,不仅导致李氏这个传统将门之家蒙受奇耻大辱,也连累太史公司马迁遭受了腐刑。然而,事情本来有机会向另一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