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被诬陷而死 后代秦王为何没有给商鞅平反

商鞅被诬陷而死 后代秦王为何没有给商鞅平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04 更新时间:2024/1/23 12:07:09

很多人都不了解商鞅之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大家都知道,商鞅被诬陷而死,死得非常凄惨。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历任秦王,没有人给商鞅平反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说一件事,就是商鞅的真正死因是什么。放眼整个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最为明显的标签,并不是“战争”,而是“变法”。法家为了打破儒家思想,推崇用制度来解决问题,相比较之下显得更为高效和残忍。因此推行变法的人,都没有什么好结果。在秦国推行变法,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商鞅,就是其中一位。

那么商鞅本身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和其他变法的人物相比较起来,商鞅更加精于算计,且十分狠毒。在楚国变法的吴起,虽然也曾风光一时、权倾朝野,但是当楚悼王一死,他的好运也走到头了。韩非子到了秦国之后,被李斯毒死,同样也没有什么好下场。而商鞅比他们这些人都能“作”,下场也格外凄惨。在没有得到魏国重用的情况下,商鞅只好来到了秦国。在遇到了秦孝公之后,商鞅开始了变法之路。

太史公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商鞅,商君天性残暴,刻薄寡恩。他当时能够说动秦孝公,靠的并不是他本身的德行和素质,而是他的游说的功力。他在秦国落得谋反的恶名,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商鞅并不是多么高尚的人,甚至可能是个本身素质不怎么样的人。而跟所有主张变法的人一样,一旦身后的靠山倒了,自身也就快灭亡了。这个道理,商鞅身边的朋友赵良是懂得的,但是当他传递给商鞅这个信息的时候,商鞅并不听。

于是在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了,嬴驷继位。此时的商鞅,迎来自己的厄运。商鞅被诬告“叛国”,而一旦被冠以这样的罪名,就要先抓起来,然后慢慢审。商鞅自己也明白,如果自己落入这样的圈套中,等待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他别无选择,只能出逃。他逃往魏国,魏国人直接把他扔回了秦国。后来商鞅死在了郑县的渑池,尸身被带回了都城,五马分尸,下场凄惨。看到商鞅这样的结局,秦国的贵族都激动不已,认为他死得其所。

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得罪了很多人。秦国过去一直都是贵族的天下,老百姓们干活都是给贵族干的。这些贵族每天都在教育这些百姓,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主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当然没有什么积极性。于是秦孝公让商鞅主持变法,开始触及贵族的利益。秦孝公自己也知道,这种事情是特别得罪人的,不能自己来干,把商鞅推到最前面。商鞅变法,确实给秦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但是并不代表商鞅本人可以得到秦人的尊重。

现在我们说起来秦国的变法时,会把它称之为商鞅变法,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会这样想,只会把它称为秦孝公改革。给秦国带来好处的人是秦孝公,而得罪人的则是商鞅。即使是商鞅被五马分尸后,后世的秦王当让也不会为了已经死去的商鞅,再次得罪那些贵族。这件事已经彻底没有了意义,既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局面,就享受既得利益好了。至于早已经过去的商鞅时代以及商鞅本人,谁还会在意呢?

用现在的话来说,商鞅作为“打工人”,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没有认清自己的处境是什么样的。他作为打工者,没有顾及到各位“董事”的感受,大刀阔斧地推行变法,肯定很难落得好下场。就算他的工作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在这个位子上待太久。所以说摆在当时的商鞅眼前的,就只有那么一条可悲的路。既然没有办法彻底改变秦国的贵族结构,那么就要做好下场凄惨的准备。

此外,商鞅最后发兵抗拒,也是个极大的错误。当时的秦国兵强力壮,商鞅的这种行为,无疑是以卵击石,而且坐实了谋反的罪名。所以在没费什么劲之后,商鞅就被杀掉了。当时的他还不如直接放弃抵抗,或许后面还有可能被平反。他的这个错误,和西汉的刘据如出一辙。所以即使是后来的秦王有意为商鞅平反,也没有办法。毕竟他真的发兵了,这是既定事实。总结来说,不管从哪个方面来分析,商鞅被平反的可能性都不大。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岱与刘繇是什么关系?他们是如何在乱世下割据一方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岱与刘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是指从中平元年到建安二十五年(184年-220年)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直到曹丕称帝结束,持续36年,这段时间内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兼并。提到东汉末年的诸侯,就不得不说到袁绍、袁术这两兄弟。对于袁绍和袁术来说,出身“汝

  • 西汉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为什么是刘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家存大业,五陵起秋风。《史记》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按一般体例来说,皇帝是在本纪中,但是,细看也不尽然,项羽有本纪,吕后有本纪,而正宗的汉惠帝刘盈却是什么也木有,可能在司马公眼中,项羽和吕后虽无帝皇之名却有其实,而这刘盈当然是有其名而无其实了。刘盈在历史上是个被忽视的人物,他的事迹散见于《

  • 武则天一死李显就是皇帝 李显为什么还要发动神龙政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神龙政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显是武则天的儿子,也是唐朝的太子,而他成为皇帝的道路是一波三折,成为太子后,为了登基还要通过神龙政变,实属窝囊。李显,被武则天流放14年,武则天年老,才把李显给召回来,让他继续当太子,而这时候李显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女儿都有了,但还要听自

  • 关羽在后世获得了远超同时代武将的地位,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关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作为我国最富讨论的历史时期之一,东汉末年的三国一直被视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稍微夸张点说,当时的人才就如过江之鲫一般,任诸侯们撒网捕捞。诚然,这些人物的知名度要多亏后世的诗词、小说、戏剧常以之为题材,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不是当时发生的诸

  • 宋孝宗对宋高宗如此孝顺听话 宋孝宗平分岳飞时宋高宗会难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英宗和宋仁宗的关系,宋孝宗和岳飞,宋孝宗后面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孝宗平反岳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赵昚不是赵构的亲儿子,只不过是养子。高宗唯一的儿子赵旉于1129年因兵变受惊吓而死,为了延续大宋王朝的皇位,宋高宗在宋太祖的后代中,

  • 息夫人陈氏一生经历过什么?她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息夫人陈氏一生经历过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的长远历史中,往往许多的朝代更替都是因为女人而亡国。例如导致夏朝灭亡的妹喜,狐狸精的代表、商纣王的宠妃妲己,以及西周末年烽火戏诸侯的褒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长得漂亮,并是亡国之君的宠妃。后来,这些女人为王朝的覆灭背

  • 谋士贾诩被无数人痛骂,背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一些关键年龄节点,一旦错过,或许你的人生就此定型,再也很难逆转。比如说,四十五岁,就是对一个现代人来说,如果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依然一事无成,那么意味着你的下半辈子就这样了,更何况是人均寿命很短的三国时代,但是有一个人,他却用自己的人生轨迹打破了这个规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

  • 李显死后韦后把握朝中大权 李隆基是怎么成功发动政变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隆基政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唐隆元年(710年)6月,唐中宗李显暴死,关于他的死因,在当时很多人认为是韦后一党所为,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韦后在唐中宗时期就长期把持朝政,一心要做第二个女皇,此时的朝堂,韦后及其集团大权在握。宰相宗楚客伙同其他大臣劝说韦后登基为帝

  • 是因为蜀汉具备北伐成功的先决条件,诸葛亮才出兵北伐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何要出兵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兴六年春,蜀汉丞相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他决定出兵北伐,当时他上书《出师表》于刘禅,告诉刘禅北伐的目的与意义,在得到刘禅的应允有,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并在吸引到曹真的关右主力大军后,他自己亲率大军攻打祁山,

  • 阴丽华的性格如何?为什么能让刘秀有如此高的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阴丽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妻子,也是刘秀的第二个皇后,阴丽华在历史上是一个有名的美丽女子,当刘秀还是一个没落贵族的时候,曾远远地看见过阴丽华,就十分仰慕她的美貌,说出了“娶妻当娶阴丽华”的千古名句。阴丽华所生活的那个朝代正是社会动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