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打了四十四年匈奴之久 汉武帝为什么和匈奴死磕

汉武帝打了四十四年匈奴之久 汉武帝为什么和匈奴死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43 更新时间:2024/1/20 10:51:3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匈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我们常说“思想决定命运”。汉武帝的思想,明显跟汉惠帝、吕后当政以来,汉文帝、汉景帝,以及窦太后所奉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不同。汉武帝要的是可以比拟舜,超越夏禹、商汤、周武王的不世之功。

汉初的“文景之治”,已经将汉朝带入了民富国强。汉武帝想要更上一层楼,就要另辟蹊径。而“征伐”与“开疆拓土”,顺理成章就成了汉武帝的最佳选择。

同时,当时的汉朝,已经具备了支撑大规模“征伐”的经济和人才条件,也为汉武帝不遗余力的攻打匈奴44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汉武帝刘彻,在前141年继位,前87年驾崩,算上头尾,一共在位55年。汉武帝时期的汉匈大战,起自前133年,结束于前90年,的确是足足打了44年。

一、汉武帝打匈奴,源自其思想的转变。

前135年,窦太后去世,汉武帝得以真正掌权。汉武帝掌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否定“黄老之术”,抛弃了“无为”,选择了“有为”。

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决心建立一个天下大一统的王朝,不仅仅是皇权一统,思想一统,还要江山大一统。

董仲舒也劝汉武帝,“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想要“有为”,那就为国家做点实事吧。汉武帝就将“做实事”的重点,放到了对外“征伐”之上。

二、汉武帝要打匈奴,则起自于和匈奴的“旧怨”。

如果说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和汉武帝还没多大关系,那么汉高祖刘邦的“白登之围”,以及长期的和亲屈辱,就是武帝心头抹不去的“旧怨”了。

据史料所载,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先后送出了至少10位公主与匈奴和亲。甚至,冒顿单于还曾写信,希望求娶吕后为妻。这可是赤裸裸的侮辱,只是无奈于当时的国力,大汉朝只能暂时忍了。

可是,长期的和亲,并没能换来匈奴彻底停止对汉朝边境的袭扰,还是会时不时的在边境劫掠。史上著名的将领灌婴、周亚夫、徐厉、郅都、李广、程不识、韩安国等人,都曾先后被派去镇守边地,却也都无法彻底消除匈奴的威胁。

汉武帝想要“有为”,下定了决心,要解决这一问题。

三、汉武帝拥有击垮匈奴的必备条件。

首先,经济条件。

战争就是打经济,文景之治,让汉朝的经济得以发展、繁盛,百姓和国家都很富足。据《汉书》所载:“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国库中储存的钱,花都花不完,长期放在那里,串钱的绳子都腐朽了。粮仓中的粮食也多到吃不完,放都放不下,甚至都腐烂掉了。

其次,人才。

卫青、霍去病都是天才级的战神,再加上李广、公孙敖、公孙贺、李息、苏建、赵信等等一众名将,汉军对匈奴作战,虽然偶有小败,却是多以大胜为主。

汉武帝通过与匈奴在漠南、漠北、河西等地的三次大战,迫使匈奴远遁,漠南再无王庭,彻底改变了汉匈战争的态势,迫使匈奴转入了防御。

再有,军事储备。

汉武帝为了战争,还鼓励民间大量养马,甚至不惜血本,从西域引进了“汗血宝马”。此举给卫青、霍去病,可以各率数万骑兵攻伐匈奴,提供了军事基础。大量的骑兵,也让汉军在兵种上,不至于完全处于劣势。

原本,汉武帝是想彻底解决匈奴的,但是,他却未能如愿。因为晚年的汉武帝,已经是有心而无力了。

在霍去病、卫青先后去世之后,汉武对匈奴攻伐的强势瞬间开始变得颓废。先是赵破奴大败于匈奴,被俘。接着,李广利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同时,汉朝内部,又爆发了巫蛊之祸。

前91年,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失败后自杀,大批朝臣也接连被杀。原本,汉武帝不惜血本征伐匈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希望由他来施展武力,最终,给刘据留下一个太平盛世。可惜的是,刘据死了。

前90年,李广利出征匈奴之前,与宰相刘屈氂合谋,准备推立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所生的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事发之后,刘屈氂被杀,李广利因为害怕,不敢退兵。最终,李广利大败,数万汉军覆没,自己也在投降后被杀害。

太子刘据之死,以及李广利的战败,深深刺激了晚年的汉武帝。而44年的对外征伐,也逐渐变为了“穷兵黩武”。连年不断的战争,耗光了汉朝的国力,导致国库空虚,民生困苦。百姓流离失所,社会开始动荡不安,民变也不时发生。

这让晚年的刘彻,开始反省自己,无限制的征伐、扩张,到底是不是他想要的?

前89年,突然醒悟的刘彻,“悔征伐之事”,颁布了《轮台诏》,决定暂息干戈,“以明休息,思富养民”,将功业的重点转到了恢复农业生产,照顾民生之上。

好在,汉武帝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至少给汉朝带来了和平发展的时机,也给后世帝王树立了勇于征伐的榜样。

在汉昭帝刘弗陵、名臣霍光,以及汉宣帝刘病已的努力之下,汉朝再次迎来了昭宣中兴。

而在休养生息之后,汉元帝又六次派兵大战匈奴。最终,喊出了“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在康居斩杀了北匈奴致支单于,取得了西汉对匈奴百年大战的彻底胜利。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思想转变,才最终让西汉获得了对匈奴胜利的结局。该亮剑时,就应该亮剑,一味的屈辱求和,不可能有真正的强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后蜀主孟昶在位时间有多长?中国春联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王孟昶与花蕊夫人,宋末三杰是哪三个人,五代后蜀主的军师

    后蜀主孟昶在位时间有多长,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对联的大发展在明,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学问不行,高深的学问他也不大会鉴赏,但是他喜欢看春联,每到过年,他喜欢一家家看过去,鉴赏一番,于是,春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到了清代,春联更是进入了繁盛,《红楼梦》里对联极多,

  • 李靖曾修道炼药,在此期间发生过哪两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僧犯什么错被下凡,炼药配方,李靖是怎么成仙的

    说到李靖,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四月二十三日下午,日影西斜,七十九岁的大唐战神李靖形容枯犒,命在旦夕,病榻前坐着满脸泪痕的妻子红拂。红拂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了,但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容颜依然美艳,身段依然紧致,宛若三十许人。想

  • 荀彧当初帮助曹操 后来为什么又要反对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彧为什么不投靠刘备,刘禅为什么不抵抗就投降,荀彧为什么不选刘备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荀彧和曹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荀彧并不算是反对曹操。只不过,荀彧把曹军当成了自己的东西,权欲过盛,因此遭到曹操嫉恨。打个比方。都看过《亮剑》吧?曹操就相当于李云龙,而荀彧差不多相当于副团长邢志国。但独立团是谁的呢?从李云龙的角度,老李一向吃惯独食,

  • 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他把宋朝变强的大门关上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光最后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司马光说的四种人,司马光长大后是怎么样的人

    提到宋朝,我们每每都会为它璀璨的文化和繁荣的经济感到惊讶;也时常会因它的羸弱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体现的便是北宋的富庶和繁华,北宋同时是我国历史上科技最为发达的年代,后代几乎所有的科技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宋朝的影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却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受到了异族的欺凌。但是在宋

  • 刘备称帝为什么不给关羽和张飞封王 刘备不器重这两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不死刘备不敢称帝,关羽为什么只服刘备,张飞个人介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关张三兄弟,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历史上的公元220年,绝对是三国史上最悲伤的一年,无数名臣良将在这一年陨落,有名的就有法正、黄忠、夏侯惇、程昱、吕蒙等等。特别是,其中还有两大历史巨星,一个是忠义薄云天的武圣关羽,另外一个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的

  • 李勣的一生做出过哪些重大选择?分别是怎样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志摩一生与几个女人,八字一生重大关口,概括司马迁为李陵辩护的原因

    说到李勣(徐茂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十二月初三(669年12月31日),初阳破晓,霞光万道,长安城沐浴在一片清冷的红光之中,八十六岁的英国公李勣卧在病榻上,却如落日的余晖,照不了多长时间了。都说人死之前会有“回光返照”,李

  • 魏征的一生有多坎坷?如何评价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魏征,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初五,长安城一片欢快气氛。家家户户院子里竖起长长的竹木竿,竿顶飘悬着纸或布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长条旗,称为“发愿幡”,上有墨书,风吹幡动,祈求长命百岁。人们喝驱邪解毒延年益寿的“屠苏酒”,吃发散

  • 房玄龄有哪些功绩?他为李世民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房玄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七月二十四日上午,皓日当空,长安城和往日一样祥和安静,波澜不起。七十岁的大唐宰相房玄龄卧在病榻上,床前侍立着四个儿子:房遗直,房遗爱,房遗则,房遗义。李世民刚走不久,听说他快不行了,特意带着

  • 若是生逢其时,南宋一代名相李纲还会被历史掩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广与程不识是西汉时期的两位名将,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生逢其时什么意思

    都说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历史上南宋真的没有良相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有一句古语,是这样说的“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历史上南宋真的没有良相吗?其实并不然,而是因为南宋的奸相如秦桧、贾似道之流太多太多了,把这些良相给掩埋了......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

  • 李瑁为何愿意忍痛割爱?他又是如何自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为了赞美我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曾写下了诗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早期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还开创了“开元盛世”。世人也皆被他们之间的爱情深深感动。其实在杨贵妃的感情历程中,还有一个人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李瑁,也就是说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