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程不识

程不识——西汉大将

程不识

程不识的资料

本 名:程不识

别 称:不败将军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主要成就: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

齐 名:李广

职 业:山西太守,长乐卫尉

程不识的介绍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

史籍记载

原文: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侯,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程不识孝景时以数直谏为太中大夫。为人廉,谨于文法。

社交关系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

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太守。当时的太守大多是边境上的守将。

李广是名声很大的人物。李广训练部队以恩义相结,不重纪律,因此每位将领都与他交情好。作战时,他的行军布阵采用自由的作风,不拘一格,他所带领的骑兵非常精良,以机动性代替当时中国传统的行军布阵,所以李广的部队常常获胜,有时即使士兵比较少,也能以少制众,反败为胜。李广时常带领少量精锐突击队突袭匈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其实,李广的做法不是带领大兵团作战的方式。打匈奴时,大军五道出击,武帝不让他领导正面的军队,只让他率领辅助部队,未尝没有道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悲剧,造成他的英雄事迹的传诵。

程不识和李广相比,有鲜明的特点。他是非常严谨的将领,将部队按照最严格的纪律训练,分成部伍,有职责明确的层级指挥系统。部队出战时,总是处在人不解甲、马不卸鞍的戒备状态。他的军队以步兵为主,行军很慢,但很坚实。凡是他率军作战,前面一定有斥候,左右一定有掩护,一队一队互相呼应,互相照管,安营扎寨很有章法。行动起来,全军一起行动;扎下营来,敌人冲不动。他从未让匈奴人得逞,但自己也没有取得过重大的胜利。程不识应当算是极为稳重的将领。在西汉,人们都知道程不识是名将,因为他战不败。而李广呢,不是大胜,就是大败,就好比在赌场赌钱,不是大赢,就是大输。程不识则能够不断地积累胜利。

李广、程不识代表了两种指挥管理的典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这两个人之间难作必然的好坏评断。就亲和力与团结力来说,李广军队的五千人可以顶五万人来用,而程不识的一万人则永远是一万人,但也是不至于轻易被打垮的。程不识指挥军队的风格在汉朝延续了很长的时期,所以汉朝时“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诏”。换句话说,指挥的命令只能下达到第二级,无法下达到第三级以下。这样的部队非常坚实,但扩张性与活动性都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这两类例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具体说来,居上风的时候,李广的军队较容易成功。平常的时候,程不识的作风可以维持不败。最好的方法是适当地调和这两种风格,但如何调和则是另一门大学问。从一般情况来看,如果我们不知道眼下的局势如何,还是选择程不识那种类型的人才或者采取程不识那样行事的作风比较稳妥一些。所以说,真打仗,宁可学程不识,不可学李广。

有关“程不识”的历史故事

  • 程不识生平简介

    程没有识是汉武帝时的名将,别称“没有败将军”。担当山西太守,少乐卫尉。取李广齐名。其次要成绩为镇守内地,抗击匈仆,治军无方,军纪宽明,死仄已尝败绩。交际闭系李广以及程没有识皆是汉武帝时的年夜将,但两团体治军的作风悬殊。正在那里举他们两团体做例子,是念道一道发导的圆式取作风对于奇迹的影响。李广是出名的

  • 程不识这位西汉“不败将军”,为何却不被后世所熟知?

    刘邦白手起家,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自古以来,白手起家之人数不胜数,但是有所功绩之人更是少之又少,想要成为一代帝王更是需要诸多人才相助,刘邦得起有萧何和韩信之助,西汉的维持在于管理!其实韩信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是西汉还有一位“不败将军”,但是名气却远没有韩信大,此生没有过败仗,可为何不被熟知呢?下面我

  • 汉朝长乐卫尉:程不识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

  • 如果汉武帝能用好李广和程不识,其成就未必就低于卫青和霍去病

    上天对汉武帝真是不薄,不仅有汉文帝、汉景帝留下的巨额财产,还给了他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不世帅才,成就了汉武帝千古一帝不世威名;但其实连名将,汉景帝都为汉武帝准备好了,但是汉武帝却没有用好。第一个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飞将军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不仅是李广的个人问题,这也涉及到汉武帝初期不会用人

  • 与李广齐名的西汉将领程不识,为何后世几乎没几个人知道?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众所周知,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比辉煌的朝代——疆域跨越南北横贯东西,文化传播到中亚西欧,都城长安更是世界级的大城市。缔造这个伟大帝国的,不仅有文、景、武三代英明君主,更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他们之中有收复河套的卫司马,有剑指祁连的霍冠军,有开箭射石的飞将军,还有

  • 李广与程不识 你是要江湖上流行的哥还是步步为营的仔?

    提起李广,几乎无人不知的一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豪迈。即使隔着两千年的光阴,依然能感到一股气势逼人。而另一位在汉朝前期与李广齐名的将军程不识,至今却少有人知。影视剧里的李广形象 图片来自网络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平淡无奇的事迹,却少有流传。这就如市

  • 西汉名将:程不识一生未尝一败,却名声不显

    在“卫青”与“霍去病”出现之前,“飞天将军”李广就是西汉最出名的一位名将,因为他的个性与史书的青睐,李广的威望极高,被不少的史书所记录。同时,也有一名与李广平起平坐的武将,“程不识”。他从边关开始,以过人的能力和出色的战绩,被武帝召进了中枢,成为了御林军的大将军,可见他在军队里的作用和作用。不过,纵

  • 程不识也是西汉名将,一生未尝一败,为何知名度反而不如李广?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在中国历史上李广一直是一个挺憋屈的存在,他作为大汉的名将一直以来活跃在对匈奴作战的前线,可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李广一直得不到晋升,也因此”李广难封“成为了诸多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对象。虽然,有时候历史确实对李广有点不公平,可是我们真的要用一种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

  • 和李广齐名的程不识 为什么说“不败将军”的称号确实是实至名归

    西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将星闪耀的朝代。卫青、霍去病舅甥俩的赫赫武功,如同永不熄灭的两簇光焰,永远闪亮在华夏民族的史册上,在之后两千多年的时光长河里,始终为人们所传颂、敬仰。同时代的李广,虽然终生未获封侯,但“飞将军”的名望却丝毫不逊色于前两位,而和李广齐名的,还有一位被时人称作“不败将军”的大将,名

  • 世人只知李广却不知程不识 与李广齐名的“不败将军”程不识生平简介

    程不识是汉武帝时的大将,别称“不败将军”。担任山西太守,长乐卫尉。与李广齐名。其主要成就为镇守边疆,抗击匈奴,治军有方,军纪严明,生平未尝败绩。史籍记载原文: 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

  • 李广和程不识:在卫青霍去病以前的军界双壁

    李广和程不识都是汉武帝时的大将,但两个人治军的风格迥异。在这里举他们两个人做例子,是想谈一谈领导的方式与风格对事业的影响。李广是有名的飞将军;程不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秦汉史的人之外,很少有人听说过他。其实在汉朝前期,特别是汉武帝时代,两个人是齐名的。他们一个是现在河北省的太守,一个是今天山西省北部的

  • 程不识:虽不受士兵喜爱,却得到皇帝的重用

    汉武帝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姓名,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才华,更重要的是他有着一副好眼光,可以非常轻易地发现一些有潜能的人。要说汉武帝的手底下比较厉害的人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李广了,李广带兵打仗的能力很多人都是十分敬佩的,他对于汉武帝来讲不仅是一名臣子,更是为他守护江山的人。不过李广的名声虽然传播

  • 西汉将军程不识是什么人?不败将军却不被后人熟知

    西汉将军程不识是什么人?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刘邦白手起家,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自古以来,白手起家之人数不胜数,但是有所功绩之人更是少之又少,想要成为一代帝王更是需要诸多人才相助,刘邦得起有萧何和韩信之助,西汉的维持在于管理!其实韩信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但是西汉还有一位“不败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