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昭襄王的一生经历过什么?可谓是一个传奇

秦昭襄王的一生经历过什么?可谓是一个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01 更新时间:2024/1/16 13:10:25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秦昭襄王的故事。

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后,好评不断,该剧虽然是以秦始皇嬴政为主线,但却横跨秦国四大君王,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对于《大秦赋》来说,前四集以宏大的战争场景和典型的士兵服饰拉开了序幕,秦昭襄王嬴稷的的晚年也随之登场。

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秦昭襄王一生传奇,创造了超1/3的春秋战国史中的成语典故,看过上一部《大秦帝国之崛起》的人都知道嬴稷的故事,然而晚年的他除了高光时刻,也是有些许遗憾。不过,不管怎么样,秦昭襄王的一生,可以说就是半个战国。以下,就让我们回顾下秦昭襄王的传奇一生。

首先,嬴稷(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又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对于秦昭襄王来说,在位时间超过50年,这已经是战国历史跨度的四分之一了。而就秦昭襄王的年龄来说,则达到了75岁,无疑接近小半个战国历史了。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秦昭襄王对于战国历史的影响,无疑可以说他影响到了半个战国的历史。

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秦武王突然去世。当时掌握大权的宣太后芈月,想立公子芾为秦王。但是,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屈从于赵国的压力,宣太后最后立公子嬴稷为秦王,是为秦昭襄王。因此,秦昭襄王的经历,实际上和秦庄襄王存在相似之处,二者都曾在其他诸侯国当人质,最后都在贵人的帮助下回到秦国,并继承了秦国君主的宝座。

当然,即位之初,宣太后芈月依然把持着秦国大权,这是秦昭襄王不愿接受的局面。不过,因为长期在外,秦昭襄王在秦国没有什么根基,只能韬光养晦。值得注意是,对于历史上的不少贤明君主,往往都有一段韬光养晦的经历,比如清朝的康熙皇帝,初期也没有掌握实权,通过剪除鳌拜等权臣,康熙得以真正成为一国之君。而就秦昭襄王来说,最终在范雎的帮助下废太后,从而巩固了秦国君主的位置,也为日后秦始皇亲政提供了先例。

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01年),秦、韩、魏、齐四国联合攻打楚国,楚国在重丘(河南驻马店泌阳)大败,楚国大将唐昧被杀,这就是著名的垂沙之战。通过垂沙之战,秦国不仅削弱了楚国,也离间了齐国和楚国之间的关系,这为秦国日后各个击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秦昭襄王十四年(公元前293年),韩国和魏国联合攻打秦国。对此,秦昭襄王派遣白起迎敌,在伊阙(河南洛阳南)打仗,打败了魏国和韩国组成的联军,大获全胜,斩了24万人,俘获魏国和韩国的联军统帅——魏国大将公孙喜,这就是白起的成名之战——伊阙之战。秦昭襄王在位初期,山东六国还比较强盛,也即韩国和魏国,居然敢主动攻打秦国。当然,到了秦昭襄王在位后期,韩国和魏国,则是对秦国畏惧不已了。而这,无疑是秦昭襄王这位君主的重要功绩。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84年),燕国的上将军乐毅和赵国、秦国、韩国、魏国会面,五国联军,大举攻打齐国,攻占了齐国的七十几座城。通过五国伐齐之战,秦国可以说是一石二鸟,不仅重创了齐国这一竞争对手,还恶化了齐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能够理解战国末期,齐国为何对赵国等诸侯国见死不救的原因了。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国的大将白起攻打楚国,攻占了楚国都城郢都(湖北荆州江陵市),烧了楚国的先王坟墓彝陵(湖北宜昌市),楚国的兵力溃散,不能复战,迁都到陈丘(故陈国,河南周口淮阳)。此战,就是著名的鄢郢之战。对此,在笔者看来,鄢郢之战对于楚国的影响,可以类比长平之战之于赵国了。

在鄢郢之战中,楚国不仅丢掉了都城,还损失了大量的兵马。如果说鄢郢之战前,楚国还有单独抗衡秦国的实力,那么,非常明显的是,在这场战役中,楚国只能联合其他诸侯国,才能抗衡秦国了。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魏国、赵国联军攻打韩国的华阳(河南郑州新郑市),秦国派兵支援了韩国,在华阳城下打败了魏军,斩首了十三万人,魏国割南阳(河南焦作修武县以西)给秦国求和。秦又打败了赵军,将赵军的2万人在黄河沉溺。

伊阙之战后,韩国逐渐倒向了秦国,这引起了魏国和赵国的不满,从而爆发了华阳之战。在华阳之战,秦国联合韩国,击败了魏国、赵国组成的联军,这不仅削弱了三晋,也促使韩国更加臣服于秦国。所以,等到秦始皇发动秦灭六国之战的时候,韩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反抗,就被秦国轻松消灭了。

最后,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的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攻占了上党(山西长治长子),赵国的大将廉颇心里知道不能硬战,严密的守垒相互对峙,等待机会进攻。在长平之战中,秦昭襄王深深的感到廉颇对于秦国是个忧患,于是用离间计扬言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国果然任命赵括代替廉颇,所以,秦昭襄王派遣大将白起代替了王龁。

不久之后,白起击败了赵括,让赵国损失了40多万精锐士卒。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长平之战可以说是战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经此一站,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基本上就是不可逆转了,也即只是时间上的早晚问题。

当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接下来的邯郸之战中,秦昭襄王还是败给了赵国,从而将一统天下的机会让出来了,最终则是被秦始皇嬴政抓住了。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东周,东周最后一位天子周赧王也在这一年去世。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虽然经历了邯郸之战的重创,但是,对于雄心壮志的秦昭襄王,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消灭东周,并继续蚕食山东六国的疆域,这自然是秦始皇一统六国铺平道路。总的来说,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期,从秦、齐、楚、赵四大强国并立,到秦国一家独大,秦昭襄王的一生可谓一个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梅妃江采萍到底有多受宠?杨贵妃一生最痛恨的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秘史梅妃,杨贵妃梅妃为什么闹翻,武惠妃和杨贵妃谁更得宠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梅妃江采萍的故事。梅妃江采萍,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女人。当然,这是在杨贵妃入宫以前。江采萍的父亲江仲逊是长安城最德高望重的大夫,早年求仕未果后这名老秀才便弃笔从医,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或许是看遍了这世

  • 慕容绍宗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博最后结局是什么,父亲的身份里林莎结局,叶远玄为什么要复活慕容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慕容绍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向来人才济济,号称帅哥、名将最集中的家族。击灭冉闵的慕容恪、建立后燕的慕容垂更是佼佼者。而在南北朝时期,仍有一位慕容氏后裔大放异彩,他就是慕容绍宗。慕容绍宗的直系先祖,正是前燕的顶梁柱、名将慕容恪

  •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被魏延踢翻 诸葛亮为什么不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魏延为什么踢翻七星灯,魏延破坏诸葛亮七星灯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不杀魏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的清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诸葛亮。在他第6次北伐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能当时诸葛亮也非常清楚自己寿命已尽,于是为了可以继续顺利的参加北伐,就摆了一个七星阵,想要再向上天借取20年的寿命。但是结局却

  • 杨荣出生时发生了什么?入仕后成为四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征为什么不是二十四功臣,唐朝四大中兴名将,魏征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吗

    明朝宰相杨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东南地区也是主战场之一。在这里,朱元璋、方国珍、陈友定几大枭雄为了争夺地盘,导致战火连年,百姓生活艰难。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灭掉陈友定,福建地区才恢复太平。公元1372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的第四年,在福建建安

  • 赵云看到姜维为什么会大惊 赵云打不过姜维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姜维,新三国姜维战赵云视频,三国演义赵云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云和姜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云武功强悍,战斗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所以面对姜维会大惊,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打不赢姜维,就书中描写来看,姜维的战斗力还是不如赵云的!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员超级猛将,身为五虎上将之一的他,一生罕见敌手,长坂坡一战孤身闯曹营,连续斩杀

  • 宛城之战后,面对归顺的张绣,曹操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宛城之战是哪一回,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宛城战张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绣归顺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97年,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他不但丢失了新得的宛城,还葬送了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及大将典韦。后来,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再一次归顺了曹操,不但没有受到曹操的追究,还被委以重任,得到了曹操的尊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分析

  • 同样都是背叛曹操 陈宫和张邈为何待遇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死的憋屈,陈宫为什么不跟着刘备,鲍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宫和张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曹操在屠杀徐州市以前,与夏侯淳等别的诸侯国并无二致。这一次曹操讲出了“不臣之心”,那单纯是看低了曹操。那时候曹操起先在会盟讨伐董卓,被董卓手底下的将军徐荣打得基本上丢命了,只能再度劝降。之后为袁绍求业,征讨于毒、白绕等。袁绍

  • 许昌之火后,曹操要处死救火大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冲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曹冲之死原因,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盛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管这个评价是否公平公正,纵观历史雄主,都或多或少具有多疑的性格。其中曹操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他本人具体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不大清楚,但是,他的大部分行为上,确实是朝着这个方

  • 汉武帝打了四十四年匈奴之久 汉武帝为什么和匈奴死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打赢匈奴了吗,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汉武帝和匈奴打了几年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汉武帝和匈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我们常说“思想决定命运”。汉武帝的思想,明显跟汉惠帝、吕后当政以来,汉文帝、汉景帝,以及窦太后所奉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不同。汉武帝要的是可以比拟尧舜,超越夏禹、商汤、周武王的不世之功。汉初的“文景之治”,已经将汉朝带入了民富国

  • 后蜀主孟昶在位时间有多长?中国春联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蜀王孟昶与花蕊夫人,宋末三杰是哪三个人,五代后蜀主的军师

    后蜀主孟昶在位时间有多长,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对联的大发展在明,叫花子出身的朱元璋学问不行,高深的学问他也不大会鉴赏,但是他喜欢看春联,每到过年,他喜欢一家家看过去,鉴赏一番,于是,春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到了清代,春联更是进入了繁盛,《红楼梦》里对联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