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五子良将中,为什么乐进的官职最低?

五子良将中,为什么乐进的官职最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75 更新时间:2024/3/2 19:22:19

在三国时期,提到著名的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就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虎上将,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蜀汉五虎上将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不过,在正史上,曹魏五子良将,显然是不输蜀汉五虎上将的存在。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在五子良将中,张辽和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相对较迟,比如张郃是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时才归降曹操,而张辽归降曹操的时间,则在公元199年前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乐进来说,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就开始跟随曹操了。不过,乐进最后的官职,却只是右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五子良将中,乐进第一个跟随曹操,为何官职反而不高呢?

首先,乐进出生于阳平郡卫国,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因为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因兵少,亲自去扬州募兵。乐进则被遣回所属的阳平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后来与曹操在河内会合,升任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由此,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跟随的,也即徐晃、于禁、张辽、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都在乐进之后了。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其中,就“先登陷阵”来说,强调的是乐进身先士卒。作为一员将领,乐进原本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却经常选择冲在最前面。而这,无疑是乐进勇猛的最好体现了。建安三年(198年),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遣军将。建安四年(199年),又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都获得了胜利,拜为讨寇校尉。在张辽、张郃等人投靠曹操之前,乐进受到了曹操的仰仗,参与了曹操初期的多次战役,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乐进与于禁将率领步骑五千,击袁绍的别营。建安九年(204年),乐进从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兄弟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荆州尚未归附,乐进被遣屯军于阳翟。后来,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青泥,位于湖北省钟祥的东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在面对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乐进不仅没有丝毫畏惧,还取得了胜利,这显然是令人称赞的。

在此之后,乐进又进击临沮(临沮,位于湖北省远安县)、旌阳(旌阳,位于湖北省枝江县的北部),征讨刘备手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同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乐进增邑五百,并前,共一千二百户。在合肥之战前后,曹操增加了乐进的食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乐进升迁至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由此,对于乐进来说,在曹魏的最高官职,就是右将军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最后的官职,要低于于张辽、张郃这两人,而高于徐晃和于禁。

在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前后左右四将军来说,通常排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后。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徐晃官至后将军一职,于禁曾担任左将军一职。

左将军、后将军虽然和右将军平级,不过排名是在右将军之后。对于四将军来说,排序实际上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因此,对于乐进来说,作为曹魏的右将军,在官职上是要略微高于徐晃和于禁的。不过,乐进的官职,却在张郃和张辽之后。一方面,就张辽来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张辽从征东将军平级转任为前将军,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同时,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

最后,张辽作为前将军,地位自然要在乐进之上。另一方面,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对于张郃来说,作为车骑将军,在地位上要高出右将军不止一个档次。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五子良将中,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早,不过,乐进的官职反而不高,也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乐进的去世时间相对较早。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去世的一位,也即在曹丕正式建立曹魏之前,乐进就去世了。而这,促使乐进没能等到魏文帝曹丕封赏群臣的时刻。

如果乐进是在公元220年之后去世的,那么,考虑到他数十年来一直在为曹魏效力,曹丕显然会考虑晋升乐进的官职。另一方面,虽然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较早,立下的战功也不少。不过,对于乐进来说,缺乏一场非常闪耀的战绩。与此相对应的是,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击败马谡,让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重创孙权,让东吴的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战绩。所以,张辽和张郃在曹魏武将中的官职,最终后来居上,都排在了乐进之前。综上,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早,甚至可以说是最久的一位,却没有获得较高的武将官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和秦国相抗衡的赵国,到底出了多少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通过什么打败赵国,秦灭六国为何楚国最冤,赵国能抗衡秦国吗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战国四大名将,他们都是从最初的士兵开始做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长为秦、赵两国最为倚重的大

  • 秦昭襄王的一生经历过什么?可谓是一个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昭襄王为什么长寿,秦昭襄王和秦始皇谁厉害,秦昭襄王墓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秦昭襄王的故事。大型历史剧《大秦赋》上线后,好评不断,该剧虽然是以秦始皇嬴政为主线,但却横跨秦国四大君王,他们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对于《大秦赋》

  • 梅妃江采萍到底有多受宠?杨贵妃一生最痛恨的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贵妃秘史梅妃,杨贵妃梅妃为什么闹翻,武惠妃和杨贵妃谁更得宠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梅妃江采萍的故事。梅妃江采萍,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女人。当然,这是在杨贵妃入宫以前。江采萍的父亲江仲逊是长安城最德高望重的大夫,早年求仕未果后这名老秀才便弃笔从医,以济世救人为己任。或许是看遍了这世

  • 慕容绍宗是什么身份?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慕容博最后结局是什么,父亲的身份里林莎结局,叶远玄为什么要复活慕容安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慕容绍宗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十六国时期的鲜卑慕容氏,向来人才济济,号称帅哥、名将最集中的家族。击灭冉闵的慕容恪、建立后燕的慕容垂更是佼佼者。而在南北朝时期,仍有一位慕容氏后裔大放异彩,他就是慕容绍宗。慕容绍宗的直系先祖,正是前燕的顶梁柱、名将慕容恪

  • 诸葛亮七星灯续命被魏延踢翻 诸葛亮为什么不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七星灯续命是真的吗,魏延为什么踢翻七星灯,魏延破坏诸葛亮七星灯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诸葛亮不杀魏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的清楚,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诸葛亮。在他第6次北伐的时候年纪已经很大了,可能当时诸葛亮也非常清楚自己寿命已尽,于是为了可以继续顺利的参加北伐,就摆了一个七星阵,想要再向上天借取20年的寿命。但是结局却

  • 杨荣出生时发生了什么?入仕后成为四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魏征为什么不是二十四功臣,唐朝四大中兴名将,魏征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吗

    明朝宰相杨荣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东南地区也是主战场之一。在这里,朱元璋、方国珍、陈友定几大枭雄为了争夺地盘,导致战火连年,百姓生活艰难。直到朱元璋建立明朝,灭掉陈友定,福建地区才恢复太平。公元1372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的第四年,在福建建安

  • 赵云看到姜维为什么会大惊 赵云打不过姜维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神姜维,新三国姜维战赵云视频,三国演义赵云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云和姜维,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赵云武功强悍,战斗力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之所以面对姜维会大惊,其实并不是因为他打不赢姜维,就书中描写来看,姜维的战斗力还是不如赵云的!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一员超级猛将,身为五虎上将之一的他,一生罕见敌手,长坂坡一战孤身闯曹营,连续斩杀

  • 宛城之战后,面对归顺的张绣,曹操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宛城之战是哪一回,什么进曹营一言不发,宛城战张绣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绣归顺曹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197年,宛城之战曹操损失惨重,他不但丢失了新得的宛城,还葬送了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及大将典韦。后来,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再一次归顺了曹操,不但没有受到曹操的追究,还被委以重任,得到了曹操的尊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分析

  • 同样都是背叛曹操 陈宫和张邈为何待遇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飞死的憋屈,陈宫为什么不跟着刘备,鲍信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陈宫和张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曹操在屠杀徐州市以前,与夏侯淳等别的诸侯国并无二致。这一次曹操讲出了“不臣之心”,那单纯是看低了曹操。那时候曹操起先在会盟讨伐董卓,被董卓手底下的将军徐荣打得基本上丢命了,只能再度劝降。之后为袁绍求业,征讨于毒、白绕等。袁绍

  • 许昌之火后,曹操要处死救火大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冲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曹冲之死原因,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操:盛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不管这个评价是否公平公正,纵观历史雄主,都或多或少具有多疑的性格。其中曹操最经典的一句话就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他本人具体有没有这样的自信,不大清楚,但是,他的大部分行为上,确实是朝着这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