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了制衡权臣项羽,楚怀王用了什么办法?

为了制衡权臣项羽,楚怀王用了什么办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46 更新时间:2024/1/24 17:31: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楚怀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他们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起义的浪潮,从南边的楚国,波及到北方的燕国。

崤山以东乱成了一锅粥,秦朝的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局面,各地豪杰纷纷起事。刘邦在沛县起兵,项羽和叔叔项梁在会稽郡起兵,谁曾想天下人的命运,都要掌握在这两支起义军手里。

复楚国社稷

楚国的起义军们听说项梁起兵的事后,冲着他家族的名气,都赶过来投靠,他手下最后有了六七万人,还有英布、蒲将军等善战之将。

当时秦嘉已拥立景驹做楚王了,还在彭城的东面驻扎军队,想阻止项梁西进。

项梁想要独霸楚国,对他的霸业而言,秦嘉和景驹已经是超越秦朝的威胁。他脑海中涌现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念头,于是打着"陈王刚吃败仗,生死不明,秦嘉怎能背叛陈王而立景驹?"的口号,将这两人当作江东起义军的第一道开胃菜。

居巢人范增看出项梁有兼有楚国之心,跑来归顺,他劝谏到:"你起兵之后楚国人纷纷赶来投奔,就是认为你的家族世世代代做楚将,一定会拥护楚国王室的缘故啊!"

项梁觉得言之有理,后来,"陈胜已死"的消息传了过来,于是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拥立他做楚王,称号也叫"楚怀王"。

从一个落魄的放羊娃,一跃成为楚国之王,这是灰姑娘变成公主的故事吗?不,这是汉献帝眼睁睁看着曹操,一步步利用自己皇室的血统,篡夺大汉江山的故事。楚怀王虽立,却形同傀儡,军权被项梁牢牢地把控着。坐在王位上的他不像王,反倒像个吉祥物,他不甘被人操控!

项梁战死,怀王揽权

秦军在东阿围攻齐军,项梁赶去救援,这是他第一次与章邯交手,结果是大获全胜。项羽、刘邦两人在别处作战,斩杀秦丞相李斯之子李由

接连的大胜利让项梁有了轻敌之心,部将宋义忧心忡忡,劝谏到:"听闻秦已增援章邯,秦兵慢慢变多,我军却骄傲轻敌,恐怕会遭到失败。"

项梁不听劝告,还像撵苍蝇一样派宋义出使齐国。宋义在路上见到齐国派来的使者,劝他故意耽误行程,因为楚兵可能会战败。

使者照做,章邯得到增援后令士卒半夜突袭,楚军大败,项梁战死,使者此时还在路上,所以安然无恙。

项梁战败的消息传到彭城,楚怀王反而感到高兴,因为架空他的权臣终于在敌人的打击下丧命了。

我为何说他感到高兴?

《资治通鉴·秦纪三》:楚怀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

项梁死的消息刚传到彭城,楚怀王就立刻把项羽、吕成的兵权收归己有,终于把兵权捏在自己手里了,他能不高兴吗?

一张王牌

此时的楚国,看似团结一心,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楚国内部地位最高的几个人:刘邦、项羽、吕臣、陈婴,哪个不是带着大量的军队过来加盟后,就直接做了高官的?

这哪像一个国家,这就是个股份有限公司,是个军阀联盟的政体,楚怀王是名誉主席。

乘着人心还算齐,一步步把手下的人架空还是不难的。

有兵权没声望也是个大麻烦,例如:你让这些兵去打秦国人,他们会遵命。你让这些兵去打他们的老首领——项羽、吕臣,他们会听你的吗?

所以要提拔起一个心腹,让他在战争中积累声望,最终能制衡项羽等人。刚好此时,那位齐国的使者来了彭城,他大肆夸奖了宋义一番,楚怀王接见宋义,对他很是欣赏。

宋义成了楚怀王手上最好的一张牌。

被项羽反杀

这些"手下"中,最让楚怀王忌惮的,就是项梁、项羽叔侄了,如今项梁已死,项羽还在。

不难看出,怀王在很多方面在刻意打压项羽。

章邯击败项梁后,觉得楚地的起义军,已成不了气候了,于是率军北上,将矛头指向了赵国。

秦有大动作,楚国不能放任不管,楚国内部商议出了一条策略:派一支军队北上救援赵国,派另一支军队西进进攻秦国。

当时秦兵所向披靡,楚国将领们都不敢西进。刘邦勇敢,项羽想給叔叔报仇,只有他俩在争取西进的机会。

怀王偏偏让刘邦西进,让项羽北上。北上的军队交由宋义担任主将,项羽只是副将。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後天下约。项羽对这个安排一直心存怨气。)

宋义去救援赵国,赵王被秦将王离围困在巨鹿,他却在离巨鹿250里的安阳驻扎了起来,屯兵而不行进。

项羽跑去和他算账:"赵国被灭已是眨眼间就会发生的事了,你该立即率军和秦军交战,解巨鹿之围。"

宋义说了一番大道理呛项羽:"身先士卒,我不如你,运筹帷幄,你不如我。决策还该由我来定。"

还在军中下了军令:"敢违抗我的命令的,斩立决!"

命令是下给全体军士的,还是针对某一人的,明眼人都知道。

楚军千里而来,后勤跟不上,军士们都吃不饱。宋义趁着自己现在是大将军,在齐国给儿子谋了个相国的职位,他还给儿子举行送别宴会。

项羽怒火中烧,第二天早晨给宋义请安时,就在军帐中把他给斩了。

然后召集将领们说:"宋义勾结齐国,怀王下了密令,要我斩杀他。"

还煽起军士们对宋义的不满:"将士们都吃不饱,军营中已经没了存粮,他还给儿子举办送别宴,有这样当将军的吗!"

将领们都跪在地上不敢吱声,过了一会才异口同声地说道:"楚怀王本就是你项家立的,现在将军诛灭了乱党,我等唯将军之命是从!"

杀宋义就杀宋义,扯出"楚怀王是项家拥立的"这种话干嘛?表面上看完全牛头不对马嘴啊。其实将领们也看得出这场君臣之斗,现在他们就是要告诉项羽:"在怀王和你之间,我们选择你!"

后来项羽破釜沉舟,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王离。最初,其他诸侯也派了军队来救赵,但都不敢和秦军交战,他们看到楚军如此神勇,在战场上各个都以一当十,不由得人人揣恐。

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接见诸侯军的将军们,这些怂包都怕极了项羽,从军营大门跪着爬进将军帐。

巨鹿之战,不仅扭转了秦兵强起义军弱的局面,还成就了项羽的威名与地位,诸侯联军的将军们都对项羽俯首称臣。

这不只是项羽的成名之战,还是项羽的"立国之战"!

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并没有带兵回国向怀王复命,而是率领诸侯联军向秦关进发。

怀王的军队都交给了刘邦、宋义,现在他与项羽的实力已是天差地别。

怀王最后的倔强

项羽野心大,他不满于军事贵族的地位,一心想称王称霸。他的想法是:楚国本来就是项家重建的,秦朝最后的军事力量,也是被我打败的。灭亡秦朝,没有比我功劳还大的了,我应当做王!

项羽叔侄的功劳确实是无人能比,于情于理,怀王都是要裂地而封之的。可能是对项羽斩宋义、私自带兵入关等一系做法的不满,怀王没有立他为王的意思。

怀王最开始立下了一条约定:"谁最先入关,谁就做秦王。"

结果最先入关的人是刘邦。

如果怀王坚持不立项羽为王,那么按照古法,事情就会这样发展:

1、 秦国罪孽深重,其王室要被废除,刘邦按照约定担任新秦王。

2、 楚国有熊心,燕国有韩广,赵国有赵歇,魏国有魏豹,韩国有韩成,齐国有田市,六国目前的君主保持不变。

3、 七国的疆域恢复到战国中期的时候。

4、 项羽、英布、臧荼张耳等将领各自率兵回国,接受本国赏赐的爵位与封地。

如果是这样,阶级就又要固化回战国时代的那样,项家将会永远成为楚国的贵族,贵族与王位之间的鸿沟仍然无法逾越,这是项羽不愿见到的。

项羽是必须要当王的,他的王位如果是楚怀王授予的,将会更加合法。

怀王偏偏不给他,项羽写信问由谁当秦王,怀王答:"按照约定由刘邦当。"

那项羽只能自立为王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何意?

拿"田氏代齐"举例,田家人连续五代在齐国收买人心,用公家的财富,换取自己家的名誉,手段恶心至极。为何田和篡齐后国内没人骂他?全国人都拿了他的好处,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软",谁好意思去反对他呢?

蒙古帝国的王公大臣带着族人在全世界烧杀抢掠,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只留下白骨与马粪。为何没有蒙古人骂这群领头做坏事的人呢?所有族人都拿到了好处,他们抢到的金银财宝,在分赃时都做得很公平。都拿到了好处,还有谁在乎是否合乎正义?

这就是人性黑暗的一面,只要"自己人"都拿到了好处,就没人理会你的做法到底是否正义。

所以项羽声称:"在外面出生入死地打仗的是我们,凭什么得到好处的都是躺在宫殿里的国王?我们这些将领功多,理应为王!"

于是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反秦联军中立了功劳的将领都成了国王,获封自己国家最肥沃的土地。韩广、赵歇这些老国王们,不得不让出自己的国家,迁徙到项羽安排的代国、辽东等荒芜之地。

毕竟当时天下最精锐的部队,都掌握在这支联军的将军们的手里,那些旧国王只能听他们的。

秦朝末年的潮流就是:陈胜、武臣这种自立为王的往往都不能善终,想做大,就得拥立六国王室的后代。

楚汉时期至汉朝初期的潮流:用这段时期总是被提出来的一句话就能概括:"豪杰并起,能者先立"。

这种潮流的改变就是十八路诸侯的分封。

怀王与项羽的斗争,最终还是以项羽的胜利而落下了帷幕,怀王被"流放"到郴县,九江王英布奉项羽的密令杀死了他。

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打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开始,到平民出生的刘邦,最终登上帝位,再无人拥护七雄王室时结束。周朝礼制残余的最后一点东西,终于被时代的潮流彻底冲散。

人们重视的,不再是仁义道德,而是功名利禄。

宋襄公败于泓水,被天下人耻笑,是因为论兵者都崇尚诈谋而轻视仁义。无人再谈义兵,又有谁会站出来替他辩护?

义帝先被流放后被杀死,没人去保护他、捍卫他,只有别用有心之人为他发丧。无人再谈仁义道德,又有谁会站出来维护君臣之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得到于禁及三万魏卒后,关羽到底该怎么利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水淹七军之后,以于禁为首的三万曹魏士卒被迫放下兵器投降。关羽在获得大量的俘虏之后,确实令人头疼,在处理这些俘虏的问题上,摆在他的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消化吸收他们为自己所用;第二,将其全部斩杀不留后患;第三,押往后方以后慢慢处置。关羽对于这个难题,他选取了第三个方式,押往江陵城以待日后再处理,可是

  • 曹操在煮酒论英雄的时候 刘备为什么吓得掉了筷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掉筷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想必大家对曹操跟刘备聊天时,两人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故事并不陌生,当时刘备没地方可去,只能留在曹操身边,而也被曹操给禁锢住了,无法逃脱,有一次两人喝酒,曹操和刘备点评天下英雄时,说了袁绍、公孙瓒、刘璋等一系列人物,曹操都觉得不是英

  • 赵飞燕能宠冠后宫,最后却斗不过自己的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赵飞燕入宫,一开始面临的就是“宫斗”的环境,虽然赵飞燕有才艺,长得漂亮,可是每天都要面对着其他后宫的排斥,例如许皇后,还有班婕妤,最重要的是,汉成帝母亲王政君就看赵飞燕很不顺眼。这样的背景下,赵飞燕就得分心了,又要想办法讨好皇帝,又要在后宫立足。而赵合德呢?她是听她姐姐安排,最终被汉成帝看上,赵

  • 阉党头目魏忠贤,在历史上真的是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魏忠贤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提起明朝末年,最让人诟病的可谓是宦官乱政了。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阉党”作乱,强大的明朝就不会那么快由盛转衰。而对于“阉党”头目魏忠贤,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操弄权柄、迫害忠良,把朝廷搅得乌烟瘴气。由于他当权后的种种劣迹,魏忠贤本人的形象

  • 刘备的糜夫人,她的娘家背景是怎样的?她为什么会被人记住?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糜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刘备的糜夫人,没有明确封后,只是后世默认她为皇后。(一)富可敌国的娘家背景。刘备的糜夫人是个可怜的人,怎么说呢,她虽是刘备的夫人,却一生都没有被人重视过,史书上她的身影几乎没有,出生年月死亡时间甚至连名字的都不清楚。有野史记载她名为

  • 太平天国猛将如云,能排进前五的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太平天国,这个政权足足存在了十三年之久,但在这十三年的岁月里,太平天国的猛将、人杰大量涌现又大量凋零,或是因为内斗而亡,或许是英勇就义。因为每一个时期的将领都各有功绩,若说谁最厉害,很难有个胜负。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但若是结合骨气和战争功绩来讲,不讲地位高低,与其选出

  • 曹操做梦醒后找人解梦 曹操为什么转头把人给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操做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要说起曹操这个人物,大家对他的评论也无非就是两种。但不论如何,这个人在三国时期还是非常出名的。我这里所说的知名也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是因为他的战略方面非常厉害,而且文采过人。第二个则是因为,无论他的部下跟他多久,但他总是不会对别人敞开心扉,

  • 杜夫人有何魅力,能让关羽痴情她,曹操想霸占她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杜夫人有何魅力,能让关羽痴情她,曹操想霸占她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多英雄,也多美人。世人都知,关羽是忠肝义胆的化身,他有勇有谋,是刘备最信任的手下,关羽这一生征战沙场,向来不近女色,似乎没有弱点。但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乱世大将,是怎么倒在杜夫人的石榴裙下?而关羽又是为何因为杜

  • 刘备的孙夫人,她的出身与死因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孙尚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孙夫人的名字究竟是什么?现在通常我们说到刘备的孙夫人,脑子里的概念就是“孙权的妹妹,名叫孙尚香”,但是其实真正的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孙夫人的名字,包括野史中也是没有的。而我们所熟知的“孙尚香”这一名字其实是出自于戏剧《甘露寺》和《

  • 汉武帝想让大姐进宫享福,她为什么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汉武帝流落在民间的这个大姐,史书给她起名为“金俗”。当年汉武帝从韩嫣那里知道了真相,急匆匆地就赶往了长陵,带着大量的人马和财宝,派头十足地去见“大姐”。但问题就来了,大姐事先就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么一个弟弟风尘仆仆地来到长陵看望正在种田的自己。按道理来说,这两人这辈子都不可能有交集了,没有韩嫣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