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斩杀单雄信的用意是什么?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斩杀单雄信的用意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87 更新时间:2024/1/24 18:31:20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李世民的故事。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这当然是看演义小说得出的结论,且不说刘备关羽张飞有没有结为异姓兄弟,也不说贾家楼或贾柳楼有没有四十六友,单看瓦岗兄弟,也是有真挚的友情的,比如徐世勣和单雄信之间,感情就不是一般的铁。

李世民执意要杀掉跟王世充一起投降唐军的单雄信,徐世勣宁愿拿出所有的功勋官爵来换单雄信一条性命,这种割舍,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在徐世勣求情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杀降不祥,李世民斩杀窦建德没错,赦免王世充也合理,他为何不放过单雄信?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为何要斩杀单雄信?唐朝史料给出了三个答案,至于哪个答案正确,就有劳读者诸君慧眼明鉴了。

王世充之所以被赦免,是因为他是主动投降的,而且李世民有过承诺。当年洛阳之战,王世充众叛亲离,只好向围城的亲王李世民主动投降,虽然当时的皇帝唐高祖想杀掉王世充“为皇泰主隋恭帝杨侗报仇”,但是王世充只说了一句话,就堵住了李渊的嘴:“计臣之罪,诚不容诛,但陛下爱子秦王许臣不死。”

王世充后来被独孤修德所杀,那还真跟李渊和李世民无关,独孤修德是替父报仇:“初,修德父机尝仕越王侗,世充既篡,谋归唐,为所屠者也。”

李世民赦免了王世充,但却斩杀了窦建德——有的演义小说中说窦建德是李世民的舅舅,那不是事实,虽然李世民之母也姓窦,但大唐太穆皇后窦氏是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窦建德是贝州漳南(河北省故城县)人,二人风马牛不相及。

“秦王俘建德至京师,斩于长安市”,这并不违背历朝历代军规,也不涉及到“杀降不祥”,因为窦建德不是主动投降,而是在虎牢关之战中被生擒活捉的。

窦建德被活捉还颇有喜剧色彩:两军对垒,激战随时都可能爆发,夏王窦建德居然在召集百官开朝会。正当大夏国文武百官三跪九叩山呼万岁的时候,李世民很不讲武德地冲了过来,大夏国君臣纷纷作鸟兽散,只撇下夏王窦建德一头扎进了“牛口渚”,被唐将白士让、杨武威生擒活捉。

在窦建德发兵虎牢关驰援王世充之前,军中就已经有童谣传唱"豆入牛口,势不得久",窦建德进了牛口,自然是被嚼完之后再反刍,最后两个渣都没剩下。

说完了被赦免的王世充和被斩杀的窦建德,咱们该来看看很讲义气的单通单雄信了:单雄信是王世充的部下,怎么说也没有王世充的罪过大,一起向唐军投降。王世充被赦免单雄信被杀,这不但是“杀降不祥”,而且也违背了“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原则,属于不打老虎只拍苍蝇了。

李世民要杀单雄信,徐世勣(就是徐茂功、李勣、李世勣)哭着求情,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封赏和官爵,只求保单雄信一命,但是被李世民无情地拒绝了,徐世勣只好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平生誓共为灰土,岂敢念生,但以身已许国,义不两遂。虽死之,顾兄妻子何如?”

徐世勣收养了单雄信家眷,也算尽到了朋友之责。这时候我们就发现问题了:单雄信只是王世充的部将,又有徐世勣苦苦哀求,李世民为什么不送这个顺水人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新旧两唐书中去找答案了。

答案一出自《隋唐嘉话》,单雄信差点杀掉李世民的四弟齐王李元吉(正史中李元吉是老四,李玄霸是老三):“雄信壮勇过人,勣后与海陵王元吉(李世民将其斩杀后追赠海陵郡王、巢王,谥号为剌)围洛阳,元吉恃其膂力,每亲行围。王充召雄信告之,酌以金碗,雄信尽饮,驰马而出,枪不及海陵者尺。勣惶遽,连呼曰:‘阿兄阿兄,此是勣主!’雄信揽辔而止,顾笑曰:“胡兒不缘你,且了竟。!”

这就是说,如果单雄信不看在徐世勣的面子上放过李元吉,太子建成就少了一个支持者,李世民不用发动玄武门之变,也可能坐上太子之位,这是李世民痛恨单雄信的第一种说法。

答案二出自《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和《新唐书·列传第十四》,单雄信差点杀掉的是当时的亲王李世民:“(尉迟敬德跟着李世民)猎于榆窠,遇王世充领步骑数万来战。世充骁将单雄信领骑直趋太宗,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

这样看来,单雄信只是要杀李世民,还没等近前,就被尉迟敬德一槊刺落马下。但是这种说法很不靠谱:当时李世民所在的唐军和单雄信所在的郑军连日鏖战,李世民怎么会有闲情逸致去打猎?尉迟敬德把单雄信刺落马下,单雄信后来怎么又毫发无伤地与唐军作战?

前两个答案好像都不太靠谱,第三个答案见于《旧唐书·列传第三》和《新唐书·列传第九》,单雄信确实有机会杀掉当时的秦王李世民,但是看在徐世勣的面子上,放弃了即将到手的盖世奇功,饶了李世民一命:“太宗围逼东都,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单雄信之所以“惶惧”,怕的当然不是秦王李世民,因为那时候他看李世民的脑袋都冒着金光——提回去咋也能换个国公、上柱国。

单雄信收起长枪撤退,实际是不想让兄弟徐世勣陷入险境——如果李世民被阵斩,徐世勣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单雄信放过了李世民,李世民却不肯放过单雄信:“收世充党与段达、杨注、单雄信、杨公卿、郭士衡、郭什柱、董浚、张童仁、朱粲等十余人,皆戮于洛渚之上。”

朱粲自然是该杀的,因为他是反王,而且作恶多端,单雄信只是王世充麾下大将,而且已经放下武器投降,李世民还是不依不饶,这就令人费解了:这是不是有杀人灭口之嫌?

单雄信没了,李世民面对寒光闪闪的枪尖是怎样的神态,也就成了永远的秘密。当然,李世民是一代雄主明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他对曾经放过自己的单雄信如此绝情,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有人替李世民辩解:单雄信反复无常,曾经背叛过李密,所以李世民留他不得。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李密杀害了单雄信的老朋友和故主翟让,单雄信此举也是卧薪尝胆待机报仇,而且比较而言,单雄信换主公从次数,还真不如秦琼和程咬金多,更远远不如六易其主的魏征魏玄成,魏征成了李世民的一面镜子,单雄信为啥不能为大唐所用或归隐山林?

一代雄主李世民容不下当世勇将单雄信,这一点笔者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最后只好请教读者诸君:李世民赦免王世充斩杀单雄信,只是为了报复洛阳城下的一枪之仇吗?如果单雄信肯为大唐所用,以他的勇猛善战,有没有可能成为凌烟阁功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蜀汉五虎上将,按武力值排行怎么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时期,不仅是因为当时的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人物鲜明,至今都影响着现代的人们。三国名将是大多数人了解三国历史的起源,比如刘备、曹操父子、张飞等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想要在三国时期出人头地除了像诸葛亮那样有谋略就是有一身“绝世武功”,才能流芳百世,为人

  • 韦庄:漂泊大半生,六十岁中举及第,晚年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韦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韦庄,又称韦端己,韦应物四世孙,生于晚唐,前蜀宰相,兼善诗词,“花间派”代言人之一,文风与温庭筠相近,并称“温韦”。说起韦庄,但就这个姓氏,便承载着无数荣耀,自隋唐开始,韦氏一族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名门望族,重臣名人不胜枚举,

  • 为什么说魏延是蜀汉死得最冤枉的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在效力蜀国期间,很是得刘备的重用与信任。公元215年,刘备攻占汉中,自领汉中王,并定都成都。这时蜀国需要一位将军来镇守汉中,当时蜀国诸将都认为张飞是镇守汉中的不二人选,但刘备却破格提拔魏延,任命他为镇远将军,前去镇守汉中。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有一次刘备在大宴群臣的时候

  • 曹操死前留下四员大将帮助曹丕 他们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人才,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穷其一生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心愿,稳定了战乱多年的局面,生前没有完成废汉自立的想法,但是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后,正式废汉为魏。曹操死前一直担心司马懿会造反,所以留下了四员大将帮助曹丕,但是全部都被曹丕处死了。张辽张辽是一员猛将,曾在白狼山之战率先

  • 陈到在蜀汉是何地位?名次仅低于赵云却并不出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蜀汉将领陈到的故事。说起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除了关羽和张飞外,定然有人会提及赵云,毕竟在《三国演义》的加工下,赵云被描绘成了一个武力出众的常胜将军,他刚一出场就能与文丑战成平手,后来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

  • 司马懿都能活到70多岁造反 曹丕为何到四十岁就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丕英年早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都知道,司马家族之所以能夺得大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司马懿太过长寿,熬死了太多的对手。魏明帝驾崩后,幼帝曹芳继位,司马懿遭到了另一位托孤大臣曹爽的排挤,司马懿无需再忍,撑着曹爽陪同曹芳远离洛阳,去高平陵祭陵之时,举兵发动政

  • 晏殊为什么能活成无数人羡慕的样子?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晏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古代,人生赢家应该是什么样子?很多人可能会说,人生赢家莫不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君,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何等威风。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很多史书或者是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虽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同时也处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中,

  • 三国时期最懦弱的诸侯:韩馥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历史有过无数次的战争,而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战争里诞生了很多特别厉害的人物,比如西楚霸王项羽,他著名战役破釜沉舟的事情可是名垂青史,是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打强的例子,从这个事情也不难看出,其实比起实力来说,赢的信念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历史上也有那种很懦弱的将领,比如三国的时候就有一个刺史,兵强

  • 令曹操闻风丧胆的两位将领,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曾令曹操闻风丧胆的两位将领,既不是关羽,也不是马超和赵云,那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这两位曾令曹操闻风丧胆的将领不是不是别人,真是张飞跟黄忠。黄忠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张飞一人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退曹军几十万大军,令曹军闻风丧胆,吓得曹操胆战心惊,威震长坂

  • 关羽拒绝孙权的提亲,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介绍了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提亲的事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只有一个闺女。当时东吴的主公孙权派遣使者诸葛瑾,到关羽驻防的荆州,希望和关羽结成亲家,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会使得东吴与刘备集团更加亲密,可以更好地对付双方的强敌--曹操集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