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殊为什么能活成无数人羡慕的样子?他有哪些成就?

晏殊为什么能活成无数人羡慕的样子?他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93 更新时间:2024/1/16 13:10:15

说到晏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古代,人生赢家应该是什么样子?

很多人可能会说,人生赢家莫不是权倾天下的一国之君,九五之尊至高无上,何等威风。

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很多史书或者是影视剧中可以看到,虽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却同时也处在各种各样的约束中,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自由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恐怕是云霓之望。

我们如今说起人生赢家,除了一生平安顺畅,最重要的便是自由二字,人身自由,财务自由,思想自由,一切的一切都基于合理的自由度之上。通俗来讲,既要有钱,又要有闲。

在古代,能称得上是人生赢家的人显然不多,初唐贺知章算一位,今天要说的北宋晏殊,也是一位,相比之下,竟比贺知章更让人羡慕。

晏殊,又称同叔,工诗善文,以词闻名,宦海沉浮,官拜宰相,文政均占首席,一生六十余载,身上有不少标签,有人说他是“太平宰相”,有人说他是“富贵闲人”,当然,在世人眼中,他还是个名副其实的“宋词先锋”。

晏殊似乎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很顺利,少年得志,中年富贵,晚年安宁,欧阳修曾形容晏殊: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宋文娱圈此,尤其是在真宗、仁宗时期,朝廷可谓人才济济。在街道上随便一抓,五个人里面就能抓到一个大才子。

有才的人那么多,晏殊却能成为一抹不一样的烟火,活成了无数人羡慕的样子,个中缘由,值得探讨一番。

01 /

少年得志,出名要趁早

晏殊可以说是一个神童,自小就聪明好学,勤奋上进,5岁便能创作诗文,十岁出头就被举荐参加宋代特有的童子科,据说考试时晏殊因为看到原题,主动要求换了一套试卷,耿直少年,总是容易得到大人的赞赏,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授其秘书省正事,留秘阁读书深造。

世上从来不缺少神童,不管是初唐的王勃卢照邻等人,还是同时代的仲永,皆天赋过人,名噪一时。

可历数几位就不难发现,这些人中善终者却很鲜见,英年早逝或者泯然众人,而晏殊却能顺畅一生,善始善终。除了时代给予的一些客观因素之外,或许更多的原因源自于主观,千人千面,性格决定命运,此话可谓是真理。

晏殊少年成名之后,似乎没有流露出过多的喜悦,反而一头扎进书堆继续学习,正是青春年少,自然也有一颗行乐的玩心,可晏殊没有殷实的家底,刚刚上班也没多少积蓄,便也就断了念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正因为此,小晏殊在皇帝面前挣了一波表现分,这为他之后的仕途路埋下了坚定的基石。

02 /

交友持重,遍布关系网

晏殊在深造的三年里,学习勤奋,交友持重,深得器重,不久便被委任为太常寺奉礼郎,跨过基层直升中央。

凭着积累下来的工作经验和人脉圈,渐渐的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随之,生活也慢慢富足起来。

他喜欢宴请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每有嘉客必留,留亦必以歌乐相佐”。

他豁达大度,待人以诚,因此朋友圈里多是一些有志之士,以至于后来,升职之后,手下皆是可用的贤才,欧阳修在《晏公神道碑铭》中说:

公为人刚简,遇人必以诚,虽处富贵如寒士,樽酒相对,欢如也。得一善,称之如己出,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等,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当公居相府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03 /

填词作赋,成文坛先锋

晏殊生活富足,又喜欢饮酒作乐,但是在他的作品中,却极少描绘这种觥筹交错、歌台舞榭的华丽场面。当时词人李庆孙填了阙《富贵曲》,里面尽是诸如“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之类的描述。晏殊对于晒朋友圈,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说言语,惟说气象: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

一边填词一边喝酒,去年是这样的天气,这样的亭台,今年还是。燕来花落,在自家花园里散散步,又是何等的惬意。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破阵子》

在晏殊的作品里,还经常有朱帘、炉香、亭台、庭院等意象。晏殊自己吟咏富贵,从不夸耀金玉锦绣,而只是说气象。比如“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幙中间燕子飞”,还有“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养尊处优,闲适自得,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什么晏殊会被后世称为“富贵闲人”。

不过,读晏殊的作品,很多人都会读出一种惆怅,时而伤时,时而念旧,时而相思,顺遂如斯,却也偶发怅然之词,难免有矫情之嫌。

如果再细细品读他的人生经历,或许就能够理解他的心境。

晏殊还有一个小自己三岁的弟弟叫晏颖,当年兄弟二人同作为神童被举荐,同被召试翰林院赐进士。但在晏殊二十岁那年,这个弟弟去世了。紧接着,结发妻子李氏病逝。二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二十四岁,母亲又去世....

仕途上虽然大体顺畅,可中年为官期间,也曾三度被贬。二十四岁因指责自己上司不该升职被贬一年;四十二岁因仁宗获悉“换太子”内幕,遭受牵连被贬;晚年因和欧阳修的恩怨被弹劾,他重提当年换太子旧事而惹怒仁宗,再度被贬……

年少得志,晚来厚宠,纵然是富贵闲人,却也有旁人不知的小惆怅: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晏殊一生笔耕不掇,如今记录在册的作品数以万计,产量高,成就同样也高,后世普遍认为,是晏殊把令词的艺术品位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掀开了宋初令词创作的新篇章,后人评价他是“倚声家之初祖”“导宋词之先路者”。他的词集《珠玉词》更是被评价为“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04 /

育儿有方,父子美名扬

晏殊四十七岁时,迎来了七胎儿子,这儿子便是晏几道,父子二人俱是词坛大家,亦可比肩“三曹”“三苏”了。

晏几道自幼聪颖过人,也是个神童级人物,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就参加科举考试,也拿了个进士的名头回来。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夙愿,而育子有方可以说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了。

晏几道,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便是那首《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词中最妙的就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却似乎是借用之句,原出自于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可如今谈到这千古名句,竟让人不念来处,这便是高手。

晏几道的其它名句,诸如: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

天涯岂是无归意, 真奈归期未可期。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父子二人在大宋文坛风生水起,美名遍扬天下。

05 /

太平宰相,政绩也斐然

晏殊处于太平时代,无开疆拓土之功,也无拨乱反正之劳,虽流连舞榭,但他为官期间,还是留下了不少耀眼事迹。

仁宗朝,西夏元昊叛乱时,时任宰相兼枢密使的晏殊,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后加强军备,分析军情,使得宋军屡退来犯之敌。

他重视文化教育,大力扶持书院,开兴办教育之先河。

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

此外,为史学家称道的“庆历新政”,也是发生在晏殊当政时期。

可见前文提到欧阳修说晏殊“明哲保身”则略有偏颇,晏殊能执掌宰辅之位十余年,颇受真宗、仁宗二帝的信任,这远不是“保身”可以做到的。

而总体来看,晏殊一生喜多忧少,“富贵闲人”、“太平宰相”、“宋词先锋”每一个标签都恰如其分。

他为人子,少年成名,品学兼优,光耀门楣。

他为人臣,忠心不二,实干务实,政绩突出。

他为人父,身正学高,才行并举,育子有方。

如果说人生赢家是一种人生境界,那晏殊就是自己一步一步抵达的,每一步都自然而然。

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对于晏殊来说:

第一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人生茫茫,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这一境界,是“立”。

第二境界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失去是常态,却总有一些东西得以永恒,这一境界,是“守”。

第三境界是“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经历世事无常,最终豁然,追忆来昔,能把握的却只有当下,这一境界,是“得”。

人生三境界,晏殊看的通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最懦弱的诸侯:韩馥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历史有过无数次的战争,而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战争里诞生了很多特别厉害的人物,比如西楚霸王项羽,他著名战役破釜沉舟的事情可是名垂青史,是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打强的例子,从这个事情也不难看出,其实比起实力来说,赢的信念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历史上也有那种很懦弱的将领,比如三国的时候就有一个刺史,兵强

  • 令曹操闻风丧胆的两位将领,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曾令曹操闻风丧胆的两位将领,既不是关羽,也不是马超和赵云,那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首先这两位曾令曹操闻风丧胆的将领不是不是别人,真是张飞跟黄忠。黄忠和张飞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张飞一人在长坂坡一声怒吼,吓退曹军几十万大军,令曹军闻风丧胆,吓得曹操胆战心惊,威震长坂

  • 关羽拒绝孙权的提亲,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里介绍了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提亲的事情。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关羽只有一个闺女。当时东吴的主公孙权派遣使者诸葛瑾,到关羽驻防的荆州,希望和关羽结成亲家,让关羽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会使得东吴与刘备集团更加亲密,可以更好地对付双方的强敌--曹操集团。但

  • 秦观的性格受到了哪些影响?他为什么会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秦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开始之前,想先说一说“愁”。这应该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情绪,说不清道不明,千人千愁,各不相同,古来写愁者,也层出不穷。曹孟德说“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李重光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 东魏丞相高澄是出身?拒绝皇帝敬酒呗打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东魏丞相高澄是出身?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酒桌文化,自古有之,在很多人看来,这属于咱们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强制性的敬酒、劝酒,把人际关系搞得险象环生,不适应这种场合的人无不战战兢兢;“敬酒不吃吃罚酒”,敢在酒桌上对领导说不,甚至有可能面临皮肉之苦。不过世事无绝对,领

  • 关羽有三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他怎么错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有的人活着却跟死了没什么两样,就像是三国时期的吕布一样,虽然苟活于世,但是尽早他都将会是人家的刀下之鬼!为何呢?在乱他吕布不讲信义,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长久乎?而有的人虽然死了,但是跟活着一样,世人都要给他面子,甚至会给他的后代面子,就像三国时期的武圣关羽一样。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嘉靖皇帝:历史上唯一害死三位皇后的禽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确有一个皇帝害死过三位皇后这回事,而这件事就发生在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罪魁祸首便是明世宗嘉靖皇帝。这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仅此一例。《明史》对此也有详细的记载。明朝皇帝多昏君,明世宗嘉靖皇帝便是其中的一个。嘉靖末年,民间竟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嘉者,家也。靖者,尽也。民穷财尽,糜有子遗

  • 揭秘中国历史恶人之最 和珅仅排第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的锃光发亮。小孩子都会也都会像审犯人一样,站在铜像前,自己拍戏,演岳飞。那时候我们的心中秦桧应该是最恶的人了。但是没想到,新鲜的历史恶人排行榜竟然每有秦桧,而且和珅竟然也只排第九。第一、赵高秦朝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逼死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

  • 曾国藩为何四次拒绝部下推举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曾国藩不仅精通为官之道,又是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他的思想谋略精华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册)以清新的文笔,故事化的讲述方式,诙谐幽默的叙事风格,讲述了曾国藩的为人处世之道。不反1864年

  • 蒙古的大军为何三次都未征服小小的越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蒙古帝国在十三世纪的兴起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异数,几乎没有人会想到一个上一个世纪还默默无名的游牧民族,竟能快速征服大半个欧亚大陆。蒙古彪悍的骑兵像狼群般狂飙过漠北草原与中原大地,终于来到了遥远的南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小小的安南,蒙古大军却接连三次沉沙折戟……网络配图三度败北的蒙古军队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