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时期最大贪污案,处死副部长及以下官员几万人

朱元璋时期最大贪污案,处死副部长及以下官员几万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2/7 21:39:11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全国最高财政经济部门二把手)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

网络配图

据说,在这个官员勾结舞弊的大贪污案件中,被贪污了的财物总计可以折合精米2400多万石。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全国一年的税粮收入。

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郭桓案与空印案所杀人数合计达七、八万人。

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百姓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民怨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

事件经过

1385年明太祖怀疑担任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彧与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偕同户部侍郎郭桓等人共同舞弊,下令调查。同年三月,御史敏、丁廷举告发郭桓利用职权,勾结李彧、赵全德、胡益、道亨等贪污,其事项有:

一、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降低朝廷岁收。

网络配图

二、私吞浙西的秋粮,浙西秋粮本应该上缴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上缴两百多万石。

三、征收赋税时,巧立名目,征收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郭桓等人总共贪污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为此,明太祖决心趁机扫荡全国贪污官员。

最后的结果是,"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为了追赃粮,演变成全国骚动,民间富人莫不因此破产,史称"郭桓案"。

网络配图

所有中央六个部和全国各地、各级的大部分官员被牵连进去。朱元璋自己说,此案“天下诸司尽皆赃罪,系狱者数万,尽皆拟罪”。《明史》的《刑法志》记载:自六部左右侍郎,即从中央六部每个部两位副部长开始的以下官员全部处死,全国各地各级官员处死者数万人。由于“寄赃遍天下”,所以,“百姓中产之家大抵皆破”。

最后,明太祖为了平息民怨,将审刑司吴庸杀了,并称折算赃粮实有两千石百多万石,"恐民不信,但略写七百万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只干了27天就被轰下台的荒唐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刘贺,是西汉的第八任皇帝,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史称昌邑王。据说,在他在位的27天内,干了1127件荒唐事,平均一天40件,真是匪夷所思。汉武帝万万没想到,老谋深算,最终反算了卿卿性命,他立子杀母,血腥的对待了他的宠妃,他逼死了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他这么费尽思虑,最后江山兜兜转转,仍然落在卫子夫的后

  • 揭西汉刘邦“感龙而生”入世神话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传闻刘媪有一次在水泽旁睡着了,梦见一个神仙与她交媾。当时天空中雷电大作,太公急忙跑到水泽边,见到一条赤龙在刘媪上方盘旋。于是刘媪有了身孕,生下刘邦。西汉刘邦“感龙而生”是否真实?如果历史并没有“感龙而生”那么西汉刘邦“感龙而生”入世神话的由来又是怎样产生?小编马上与大家仔细探讨。网络配图汉高祖

  • 剑宗中武功最高者封不平:一个正直的武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笑傲江湖封不平是一个痴心于武功和权势的人,他的身份是令狐冲师叔辈的人物,也是上一代剑宗中武功最高强的人。在笑傲江湖这本书中,封不平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封不平原先是华山派剑宗中武功最高强的人,但是在十几年前的剑宗与气宗比试中,剑宗落败,气宗的岳不群成为了华山派的掌门,剑宗的人不是自刎就

  • 揭汉光武帝刘秀:光武帝因何笼络人心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刘秀善于笼络民心:在统一天下后,光武帝刘秀就基本上不再用兵,甚至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也以安抚为主,化干戈为玉帛。这些措施都是深得人心的。网络配图刘秀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史称光武帝。历史上对于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评价很高,说他上承天命,拨乱反正,使天下得以安定,并一心谋求国家振兴,是一位“中兴之

  • 揭韩信死因 吕后杀韩信借谋反莫名定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韩信是秦汉之际的着名军事家,汉王刘邦之大将,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可是,韩信在功成名就后,却不能寿终正寝,在汉高祖十一年,被吕后、萧何设计以谋反罪被诱杀。一代英杰落得如此下场。究竟韩信之死是为何?吕后为什么要杀死韩信?网络配图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刘邦并未有杀韩信之

  • 虎毒也食子:清太祖努尔哈赤杀子史实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清太祖努尔哈赤又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令这位一国之君残忍到萌生了杀子的动机?网络配图清太祖努尔哈赤杀子是满清一大疑案。作为大清国的创始人,努尔哈赤为何会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无法弥补的过失令这

  • 为清朝挽回百万领土,慈禧下令30年不准弹劾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末年的政界,有四个赫赫有名的大臣,大家可能认为他们全部都是进士,但其实不然,四个人中有一个人考了三次都没考中,再加上他没有殷实的家庭背景,所以只得回到家乡做农民,这个人便是左宗棠。在清朝以及整个古代,平民子弟要想改变命运,踏入高层社会,除了科举考中,别无他法。那么,并没有考上进士的左宗棠为何后来

  • 和珅所贪财产嘉庆曾反复清查 仍无法估值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晚清外交家薛福成所着的《庸庵全集》里面有一节叫《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数字挺吓人的,已经估值的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加上没有估值的,总计约11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朝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000万两白银。网络配图翻开清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第一份就是嘉庆皇帝的上谕,时间是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

  • 和珅惊人贪污背后:因清朝执法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有清一代,乾隆朝官吏贪墨之风尤盛,其时,不仅案件多发,婪赃巨大;据统计和珅家产相当于当时清政府的十五年财政收入。尽管乾隆帝屡兴大狱,而贪风愈盛,其原因为清政府执政过程中执法不一。网络配图乾隆朝贪风之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官僚政治日趋腐败的产物,而盛世之下,官绅士子追求豪华生活的社会风气,也为官员

  • 第一位造访西域的帝王:周穆王见西王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史记》中称张骞通西域为“凿空”(开通道路,含开创之意)。然而,事实上,我国同中亚、西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很多年,就已经开始了。周穆王西游见西王母就是其中一例。网络配图周穆王,姓姬,名满,是西周第五代君主。据史书记载,他在位时,曾制定刑典,重振朝纲。郭沫若主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