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棣誓要抓遍天下尼姑 残暴不仁还是另有隐情

朱棣誓要抓遍天下尼姑 残暴不仁还是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3/12/23 16:06:53

据史料记载,永乐18年,明成祖朱棣下了一条奇怪的圣旨:但凡北京、山东境内道及尼姑,逮上京诘之。随后,明朝便大肆抓捕尼姑道士,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被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讯,验明身份。明成祖与这些信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的尼姑有恩怨,以致全国的尼姑都遭受这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

网络配图

这场千古以来史无前例的尼姑逮捕案,起源于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永乐十八年,山东境内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官府不但没有发救济粮,还抓捕了大量聚众官府讨要粮食的农民,许多人被活活打死。二月唐赛儿以白莲教的名义组织农民数千人,以红白旗为号于滨州起义对抗朝廷。起义军迅速占领了青州、诸城、吕县、军威大,山东地方官吏惶恐不安,三司联名上奏朝廷。

成祖朱棣闻报后大为震怒,立即派遣官员,星夜赶往卸石棚寨招安;但遭到唐赛儿的坚决拒绝。明朝虽然镇压了这次农民起义,但主要起义领袖唐赛儿、宾鸿、董彦皋等都安全转移。朱棣随后将柳升下狱,并以“纵贼为乱不言”之罪名,把山东布政使、参议、按察使、按察副使、佥事和发生起义的郡县官吏,统统处死。

网络配图

为追查唐赛儿下落,又于同年3月至5月,两次下旨逮捕京师、山东境内的女尼和女道士,后又逮捕全国数万名女尼及女道士,押解京师审查,但终未发现其踪迹。因为她利用白莲教在民间的广泛影响,蛊惑群众。自号“佛母”,声称能预知未来。为防止唐赛儿出家为尼,混入道姑之流,朱棣在同年3月和5月下旨:“但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姑及女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于是先后有一万多名尼姑、道姑被逮往京师诘问,但是唐赛儿还是“不知所终”。

唐赛儿的下落有两种说法: 唐赛儿兵败后官军搜捕她不能得,怀疑她隐藏在尼姑或女道士中,于是逮捕了北京、山东等地尼姑女道士多人,送京都审问,但终未能抓唐赛儿。

网络配图

唐赛儿曾被生擒,九朝野记所载:“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

至于唐赛儿是否藏于佛门道家,或是战死沙场,或是为民间群众保护,后人都不得而知。但是直至朱棣死后,官府依然没有她的下落。几百年间,历代史学家为了寻她,皓首穷经,至今却仍无定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罕见!揭秘死后和母亲及妻子同眠一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5年的时候,汉代的开创者刘邦重病不起,不久后便与世长辞。刘邦死后,时任太子的刘盈即位,在吕后的专权之下,汉惠帝刘盈做了七年的影子皇帝,最终也随刘邦的脚步而去。八年之后,朝堂之内的功臣派和皇族排终结了吕氏的专权,迎来了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盈之后,吕氏又另立两个少帝)。网络配图汉文帝

  • 清太宗皇太极的宗室斗争 换旗南面独尊打压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祖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推荐下登上汗位,汗权受到王权的抑制。皇太极在摧抑诸王之后,初步实现了皇权的集中。但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相似,集权建立在崇高的个人威望基础之上,王权势力依然强大。一、清太宗嗣位的背景清太祖去世后,四贝勒皇太极在诸贝勒推荐下成为新的大汗,即清太宗。“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

  • 揭秘明朝朱元璋为何要杀了安庆公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安庆公主,是明朝的嫡公主。父亲是明太祖朱元璋,母亲是马氏孝慈高皇后。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共有十六个女儿,这十六个女儿分别是:临安公主、宁国公主、崇宁公主、安庆公主、汝宁公主、怀庆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寿春公主、十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含山公主、汝阳公主、宝庆公主。安庆公主是朱元璋的第四

  • 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 究竟失败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悟”为此道之起步,“破”为此道之续步,“习”为此道之化步。齐桓公本是一代雄杰,在贤相管仲和鲍叔牙的辅佐下,成为春秋时期各诸侯的第一位霸主。而至晚年则意志衰退,宠妾用奸,好色起佞。他有六个儿子,均从庶出,也都有资格继承君位。网络配图齐桓公先是立昭为太子,而竖刁、易牙等人却欲谋立无诡为太子,并对管仲极

  •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南迁?大明灭亡前夕的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最令人感喟的是在于它的不可逆转性,孙中山先生说,世界大潮浩浩汤汤,顺之则生逆之则亡,历史大潮也是如此。但每每有各种时刻,我们会生出许多遐想,如崇祯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甲申之变。相信没有一个历史学家会指责崇祯皇帝是一位庸碌之主,那么如果崇祯皇帝选择了南迁会如何?南明还会不会迅速灭亡?大清的定鼎

  • 成吉思汗总喜欢西征 竟是因为恐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成吉思汗的领土扩张,一度引起争议,冉平却用民族性的角度去分析:在现代人的脑中,业已形成的思维定势是,侵略就一定是为了争夺能源、财产、人民。可对于成吉思汗来说,恰巧并非如此。蒙古族的生活就是不停行走,成吉思汗的征服不是为了敛财和统治,原动力是从日出之地走到日落之城的焦虑和不安。“一本书写完,和作者就没

  • 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谢安的趣闻轶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刘义庆组织人编著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汉末、三国和两晋时期的上流人士们的生活,有言行举止,有趣闻轶事。书中所写对象以魏晋的风流名士为主,而其中又以谢安为最。图片来源于网络有人粗略作了一个统计,《世说新语》全书共有1100多条事迹,其中涉及谢安的就有114条。所以可以说,谢安是《

  • 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叛将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在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拥立楚怀王。图片来源于网络项梁被杀后,项羽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英布

  • 著名军事家刘伯温退隐续命12年是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基生于1311年7月1日,是元末明初的一名军事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他字伯温,是汉族人,祖籍是浙江省文成县人,因此,又有人称刘伯温为“刘青田”。在明朝建立了之后,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被人称为“刘诚意”。死后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此又被成为“刘文成”、“文成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刘伯温自幼便十分

  • 曾国藩名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清朝的末期要是没有曾国藩,将会灭亡的更快。图片来源于网络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攻占湖南,曾国藩奉旨前往抗击成立湘军,湘军一作战勇猛远近闻名,人们只知道湘军常打胜仗,并且士气高涨,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