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代的名臣颜之推和颜真卿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唐代的名臣颜之推和颜真卿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2/22 8:02:21

颜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备受世人推崇,被称为是“家教规范”。而颜真卿是唐代的名臣,他的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界的瑰宝。那么,颜真卿和颜之推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颜氏家谱上可以看到,颜回是颜氏的祖先,传至颜之推是第35世,而颜真卿是第40世,颜之推和颜真卿是本家。

颜之推出生于531年,一生历经三朝,自己感叹“三为亡国之人”。他的《颜氏家训》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其教育思想至今仍充满着借鉴意义,而颜之推也正是因为这一部书而享誉千古。

颜真卿出生于709年,卒于784年,是唐代的名臣,也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为人耿直中正,光明磊落、忠君爱国。然而,颜真卿的仕途坎坷,一生中多次被贬,但是颜真卿无论在处任职,其政绩都十分突出,备受当地百姓爱戴。可惜的是,77岁的颜真卿受小人陷害,叛将利诱颜真卿不成,终究将其杀害。

颜真卿被世人所传颂的不仅是他的为人和政绩,还有他的书法作品,历经千年仍然在书坛中熠熠生辉。他的书法功底深厚,十分精妙,创立了“颜体”,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真卿才华横溢,有许多作品都被流传于世,备受世人推崇。

颜之推读书方法介绍

颜之推是我国历史上享誉千秋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依然对现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他对读书方法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的读书方法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颜之推认为读书是家训的核心,而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使心胸开阔,眼睛明亮,更有利于做实事。对于读书,颜之推认为,其一:读书必须虚心务实,不能骄傲自满。其二:读书的范围必须宽广,做到博览群书。只有尽可能地扩大阅读范围,才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对比和吸收,才能对所学到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读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独立能力和生活能力。

其三: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他认为读书必须刻苦,哪怕每个人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同,但只要孜孜不倦,就可以将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另外,读书必须要趁早,年幼时读书,精神会比较专一,长大后就会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但是,如果错过了最好的读书时机,也要抓住其他的时候学习,人的一生应该都在学习中度过。其四: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相互切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与友人一起交流,这样可以在交流中看到不同的见解,从而得到新的发,有利于对知识的吸收,也能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避免出错。

颜之推的读书方法,在他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中可以得到体现,对读书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颜之推的名言有哪些

颜之推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教育家,凭借一部《颜氏家训》而享誉千古。他也有许多名句流传了下来,而这些名句也可以反映他的一些教育思想。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部分名句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1、“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高智商的人是不用教育的,他们是上帝的宠儿,是天才,往往可以无师自通,不教自晓。而智商低的人也是不用教育的,因为哪怕对其进行教育,其中的道理他们也不会明白。真正需要教育的人,就是介于“上智”和“下愚”之间的“中庸”之人。中庸之人受到教育才会获得知识,增长见识,明白道理,对社会的发展才生益处。

2、“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已,修身以求进也。”这句话指明了古今学者学习的不同目的。“行道”指的是对儒家学说的学习以及传扬。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对儒家学说的学习已经传扬,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而如今的人学习,通过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来完善自己,进而更好的“利世”。所以,颜之推认为的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一批实用的人才。

3、“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颜之推认为教育要趁早,因为人在小的时候,精力更容易集中,受到外界的干扰比较少,而且记忆力强,他们学习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好。

颜之推的名言还有很多,在他的名言中,我们不难看出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古代最惨监考官:泄题被杀 半截身蘸血写七“惨”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王朝科考怎么泄密,驾考考试员是监考官吗,科目三考试监考官是谁

    天气转暖,高考、中考又将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考试十分重视,而且特别重视它的公平性。网络配图在中国,考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

  • 张鲁被曹操重用为何最后反而被曹操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丕为什么要杀死曹洪,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曹丕吐血

    张鲁,生活于公元前大约300年,字号公祺,东汉末年沛国人,今江苏一代的人,曾经是割据汉江一代的军阀贵族,祖上有天师道教,他是曾孙,所以他也是师傅自称“师君”!后来他投降于曹操,被曹操封赏给予田地!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争频发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局势混乱,百姓生活在一片水生火热当中,很

  • 李治的任性不只是娶后妈 还曾逼着文官去打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治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李治怕老婆,李夫人的儿子

    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已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但随着国力增强,原本还算精简的官僚机构也海绵吸水般膨胀起来。到高宗永徽年间,每年参加国考的人数不胜数,连候补官员也常常多达万人。唐代的考核标准是“身、言、书、判”四项。可前两项没有什么硬标准,第三项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能卡一卡人的只剩下“判词”这项了。因此,主持

  • 为取悦美人 汉成帝刘骜竟杀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成帝为什么杀儿子,汉成帝刘骜是谁的儿子,刘骜没有孩子么

    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汉宣帝的孙子,汉元帝的长子。汉宣帝听说嫡孙降生后,非常愉快,非但“常放上下”,而且亲自为他取名刘骜(ào),字太孙。骜者,千里马也;太孙者,皇太子之继启人也。网络配图单自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汉宣帝对刘骜的期待和厚爱。刘骜钟头“好真经,阔博审慎”;长大后,却喜爱上了

  • 东晋名士王子猷才高八斗为何名气却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内瓦印记有名士吗,王子猷是个怎样的人,雷达与名士哪个档次高

    王子猷,又可以称为王徽之,是晋朝时期知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也是王献之的哥哥。虽然大家对这个人的了解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和气度并不输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王羲之和王献之。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王子猷这个人,我觉得最适合他的词就是洒脱。他身上充满了东晋知识分子的那种傲然之气,像是挣脱了世俗

  • 揭秘:诸葛亮的一生中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晚年屡战屡败,诸葛亮一生的3个失误,诸葛亮真实的历史功绩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是没能说服关羽联吴抗魏吗?是没能阻止刘备伐吴吗?是多次北伐劳而无功吗?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

  • 著名书法家王子猷为何不喜欢作桓车骑兵参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子猷看竹,著名书法家作品,王子猷作桓车骑兵参军

    相信大家对王子猷这个名字肯定很陌生,可是如果我提到王徽之的话,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子猷就是王徽之,是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同时他也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身为王羲之的儿子,书法当然也是他的一大招牌。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有着冲天的才气,也有着放荡不羁的性子,他对当时盛行的所谓名士的风气十分崇尚,所

  • 真实的狄仁杰浅陋小气 曾想帮堂姨儿子走后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狄仁杰在小刘庄断案,狄仁杰后代满门抄斩是真的吗,狄仁杰后代满门抄斩

    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候的重臣,在电视剧的炒作之下。都知道他的清官和智者的化身。其实历史上对他评价也颇高。因为他的正直。但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些小事让人遗憾。网络配图一是说他有个堂姨卢氏,居午桥别墅,狄仁杰很敬重她。一个雪天,狄仁杰到堂姨那里,见表弟打猎回来,将猎得的野兽摆了一地。狄仁杰说,我现在有幸是

  • 历史上蒙古可汗元定宗贵由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古黄金史,蒙古可汗图片,元末蒙古人下场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

  • 秦始皇一生从不怕死到不敢死 秦朝灭亡因怕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华夏,一生波澜壮阔,但深究其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秦始皇称帝后,他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