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同治皇帝竟然不是死于天花 而是另有死因

同治皇帝竟然不是死于天花 而是另有死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611 更新时间:2024/1/30 19:16:41

同治帝亲政还不到两年,就忽然患了重病,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驾崩了。死的时候年仅1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同治帝的突然死亡也成为了大清朝无数的谜案之一,为我们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猜测和疑问。在晚清的皇帝中,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史界和一般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根据正史记载是死于天花。但在民间流传甚广的是,同治帝是因微服逛妓院,染上梅毒而死的。

网络配图

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通过野史、小说、电影等通俗载体流传于世,似乎是家喻户晓,成为老百姓茶饭后的谈资。在历史研究者当中,也有人持同治死于梅毒说法的,但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应根据可靠的档案史料来解开这个疑案。他们通过对清宫档案史料的分析,认定同治确系死于天花而不是梅毒。双方各执一词,同治的死因也就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解不开的谜。 民间传说同治帝是死于了梅毒,而又有传说是死于天花,那同治帝的病情和死因究竟是什么呢?

老百姓之所以怀疑同治帝死于梅毒,也是有原因的。据野史《清宫遗闻》的记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

网络配图

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但他又说:“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个变故,直接造成了同治帝的猝死: “十二月初四日午后,皇后阿鲁特氏来东暖阁视疾,当时载淳神志清醒,看见皇后愁眉锁目,泪痕满面,乃细问缘由。这时早有监视太监走报西太后,说皇帝和皇后阁内私语。慈禧急来东暖阁,脱去花盆底高跟鞋,悄悄立在帷幔之后窃听,并示意左右禁声,切勿声。此时皇后毫无察觉,哭诉备受母后刁难之苦。

网络配图

皇帝亦亲有感受,劝她暂且忍耐,待病好之后,总会有出头的日子。不料慈禧听到此处正刺所忌,竟勃然大怒,立刻推幔闯入帏内,一把揪住皇后的头发用力猛拖,一大撮头发连同头皮都被拉了下来,又劈面猛击一掌,顿时皇后血流满面,惨不忍睹。慈禧又叫太监传杖,棒打皇后。同治大惊,顿时昏厥,从床上跌落在地,病势加剧,从此昏迷不醒。急传先曾祖入阁请脉,但已牙关紧闭,滴药不进,于次日夜晚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唐代的名臣颜之推和颜真卿之间的关系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颜真卿与颜之推,张旭与颜真卿,颜回与颜真卿的关系

    颜之推是南北朝有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传世著作《颜氏家训》备受世人推崇,被称为是“家教规范”。而颜真卿是唐代的名臣,他的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界的瑰宝。那么,颜真卿和颜之推又是什么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图片来源于网络从颜氏家谱上可以看到,颜回是颜氏的祖先,传至颜之推是第35世,而颜真

  • 古代最惨监考官:泄题被杀 半截身蘸血写七“惨”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王朝科考怎么泄密,驾考考试员是监考官吗,科目三考试监考官是谁

    天气转暖,高考、中考又将如期而至。考季凶猛,自古如此。在中国,博得前途、获得良好的出路、改变自己乃至家人的命运,考试是唯一的办法。只有考上了,才能走出去,才能得到更多的机会,因此,从古至今,人们都对考试十分重视,而且特别重视它的公平性。网络配图在中国,考试也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隋唐之前,比较

  • 张鲁被曹操重用为何最后反而被曹操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曹丕为什么要杀死曹洪,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曹丕吐血

    张鲁,生活于公元前大约300年,字号公祺,东汉末年沛国人,今江苏一代的人,曾经是割据汉江一代的军阀贵族,祖上有天师道教,他是曾孙,所以他也是师傅自称“师君”!后来他投降于曹操,被曹操封赏给予田地!图片来源于网络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争频发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天下局势混乱,百姓生活在一片水生火热当中,很

  • 李治的任性不只是娶后妈 还曾逼着文官去打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治武则天是什么关系,李治怕老婆,李夫人的儿子

    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已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但随着国力增强,原本还算精简的官僚机构也海绵吸水般膨胀起来。到高宗永徽年间,每年参加国考的人数不胜数,连候补官员也常常多达万人。唐代的考核标准是“身、言、书、判”四项。可前两项没有什么硬标准,第三项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能卡一卡人的只剩下“判词”这项了。因此,主持

  • 为取悦美人 汉成帝刘骜竟杀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成帝为什么杀儿子,汉成帝刘骜是谁的儿子,刘骜没有孩子么

    刘骜(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汉宣帝的孙子,汉元帝的长子。汉宣帝听说嫡孙降生后,非常愉快,非但“常放上下”,而且亲自为他取名刘骜(ào),字太孙。骜者,千里马也;太孙者,皇太子之继启人也。网络配图单自这个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汉宣帝对刘骜的期待和厚爱。刘骜钟头“好真经,阔博审慎”;长大后,却喜爱上了

  • 东晋名士王子猷才高八斗为何名气却不大?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内瓦印记有名士吗,王子猷是个怎样的人,雷达与名士哪个档次高

    王子猷,又可以称为王徽之,是晋朝时期知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也是王献之的哥哥。虽然大家对这个人的了解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华和气度并不输于我们日常所熟悉的王羲之和王献之。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王子猷这个人,我觉得最适合他的词就是洒脱。他身上充满了东晋知识分子的那种傲然之气,像是挣脱了世俗

  • 揭秘:诸葛亮的一生中最大的失败竟是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晚年屡战屡败,诸葛亮一生的3个失误,诸葛亮真实的历史功绩

    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是什么?是没能说服关羽联吴抗魏吗?是没能阻止刘备伐吴吗?是多次北伐劳而无功吗?都不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成功地说服刘备夺取刘表治下的荆州。当初诸葛亮在草庐之中,对刘备侃侃而谈,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主张。这就是“隆中对”。隆中对力主联孙抗曹,但其能够得以施行的基本前提就是取

  • 著名书法家王子猷为何不喜欢作桓车骑兵参军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子猷看竹,著名书法家作品,王子猷作桓车骑兵参军

    相信大家对王子猷这个名字肯定很陌生,可是如果我提到王徽之的话,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子猷就是王徽之,是东晋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五个孩子。同时他也是东晋时期的名士,身为王羲之的儿子,书法当然也是他的一大招牌。图片来源于网络他有着冲天的才气,也有着放荡不羁的性子,他对当时盛行的所谓名士的风气十分崇尚,所

  • 真实的狄仁杰浅陋小气 曾想帮堂姨儿子走后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狄仁杰在小刘庄断案,狄仁杰后代满门抄斩是真的吗,狄仁杰后代满门抄斩

    狄仁杰是唐朝武则天时候的重臣,在电视剧的炒作之下。都知道他的清官和智者的化身。其实历史上对他评价也颇高。因为他的正直。但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些小事让人遗憾。网络配图一是说他有个堂姨卢氏,居午桥别墅,狄仁杰很敬重她。一个雪天,狄仁杰到堂姨那里,见表弟打猎回来,将猎得的野兽摆了一地。狄仁杰说,我现在有幸是

  • 历史上蒙古可汗元定宗贵由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蒙古黄金史,蒙古可汗图片,元末蒙古人下场

    元定宗贵由是蒙古帝国的可汗,也被人称为贵由汗,元定宗贵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和乃马真后的第一个儿子。元定宗贵由早年就参加了征伐金朝的战争,并且在这次战争中俘虏了金朝的亲王。元定宗贵由还随拔都征伐欧洲,立下了大功,1246年孛儿只斤·贵由登基,并且于1247年迫使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66年元朝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