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息夫人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何会被称为桃花夫人?

息夫人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何会被称为桃花夫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68 更新时间:2024/1/10 22:26:01

息夫人陈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古希腊有一场持续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传说,这场战争便是为了争夺那最美丽的女子海伦爆发的。当海伦看着满目疮痍的特洛伊城落下了眼泪,她的眼泪化作了美丽的百里香花儿,而她的哭泣也让无数勇士甘愿为她赴汤蹈火。那么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当然有,而且也与花有关。

故事的女主人公有一个美丽的称号:桃花夫人。关于这个称号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她出生之时本没有到桃花开的季节,但遍地的桃花都盛开了;一说她长得如桃花一般美丽动人。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她的一生都与桃花紧密相关。

一、桃花命里桃花劫

桃花夫人也称息夫人,妫姓陈氏,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陈庄公的次女,后嫁给息国国君,所以后世常称她息妫。

出身诸侯之家的女性,婚姻往往是政治的联姻,息妫和她的姐姐也不例外。陈国国君将大女儿许配给了蔡国国君,将二女儿息妫许配给了息国国君。或许桃花夫人一生的悲剧就从此时开始。

桃花夫人嫁给息国国君需要途经蔡国,她便去探望了一下嫁给蔡哀侯的姐姐。谁知她却遭到了姐夫的轻薄。男人都有一颗好色之心,蔡侯见桃花夫人长得貌若天仙,便在宴请她时对她无礼。这件事情很快被息侯知道了,在息侯看来,堂堂一国国君的妻子被人调戏,若是不给蔡侯点教训,自己脸往哪搁。

虽然息侯很是气愤,但息国弱小,不是蔡国的对手。于是息侯想到了一个馊主意,他去楚国求助,让楚文王出兵佯装攻打息国,自己去蔡国求救,待到援兵来后,息侯派人与楚国军队对援兵两面夹击,好好教训蔡侯一顿。楚文王同意了,确实在莘地大败蔡国军队,还俘虏了蔡侯。

蔡侯知道自己被阴了非常气愤,为了活命,也为了算计息侯,他抓住楚文王好色的性格特点,称息侯的夫人是天下绝色,美人应该配英雄,所以这息夫人只有楚王配拥有。楚文王一听,立即对息夫人产生了兴趣,想要一睹真容。于是楚文王借着巡游的名义来到了息国,见到了息夫人,发现息夫人确实貌美,便下定决心要得到她。

楚文王想着,这息妫是息侯的夫人,如果息国没了,那她不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吗?第二天,楚文王就把这个想法实现了。他设宴招待息侯,趁机俘虏了他,并灭掉了息国。息夫人听到丈夫被俘的消息想投井自杀,但是被手下阻止了,为了能够保住息侯和息国百姓的命,她忍辱嫁给了楚文王。

息夫人嫁给楚文王之后,三年之内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却没有与楚文王说过一句话。楚文王问她为何不与自己说话,她说“我一个女人,伺候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掉,又有什么话可说呢?”楚文王把美人对自己有怨气的原因都归结到了蔡侯身上,便出兵把蔡国灭了。

二、桃花结局成谜

关于息夫人的结局,后世杜撰出了一个与息侯殉情的版本。这个版本里说,一次楚文王出去狩猎时,息夫人跑出去见到了成为楚文王守门小吏的息侯。昔日夫妻分离多年后第一次见面,两人都热泪盈眶,息夫人不想再忍受与心爱之人分离之苦,伤心欲绝之际一头撞向城门而离世,息侯看着夫人死在自己目前,也撞向了城门。楚文王狩猎回来后看到此场景,感叹息侯与息夫人的感情,将他们合葬在一起。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息夫人余生也很坎坷。楚文王离世之后,息夫人的两个儿子为了争夺王位自相残杀,最终她的小儿子登上了王位,长子永远离开了她。但因为小儿子年幼,楚国的朝政大权落到了楚文王的弟弟子元手里。子元贪恋她的美貌,一度对她无礼,甚至住进王宫,公然挑逗她。不过因为子元向来嚣张跋扈,曾得罪过楚国贵族若敖氏,最终被若敖氏诛杀。子元死了,楚国长达八年的“子元之乱”也结束了。此后息夫人倾力辅佐儿子,等儿子能够独当一面之后便交出了权力,从此隐居深宫,不问政事。

关于息夫人最终的结局,也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不管什么版本,都道不尽息夫人凄苦的一生。其实当年因为她的美貌而抢夺她不过是诸侯国战争的一个理由,没有她楚文王就不会灭了息国和蔡国吗?当然不可能。那个时代弱肉强食是生存之道,弱国注定会被强国吞并,抢夺一个女人不过是亡国的借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擒于禁的是张飞,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擒于禁的是张飞,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他怒斥降将于禁的时候,也是豪气干云:“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汙刀斧!”于禁兵败投降而不自尽以谢曹操,固然有不足取之处,但是在后汉三国乱世,战败投降后封侯拜将者比比皆是,为

  • 唐太宗曾说了一句,预示了长孙无忌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凌烟阁第一功臣,在唐高宗初期更是大权独揽。但长孙无忌的人生却以悲剧收场,最终被逼自杀。而李治(唐高宗)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就预示长孙无忌的悲剧。大约从贞观十四年(640年)开始,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之间爆发了夺嫡之争,最终导致李承乾谋反被废

  • 揭秘:曹操的家族为什么不属于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但曹魏、蜀汉、东吴的皇族却都不属于士族。其中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孙坚孙权父子不过是江南地区的小土财主和县级官吏,他两个家族不属于士族倒不奇怪。可曹操的祖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则出任过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轻时是洛阳的“高干子弟”之一,与大士族出身的袁绍

  • 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士族门阀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士族门阀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垄断了选官,在文化上垄断了舆论和教育,在经济上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土地。士族门阀的统治好似坚如磐石,定可千秋万载。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朝开始衰落,到隋朝时期仅剩下数个集团苟延残喘,在唐朝初期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消失

  • 袁术敢在乱世之中称帝,除了身份地位,还有什么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除了身份地位,袁术还有什么优势,让他敢在乱世之中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二年,袁术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在寿春称帝,随后,他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然而袁术军中的将士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而且在他腐败的统治下,江淮一带民

  • 唐太宗编撰的《氏族志》到底写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前文《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是如何衰落败亡的?》中,本鬼曾提到在汉末三国时期主导社会的士族门阀在南北朝后期走向衰落,到唐朝初年彻底退出政治舞台,失去了主导社会的地位。在士族门阀衰落乃至退出政治舞台的过程中,唐太宗在贞观年间下令编撰的《氏族志》起到了里程碑意义的作用,给了士族门阀致命一击

  • 揭秘:历史上的唐太宗很爱哭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很多人印象中,刘备是一个很爱哭的帝王,被称为“哭来的江山”。但根据史书记载,刘备根本不是个爱哭的帝王,具体可看本鬼以前的文章《三国演义的“最大冤案”:历史上的刘备真的非常爱哭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真有位特别爱哭的圣明皇帝,那就是“千古帝范”唐太宗。根据

  • 为何说明英宗朱祁镇没必要发动“夺门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景泰八年(1457年),太上皇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的拥戴下发动了“夺门之变”,第二次登上了皇位。但很多人指出:其实明英宗朱祁镇没有必要发动所谓的“夺门之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正统十四年(1449年),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为

  • 李靖在太子之争时为什么保持“中立”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秦王李世民在唐朝统一之后与大哥李建成之间爆发了太子之争,最终引发了“玄武门之变”。对于当时的唐朝大臣来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是相当危险的朝局,卷入的后果祸福难以预料。正因如此,以李靖为代表的一批唐朝开国功臣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太子之争中保持“中立”,不加入任何阵营。然而有人指出,李靖等

  • 汉武帝刘彻能成功继位,真的是因为利用了窦太后和梁王刘武?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窦太后意图让汉景帝传位给梁王刘武,为何最终却是汉武帝刘彻继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窦太后一直想让汉景帝将皇位传给梁王刘武,然而最终确实汉武帝刘彻成功继位,说到这个事情,我始终觉得其中有一丝丝阴谋的味道,或许窦太后和梁王刘武都被汉景帝给利用了。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