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帝女花昭仁公主是被父亲明思宗砍死的吗

帝女花昭仁公主是被父亲明思宗砍死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41 更新时间:2024/2/8 10:55:06

现代影视剧中的昭仁公主形象均与历史事实中的昭仁公主相差甚远,历史上昭仁公主六岁就身亡了,而昭仁公主的电视形象在不同的影视剧中也不同,在《帝女花》中昭仁公主是以一个典型的坏人形象出现的,而在《武侠帝女花》中她的形象则是一个识大体、顾全大局的女子,两者反差极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帝女花》中的昭仁公主是由郭羡妮饰演的,剧中,昭仁公主性格刁蛮,为人做事不仅非常任性不说,还极为自私。在她与母亲、姐姐三人流落民间,家中生活极为清苦困难时,她为了能够有一技之长便于攀附权势之人坚持要去乐韵轩学习跳舞,从这可以看出昭仁为人太过自私任性。后在恢复公主身份后,爱上有才有貌的周世显,并不计一切手段想要拆散他与长平两人,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也使周世显对她越发不屑。在她母亲厌倦宫中生活而离开皇宫时,昭仁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认与母亲不合的田贵妃作为母亲,更是责问母亲离宫的不对。从中可见昭仁极为贪慕虚荣。之后在自成的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为了自保,昭仁甚至将永献给了李自成,虽然也以失败告终,但依旧能从中看出昭仁她为人的自私自利。总的来说,《帝女花》中的昭仁公主就是一个典型的自私自利的坏人。

而《武侠帝女花》中的昭仁公主的形象与《帝女花》中的形象大为不同,《武侠帝女花》中昭仁公主是个识大体、懂道义的女子,与她的姐姐长平公主一起解决哦了她们父亲明思宗的大烦恼——大奸臣曹化淳。

昭仁公主家族

昭仁公主是个明朝时期的公主,家族人数较多。她的父亲是明朝的一位皇帝明思宗,她的母亲是明思宗的皇后周氏,同时她还有七个兄弟,五个姐妹,她自己是她父母最年幼的女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昭仁公主的父亲明思宗是明朝时期的第十六个皇帝,在位期间全力铲除了宦官与官僚联合的的党派,对于朝廷政事的处理也是勤勤恳恳,生活方面节约俭朴,不像其他皇帝那般追求奢华富贵。明思宗还曾六次立下过罪己诏,出于自责的同时也告诫自己。总的来说,昭仁公主的父亲明思宗是个颇有作为、尽职尽责的好皇帝。然而在他在位期间爆发了农民起义,之后京都被起义军攻陷,最终在煤山上吊自杀,享年只34岁,在位只17年。

昭仁公主的母亲是明思宗的周皇后,据传,她长得非常美丽端庄,与明思宗两人极为恩爱。作为皇后掌管后宫期间,她宽仁贤德,与明思宗同样在生活方面节约俭朴,减少了后宫中不少不必要的开支,也不曾明思宗为自己的亲戚家眷讨要好。即使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她赐给那些前来参拜祝贺的大臣命妇们的赏赐也不曾不公正,完全按照礼节规定实行。

昭仁公主的七个兄弟中,一个贵为太子,在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不知所终;一个兄弟贵为怀隐王,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身为定哀王的兄弟和身为永悼王的兄弟都在北京被攻陷那年不知所终了;身为悼灵王的兄弟在康熙四十七年时被抓,后被处死;身为悼怀王的兄弟在出生两年后去世,身为悼良王的兄弟也是在出生三年后去世。

昭仁公主还有五个姐妹,其中有四个都早早去世了,另外一个姐姐长平公主在北京被攻陷那年被明思宗砍断一条手臂,虽然没有当时没有就此死亡,但也在两年后因病去世了。

昭仁公主怎么死的

昭仁公主去世时还极为年幼,在她六岁的时候,明朝京都北京被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所攻陷,她被她的父亲明思宗亲手砍死在昭仁殿,她的姐姐长平公主也被砍断一条手臂后昏死过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崇祯十七年,也就是昭仁公主的父亲明思宗在位的第十七年,虽然明思宗在位期间勤勤恳恳地处理政事,是位非常有作为的好皇帝,然而民间还是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军的头领就是李自成。在那年三月,北京被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队所攻陷,明思宗一剑刺死了劝他投降的太监王廉,让人将太子和永王以及定王三人送往勋戚家中,并写下命令成国公等人辅佐太子的诏书。之后他又将其他3个儿子细心叮嘱后送往外戚家躲藏。昭仁公主的母亲周皇后与袁贵妃两人顺应明思宗想要她们殉国的想法都在昭仁殿上吊自杀。之后明思宗对着自己的女儿15岁的长平公主流泪感慨为要生在帝王家,以左手的衣袖遮住脸后,右手挥刀砍中了长平公主的一条手臂,长平因此会死过去而逃过死亡这一劫。而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就没有她姐姐这么幸运了,她被她父亲一剑刺死在昭仁殿。

在这之后,明思宗有砍杀了许多嫔妃,并命令懿安张皇后也自尽殉国。最后明思宗在景山的一棵树上上吊自尽,以身殉国了,身边只有提督太监陪同,他死前还在他的蓝色袍服上书写以防起义军随意砍杀他的百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那些浑浑噩噩的皇帝:明朝皇帝为何大多无所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什么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喜欢历史的人,总能从中发现一些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粗略地由近及远地算一下,清朝从1619年建立到1911年灭亡共延续292年,明朝从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共延续276年,唐朝从618年建立到907

  • 哪位臣子力阻武则天造佛像 得其亲自主持丧礼?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就在他上疏力阻武则天大造佛像的那年九月,狄仁杰去世。武则天亲自为他主持丧礼,废朝三日,这是当时人臣的最高待遇。网络配图一年判定数千件铁案史书记载,狄仁杰,字怀英,唐贞观四年(630年)生于并州(今太原)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祖父狄孝绪,曾任贞观朝尚书左丞,其父狄知逊,曾任夔州长史。显庆元年(656年)

  • 雄才大略汉武帝侧面:抢劫民财破坏法制的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汉的豪强地主怎么形成的,什么叫雄才大略,雄才大略的人特点

    “上个星期,一位企业家朋友对我说,他最近看了一部讲汉武帝的片子,很过瘾。我对他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第一位大规模地滥用政治暴力,破坏法制,强行化私为公、摧毁民营工商业的皇帝,你愿意这样的人再出现吗?这样的人真出现,你还会过瘾吗?网络配图作者编剧选汉武帝来拍片子,到底想说什么我不知道,但是,今天的中国,

  • 刘备爱民只是假象 搞金融剪刀差掠夺蜀汉民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借荆州还了没有,孙刘两家为什么长期争夺荆州,刘备为什么那么多人跟他

    两汉时期,商品经济非常发达,五铢钱流通十分繁盛,经常会出现流通货币数量不足的情况。政府惯用的手段是将钱币减重,增加名义货币流通的总量。自三国直至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各地政权对立,铸行虚币大钱成为各政权掠夺民间财富用来支持战争的有效手段,五铢钱也由此衰落。率先开铸虚币大钱先河者,便是刘备。网络配图刘

  • 朱元璋几乎杀所有功臣却只留下了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晚年杀了多少功臣,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朱元璋想到朱棣会反吗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统治者日益黑暗残酷,引起了人民的反抗。1352年郭子兴聚众起义。后郭子兴病故,朱元璋接手兵权,登上了历史舞台。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网络配图世人皆知伴君如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猜忌刻薄,登上皇位后,便把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朱元璋之所

  • 秦始皇忍辱偷生30年生父竟不是吕不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始皇长生不老之谜,秦始皇一生未娶的原因,秦始皇生父之谜破解

    6月112日消息,有一段模糊不清的身世,他的母亲赵姬最初是吕不韦的小妾,后又嫁给异人生下秦始皇,因此秦始皇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有人说他确实是异人的血脉,也有人说是吕不韦故意送了孕妻。这个尴尬的身世,让秦始皇的童年没少吃苦。网络配图秦始皇从小跟随母亲赵姬颠沛流离,后来其父异人成为秦庄襄王,秦始皇才得以和

  • 历史探秘:吕布为何要认董卓为干爹?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布认过几个爹,董卓和吕布为何反目成仇,吕布认了几个干爹

    《三国演义》里,吕布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并没有吕布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正史记载董、吕二人的“父子”关系,只此一句,远没有演义

  • 光海君:光海君被废是不得民心还是决策不当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宣祖和光海君是父子关系,宣祖本来也是不能够继承王位的,因为明宗的世子去世的早,他的大臣就建议在自己的侄子里面选取一位来做为王世子。明宗最后还是听取了大臣们的意见,让德兴君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河城君送进宫中伺候自己,并且册封了河城君为王世子。之后河城君成为了宣祖,他的儿子光海君成为了王世子,那么朝鲜

  • 孙坚在娘胎时就已注定此生不简单 果不其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王母生的十个儿子,孙坚像极了我出门前后的样子,苏大强两个儿子是亲生的吗

    孙权能当上皇帝则要感谢他的老子孙坚。孙坚是汉末枭雄之一,先后任过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职,官至破虏将军,故而又称“孙破虏”。孙坚的经历很不简单,在其在娘肚子里时,就有异象。据《三国志》注引《吴书》,“及母怀妊坚,梦肠出绕吴昌门,寤而惧之,以告邻母。邻母曰:“安知非吉徵也。”意思是孙坚的母亲很害怕

  • 秦国最窝囊的君王 被戴了一辈子的“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的封君25人都有谁,秦国有多残暴,蒙恬为什么不救秦国

    在古代皇权社会,在皇帝或者国君在世或者死后,都是不允许自己的嫔妃们出现婚外情或者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事件的。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国君死后,很多的嫔妃都是要殉葬的。但是在战国时代的秦国,不可一世的秦王却被戴上了流传千古的绿帽子,实在是窝囊。网络配图“娶得本来人尽可夫的女人”秦国这个君王就是秦庄襄王,与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