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以至于会斗得那么凶?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以至于会斗得那么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227 更新时间:2024/1/17 4:18:45

王安石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

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王安石亦是自幼聪颖,酷爱读书,且过目不忘,下笔成文。不得不说,宋朝,尤其在宋仁宗前后,堪称古代文化巅峰,各类著名的文学家如雨后春笋般浮世,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在古时候入仕是所有有志之士的必走道路,文人也在入仕出仕之间沉浮,寻找自己的志向所在。仁宗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进京述职,他满怀信心上书阐述变法,可宋仁宗没有采纳,加上王安石为人耿直,在朝中得罪了很多权贵,疲于应对间,渐渐对朝堂大事失去信心,趁着老母去世,索性辞官回家守孝。

直到治平四年(1067)宋神宗继位,当时西夏和辽国让大宋朝不堪袭扰,宋神宗一心想改变现状,当他知道王安石有经世之才后求贤若渴,亲自给王安石写信令他回京,王安石这才回京赴任。

与此同时被重用的还有司马光,具有浓厚儒家思想的司马光,以积极用世的态度,连连上书陈述自己的治国主张,大致是以人才、礼治、仁政、信义作为安邦治国的根本措施,可这与当时王安石主张的变法可以说有南北之别,于是他们的争斗也从这里拉开帷幕。

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政见大相径庭,经常针锋相对。王安石主张变法改革,司马光主张无为而治。面对当时大宋帝国财政的窘状,王安石主张“开源”,司马光主张“节流”;对于现有制度王安石认为应对制度动“手术”,而司马光认为“所用非人”,认为是用人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换句话说就算你改了制度,但用人的问题不解决,照样白忙活。

对司马光的这些意见,执拗的王安石显然是不当回事的,在王安石眼里“节流”省下那两个小钱“无补于国”只要有“善于理财”的人,国家何愁没钱用?通过制度的变革完全可以做到,司马光对此表示不能理解,蛋糕就这么大,“官”多切一点,“民”就少一点,所以面对宋朝的处境,两人经常在朝堂上针锋相对,互不留情,其他大臣早就司空见惯。以致王安石后来感叹自变法以来“一直说变法不可行的,就司马光一个”。

他们不仅执拗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而且生活中也是执拗得出奇一致。王安石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吴氏,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也是显示自己地位的一种方式,于是妻子吴氏给王安石买了一个妾在家中,王安石回家后心中很诧异,于是就问清楚这女子哪里人干什么的。原来此女子本是某官员之妻,丈夫因为运送米粮遇到事故米粮都沉没了,无奈只能倾家荡产来填补这个损失,可还是不够迫不得已卖妻还债。王安石听完后,立马把人送回给那个官员。

无独有偶,前有王安石辞妾,后有司马光顾妻,在司马光任职通判时,因为夫人不能生育,她夫人就赠他一妾,司马光虽然接受,但也熟视无睹,于是夫人就唤侍妾去司马光的书房。当侍妾来到司马光的书房时,把司马光吓了一跳,竟大吼把侍妾给赶跑了。这两个宰相可真是一大“奇葩人物”啊!

印象中但凡文人总会对酒当歌,吟诗作赋,但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从不喝酒,才能在处理政事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两个率真的人虽在朝堂之上做“敌人”,但朝堂之下做“朋友”,位列“嘉佑四友”的俩人也经常一起出去游玩,“暇日多会于僧坊,往往宴谈终日”,关系好得不得了,对其文采也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可谓是惺惺相惜。他们彼此惺惺相惜,为君子之交。在世事变更中也保持初心。

我们回到变法的话题中来,宋神宗最后支持了王安石的变法,两人争斗也以王安石变法的开始结束,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重用,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政见不同、难于苟合的情况下,司马光也能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 ,实属难得!

元祐元年(1086),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安石强力推行“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减兵并营”等改革,不仅触动了皇亲贵族的利益,也招致地方官的强烈不满,皇帝本来是信任王安石的,但是三人成虎,迫于压力,也终于失去耐心,将他就地免职,要重新任命司马光为宰相,结果变法只是昙花一现。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王安石一被罢官,很多人跳出来向皇帝告他的黑状。皇帝听信谗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征求司马光的意见。也许很多人认为王安石害司马光丢了官,现在皇帝要治他的罪,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机。但他恳切地告诉皇帝:王安石嫉恶如仇,忠心耿耿,有君子之风,陛下不可听信谗言。皇帝听完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欣慰不已!

借用孔子说的话,君子和而不同。王安石心怀家国,舍弃自己,一生只为宋朝之强大而变法,令人钦佩不已。而司马光,同样作为政治家,以勤奋治学、一丝不苟的精神编著史书,此为史家之绝唱,广为世人称道。用自己的方式,他们在历史中前进的车轮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亦敌亦友的君子之间,或许也成为了对方不可或缺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唐德宗李适的一生,为什么说他的人生轨迹与崇祯帝的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寒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唐德宗李适躺在大明宫会宁殿病榻上,已经不能说话,须臾,驾崩,宫中痛哭失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适出生于长安

  • 李隆基封杨贵妃为妃,当时的大臣们没有反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个很关键的时期,确定了之后200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社会制,中国古代也从此成为了一个礼治的社会。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对于有地位的统治者来说,礼仪规矩是相

  • 三国正史上的马超,一个不折不扣的逆子恶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正史上的马超是什么样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被网友送了一个诙谐绰号——罗灌水。这个绰号戏谑的成分居多,对罗贯中先生倒是没有太多不敬之意,因为“灌水”是小说家必备的技能,就像讲评书的遗言,包青天包大人喝茶、书僮包兴倒茶,也能说上十

  • 鱼玄机的情感生活是怎样的?她与温庭筠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鱼玄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十月,秋风肃杀,落叶飘零,长安城西市一隅,人头攒动,摩肩擦踵,大家伙都在围观一桩死刑处决。犯人是个名叫鱼玄机的女道士,黑发素颜,风情万种,毫无恐惧之色。想起男人们的无情和无奈,她不由得笑出声来。

  • 诗佛王维的一生经历过什么?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维,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十五,艳阳高照,蝉鸣不歇,终南山脚下的蓝田县辋川别墅中,60岁的王维端坐静室,双目紧闭,双手合十,口中诵经不已。室内清香袅袅,纤尘不染。诵经完毕,王维睁开眼睛,下了蒲团,说道,拿笔来。服侍的小

  • 曹操西征张鲁时,刘备当时在干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其中,就张鲁来说,虽然不是一个强大的诸侯,但是,张鲁割据汉中30年左右,这应该是东汉末年生存时间较长的诸侯了。初平二年(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带兵同击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后,张鲁又杀张修,夺其兵众。并截断斜谷道,在刘焉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兴平

  • 王昌龄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为什么会被闾丘晓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王昌龄,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12月,北风呼号,飞雪飘零,河南道亳州刺史府内,灯火辉煌,莺歌燕舞。刺史闾(读如吕)丘晓和大诗人王昌龄推杯换盏,开怀畅饮。闾丘晓四十多岁,白面无须,长着一双细长蜂眼,喜怒不形于色。王昌龄六十多岁

  • 刘辩:东汉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帝,最后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逼迫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

  • 高适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为什么说他混得很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高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正月初七,寒风刺骨,浮云遮日,长安城一片萧瑟,天街行人寥寥。这天是“人日”,相传女娲于此日造人。长安城百姓纷纷戴人胜(用彩纸、丝帛等制成小人形状戴于头上,用以辟邪祛灾),吃七宝羹(七种蔬菜加米粉制

  •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他都做了哪些勤政爱民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历史上的第四位皇帝,他在历史上或许没有那么强烈的存在感,但是他在位期间实现了仁宗盛治。那赵祯是个好皇帝吗?宋仁宗在位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勤政爱民的事情?关于宋仁宗是不是明君历史又是如何评价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短命的皇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