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晓:唐太宗如何拒绝三次飞到眼前的桃花运

揭晓:唐太宗如何拒绝三次飞到眼前的桃花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8 更新时间:2023/12/18 2:34:10

记载唐太宗跟若干大臣谈论治国为政之道的唐人吴兢编撰的《贞观政要》一书中,也记载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三次桃花运:

第一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元年。幽州都督右领军、庐江王瑗因为谋反被诛杀后,其宠姬籍没入宫,成为唐太宗的美人。大概是因为人长得漂亮,得以在李世民身边服侍。

第二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二年。曾任隋朝通事舍人的郑仁基有个十六七岁的女儿,“容色绝姝,当时莫及”。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内助皇后长孙氏得知消息后,想方设法找到了她,请求李世民将其纳为嫔妃。李世民也同意了,颁诏聘为充华。

第三次桃花运,发生在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亲率大军攻打高丽,高丽王高藏和莫离支盖苏文派遣使者,要献给唐太宗李世民两个高丽美女。

网络配图

但凡翻阅过一点中国历史书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桃花运,对于皇帝而言,简直是家常便饭,尽可以随意享用。即使有大臣反对,也完全可以拿“业已为之”“业已许之”为借口,不予采纳。更何况,像第二次桃花运,有那么多大臣都主张可以娶为妃嫔。但是,据《贞观政要》记载,这三次桃花运,都叫李世民亲手给了断了。

第一次桃花运的了断,跟黄门侍郞王珪有关。一天,唐太宗跟王珪谈话时,指着已经成为自己嫔妃的庐江王宠姬,对王珪说:“庐江王无道,杀害了她的丈夫,把她占为己有。手段残暴之极,怎么可能不败亡呢!”不料,李世民这一番原本不乏正义的感慨,却被王珪抓了个破绽:你李世民已经知道霸占他人妻子是不对的,为甚么自己却做了同样的事情呢?李世民毕竟是一代明君,听了王珪引经据典的一大段说法,当时的反应是,“大悦,称为至善”,马上让人把那美人送回她自己家去了。

拍马溜须,谄媚逢迎,在某些政治生态中,向来是升官进步的不二法门。

但拍马是个技术活,不是念几句“星宿老仙,法力无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东方教主,文成武德”“日出东方,唯我不败”“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仙福永享、寿与天齐”“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的咒语,领导立马就会意乱心迷,对你一见倾心,进而轻解罗裳。

拍马要讲政治、懂学问,一字一句都要保证准确无误,不能有丝毫歧义,更不能引起领导不必要的联想。

如果一旦让领导浮想联翩,觉得你小子是明着拍马,暗含讥讽,那轻则乌纱不保,重则人头落地。

网络配图

三国东吴的张尚很不幸,就遇到了孙皓这个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在酒桌段子上还有点学问的领导。

自古亡国之君,酒池肉林是标配,“万事不如杯在手,百年几回月当头”更是信仰。孙皓的信仰深,信得真,酒量更是如牛饮水。

酒量大的孙皓,自然喜欢有人拍他海量的马屁。

东吴末帝天纪二年,公元278年9月的一天,孙皓问张尚:爱卿,你猜猜朕的酒量有几斤几两,可以和谁相比,“孤饮酒可以方谁?”

张尚觉得这个马屁不难拍。拍皇帝的酒量,自然要往海里吹。于是不假思索的温柔一拍:陛下的酒量有百斛之多。

网络配图

斛是古代的大酒杯,一斛酒大约是2升,魏晋时的1升是现在的半斤左右,一斛2升差不多是1斤,百斛自然就是100斤,100瓶500ml装茅台。

张尚吹捧孙皓的酒量有百斛之多,自认为拍到了点子上,哪知还是惹怒了酒桌段子手孙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郑庄公:在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春秋小霸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如果历史是一群喵春秋五霸,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春秋小霸郑庄公的故事

    在春秋早期,还没有出现春秋五霸的时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被称为“春秋小霸”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创立者是郑国的郑庄公。郑庄公作为郑国的第三任君主,励精图治,经过他的精心治理,郑国已经到了令周边所有国家都感到胆寒的地步,甚至连周天子都感到不安。他们曾经集结了两次联军来攻打郑国,但都被郑庄公的计谋所

  • 历史上最悲惨的两位皇帝:被俘虏做杂役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靖康耻指的是哪两位皇帝,靖康之耻两位皇帝的遭遇,靖康之变俘虏了哪两个皇帝

    导读:历史上被俘虏的皇帝不是太多,俘虏后做端茶倒酒的杂役活计的皇帝就更少,西晋的两任皇帝不幸就充当了这种“杂役”的角色。西晋是魏晋南北朝史上短暂的大一统王朝,共有四代皇帝,司马邺是亡国之君,谥号晋愍帝,“愍”指的就是他一生所经历的苦难忧患。网络配图司马邺的前任皇帝晋怀帝司马炽就是在“八王之乱(西晋中

  • 李鸿章与晚清官场四十年: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戊戌变法失败,李鸿章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无可逃,实是康党。关于李鸿章,流传下来的野史不少,随便在网络上发一个评说李鸿章的话题,很快就能引来一堆或捧李或骂李的口水贴。人们对于这个一直是百年里“第一卖国贼” 形象的人物,聚讼纷纭,却难有定论

  • 揭西陵铁路修筑缘由:竟为慈禧太后祭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陵地宫在哪里,慈禧墓开棺,历史上真实的慈禧

    导读:西陵铁路作为一条清廷专门为慈禧“竭陵”修建的皇家专线铁路,对于它的修建,清廷既没有出于当时经济、军事方面的考虑,也更没有丝毫的投入产出方面效益考虑,而完全出于讨好迎合慈禧太后本人的态度,这在世界铁路修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网络配图1902年4月,刚刚拜谒清东陵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突然宣布要在次年

  • 揭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幕后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密和揭秘,云南吴三桂,吴三桂历史事件

    导读:历史上,明末清初的吴梅村一句“恸哭三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似乎为这段历史和其主人公之一吴三桂的抉择动因定下了永恒的基调。事实是否真如此?“少年悬印”无论对于东西方历史,1644年都可谓决定命运走向的一年。在英格兰,克伦威尔指挥的英国国会军在7月2日于马斯顿荒原一举击溃王军,这次转折性的胜

  • 著名军事家伍子胥和申包胥是至交好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孙武和伍子胥是同一个人吗,与伍子胥有关的名称,伍子胥和伍员是一个人吗

    伍子胥和申包胥,两个曾经是至交好友,后来因为灭楚护楚的问题产生分歧,最终分道扬镳,成为死敌。图片来源于网络就个人成就和后世知名度来说,伍子胥和申包胥可谓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伍子胥出生贵族,很早就已经出名了,后来到了吴国之后,更是闻名于春秋各国。反观申包胥,连生卒年都没有人知道,后世唯一知道就是他在秦

  • 刘备为什么要起用年轻并且出身贫贱的将领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过当初在刘备手下并不起眼。不仅地位不高,而且出身贫贱,这样的人如果能受人重视,说明刘备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时候,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

  • 立下不世之功的军事家伍子胥因什么原因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赐剑伍子胥,令他自刎。抱着怒其不争的愤怒,伍子胥自刎而亡。死前他曾要求下人将他的眼珠挖下放在国都大门之上,他要看着吴国灭亡。听到这条消息的吴王夫差非常的气愤,五月初五这天令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扔到钱塘江中喂鱼。图片来源于网络为吴国立下不世之功的伍子胥为什么会被夫差赐死,死后还没能

  • 揭秘中国第一家族: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汉唐以来,走出了裴秀、裴寂、裴炎、裴度为代表的五十九位宰相、五十九位将军,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吏更是多达三千余人,裴氏大家族成为河东大地上蔚为大观的名门望族。外国学者专家把裴柏村誉为“中国名人第一村”。该村位于山西涑水河畔的闻喜县内,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间,曾出了59位宰相,还走出59位大将军,

  • 揭秘珍妃之死:慈禧为何狠心铲除光绪爱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距离北京120多公里处,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所在。末代皇帝溥仪逝后也安葬于此,但不再有皇陵。陪伴这些帝王长眠地下的,还有他们的皇后、嫔妃。这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妃子,应该就是光绪帝的宠妃——珍妃。距离北京120多公里处,河北省易县城西永宁山下的清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