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后蜀汉叛乱纷起 诸葛亮为什么等了两年才平叛

刘备死后蜀汉叛乱纷起 诸葛亮为什么等了两年才平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4/1/17 16:36:52

诸葛亮平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引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混乱而又精彩的一段时期,从东汉末年再到天下三分,历经了数之不尽的战争,黎民百姓深受战乱之苦。即便是天下三分后,也并没有和平下来,当三个国家的初代君主逝世后,或多或少都爆发了叛乱,就比如刘备死后蜀国叛乱纷起,差一点就将这个新兴的国家覆灭了。有意思的是,刘备在死前将蜀国托付给诸葛亮,但是面临着眼前的这个乱局,诸葛亮两年后才平叛,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还有一人没有去世。

一、宁死不降的

故事还要从一个叫做王连的人开始说起。三国时期涌现了无数骁勇善战的文臣武将,但想必说起王连,大家肯定是不熟悉的,那么他究竟是何人?当我们走进历史就会发现,王连的能力在三国时期绝对是属于一等一的,之所以没怎么被历史记载,只是因为诸葛亮的光环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下面就为大家带来王连的故事。

王连是荆州南阳郡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素有才华。不过长大后,王连的仕途并不顺利,于是他就前往了益州投靠刘璋,事实证明,他的这个选择做对了,刘璋对他颇为重视,让年纪轻轻的他担任了梓潼县令。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了,转眼益州的格局就变了,因为刘备带兵入蜀了,而王连正好面临着刘备的兵锋。

那时刘备就想让王连投降,但他极为忠义,宁死不降,刘备感于他的忠义,就没有为难他。后来刘备与刘璋爆发了战争,经过三年的战争,刘备彻底击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刘备那时想到了之前那位死不投降的王连,于是又派人前去劝降,这次他同意了,然后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一名文臣。

二、王连的劝告

在之后的时间里,王连工作的兢兢业业,先后担任过数个重要职位,而后被刘备任命为司盐校尉。这个职位大家别看只是一个校尉,其实手中权力极大,总管整个蜀汉的盐铁生意,几乎就相当于掌管了蜀汉的经济命脉。从这就可以看出,刘备当初对王连有多么信任,他也没有辜负这股信任,一直尽心尽力的做着工作,为蜀汉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后来刘备又加封他为平阳亭侯。

王连的能力不光在治理内政方面,他在选拔人才方面也非常出色,他在工作期间,选拔出了很多优秀人才,比如说刘干、杜祺等。后来刘备去世后,南中地区开始叛乱,诸葛亮那时就准备直接带兵平叛,不过王连就出面劝说诸葛亮,最终让他选择在两年后才进行平叛。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总管蜀汉大权的诸葛亮会听王连的话?

这还要从王连的职位开始说起,那时他的职位是丞相长史,也就是诸葛亮的副手,所以他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资格提出建议。而他劝说诸葛亮的话也十分经典,那时叛乱的地区是南中地区,这块地区在三国时期还是一片蛮夷之地,而且那时这里还有瘟疫的传闻,于是王连就表示:您作为国家的栋梁,不应该亲自冒险征讨,派遣一名大战前去征讨就行。

三、王连的去世

诸葛亮想了想,王连说的的确有道理,但是再想一想,又发现整个蜀国除了自己以外,没有其他将领能够担此重任,于是又准备亲自去平乱。于是王连又是一顿劝说,每次诸葛亮都被他劝说的动摇。在此后的时间里,诸葛亮又诞生过数次亲自前去平叛的想法,但每次都被王连劝了回来,一来二去,两年就过去了,王连也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建兴三年,王连离世,诸葛亮的内心既有些伤感,也有些欣喜,伤感的是,这位与自己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就这么走了,欣喜的是,这下再也没有人会阻拦自己了。后来诸葛亮就点齐兵马,亲自带兵征讨南中,仅仅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平定了叛乱,年底就班师回朝,之后就开始准备北伐事宜。

结语

其实王连当初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他虽然表面上说,是害怕诸葛亮出现什么风险,其实内心更为担心的是蜀汉的国力。蜀国的国力本来就不强,刘备和刘璋又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国力受损严重,再加上那一场损伤极重的夷陵之战,更让蜀国的国力跌到了谷底。如果刘备刚去世时,诸葛亮就大兴兵马,王连就担心蜀国的国力扛不住,所以就一拖再拖,后来两年过去后,蜀国的国力也恢复了,才进行了征讨。

参考资料:

《蜀相》

《三国演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辛弃疾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经历了哪些不甘与愤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辛弃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辛弃疾,字幼安,光看名字,倒有几分李易安的味道,李清照穷其一生寻找安宁之所,可终生难安;老辛幼年多病,名唤弃疾,以期一世安康。老辛终究是不得志,武家出生,最终却以文为业,说他壮志未酬也好,身不称职也罢,可他一生热血不减,

  • 女性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而正史将相列传却有哪位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

  •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引言世界之大,精彩纷呈,人们总是会在成长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对于上位者而言,在拥有了权利之后,是否还可以一如既往的纯正?正如宋代朱熹在《四书或问》中说的:“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能

  • 南明首辅马士英有何最大污点?相信阮大铖并且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士英、阮大铖都是明末人,这两人在明末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士英官至内阁首辅,位极人臣,而阮大铖最高的官位也做到兵部尚书。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之所以成为好友,主要是因为当年他们一起参加会试,不久之后,二人双双考取功名。不过阮大铖后来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在崇祯朝被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曹节为什么不肯让出玉玺 曹节怒丢玉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节丢玉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3年,大汉的权臣曹操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的目的很简单,与汉献帝联姻,安抚众人,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女儿监视汉献帝一举一动,以免汉献帝搞什么小动作。第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就被曹操所杀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真的吗?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早已成了家喻户晓,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诸葛亮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诸葛亮二气周瑜。周瑜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

  • 探索骆宾王的一生,天才神童成年后却极度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骆宾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要说说一首诗,名叫《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大概是如今绝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出彩,它用词简单,结构中规中矩,毫无用

  • 杨炯的一生为什么会有一连串的性格转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杨炯,初唐四杰之一,有点片面的说,他或许是四人中不那么显眼的一位,但同样,也是那个时代公认的四大神童之一,与王勃差不多同年而生,自幼聪敏好学,十岁应弟子举及第,侍制弘文馆,而那时,王勃还在读《汉书》六经,撰《指瑕》十卷。关

  • 周延儒作为崇祯的内阁首辅,他究竟有没有军事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军攻入内地,进入山东和京畿地区,一路烧杀抢掠,将内地抢劫一空,而且一直停留迟迟没有退出山海关。鉴于此,崇祯皇帝于当年四月份派首辅周延儒担任督师,寄希望于周延儒能够斩断清军的退路。然而由于清军的势力强大,八旗的威名让很多明朝大臣闻风丧胆,而周延儒没有军事才能,更不敢正面与清

  • 卢照邻的上半生壮志未酬,下半生又重病缠身抱残归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卢照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卢照邻,生于初唐,彼时的诗海江湖已经颇有气象,虽未涌现出仙圣级别的顶级泰斗,但开山立宗、名噪一时的个中高手也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当数“初唐四杰”,而卢照邻便在其中,虽没有具体的名次,可经常说起,卢位列第三。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