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末年女将秦良玉唯一被记载到史书的名将

明朝末年女将秦良玉唯一被记载到史书的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72 更新时间:2024/1/24 16:07:38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抚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记载到史书将相列传里。

网络配图

《明史》、《南明史》等史书记载到:“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料敌如神,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自幼从父秦葵习文练武。

根据重庆官方对秦良玉所遗留下来的衣物等遗物测定,其身高约1米86左右。

秦良玉一生戎马40余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非列女传)的巾帼英雄。唯一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为数不多的文武双全女子。郭沫若曾撰文赞誉秦良玉:“像她这样不怕死不爱钱的一位女将,在历史上毕竟是很少的”。北京宣武门四川营胡同就是她北上勤王屯兵遗址(门上刻“蜀女界伟人秦少保驻兵遗址”十二大字)。

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初二申时,良玉出生于一个岁贡生的家庭。她自幼深受封建家庭“执干戈以卫社稷”的思想影响,从其父秦葵操练武艺,演习阵法,显露出一般女子所难企及的军事才能,素以“饶胆智、善骑射、熟韬略、工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称著于世。幼年时代秦良玉就树立了一颗掌军挂帅的雄心。秦葵曾对她说:“惜不冠耳,汝兄弟皆不及也。”她答道:“使儿掌兵柄,夫人城,娘子军不足道也”。

巾帼英雄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史料载道:“(良玉)间语千乘曰:‘今天下多故,石砫界黔、楚、蜀交,不可不练兵为保境计。且男儿当立功万里,继先高祖新息侯家声,何区区固吾圉为?’千乘唯唯。与侯同治兵,每号令必商之侯。其下皆畏敬侯,至不敢仰视。而侯实温文娴雅,士乐为之用。此皆侯如事,旧史并无记载。”

网络配图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与其夫千乘到播州(今遵义)参加平定杨应龙叛乱之战,扼贼邓坎。《明史》载道:“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女将军”称号遂传开。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川贵总督王象乾疏言:“……八路皆三万为率,七路擒斩多者五六千,少者不下三四千,王[土]司中如冉御龙兵八千,擒斩不止八百,马千乘兵三千,擒斩八百七十五名颗,千乘之妻秦氏报效不支饷,兵五百,擒斩一百一十七名颗,而二家且口夺桑木、大滩等险关,意不言功,何其勇且顺也……”。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八月,马千乘因开矿事得罪太监邱乘云,瘐死云阳狱中。按土司夫死子袭,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任石砫宣抚使。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六月,后金兵入侵辽东,朝廷诏令征兵援辽。良玉遣其兄邦屏、弟民屏率五千白杆兵先行,接着自统精卒三千与子祥麟赶赴辽东战场。邦屏、民屏率兵抵辽阳后奉命镇守沈阳西南浑河附近。

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兵围困沈阳。邦屏等奉命驰援,兵至浑河,悉沈阳失守,众军同仇敌忾,“白杆兵”一马当先,勇渡浑河。在桥北结营未绪,即遭敌四面袭击,与友军以万余人抵敌数万人,杀敌数千人。恶战中敌主力赶到,明军寡不敌众,邦屏率部英勇拼杀,和士兵千余捐躯沙场,民屏身负重伤突围脱险。史载此次血战为“辽左用兵以来的第一血战”,兵部尚书张鹤鸣奏称:“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砫、酉阳二土司功。”

同年(1621年),四月,秦良玉亲统精卒三千北上,镇守榆关(今山海关),在附近与后金兵遭遇,激战中,祥麟目中箭,尤拔矢逐贼,斩获如故,敌惊退,被军中誉为“赵子龙”、“小马超”。朝廷闻报,熹宗御赐“忠义可嘉”匾额,并赐良玉诰命夫人,进二品服,并命良玉回川再征兵二千赴援。

同年(1621年),九月,永宁宣抚奢崇明叛,适逢良玉回川,奢遣使结盟,良玉斩使留银,转战重庆、成都和泸州等地,收复新都。

天启二年(1622年),白杆兵解成都之围。回师克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命封夫人,赐诰命,复授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天启三年(1623年),秦良玉打败永宁奢崇明军,平定全川;同年平定“松藩叛乱”。

崇祯三年(1630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崇祯皇帝优诏褒美,晋封都督同知,挂镇东将军印。召见平台,赐彩帛羊酒,并赋四诗旌其功。

崇祯四年(1631年),秦良玉在保卫大凌河筑城战斗中,再建“首功”。

网络配图

崇祯六年(1633年),良玉自京师还,专防川东。马祥麟、张凤仪、秦翼明留守京师

崇祯七年(1634年),张献忠入川,秦良玉与正好回川的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在夔州(奉节)打败张献忠,使之退走湖广。

崇祯十三年(1640年),罗汝才犯四川,秦良玉领兵至,汝才不战而逃,秦良玉率白杆兵追击,在巫山和夔州重创罗汝才农民军。并夺其大纛。擒其渠副塌天。

崇祯十七年(1644年),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张献忠、罗汝才联军再犯四川,杀老将张令,秦良玉驰援夔州,然不敌联军,因川抚邵捷春不用其计,以致全川沦陷,秦良玉退回石柱。

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清军攻占北京,大举南侵,秦良玉已年七十三岁,毅然接受隆武政权赐封太子太保、忠贞侯封号以及“太子太保总镇关防”官印,继续高举扶明抗清的旗帜,准备前往福建抗清,然郑芝龙叛变,隆武帝被捉,未能成行。

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在西南的永历皇帝派人加秦良玉太子太傅,授“四川招讨使”。久卧病床的一代女豪杰,闻之瞿然而起,拜伏受诏,感泣道:“老妇人朽骨余生,实先皇帝(崇祯)恩赐,定当负弩前驱,以报皇恩!”使者大喜,即刻回朝复命,可惜的是,几日之后,秦良玉就因病重抱恨而终。

清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二十一日,秦良玉薨于大都督府玉音楼,葬于石柱县东3公里处、龙河北岸的回龙山(今石柱县大河乡鸭桩村),享年75岁,南明朝廷谥号“忠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松第一个提出招安,为何又是他第一个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秋风萧瑟,筵宴散尽,酒意阑珊之时,两位江湖好汉正推心置腹。其中一位,八尺身躯凛凛,相貌堂堂,眼若寒星,眉如刷漆,武松是也。武松凄然道:“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网络配图对方这位,正是江湖上人称孝义黑三郎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宋江也。宋江慰荐抚循:“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

  • 道不同不相为谋?公孙胜为何第一个离开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胜,绰号入云龙,道号一清,蓟州人氏。他与晁盖、吴用等七人结义,一同劫取生辰纲,后上梁山入伙。后离开梁山,回乡探母,直到大破高唐州时方被戴宗请回。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位,上应天闲星,担任掌管机密军师。征方腊前返回蓟州,潜心修道。《水浒传》中的公孙胜是个牛鼻子老道,他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

  • 长坂坡一战,曹操下令活捉赵云怎么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当阳长坂坡一战,是刘备最惨痛的失败之一。当时刘备携带十几万百姓前往江陵,在长坂坡被曹操的五千铁骑追上。由于百姓造成的混乱,使得刘备的军队被曹军打得大败。但是,在这一战中,刘备手下的两员将领却脱颖而出,他们就是赵云和张飞。赵云在把刘备送出战场后,又回去在乱军中救回了刘备的家眷和刘禅。而张飞喝断长坂桥,

  • 诸葛亮坚持北伐是因为结果不重要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北伐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决定率领蜀汉大军出兵北伐,就此拉开了蜀汉北伐的序幕。虽然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北伐都没有真正的成功,但诸葛亮还是坚持要完成北伐。有人认为,蜀汉北伐之所以很难成功,但诸葛亮还是要坚持北伐,是因为北伐的结

  • 孙权的皇后王氏,为什么会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的皇后王氏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一)入宫受宠孙权在位当皇帝期间,最宠爱的是一位步夫人。而王氏是通过采选入宫的,也就跟我们通常了解的选秀差不多的意思,但是可想而知,孙权当时正有宠妃,所以王氏也并没有引起皇帝的注意,后来来慢慢受到宠爱。大概过了一两年后,王氏

  • 一代名相谏臣魏徵最后下场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十七年,本来在魏徵临终前答应将女儿新城公主嫁给魏徵之子魏叔玉的唐太宗,突然下令取消婚事,并且推倒自己给魏徵所写的墓碑,甚至有人提议将魏徵开棺戮尸,骇人至极。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唐太宗李世民对“以人为镜”的一代名相谏臣魏徵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以至于让他连逝世都不安宁?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

  • 与姜维相比,有灭蜀之功的邓艾为何不受欢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邓艾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263年,司马昭召集四方可战之兵共计十八万余攻打蜀汉,虽然蜀汉在姜维的努力下,一度将曹魏的主力大军困在剑阁一带,但由于邓艾偷渡阴平成功,并在绵竹之战中击败了诸葛瞻率领的蜀汉最后的野战部队,再加上谯周等本土势力不断的劝说后主刘禅,因

  • 孙权的潘皇后潘淑,她的死因究竟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潘皇后潘淑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孙权有记载的皇后有三个,王皇后步皇后和潘皇后,不过前两个都是死后追封的而已,真真正正地被孙权立为皇后的,只有潘皇后潘淑。(一)少年经历潘淑的父亲原本是一个小吏,但是却因为犯罪被处死了,于是潘淑和她的姐姐都受到牵连,被送到宫里的织

  • 汉武帝生母王娡已为人妇,怎么还能进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生母王娡在嫁给刘启之前,的确存在过一段婚姻,并且还生有一个女儿,但即便如此,后来还是能被刘启选中。对此,能解释的理由应该就是,王娡十分有姿色,除此之外,王娡一没背景,二没权势,很难想出刘启喜欢她的第二个理由。毕竟自古以来,颜值高就一直是真理。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王娡

  • 关羽如果跟马超单挑的话,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如果跟马超单挑的话,谁赢的可能性比较大?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很多人都说关羽要入川跟马超比武是虚张声势或者仗势欺人:有刘备撑腰张飞赵云掠阵,关羽就是扇马超耳光,也不用担心马超敢还手——当时的马超已经走投无路,曹操想杀他,张鲁也想杀他,如果跟关羽闹翻,那他真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