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大胆调戏君王的女人 没受处罚反而被重用

他大胆调戏君王的女人 没受处罚反而被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24 更新时间:2023/12/4 20:43:41

春秋时期,群雄争霸。南方楚国在楚庄在位时,终于成就霸业。这位楚庄王便是春秋五霸之一。当时,楚庄王的一个将军在宴席之上,乘着灯灭大胆调戏他的爱姬。然而,楚庄王不计前嫌,宽恕为怀,竟然巧妙地放过了这个胆大的淫徒。

话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的军队打了一次胜仗,凯旋郢都。这天,他组织开了一个庆功宴会。君臣们兴致都很高,从白天一直喝到晚上,歌舞未央,酒兴正酣。楚庄王还叫他的两位爱姬许姬和麦姬轮流给大臣敬酒。

网络配图

天已经很黑了,觥筹交错,大家已经不分君巨之位了,在宴席上走动交杯。那个时候的殿堂不像现在的围墙严密,而是四面透风。正当大家饮酒尽兴之际,一阵狂风吹来,把灯火吹灭了,顿时全场一片漆黑,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候都想干点儿什么。我们中间有人就是趁黑浑水摸鱼。古今相同,这时,楚庄王有一个人将领就趁着这无边的黑,借着酒劲,冲着爱慕,伸手去拉许姬的衣裳,他可能是想摸一摸许姬的小蛮腰吧。可是黑灯瞎火却拉到了许姬的玉手。

这还了得,许姬感到有人骚摸她,就机敏地扯下了这人的冠缨,拿在手里。许姬大叫起来,告诉楚庄王说:“请大王把灯火点燃起来,只要看看我手中的冠缨是谁的,就可以查证谁是调戏我的人。”顿时群臣乱成一片,以为这闹的事情儿可不小,定会有人丧命。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机智的楚庄王却宣布:不准点亮灯火,并且要求大家在点燃灯火之前都扯下自己的冠缨,谁不拉断冠缨,谁就要受罚。楚庄王说:“我今晚一定要和各位一醉方休,大家不用穿戴那么整齐了,好好痛饮一场吧!”

网络配图

等到武官员都把帽子摘下扯下冠缨后,楚庄王才叫点烛。灯火再燃起,群臣都已经拔去了冠缨,自然都不知道谁是那个调戏许姬的人。在座的都舒了一口气,又欢笑畅饮起来。这样,楚庄王和许姬始终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谁。

散席后,许姬责怪起庄王来。庄王笑笑说:“今天请大家来是喝庆功酒的,大家很高兴,喝得都差不多了,酒醉自然会出现狂态,这并不奇怪呢?”

许姬听了,也点头称是。后来,楚国与郑国交战时,前部主帅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率百余人充当先锋,为大军开路。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使得楚军取得节节胜利。唐狡立了大功。

楚庄王召见唐狡,要厚赏他。楚庄王赞扬他说:“这次打仗,多亏了你奋勇杀敌,才能打败晋军。” 这时,唐狡泪流满面地说:“臣就是两年前在酒宴中调戏大王爱姬的人,当时大王能够重视臣的名誉,宽容臣的过错,不处罚巨,还给臣解围,这使臣感激不尽。从那以后,臣就决心效忠大王,等待机会为大王效命。”

调戏君王的宠姬,无疑是对君王的羞侮。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然而,楚庄王却能充分理解当时的情景,宽怀大度,容人之过,所以能够成就他的霸业,称霸中原,威名远扬。

网络配图

假如楚王记恨在心,非要把这个事情弄个水落石出,结果又会怎样呢?很明显,这位调戏妃子的将军必然会受到惩罚。但结果又会怎样呢?事情发生了确是发生了,奖善惩恶也无法改变现实。楚庄王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没有受到是非观念的束缚,而是从长远考虑,才挽回了一员大将对自己至死不渝的忠心。

为政是这样,为人也应当是这样。汉武帝时期,东方朔就曾经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来委婉地劝说汉武帝要把胸怀放宽,“举大德、赦小过”,不可求全责备。鱼的环境是水不要过分清澈,以至无处藏身;人的环境是关系不要过分紧张,以至无法相处。

就是这样,身处强势地位的人,有时也要给处在弱势状态的人一点儿宽仁,不仅不会动摇自己的强势地位,反而会因为以德服众而让人加倍服从。换个方来说,假如因为一点瑕疵而采用强制手段压制弱势,被逼到山穷水尽的人可能会为了生存而最后一搏,产生更大的冲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死的最离奇!历史上死于一碗奶浆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天成元年(926年)三月,时任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的李嗣源趁镇压叛乱时造反,不服皇帝李存勗的统治。李存勗亲率部分军队去征讨李嗣源,但在路上,许多士兵都跑进李嗣源的阵营里,同时,李嗣源又占据了大梁,李存勗只好返回洛阳,准备联合他的长子魏王李继岌西征归来会兵一处,再进剿李嗣源。想不到的是,就在四月一日

  • 霸占儿媳的史上最流氓皇帝 最后死于儿子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末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王仙芝、黄巢先后率众起义反抗朝廷。从小不务正业,就爱打架斗殴的朱温一看,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于是就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因为朱温孔武有力,善用谋略,作战多次获胜,他很快就从一个小卒子变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网络配图等到公元880年,黄巢攻下长安之后,朱温已经是黄巢起义军

  • 揭秘:刘备诸葛亮为何不给赵云加官进爵?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民间赵云的地位是很高的,在西蜀号称是五虎上将之一,同时又是刘备的四兄弟,因此常常有四千岁的称呼。不过在正史中,赵云的地位很低,似乎和他武艺高强智勇双全很不相称。那么刘备诸葛亮为何不给赵云加官进爵。事实上,赵云与刘备诸葛亮配合的非常默契,刘备招亲带的是赵云,诸葛亮吊孝拜祭周瑜仍用的是赵云。既然用得这么

  • 恨这小国一辈子的朱元璋 却放话谁都不准带兵攻打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堂堂中华之主,却受到夷狄小国如此奚落。网络配图明初,来朝的国家有日本、占城、真腊、暹罗、琉球和西洋诸国,但朱元璋最反感日本。朱元璋的书房里挂着把日本扇子,是明军从一次剿灭倭寇战斗中缴获献上的。他以此为题写过一首《倭扇行》,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王无道民为贼,扰害生灵神鬼怨,观天坐井亦何知,断发

  • 赵匡胤巧妙应对南唐使者 绵里藏针又不伤和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后期,宋和南唐的关系十分复杂,一方面宋朝想要灭掉南唐,统一天下,但碍着北方还有北汉、契丹,有强大的牵制作用,因此不能贸然用兵,暂时用安抚的政策,两国往来不绝,在外交上暗中较量;另一方面,南唐不得不加强战备,尤其是水师的操练,同时又讨好宋朝,年年供奉。网络配图两方的关系十分复杂和微妙,很考验人的智

  • 崇祯为何在自缢之前一定要杀光自己的妻女?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皇帝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亡国之君。嘉靖、万历两位皇帝,数十年不上朝,而他在即位之初便革新吏治。怎奈国家积弊已久,1644年,在内忧外患中,大明王朝大厦将倾。崇祯虽然有中兴之心,却无中兴之力,最终只能身殉社稷。网络配图在自缢煤山前,崇祯先是命人将自己的三个儿子送出皇城,接着下了他人

  • 诸葛亮不愿称帝背后的六大顾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大权在握的诸葛亮为什么不称帝的争辩,当今网络上很多人拍砖诸葛亮、也有很多的人拿事实上他最终的却并未称帝来争辩,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真相吧……一、文人是造不了反的: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一般的开国皇帝或者起义军的领袖,大多是军人武夫,或者甚至是流氓无赖,读书人造反的很少,而成功的几乎没有…

  • 朱元璋真容:脸上真的有72颗大麻子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红光中降生的朱元璋是个怎样的长相?也许有人会说,历史上不是流传着朱元璋的两种画像吗?但那是他当上皇帝后的模样,是他40岁后的长相,方才说到婴儿呱呱落地,哪能比划得清?网络配图朱元璋降生那年是龙年,这孩子属龙,后来成了统治华夏的真龙天子,说他有副“龙”相,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至少经得起民间传说的考验

  • 朱元璋怕宦官专政,为何明朝却成为太监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太监权力为什么这么大,历朝宦官专政有哪些,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

    宦官问题,历来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政权的毒瘤。历朝历代,能将这个问题处理得好的并不多见。柏杨说中国经历了三次最黑暗的宦官时代: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2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9世纪;第三次从公元1435年王振当权一直到明王朝覆灭为止。明代的宦官虽然不如东汉末年和晚唐时期的宦官气焰凶、势力大,也不像汉唐的

  • 朱元璋竟如此残酷!陪葬妃子们被灌入水银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里,最残忍的就是殉葬。考古专家们在山东益都苏埠屯一个普通小王的墓里,就发现了39具殉葬人骨架或者头骨。后代的帝王们认识到了这个殉葬制度的不人道,于是用俑来替代…… 但1398年,历史倒写,朱元璋死后,那些还没来得及生育的不幸妃嫔,就被告知要陪皇帝殉葬。600多年后,终究有几妃子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