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朱元璋为何把日本列为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12 更新时间:2024/1/16 14:07:12

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

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国的时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过进攻日本的打算。

网络配图

“倭寇”是明朝的关键词之一,“倭患”一直贯穿了整个大明王朝。尽管在后期有诸如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的一力抗击,但是一直要到德川幕府17世纪,连续三次发布锁国令的时候,“倭寇”才真正意义上在我国东南沿海绝迹,“倭患”也才真正解决。

早在朱元璋统治的洪武时期,倭寇就长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骚扰。据统计,洪武年间有记载的倭寇入侵达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过两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可谓殚精竭虑,绞尽脑汁。

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镇守广东,在沿海要地设置卫所,派兵防守,同时发国书给日本诸国(当时日本正处于分裂的“南北朝”时期)表达了自己希望与日本诸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一起消灭倭寇,共享太平之福的愿望。但当时的日本幕府将军足利义诠以“倭寇乃九洲海贼所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知道”为由予以搪塞。洪武二年,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朱元璋又派杨栽等七人出使日本,并亲自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威胁“倭寇”。接到信后,日本国的怀良亲王大怒,斩杀明使五人,其他的悉数扣留,朱元璋的这一次交涉毫无成果可言。洪武三年三月,不死心的朱元璋又派莱州府同知赵秩等再次出使日本。赵秩经过一番惊险的周旋和唇枪舌剑后,终于软化了怀良亲王的立场。怀良亲王派和尚祖来捎带了大量的贡马和土特产向明朝“奉表称臣”,而且还送还了七十多个被倭寇抓去的中国人。

网络配图

朱元璋十分高兴,在皇宫设宴款待日本来使,并赏赐了大量的财物。考虑到日本人普遍信仰佛教,朱元璋还派了八个和尚护送祖来回国。但是朱元璋对当时的日本缺乏最起码的认识,他高估了怀良亲王的影响力,怀良亲王只是一个亲王而不是国王,他的意志并不能代表整个日本国的意志,那么当时最有势力的日本国王是怎么想的呢?说来还真是凑巧,这位仁兄的想法正好与怀良亲王相反,他并不认为跟中国交好是一件多么急切而急需解决的事。于是这次曾给朱元璋带来希望的交涉就这样再次搁浅。

后来日本国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贡,但因为这些多是地方实力派官员贪图大明朝的赏赐而搞的私人活动,没有正规的表文和印信,所以朱元璋都不怎么搭理。洪武十三年,日使再次来贡,情况同前几次一样也是没有表文,但带了一封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奉丞相书,文章写得极其嚣张,朱元璋看后很不开心,便拒绝了日本的朝贡。洪武十四年日本再次来贡,朱元璋又一次推却,并让礼部写了一封信责备日本国王和他们的那个征夷将军:“王居沧溟之中,传世久长,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环海为险,限山为固。妄自尊大,肆毁邻邦,纵民为盗。上帝将假手于人,祸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与王。王若不审巨微,效井底蛙,仰观镜天,自以为大,无乃构嫌之源乎?”。

网络配图

日本不甘示弱,也回了一封极其强硬的信,而且文采斐然:“臣闻三皇立极,五帝禅宗,惟中华之有主,岂夷狄而无君。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盖天下者,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远弱之倭,褊小之国,城池不满六十,封疆不足三千,尚存知足之心。陛下作中华之主,为万乘之君,城池数千余,封疆百万里,犹有不足之心,常起灭绝之意。夫天发杀机,移星换宿。地发杀机,龙蛇走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昔、舜有德,四海来宾。汤、武施仁,八方奉贡……”

朱元璋看了这封表文大怒,史载“帝得表愠甚”,但考虑到元朝两次出征日本损兵折将的前车之鉴,朱元璋忍住了这一口恶气。虽然如虎将李文忠者也曾建议朱元璋征日本以雪前恨,但朱元璋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没有率领大明朝的舟师东渡。

不过这一件事后,朱元璋改变了以往企图交好日本的策略,而改为在内部积极设防,在沿海各地加强防守和卫所建设等,尽量减少倭寇造成的损失。最后他以日本支持胡惟庸造反为由,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果断地断绝了跟日本的往来。把日本列为“不庭之国”,永远不准日本来中国贸易,并把这写入了传给后世子孙万世不变的《皇明祖训》中。正是在这同一本《祖训》中,日本还被列入了永不攻打的十五国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宫廷乐师雷海青:铮铮铁汉不屈不挠的风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雷海青简介上提到雷海青是唐玄宗时期盛名远扬的宫廷乐师,他尤其擅长弹奏琵琶。其实雷海青不光是一个出色的乐师,同时他还是一个赤胆忠心充满了爱国之情的正义之人。图片来源于网络雷海青出生于福建清源郡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出生时嘴唇发黑,而这被家人认作是不祥之兆,幼小的雷海青因此被家人遗弃在路旁,幸而有支戏班路

  •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熬死曹家三代竟是这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可以说是诸葛亮的第一对手,狡猾如司马懿,在其漫长的隐忍中,不仅熬死了老对手诸葛亮,还耐心的等待曹操曹丕和曹睿的死亡,并在长期的隐忍中积累了实力,导致最后司马氏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三国后历史上短暂的统一。这样的一个牛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呢?要讲到司马懿,当然先要提到的他的生平。

  • 洪秀全视女人如玩物 儿子13岁便会荒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洪秀全口口声声主张男女平等,可是实行的,却完全是男权主义。他规定:凡是妇女“硬颈不听教、起眼看丈夫、讲话极大声、有喙不应声、面情不欢喜、眼左望右望”的,都该打!这跟中国的“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那一套,有什么不一样?他反对纳妾,可是他自己和王爷、侯爷们是例外的。起义之前,洪秀全还没有登基做皇上,他

  • 曹操为什么喜欢抢别人老婆?征服欲作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曹操不仅仅是一个大奸雄还是一个大色鬼,其更是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别人的老婆。在三国时期,更是传曹操建造铜雀台来收拢天下的美女。那么雀台中都有哪些少妇呢?了解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有个特别的嗜好,那就是接收别人的媳妇。当初诸葛亮说服东吴君臣“联刘抗曹”的理由就有这个:你孙权、周瑜的媳妇不是

  • 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揭秘三国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不直取长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在阅览三国历史的时候,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为何诸葛亮数次北伐,都不采取魏延从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建议?而也有很多人认为,诸葛亮是因为不会用奇所致,但是,原因果真如此吗? 诸葛亮为何不直取长安?这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战略上的话题,相反,和蜀汉内部的政治,有非常大的关系:诸葛亮北伐蜀汉势力内部都有哪些派系

  • 揭秘:曾国藩与左宗棠为什么会交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湘乡人王錱是一个爱出风头的人。此人属相为鸡,思维敏捷,口才不俗,爱发议论,声音洪亮,争论时总是盖过别人一头。在任何时候,他都希望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以滔滔不绝的话语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在所有湘军将帅中,他是个性最为张扬的一位,沉稳的刘长佑和沉默的李续宾就不用拿来跟他比较了,就连左宗棠、胡林翼这两位以

  • 一日吃肉数十斤 纪晓岚到底是有多能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数千年来,人们饮食变化其实不是很大。从饮食来讲,清代饮食主要有三个差异:民族差异,地区差异,贫富差异。就其主要情形而言,主要包括主食、副食和饮料三大类。这里,来说说清人饮食的趣闻。网络配图先从纪晓岚的吃说起。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通过近年影视剧

  • 三娘子为丈夫阿拉坦汗的统治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阿拉坦汗与三娘子是夫妻关系,三娘子对阿拉坦汗的统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阿拉坦汗在统治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恢复和明朝的贸易往来,然而明朝因为种种原因一直都不愿意接受阿拉坦汗的这一请求。直到阿拉坦汗60多岁的时候,他的这一想法仍然也没有实现。可是在不久后,一件事情的发生就让这个事件有了转机。其中三

  • 隋文帝杨坚:西方人眼中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一直认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康熙皇帝是政绩比较突出的皇帝。在国人眼中,最伟大的皇帝非这几位莫属。但是,西方人却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这是为什么呢?隋文帝在位期间,对国家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首先,确立三省六部制度。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