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奉世是什么人?他莎车国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冯奉世是什么人?他莎车国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3/12/19 6:19:11

大家好,说起冯奉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前65年,一代明君汉宣帝正在统治汉朝。此时西域已经向中原的皇帝俯首称臣,这一年,西域一些国家派使团来觐见皇帝。

使团朝见完后要回国,汉宣帝也要派人护送他们,派谁去又成了问题。

在这之前,被派去出使西域的,大多是一些心怀不轨之人。

他们到了西域就狐假虎威,借助自己背后的大汉向小国家勒索钱财。

毕竟去西域路途遥远,路上环境恶劣,补给也困难,来回一趟更要一年或是几年的时间,皇帝也只能招募到那些一心想着暴富的无业游民。

一批又一批的使者做了越来越多的奸邪之事,久而久之,西域的国家越来越讨厌这些使者。

那些一心想捞钱的使者去了过后,当然是不被待见的,不仅得不到他们想要的好处,还经常无法完成皇帝交给他们的使命。

这一次,右将军韩增推荐了一个贵族世家的人,担任使团的队长。

这人叫冯奉世,他的家族名声赫赫。

战国末期的长平之战很有名,那是他的祖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了赵国,才引发了这场秦、赵之间的大战。

苏轼有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冯唐也是他祖上的人。

西域有36个附属汉朝的国家,莎车国是其中之一。

之前的莎车国王万年,是汉朝嫁去乌孙的和亲公主的侍女之子,算是个汉乌混血儿。

他得到了前一任莎车王的宠幸,才得以接替王位。

万年既不是莎车人,在莎车国更没有什么基础的势力,得不到当地人的拥护。

没过多久,莎车国的贵族们联合周围的一些小国,杀死了万年。

汉朝是十分支持万年当国王的,莎车贵族们也知道自己得罪了汉朝,就想着联合整个西域反叛。

他们散布谣言,说西域北道的国家都已经反叛了汉朝,然后带兵攻打南道的国家。在兵威与谣言的作用下,南道的小国歃血为盟,宣誓一起背叛汉朝,楼兰国以西的国家,都与汉朝切断了联系。

此时冯奉世已经带着使团走到了伊脩城,当地的都尉向他汇报了这件事。

南道情况危急,西域都护和西域校尉,此时都在北道的小国之间巡视。

如果不及时处理此事,等南道的联盟逐渐巩固,汉朝将彻底失去对这里的控制。

作为使者,冯奉世是带着皇帝给的使节的。

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凭借着这个使节,征发附近小国的军队,一共凑齐了一万五千人。

这支军队浩浩荡荡开向莎车国,没多久便拔下了它的都城,莎车王也自杀了。

冯奉世就罢兵,派人把莎车王的头颅送到京师长安,南道被莎车逼着一齐叛乱的小国,也都重新归属大汉。

消息传到长安,汉宣帝立刻接见韩增说:“将军真是推荐了个人才啊!”

使团最后到了大宛,莎车王被斩的消息早就传过去了,大宛人惶恐不安,用十分尊敬的礼节接待他们。

冯奉世临走前,大宛献出了一匹长得像龙的宝马,让他带回长安送给汉宣帝。

冯奉世回到长安后,朝廷对他的功劳展开了一场议论。

大臣们都觉得,冯奉世此次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应该加官进爵,赐他封地。

唯独萧望之意见不同,出使西域的使者,本就大多不是正派的人。冯奉世此次虽然立功,却开了个矫改皇帝命令的先例。

如果加以重赏,冯奉世一定会成为以后使者效仿的目标。

那些心怀不轨的使者,为了邀功求赏,擅自发兵在西域惹是生非,会给朝廷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萧望之认为这种作风不可以推而广之,建议不进行赏赐,汉宣帝赞同萧望之的观点。

就这样,冯奉世平定以西域反叛的功劳被忽视了,他因为出使西域、护送使者的功劳,被拜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冯奉世虽然没有获得他该得的封地和爵位,但是他的才能也就此获得了汉宣帝的赏赐,吸引到了汉宣帝的眼球,仕途也是一片光明。

到了汉元帝时期,冯奉世被已经成了将军,又在平定西羌的战争中立下首功,得到500户的封地,和关内侯的爵位。

上古的贤人发明赏罚制度,其本质是为了让有功之人成为别人效仿的楷模;惩罚有过之人,是为了起到杀一儆百的目的。

而到了平庸之主的手里,赏罚制度就是单纯的论功行赏和论罪处罚了。

再到了混乱之主的手里,赏罚制度就变成了以公徇私的工具,与他亲近的人就有赏,惹他不高兴的人就有罚。

况且丰厚的悬赏和赏赐,本就会引发强烈的竞争,心怀奸邪的人又往往会在竞争中不择手段;有些奸臣为了铲除忠臣,揪住别人闺门里不合礼节的私事,就让皇帝处罚他们,有时一个小小的处罚就能让奸臣们达到铲除政敌的目的。

所以有些庸主,“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却反而让奸人得势,把国家毁掉了。这些事在历史上和当今社会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萧望之、汉宣帝这种人,能领悟赏罚制度的本质,有功之人未必可赏,有过之人未必可罚。他们考虑的是:赏他能否达到激励别人走正道的目的,罚他能否达到警示别人的目的。

行赏、行罚所要顾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得不加以慎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欧阳修担任礼部官员期间,对北宋文风转变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修对宋代文学的贡献,欧阳修成为北宋文坛领袖的原因,欧阳修对后世的影响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省绵阳市),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1日)寅时,欧

  • 作为结发妻子的阴丽华,为何不是刘秀的第一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秀为什么叫阴丽华比他晚死,刘秀爱阴丽华吗,历史上刘秀爱阴丽华吗

    “位面之子”汉光武帝刘秀年轻时曾说“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更始元年(23年),刘秀与阴丽华正式结婚,阴丽华也成为刘秀的结发之妻。但奇怪的是,阴丽华却不是刘秀第一任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地皇三年(22年),刘秀跟随大哥刘縯起兵反对王莽。虽然刘縯、刘秀兄弟都是

  • 关羽和华雄相比 华雄真的有那么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华雄有多厉害,历史上华雄厉不厉害,夏侯惇为什么不斩华雄

    对关羽和华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关二爷历来被称作武圣,对我们习武之人,咳咳,乃是神一样的人物,忠义无双,三国里武将辈出,却难以掩盖出二爷的光芒,刚一出场,就以温酒斩华雄这等战绩名誉天下,从此华雄也成为天下人之笑柄,每每提起,总是想到被关羽KO,可是他真的这

  • 太平公主到最后也没能登上皇位,这是为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太平公主想当女皇,太平公主死因,太平公主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太平公主到最后也没能登上皇位,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要说历史上最荣耀的公主,莫过于太平公主了,她一生经历了五位帝王,其中辅佐了两代皇帝上位,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了唐代首个被万封的公主。可以说,太平公主一生都过得极为顺遂,权倾朝野,甚至差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

  • 王安石进入仕途后,他对北宋中期隐伏的社会危机有何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选择归隐的原因,看待陶渊明的归隐,陶渊明的归隐当今是否提倡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 刘备在徐庶引荐诸葛亮之前,没有关于他的消息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徐庶是谁推荐给刘备的,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在哪一集,刘备有法正徐庶诸葛亮庞统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的故事。公元207年冬到公元208年春,身在荆州的刘备得谋士徐庶的引荐,加上水镜先生司马徽的介绍,就此先后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要知道此时的刘备虽然客居荆州,身无立锥之地,但他毕竟是汉献帝亲封的左将

  • 看似软弱的汉文帝为什么没有成为傀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宣帝为什么没有名气,汉文帝是个好皇帝吗,汉灵帝如何使汉朝灭亡

    高后八年(前180年),西汉功臣集团与刘姓宗室联合“诛吕”,彻底清除了吕后势力。随后诛吕功臣以“非汉惠帝亲生”的理由废了汉后少帝刘弘,拥立刘邦第四子刘恒为皇帝,这就是著名的汉文帝。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诛吕功臣拥立刘恒当皇帝的真实原因是刘恒当时看起来软弱并且没有强大的母族。

  • 汉中之战曹操实力稍强刘备 曹操为什么还要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汉中之战后蜀国实力

    对曹操撤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7年至219年,曹、刘两大集团围绕汉中战略要地,发生了一系列的战事,历史将此系列战统称为汉中之战。两年的汉中之战,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立国策略、军事战术。还在文学史上为后世留下了“得陇望蜀”、“白地将军”、“智取汉中”等

  • 唐中宗李显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显皇位传给了谁,唐高宗李治有几个儿子,李显和李旦是什么关系

    神龙元年(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大臣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拥立唐中宗李显第二次登基。在很多人看来,李显复位之后应该非常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对他们大加信任和重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然而李显复位后却并不感谢“神龙政变”的功臣们,反而非常猜忌他们,后来更是

  • 东汉的开国过程是什么样的?最亮眼的大腕就是皇帝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刘秀简介,眼视近物的调节,东汉开国史

    东汉的开国过程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对比各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国过程,我们会发现,东汉的难度是相对较低的。从秦朝说起。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作为终结了春秋战国乱世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无论学术界怎么争论,秦始皇的千古一帝身份妥妥的不可动摇,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