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甲军:助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神秘军队

玄甲军:助李世民横扫天下的神秘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3/12/14 2:57:45

导读:古代作战,必选精锐的战士作为先锋突击。所谓的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汉光武帝扫平天下,幽州突骑功不可没。李世民横扫天下,就不能不提那只玄甲军了。何为玄甲军,史书上并无详细记载,我们所熟悉的只有史料上的只言片语,凭借这些只言片语来拼凑这只精锐骑兵。

首先让我们来看《资治通鉴》对于玄甲军的记载:“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行台仆射屈突通、赞皇公窦轨将兵按行营屯,猝与王世充遇,战不利。秦王世民帅玄甲救之,世充大败,获其骑将葛彦璋,俘斩六千馀人,世充遁归。”这段文字虽然很短,但玄甲军的战斗力和作用可见一斑。李世民几乎每战都身先士卒,他自己一身玄甲,率领着骑兵如同黑云一般压向敌阵,声势迫人,加上玄甲军本身的精锐,几乎是无坚不摧的。

网络配图

玄甲军也可以认为是选锋的一种。玄甲军不同于东汉的幽州突骑,他并不由单一地区或者单一部族的兵员组成,玄甲军是从李世民所统帅骑兵中选拔出来的精锐,组成应该非常复杂,而且玄甲军担负的作战任务很重,每战必当先锋,伤亡也不在少数,估计应该是不断选拔补充,保持一定的兵员定额。对于玄甲军的组成、训练和装备情况,基本可以通过对唐初骑兵分析得出。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经过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到了隋唐时期,骑兵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有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主流。所谓重甲骑兵,又称甲骑具装,骑兵和战马均披很厚的盔甲。隋朝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在军队中,重甲骑兵依然占了很大比重,作为旧朝的一员,李渊的唐军大概也受了一些影响。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变数,即隋朝和北边的突厥进行了大规模的骑兵交战。突厥的骑兵是以机动性着称的轻骑兵,隋朝的骑兵与突厥屡次交锋,出于适应敌人特点的需要,隋朝的骑兵受到了对方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又向轻骑兵的方向转变。李渊作为并州的军政长官,正担负着防御突厥的责任。他在与突厥的交战过程中,首先仿效突厥建立了一支精锐的轻骑兵。《资治通鉴》中如此记载:“渊选善骑射者二千人,使之饮食舍止一如突厥,或与突厥遇,则伺便击之,前后屡捷,突厥颇惮之。”这支骑兵能够在机动性上与突厥匹敌,应当是轻骑兵无疑。这部分骑兵,可以看做玄甲军最初的基础。李渊太原起兵之后,从突厥购买了良马2000匹,还借来了小部分突厥骑兵,西突厥部落的史大柰也率领部下的骑兵在会宁归附了李渊,更加壮大了李渊部下的骑兵队伍。因为受突厥的影响,而且本来就有不少突厥骑兵的加入,轻骑兵成为李渊部队的主要力量。在霍邑之战中,李世民所率领的精锐骑兵,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唐朝夺取了关中,又陆续平定了陇西、凉州等地的割据势力,陇西的骑兵也非常精锐,他们的加入,无疑又壮大了唐军的骑兵队伍。同样受突厥支持的刘武周与唐朝在并州展开激战,被李世民挫败,他的部众很多都归降了唐朝,尤其是尉迟敬德这样非常勇猛的骑将,他的部众就有8000多人,相信不乏精锐的骑兵。关东的秦叔宝、程知节等人也是骁勇的骑将,同样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在李世民麾下,有着这样一支纠合了四方精锐的骑兵部队,在此基础之上选拔出来的玄甲军,必然是极其骁悍的。

网络配图

那么玄甲军到底是轻骑兵,还是延续了南北朝传统的重装骑兵呢?我觉得根据记载来看,应该是轻骑兵。一则是受突厥的影响比较多,很多战士就是突厥人,二则从战例上来看,唐军骑兵的机动性很强,作战中往往实施迂回攻击,而且能够进行长途追击,在攻击薛仁果和刘武周的战役中,都有长途追击的纪录,尤其是追击刘武周所部,在昼夜急行200里以后,又连续追击了3天多,重甲骑兵恐怕很难支持这样长距离的追击作战。

唐初的轻骑兵已经和汉代的轻骑兵不同了,虽然去掉了南北朝时代流行的具装铠,减轻了战马的负担。但是骑士本身的防护远较汉魏时代严密。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骑兵主要使用铁质的明光甲。明光甲以兜鍪护头,兜鍪两侧有向上翻卷的护耳,有的兜鍪还缀有垂至肩背用以护颈的顿项;胸甲一般分左右两片,居中纵束甲绊,左右各有一面圆护,或作凸起的圆弧形花纹;两肩覆盖披膊,臂上套有臂护;腰间扎带,腰带之下有两片膝裙护住大腿,小腿上则多裹缚“吊腿”。这种铠甲的结构非常完备。

唐朝骑兵的武器如下:弓箭,唐军一般人带胡禄一个,可以装30只箭矢。可能还有马弩装备,能射200步。骑兵的长柄格斗武器是漆枪(也就是槊),握柄很长,这是南北朝以来就流行的长柄格斗兵器。短柄格斗武器主要用短柄长刀,唐军士兵每人一把。除了汉代以来就流行的环首刀外,还有一种柄部有护格、柄首没有圆环的新型长刀。这种刀后来流传到日本,被称为“唐样大刀”。骑兵还使用一部分啄、锤、斧、鞭等砸击类兵器。骑兵使用形体较小的圆形盾牌。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可以根据府兵制来推测当时的训练情况。府兵在冬季训练的时候,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内容。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当时作战,队形的变化非常重要,“薄战”主要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纵猎”就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府兵在服役之前,还又有折冲府的官员对他们校阅考察,进行演练。服役期间的闲暇时间,他们也会经常进行骑射训练。

网络配图

以上装备和训练情况,是唐军的一般情况,以此来推测,想必玄甲军的情况应该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只不过他们是唐军骑兵中的精英而已,可能选拔和训练更加严格,装备也比较精良。

根据记载来看,李世民使用玄甲军的战术主要有这么几种:侧翼突击、埋伏、正面突击。而李世民惯常使用的战术是侧翼突击,这里的侧翼未必就是敌阵的侧面,也可能是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迂回到敌人的阵后。李世民通常会让正面部队先与敌人接战,等敌人锐气受挫,受到消耗的时候,他再率领玄甲军突击敌人的薄弱环节,或者直接迂回过去,前后夹击敌人。这样的攻击,往往是致命的一击,会让敌人就此崩溃了。正面突击,是以玄甲军为前锋,大军为后继,直接对敌阵实施冲击,把敌人的阵势冲乱、冲散,从而最终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玄甲军虽然精锐,冲击力很强,李世民本人也很骁勇,但是这样的攻击还是具有很大的冒险性,尤其是遇到顽强的敌人。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城外的故马坊激战,李世民想查看敌人阵势的情况,直杀出敌人阵背。虽然阵形被打散了,但王世充部下的江淮精锐也不是等闲之辈,与唐军殊死力战,李世民的坐骑在混战中被射倒,幸亏部将拼死救援才脱险,经过几番激战,最终才将王世充的部队击溃。埋伏战术具有很强的突然性,敌人突然之间就陷入包围和突击中,混乱和恐惧是可想而知的。李世民率领500骑兵向窦建德的大军挑战,并成功伏击了他们的前锋部队,生擒了敌军骁将,应该看作是玄甲军的杰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揭秘秦始皇身亡前的三件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秦始皇39岁统一大业,49岁在进行第五次大巡游的时候,暴毙身亡,巡游中蹊跷而死,的确令人好奇。那么,秦始皇的这次巡游究竟发生在怎样的背景之下?秦始皇为什么会蹊跷地死在巡游途中呢?秦始皇身亡前发生过三大怪事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长生不老,

  • 亡国之灾:晋灵公泄露机密导致严重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晋灵公,姬姓,名夷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幼年继位,年长后喜好声色,宠信屠岸贾,不行君道,荒淫无道,以重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致使民不聊生。最终遭赵盾、赵穿兄弟杀害。到底晋灵公泄露了什么机密导致严重后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网络配图晋国称霸的时候共建立五个军,到了晋襄公晚年五个军的统帅即辅佐晋

  • 天意还是人为?揭秘吓死秦始皇的三件怪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我们经常会看到讲述秦始皇的电视剧,电视剧里面也有演到陨石事件。但是很多电视剧里面演的和史书上记载的都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史书上清楚记载的吓死秦始皇的三件怪事,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呢?第一件事是;荧惑守心;天象。网络配图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都认为天象表达了天

  • 舌尖江山:揭秘中国十大吃货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代皇帝吃饭,每道菜不能使用三次以上,超过三次,侍食太监就会把菜撤下,并且以后不上这道菜了。若要说皇帝表扬过的食物倒不少,什么陕西岐山哨子面,太湖三白鱼,山西龙须面。一个讲究味觉的民族才是有味道的民族,有味道的民族才是有人情味的民族。(以年代为序)1.魏道武帝拓跋珪入选理由:爱吃羊肉汤一碗羊肉

  • 三国揭秘:刘备领导五虎将的非常艺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清楚刘备得天下,是因为他手底下拥有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五虎上将。也正是因为这五虎上将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不顾生死,鼎力相助,助刘备打下了蜀汉的基业。纵贯刘备的一生,他的确拥有别人不及的领导五虎上将的非常艺术。网络配图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光辉

  • 趣闻:史上因肥胖差点丢掉皇位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没有污点的皇帝,趣闻的意思,历史上最奇葩的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1425年),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次年改元“洪熙”。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坑爹的五位“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上最残忍的事件,五味有哪些,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失传

    1.为赵国送终的郭开赵国末年的相国郭开可谓“两朝老臣”,历仕赵悼襄王、赵幽穆王两代君主,按理说他该是赵国的死忠吧?偏偏很早秦国就发现郭开的价值,认为这家伙贪财好利,如果经费足够,绝对能成为“金牌卧底”。除了大笔金钱贿赂外,秦国还开了“接收证明”,你好好干吧,灭了赵国,到咱秦国吃香的喝辣的,待遇照旧!

  •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十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上十大杰出帝王,中国历史女将大全,历史上十大杰出的皇帝

    导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从古到今,中国历史出了很多的皇帝。这些皇帝有的庸庸碌碌,有的默默无闻,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兢兢业业。今天我们要盘点的是在那些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功劳的皇帝,是那些伟大而又杰出的皇帝。第十名:千古仁君—-宋仁宗赵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自春秋战国后,第二个比较开放和宽容的时期。其根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臣,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权臣,中国历史上十大皇帝

    导读:无论是在什么朝代,都会有忠臣和奸臣,中国有这么长时间的历史,那就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奸臣,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看一看这些奸臣都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坏事?NO.1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奸臣之赵高(秦朝)赵国人,生而受宫刑。及长,强健有力,通狱法,秦始皇闻之,遂以其为中车府令,教

  • 盘点:历史上儿子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代皇帝儿子最多的是谁,康熙有多少个儿子,中国皇帝儿子最多的是哪一位

    导读: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中国古代传统中最为重要的事。当然身在皇家的皇帝们,这项任务更为重要。龙脉的延续可以保证家族一统江山的稳定性,所以皇帝大肆纳妃生子。若问历史上哪个皇帝儿子最多,小编替你盘点了一下。古来就有多子多福之说。综观历史,有这念头的不光是百姓,就是坐在金銮殿上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