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正面战场屡屡取胜,项羽输给刘邦的又是什么?

在正面战场屡屡取胜,项羽输给刘邦的又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19 15:47:3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项羽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楚汉争霸,虽然最终刘邦赢得了天下,但一直以来关于刘邦的评价反倒不如项羽,那么项羽输给刘邦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呢?其实说到底就是性格,正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导致项羽虽然在战场上能够屡战屡胜,但最终仍然败给了刘邦。

自私残暴、没有远见,结果导致人心尽失

项羽的自私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毫无顾忌,而且手段往往极为残暴,完全不考虑如此做的后果,结果导致人心尽失。

1、坑杀秦军,杀子婴、焚咸阳。巨鹿之战,章邯率领二十万秦军投降,然而却在跟随项羽返回关中途中,全被项羽坑杀于新安城南。而在进入关中之前,楚怀王曾与诸将约定,灭秦后不得劫掠,然而项羽由于身负国仇家恨,根本不理楚怀王的命令,不仅杀死秦王子婴、率兵屠戮咸阳,更是一把火将咸阳城烧了个精光,并掘开秦始皇陵(部分),盗取其财物。项羽的所作所为,无疑使其丧失了秦地人心,而刘邦却通过“约法三章”获得了秦地百姓的广泛支持,此后楚汉争霸,秦地反而成为了刘邦的主要兵源。

2、分封天下,杀义帝、诛韩成。攻灭秦国之后,项羽本想让楚怀王封自己为王,谁知怀王却表示要履行“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即分封刘邦为王,项羽见状干脆不再理会楚怀王,转而自行分封天下,虽然将楚怀王奉为义帝,但也等于就此架空。然而,项羽分封天下时,过分注重带兵武将的利益,反而将六国贵族后裔迁离原地,这遭到了田荣陈馀和燕王韩广等人的不满,而为了建都彭城,项羽先是将义帝熊心赶了出去,后又命人半途将其截杀。此外,项羽先封韩成为韩王,却又以其寸功未立为由不许其返回封地,后将其降为侯,又诛杀之。项羽这一系列骚操作,虽然成为一代西楚霸王,却也直接导致了齐地、赵地的叛乱,而且导致楚国阵营分崩离析,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最终被刘邦策反,而临江王共敖在楚汉争霸中则是两不相帮,而被项羽封为王的各地诸侯,也是对其离心离德。

3、怒火中烧,杀田荣、屠齐地。就在项羽分封天下仅仅四个月后,齐地田荣发动叛乱,杀死或赶走济北王田安、齐王田都、胶东王田市,一统三齐之地,与西楚公然为敌、与此同时,陈馀也从田荣手中借兵,杀回赵地,赶走了赵王张耳,重新迎立赵歇为赵王,赵歇则封陈馀为代王,同样站在了西楚对立面。得知叛乱后,项羽亲率大军杀入齐地,田荣兵败被杀,项羽却怒火中烧,“烧夷齐城郭,所过者尽屠之”,结果导致“齐人相聚畔之”。正是由于项羽在齐地的烧杀抢掠,导致齐人拼死抵抗,使得项羽深陷战争泥潭无法自拔,从而使得刘邦不仅趁机攻占三秦,同时积极向东扩张,并最终发动五十六万大军攻陷楚都彭城。

从项羽以上的所作所为来看,他做事更多是仅凭自己的喜好,而没有远见,丝毫不考虑如此做的后果,结果导致人心尽失。而刘邦则不同,刘邦人品虽然不敢恭维,但在大事上却是进退有据,且极为懂得收买人心,因而得以一步步壮大。

刚愎自用、任人唯亲,战略层面已注定失败

综观历史,能够成功夺取天下者,无一不是善于笼络人之人,毕竟就算个人能力再强,也很难做到事必躬亲、面面俱到,而在这一点,项羽的表现显然不如刘邦。

1、性格孤傲,任人唯亲。作为原楚国贵族,在秦末天下大乱时,项氏家族可以所是反秦的主力,拥有如此多的优势,按理来说项羽招揽人才要比刘邦更为容易,然而纵观楚汉两大阵营,项羽麾下的人才不仅少,且主要以武将为主,而刘邦方面不仅人才众多,且各方面人才皆有。而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主要便是由于出身贵族的项羽性格方面太过孤傲,很难做到礼贤下士,且受其重用者多为亲信故旧,从而导致人才流失,韩信、陈平便是其中典型。如此便导致项羽虽然屡屡在正面战场取胜,然而非但无法彻底击败刘邦,反而由于无法面面俱到,导致陷入了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且后期后勤补给出现困难。

2、刚愎自用,难听善言。这是项羽性格中的另外一大缺陷,不可否认的是项羽的确是个战争天才,然而或许是对自己的军事才能太过自信,导致他很难听进去其他人的意见,也从来没有正视过自己在谋略方面的短板。例如范增作为项羽麾下少有的顶级谋士,如果项羽能够正视他的意见,那么刘邦或许早已被项羽杀死。刘邦则不同,他很清楚自身的短板,对于他人的意见总是能够虚心接受,例如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和开辟北方战场,又如张良的策反英布,再如陈平的离间范增等等。刘邦在个人才能方面或许不如刘邦,但正因他能够正视他人的正确意见,这才使得他即使在正面战场屡屡受挫,却也总能稳住阵脚,进而一步步扩大战略优势,并最终在战略层面全面占据优势。

项羽在笼络人才方面,可以说根本无法与刘邦相提并论,项羽麾下人才不过范增、龙且、项它、钟离眜等寥寥数人,而刘邦麾下则有萧何、韩信、张良、陈平、随何、曹参、灌婴、郦食其等各方面人才,要知道刘邦光是开国功臣便多达一百四十余位,两人麾下人才队伍的巨大差异,可以说直接导致了项羽在战略层面的全面失败。

如上所述,项羽之所以败给刘邦,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性格,正是由于性格问题,导致其丧失人心且战略失败。正如项羽自己所说,他的失败“非战之罪”,然而除了军事才能之外,他又有哪一项才能比得过刘邦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后 刘备第一件事情为何不是报仇而是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关羽从谁的口中得知刘备下落,关羽有几个儿子分别是谁,刘备为什么没有救关羽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羽被杀,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0年,东吴吕蒙白衣渡江,关云长被擒,不久关羽被斩首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华夏,时人皆惊。前不久才听说关羽擒于禁,斩庞德,还水淹七军,可谓威风凛凛。怎么突然间说没就没了,顺带连荆州也丢了。刘备在219年称汉中王,第二年自己的二弟就被人砍了脑

  • 韩忠彦对北宋有何功绩?为何能入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尧的历史功绩,功绩的成语,赵匡胤三打韩通

    韩忠彦,字师朴,相州安阳人。北宋宰相,魏郡王韩琦长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官开封府判官、知瀛州、给事中、礼部尚书等职。宋哲宗赵煦在位时因政治立场不明,外放为定州知州,端王赵佶即位后回朝任门下侍郎,不久升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执政期间与右相曾布不协,再次外放为大

  • 富弼奉宋仁宗之命出使辽国后,为何要烧毁家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靖康之耻的金国人是现在的,靖康之耻后面怎么报仇的,宋仁宗与西夏

    大家好,说起富弼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033年,太后刘娥驾崩,23岁的宋仁宗开始亲政。此时,范仲淹担任右司谏,因敢于直谏,颇有名气。范仲淹自恃才华卓绝,有一天,他偶然认识一位叫富弼的年轻人,此人才华横溢,让范仲淹佩服不已。范仲淹爱才心切,把富弼的文章拿给时任宰相的王曾、晏殊二人想看。王曾

  • 韩侂胄曾力主“开禧北伐”金国,最后因为什么而功亏一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陈曾力,曾力主任,南宋权臣韩侂胄

    韩侂胄,字节夫,相州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韩侂胄以恩荫入仕,淳熙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绍熙五年,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人策划绍熙内禅,拥立宋宁宗赵扩即位,以“翼戴之功”,初封开府仪同三司,而后官至太师

  • 入主西蜀后大封群臣的刘备没有给关羽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吴孙权西蜀刘备,刘备从谁手中得到西蜀,刘备入蜀战神视频

    刘备入主西蜀后大封群臣,为何独不给关羽封侯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张飞、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人们几乎是耳熟能详,说他们是三国时的铁哥们儿一点也不为过,一起出生入死,四处征战,在刘备拿下西蜀之后,与曹操、孙权形成三分天下的局势,三兄弟的感情一直都很好,成为后世美谈

  • 战功赫赫的狄青,为什么没能战死沙场而是死在口诛笔伐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战意刷战功,久战沙场下一句,战意快速获取战功

    你真的了解狄青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北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一代名将狄青抑郁而终,年仅49岁。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也没有得享高寿寿终正寝,而是在盛年积郁而终,听到这个消息每每感触。大宋待武将何其薄也,这位将军竟然死在了庙堂诸君子的口诛笔伐之下。狄青十

  • 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懿想杀司马昭,司马昭死前指着司马炎,司马昭被儿子毒死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政敌曹爽,掌握曹魏大权。这个权力是世袭的,2年后司马懿去世,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的爵位与权力,官至抚军大将军,不久升为大将军,掌握魏国朝政,而司马昭仅仅为安东将军,镇守

  •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旗号却自己称帝了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刘备是伪君子的证据,刘备匡扶汉室下一句

    你真的了解刘备匡扶汉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始终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他一心想匡扶汉室,所以很多仁人志士选择投靠他。那大家是否好奇,刘备后来又为何要称帝呢?解读这个问题,其实要从两个时期来看。一个是刘备没有攻下益州前,一个是夺得益州后。我们先从攻下益州前来看,古人想

  • 汉文帝没被架空权力,还开启文景之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如何防止权力被架空,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将我权利架空

    汉文帝刘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朝初期,吕雉专权,刘氏江山风雨飘摇,吕雉死后,在老臣的帮助之下,铲除了掌权的吕氏一族,当时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后面的汉文帝,就是这样被大臣们拥立为帝的,纵观历史,像汉文帝这样的上位的人,其权利居然没有被大臣们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皇

  • 宋神宗为北宋带来了?为什么说是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神宗变法,宋朝因为什么而导致灭亡,北宋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你真的了解宋神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将北宋的灭亡归结到王安石变法,或者是宋徽宗的腐败落后,在我看来,宋神宗,才真的要为这一切埋单,他才是大宋的掘墓人。这位在王府长大的君王,和宋朝之前的君王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从他父亲宋英宗开始就不一样了。宋朝从建国到宋仁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