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真相是什么

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20 更新时间:2023/12/11 22:47:26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除掉政敌曹爽,掌握曹魏大权。这个权力是世袭的,2年后司马懿去世,长子司马师继承了他的的爵位与权力,官至抚军大将军,不久升为大将军,掌握魏国朝政,而司马昭仅仅为安东将军,镇守许昌

又过了几年,即公元255年,曹魏发生了叛乱,司马师抱病亲征,死在战场上。那么,司马师之死,是不是司马昭的阴谋呢?个人认为在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和司马昭两个兄弟相亲相爱,没有自相残杀,三个原因如下。

首先,曹魏政权不稳,反叛不断,司马师和司马昭一致对外。

虽然经过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灭了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胜等人三族,可是曹魏还有许多忠于皇室的大臣。各地叛乱此起披伏,如最出名的“淮南三叛”,这三次叛乱都是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不满司马家族掌权发起反抗的。

第一次为公元251年四月的王凌之叛,司马懿平乱两个月后梦到贾逵、王凌作祟,病逝了;第二次为公元255年正月的毌丘俭文钦之叛,司马师在平乱途中眼疾发作而亡;第三次为257年五月—258年二月的诸葛诞之叛,这次旷日持久,也以失败告终。

从这三次反叛看,曹魏还有许多不满司马家族掌权的地方实力派,虽然最终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平定了,司马家族也为平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司马懿和司马师之死,和反叛有不小的关系。《晋书》中记载如下:

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闰月疾笃,使文帝总统诸军。辛亥,崩于许昌,时年四十八。

所以,外患还没有彻底平定,司马昭没有理由谋害自己的兄长司马师啊。只有在扫清外部敌人,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才可能发生血拼。此时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司马昭是不会谋害自己的兄长司马师的。

其次,如果司马昭策划谋害司马师,那么司马师就不会将大权交给司马昭的。

司马昭参与谋害自己的兄长司马师的一个重大嫌疑就是,傅嘏、王肃、钟会三人力劝司马师亲征毋丘俭与文钦的叛乱。此时的司马师的眼睛刚刚做了肿瘤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却被鼓动讨伐平叛。尤其是日后成为司马昭亲信的钟会,力劝司马师出征,动机可疑,背后或许有司马昭的影子。

实则不然,司马师亲征毋丘俭与文钦是当时情形使然,他刚刚杀了意图发动兵变的夏侯玄,废立皇帝曹芳,政局不稳,必须以雷霆之力,扫灭寿春叛乱,消除影响。因此,他不得不亲征。司马师在平乱后,回师途中病逝,只能说明他的大限已到,这和司马昭应该没啥关系。

你想,如果司马师在平乱的关键时刻病逝,那么军队群龙无首,势必会失败,司马家族也可能被颠覆。因此,司马昭不会为了一己之私,置司马家族最高利益于不顾。

司马师也深知,自己之死,和自己的兄弟司马昭没有关系,他才将自己的权势交给司马昭,而不是自己的养子。如果司马昭确实参与谋害司马师,即使再严密也可能会留下蛛丝马迹,司马师应该会有一定的察觉,他就不会将自己的权势交给司马昭了。

最后,如果司马昭策划谋害司马师,那么司马昭及其子司马炎就不会大肆追封司马师了。

公元264年,晋公司马昭因灭蜀之功,被魏元帝曹奂加封为晋王,加九锡。同时,司马昭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权势是谁给的,他将兄长司马师追封为晋景王。公元266年2月8日,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称帝,追封司马师为晋景帝,称司马师之墓为峻平陵,庙号世宗。《晋书》中记载如下:

晋国既建,追尊曰景王。武帝受禅,上尊号曰景皇帝,陵曰峻平,庙称世宗。

我们知道,晋武帝司马炎追封自己的父亲为文帝、司马懿为宣帝,这是直系血亲,是能够说过去的。而司马昭追封自己的兄长司马师为晋景王、司马炎还追封自己的伯父司马师为景帝,这很难理解,也是不符合规定的。因此,从这儿看,司马昭是没有谋害司马师的,要不也不会给予这么高的待遇。

总结: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司马昭都没理由谋害自己的兄长司马师的,古代是门阀士族,一个家族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古代医疗技术有限,神医华佗早已逝去,可能司马师大限已到,和司马昭没有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备打着匡扶汉室旗号却自己称帝了 刘备是不是一个伪君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刘备是伪君子的证据,刘备匡扶汉室下一句

    你真的了解刘备匡扶汉室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刘备始终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他一心想匡扶汉室,所以很多仁人志士选择投靠他。那大家是否好奇,刘备后来又为何要称帝呢?解读这个问题,其实要从两个时期来看。一个是刘备没有攻下益州前,一个是夺得益州后。我们先从攻下益州前来看,古人想

  • 汉文帝没被架空权力,还开启文景之治,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如何防止权力被架空,汉景帝解决王国问题措施,将我权利架空

    汉文帝刘恒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朝初期,吕雉专权,刘氏江山风雨飘摇,吕雉死后,在老臣的帮助之下,铲除了掌权的吕氏一族,当时的代王刘恒,也就是后面的汉文帝,就是这样被大臣们拥立为帝的,纵观历史,像汉文帝这样的上位的人,其权利居然没有被大臣们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皇

  • 宋神宗为北宋带来了?为什么说是他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神宗变法,宋朝因为什么而导致灭亡,北宋灭亡的原因及教训

    你真的了解宋神宗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将北宋的灭亡归结到王安石变法,或者是宋徽宗的腐败落后,在我看来,宋神宗,才真的要为这一切埋单,他才是大宋的掘墓人。这位在王府长大的君王,和宋朝之前的君王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从他父亲宋英宗开始就不一样了。宋朝从建国到宋仁宗时

  • 庞太师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的形象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庞太师和八贤王究竟谁比较大,历史上有没有八贤王,八贤王历史上存在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庞太师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起宋朝,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包拯包青天和杨家将。因为以他们的事迹为素材的影视剧是真不少,而且在影视作品中,包青天和杨家将都深受观众喜爱。其实,说起包青天和杨家将还颇有渊源呢,他们不但是同一朝代人,在影视剧中他们还有一个共同

  • 琅琊王高俨:武成帝高湛的爱子,14岁时被亲哥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陆贞为什么不能嫁给高湛,陆贞和高湛,北齐高湛陆贞真实历史

    他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第三子,也是胡皇后生的小儿子,出身尊贵无比受宠,最后却被同母哥哥害死,他就是高俨。高湛与胡皇后有两个嫡子:后主高纬和琅琊王高俨,高纬残暴昏庸,高俨却勇猛过人,只可惜高俨不是嫡长子,他其实比高纬更适合当皇帝。高俨从小便勇武过人,颇有胆气,初封东平王,官职从最初的开府、侍中到大将军、

  • 襄樊之战持续了多长时间?为何刘备基本上都不闻不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关羽樊城之战为什么会败,襄阳到谷城开车多长时间,关羽打樊城时刘备在干嘛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襄樊之战。无论是《三国演义》原著还是经典版电视剧,我们都会发现一个问题:秋水暴涨于禁全军覆没,风雪中关羽父子被擒,襄樊战役打了多久?细看《三国演义》的时间轴,我们就会发现襄樊战役至少打了四个月:水淹七军是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而关羽被擒遇害是在同年十二月,这期间关羽

  • 白居易的一生经历了哪些风风雨雨?他的婚姻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白居易的情感经历,温庭筠的爱情经历,白居易的一生经历详细

    你真的了解白居易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睡足肢体畅,晨起开中堂。初旭泛帘幕,微风拂衣裳。二婢扶盥栉,双童舁簟床。庭东有茂树,其下多阴凉。前月事斋戒,昨日散道场。以我久蔬素,加笾仍异粮。鲂鳞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饭红似花,调沃新酪浆。佐以脯醢味,间之椒薤芳。老怜口尚美,病喜鼻闻香。

  • 在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吕布也能称得上是第一猛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比吕布厉害的武将,吕布真的是三国第一猛将吗,三国之后的历史发展

    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真的是吕布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三国演义》中,素有“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的排名,说的是后人排定的三国英雄谱中,吕布被放在了第一位。而之所以会将吕布放在第一位,主要是吕布在《三国演义》之中的表现确实出色。吕布此人虽然被张飞呵斥为“三姓家奴”,

  •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帝,她的心中有着怎样的呐喊?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薛宝钗封建的体现,武则天为什么可以被历史承认,武则天怎么自称自己

    你真的了解武则天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矗立着两座高大而宏美的建筑:天堂与明堂。它们都是在原来的旧址上重新设计建造而成。千年前的东都洛阳城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武则天在此理政、礼佛和生活。大抵是长安城的过往太过惨痛,这位女帝

  • 徐达夫人谢氏进宫做客后,几天后就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宫仆射为什么要报仇,谢氏祖坟墓,明朝徐达有几位夫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徐达夫人谢氏进宫做客后,为何会被赐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徐达一生骁勇有谋,战功及筑边皆功劳显赫,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他话语较少而思虑精深,在军中,军令一旦发出便不改变。明太祖朱元璋雄猜阴刻、残酷寡恩,不但对开国功臣过于屠戮,有时候也会由于一些零碎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