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的苏东坡,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探索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的苏东坡,他有着怎样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69 更新时间:2024/1/16 0:26:57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苏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苏东坡是一座富矿,千百年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关于苏东坡的研究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

不过,若论东坡传记,有两个版本绕不过去,一则林语堂《苏东坡传》,一则李一冰《苏东坡新传》。

前者偏感性,后者重考证,两者结合起来,可读出一个有血有肉有风骨的苏东坡。

1、游历之广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用东坡诗形容东坡一生,再恰当不过。

统计传记所载苏东坡生活、任职及谪居地,其一生宦游四十多年,足迹遍及大半个北宋疆域:西至故乡四川眉州,北至凤翔、登州、密州、定州,东至杭州、湖州、扬州,南至惠州、儋州,当然还有中原的开封和黄州。

观其一生行迹,涉及现今四川、河南、陕西、湖北、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广东、海南等数省十多地,在以舟楫、车马为交通工具的古代农业社会,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这种“在路上”的“慢生活”,有艰辛,有磨难,更有真正“行万里路”的生命体验,也许正是诗情诗意诗兴的源泉。

木心《从前慢》诗云:“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当今社会,物质极大地丰富,科技、交通、通讯日益发达,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个人都像流水线上的零部件,如陀螺般不停地旋转。

现代生活的便利性,是否必然以诗意的丧失为部分代价?

2、入世之深

林语堂评价道: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坚持自己政见的人,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还不够,

比起其他的中国诗人,苏东坡的人格特质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丰富、广博和幽默感,具有超绝的智力和无邪的赤子之心,犹如耶稣所描述的,兼具了蛇的智慧与鸽子的温顺。不可否认,这种罕见的结合,世间少有。

这种评价,恰如其分。

提到苏东坡,从才情上一般会拿李白作比。

李白固然也伟大,但观李白一生,偏向于空想浪漫主义,东坡则接地气得多。

居官位则忙于兴水利、治水患、建医堂、施药方、赈灾民……工程农医无所不涉,展现了诗文之外的行政才干,“有他非常机警的特长,为一般能吏所不及”(李一冰语)。

于个体则堪称生活大师,琴棋书画,参禅念佛,采药炼丹,种田犁地,酿酒烹调……皆有独到深刻见解,无不让人叹服,既为后人留下了苏公堤,也留下了可口的东坡肉。

苏东坡是真性情,而非假道学,对生活充满了永不衰减的热情,无论顺境逆境。

今人有言: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近千年前的苏东坡堪称典范。

苏东坡绝非完人,当然有其局限性,但正如有评论家言,他似乎穷尽了生命的可能性。他的全景式的生活智慧,反衬出当下的我们是多么单调和贫乏。

3、生命之韧

苏东坡一生从居庙堂之高,到处江湖之远,几度被贬至荒域,跌宕起伏,命运坎坷,悲喜交加。

“很少有人的生活,像他一样复杂,以一身而贯彻天堂和地狱两个绝对的境界。”(李一冰语)

除了在家乡眉州二十年和在黄州的四年多时间,苏东坡一辈子几乎没能在一个地方连续住上三两年。

最极端的是,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刚到一地履职几天,接旨又要仓促起程,比如登州。终其一生,如同风中飞蓬,身不由己,生活在漂泊不定之中。

然而,在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生活中,他却凭借其豁达乐观的天性,直面悲困,苦中作乐,乐得其所,到处捕捉诗意的片刻,用笔墨将其化为永恒,为后世留下不竭的精神财富。

苏东坡最能打动人心的诗词文赋,很多写就于贬谪之地。

虽然忧谗畏讥,偶尔也发点小牢骚,却断无怨天尤人之戾气,相反,表现出极其恢弘的视野和极其宽广的胸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这种处世格局,让他的个体生命能量如此强大、生命张力如此坚韧,“一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4、哲思之美

真正的大师,善于运用简单的文字揭示深刻的道理,而不是相反。

苏东坡就是这样的大师。

他的诗词文赋文学之美自不待言,蕴含其中的理趣思辨之美亦每每令人欣然会意,甚至拍案叫绝,寥寥数语就让人顿生“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感慨。

比如,当我们教育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升内在之美时,是不是会很自然地用上“腹有诗书气自华”?

当我们劝慰别人看淡世事无常,接受人生的遗憾时,是不是会脱口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我们回首青春不再,但又不愿徒然悲叹岁月流逝时,是不是会鞭策自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当我们面对误解、曲解乃至骤然遭遇风雨时,是不是会在心中默念“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当我们身陷当局者之迷,云遮雾罩而不得其解时,是不是会感叹一番“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我们摆脱画地为牢,从自设的心理桎梏中走出来时,是不是也会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

这种哲思之美,在其传诵于后世的作品中俯拾即是。直白如话,而能言人所不能言,似乎只能用天才来解释。

5、红袖之幸

我在读东坡传记时常想,是什么支撑苏东坡视困厄如无物,纵然一生命运多舛,也不悲观沉沦,能承受常人之所不能?

看到一位评论家的分析,觉得颇有道理:一是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二是苦难中朝着自然与审美的转身;三是佳人热烈而绵长的爱的滋润。

前两者系内因,起主导作用;后者属外因,亦必不可少。

曾写过《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歌德有言:永恒的女性,导引我们向前。

前后伴随苏东坡一生的三位女性,王弗王闰之王朝云,或宽容温厚、吃苦耐劳,或冰雪聪颖、善解人意,林语堂、李一冰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无论东坡身处何种境遇,她们始终“红袖添香”,给予其默默支持尤其是精神慰藉,“此心安处是吾乡”。

设想,假如没有她们的理解与陪伴,苏东坡生命的厚度可能减色几分?

从一定意义上讲,她们部分成就了苏东坡,苏东坡则用文字让她们在文学史上成为永恒。这是东坡之幸,亦是红袖之幸。

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必定是内心丰富而情感细腻的人。

苏东坡虽被尊为“豪放派”领军人物,其实亦不乏令人柔肠寸断的小品,比如后世耳熟能详的悼王弗《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比如为王闰之写的祭文,比如为王朝云所作《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等等。

如果没有彻骨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念,难能有如此幽微深曲、刻骨铭心的文字。

林语堂说,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苏东坡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心灵的故事。

感谢林语堂和李一冰,为我们重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苏东坡,供我们景仰,更让我们得以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陈宫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陈宫背叛过吕布吗,陈宫离开吕布投奔了谁,陈宫为什么不离开吕布

    陈宫曾经背叛过吕布,而陈宫在投奔吕布之前已经背叛了一次曹操。那么陈宫为什么会先后背叛了曹操和吕布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讲解!首先要说明的是,由于历史上的陈宫两次站错了队,因此现存史料中有关陈宫的记载是比较少的,他两次背叛主公的原因也没有详细记载。本鬼接下来的观点也只是自己的一家之言,大家姑

  • 王安石变法后,苏轼为何会入狱?他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苏轼入狱多少天,苏轼批评王安石变法,苏轼出狱后写的诗

    很多人都不了解苏轼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北宋积弊甚多,在王安石的劝说下,宋神宗决定变法,史称“熙宁变法”或“王安石变法”。这一年,苏轼33岁,正值壮年,他在仕途上本有一番大的作为,但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受排挤。当时宋神宗铁了心支持王安石,苏轼自知在

  • 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名字真的是“刘彘”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刘彻时期,汉武帝刘彻小名叫什么,汉武帝刘彻出生地

    看过经典电视剧《汉武大帝》的朋友们可能知道,剧中的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姓名叫“刘彘(彘意为猪)”,因此汉武帝刘彻在网上有个别名叫“野猪”。那么汉武帝刘彻小时候的姓名真的是“刘彘”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比较靠谱的史书(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没有任何记载表

  • 历史上的曹休实力如何?被誉为曹氏武将的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真历史上厉害吗,曹氏是什么,曹真是谁的儿子啊

    历史上的曹休实力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曹氏家族名将辈出,和夏侯家一起帮助曹操三分天下的曹氏武将中,曹洪、曹仁等属于一代武将,曹休、曹真等人属于二代武将,两人能力都非常出众,但曹休却被罗贯中弱化了,他的能力要比曹真强,被曹操称为曹家千里驹,这不仅三国演义中有描写,

  • 衣带诏事件后,曹营八大将为何没有留下偷袭曹操的张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偷袭曹营,张良为何不建议刘邦备战或逃走,张飞一吼吓退50万大军

    还不知道曹营八大将为何没有留下张飞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衣带诏事件爆发,曹操斩杀了在京城的董承、王子服等人,还有两个漏网之鱼,即西凉马腾和徐州刘备。曹操曾和刘备“煮酒论英雄”,认为刘备是能与自己匹敌的英雄豪杰,对他非常忌惮。因此,曹操趁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之时,

  • 南唐后主李煜生前有着怎样的生活?令人羡慕却又为人所不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半个盛唐杜甫半个乱世,南唐后主李煜传,李白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煜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正是因为这首词里面思念故国之情太过感人肺腑,以致宋太宗赵光义闻之大怒,命人赐

  • 秦昭襄王做了哪些事?他对秦国的统一起到了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昭襄王之后到秦始皇之间的国君,秦昭襄王嬴稷评价,秦昭襄王为什么没有统一六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国作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其强大是建立在历代帝王们的励精图治之上的,而秦昭襄王无疑是其中颇为重要的一环。大秦帝国总是拥有一群伟大君主,他们凭借着丰功伟绩在历史的长河里闪耀,作为一个强国的君主,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众人的瞩目。他们身后是辽阔的秦国土地,胸怀征服天下的雄心,一

  • 东吴末帝孙皓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东吴末帝孙皓的文章。公元280年5月1日,江南“夏始春余,叶嫩花初”,一片生机盎然景象。石头城外,吴末帝孙皓重蹈蜀国后主刘禅覆辙,面如死灰,赤裸上身,反绑双手,走在装载着棺材的车前,率群臣前往晋军大营投降。孙权于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建国的孙吴政权,被孙

  • 吴三桂帮满清夺得天下之后 吴三桂为什么还要反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吴三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三桂是明末清初最有争议的人物了吧,李自成入京后,吴三桂本来是要去投靠李自成的,怎奈因为陈圆圆,冲冠一怒为红颜,直接投降清军,打开山海关,还给清军当先锋,大破李自成,绞死南明永历帝,吴三桂的历史罪行怕是洗不清的,说他是“民族败类”毫不为

  • 揭秘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竟被别人打过耳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存勖(885-926),沙陀人,李克用长子。幼读《春秋》,略通文义。成人后,状貌雄伟,有熊虎之姿。学习骑射,勇武过人。青年时,随父征战,机敏有谋略。李克用曾被朱全忠所困,地盘狭小,兵力不足,非常悲观。李存勖说:物极必反,现在朱全忠恃其武力,穷凶极恶,吞灭四邻,还时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