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文诏简介 明朝平叛农民起义悍将自刎而死

曹文诏简介 明朝平叛农民起义悍将自刎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48 更新时间:2023/12/22 9:52:47

导读:曹文诏,在对明朝末年农民起义进行血腥镇压中表现的最为强悍。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1631年4月,曹文诏击灭据守河曲的变民首领王嘉胤,以功升任临洮总兵官,又连续击灭点灯子、李老柴、一条龙、扫地王等民变首领。

1632年三月,曹文诏与变民军大战于西濠,斩首千级,生擒杜三、杨老柴。接着又击斩红军友。变民首领可天飞、刘道江等包围合水城,曹文诏前往救援。变民军将精锐埋伏起来,以千骑挑战,将明军诱到南原,伏兵大起。城上人说曹将军已经战死。曹文诏持矛左右突击,匹马出入万众之中。守军看见后,出兵夹击,变民军大败。曹文诏在陕西大小数十战,功劳最多,但洪承畴不帮他叙功。

变民军见陕西明军势大,都流入山西。朝廷命令陕西、山西诸将都受曹文诏节制,他多次击败变民军。1634年7月,清兵西侵,攻围怀仁县及井坪堡、应州。曹文诏驻扎在怀仁固守。八月,围解,曹文诏移驻镇城,出战失利,不久清兵撤走。十一月,曹文诏被论罪充军边卫,山西巡抚吴甡知道曹文诏知兵善战,推荐他为援剿总兵官,立功自赎。

当时,河南变民势大,朝廷命令曹文诏前往征讨。吴甡上书请求让曹先平山西,后入河南,朝廷不批准。曹文诏因为吴甡对自己有恩,竟取道太原,为吴甡所留。曹文诏整兵南行,1635年3月,于信阳与总督洪承畴相会。洪承畴大喜,令他出战,他于随州破敌,斩首380余级。四月,洪承畴因为变民军尽数退入关中,于是命令曹文诏入关,然后由阌乡取山路至雒南、商州,直捣变民军根据地,再从山阳、镇安、洵阳入汉中。5月5日,曹文诏抵达商州。变民军离城三十里安营,营火满山。曹文诏率其侄参将曹变蛟等夜袭,获胜,直追至金岭川。变民军据险以千骑迎战,曹变蛟大呼陷阵,变民军败走。曹变蛟勇冠三军,变民军听到大小曹将军的名字,无不惊惧。

李自成率众二十万进攻凤翔。曹文诏向洪承畴请求出战,获准后率三千人自宁州进军。高迎祥、李自成率部西走宁州,与活跃在庆阳一带的过天星、蝎子块、乱世王等合兵,筹划了围歼曹文诏的伏击战。

义军先于宁州湘乐镇巴家寨(巴家原)伏击了明副总兵刘成功、艾万年,游击王锡命带领的3000人马,明军大败,艾万年及副将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负重伤脱逃。当时驻邠州(今陕西省彬县)的洪承畴闻讯后,忧虑万状,手足无措,唯有把希望寄托于爱将曹文诏。曹文诏闻知艾万年战死,怒不可遏,拔刀砍地,瞋目大骂,请命出征。承畴大喜说:“非将军不足平此贼!”曹文诏带领3000人马前往征讨,农民军在湫头一带埋下伏兵。

6月27日,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率锐师在前打先锋,文诏率步兵殿后,行至湫头岘子,义军伏兵突起,把明军截为两段,分兵围杀。曹变蛟抢先为战,斩杀义军500余人。义军佯装溃败,向东面的林区撤退,明军紧追30里,到达雕翎关。眼看明军进入埋伏圈,义军四面杀出,与曹文诏大战于湫头趟子坳。明军兵力分散,首尾难顾,丧失应战力,死伤惨重,暴尸山野,血流成河,尽染村庄。

次日,义军由乱世王当先锋,李自成居中,过天星继后,重又包围了明军。曹文诏左追右挡,且战且退,义军又诱敌西向。明军行至娑罗寨,义军埋伏万骑,四起合围,矢飞猬集。义军不知围住的是曹文诏。其时,明军有一小卒被缚,急忙大叫:“将军快快救我!”义军中从明军叛降过来的一小卒指着曹文诏说:“这是曹总兵。”义军欣喜万分,围攻更急。曹文诏疲于奔命,击杀农民军数十人,转斗数里,身受重伤10余处,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眼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突围无望,乃拔刀自刎。洪承畴听到消息后大哭,崇祯帝朱由检也很悲伤,下令建祠祭祀。曹文诏忠勇冠于当时,他死后,变民军都互相庆贺。

这一役,李自成率领的义军重创明军,曹文诏部损兵大半,游击将军及材官殁者20余人。其弟文耀,从兄征讨,数有功,河曲之战,斩获多,后击贼忻州,战死城下,诏予赠恤传。

曹变蛟在曹文诏自刎地——罗川的姬家山碑子渠立碑一块,碑高7尺2寸,宽2尺5寸,厚8寸,上有二龙戏珠碑额,下为龟趺碑座。其碑文右上方纵书“崇祯拾壹年拾贰月”,中间纵书大字“大明曹大将军平贼大战尽节处”,左下方署名“临洮总兵都督、侄男曹变蛟谨立”。曹文诏自刎后抬至罗川北坡胡同沟口气绝,又在此立了绝气碑。古代人们称诸侯或大官之死为薨,曹文诏官至总兵,亦为高官,所以人们把停尸的村庄叫“曹薨”,后讹传曹文诏为“曹洪”。曹文诏埋葬的村庄人们称为冢巷村。明朝廷追赠曹文诏太子太保、左都督,令有司建祠,春秋祭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孝圣宪皇后简介 历史上的甄嬛原型钮祜禄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甄嬛历史上的原型为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四十二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享尽荣华富贵。甄嬛,即孝圣宪皇后,雍正帝妃,乾隆帝生母,钮祜禄氏的人生跨越康雍乾三朝,做太后的四十二年更是国家全盛时期,不但享尽荣华富贵,更幸运地亲眼看见了自己的玄孙。1691年生

  • 武则天墓之谜:揭秘武则天无字碑无字原因(图)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则天无字碑为什么无字呢?这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民间也有很多关于无字碑无字的说法,其实武则天无字碑上是准备刻上字的,字格都已经打好,只是后来斗转星移,恩怨是非。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

  • 武大郎怎么死的:被潘金莲毒死还是西门庆踢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武大郎心窝中了西门庆一腿后可能发生脾包膜下破裂,随后潘金莲灌他喝砒霜时骑在他身上,挣扎之间导致包膜破裂大出血,武大郎迅速死于失血性休克。原题:《武大郎被砒霜毒死?或因中西门庆一脚脾破裂死亡》 武大郎心窝中了西门庆一腿后可能发生脾包膜下破裂,随后潘金莲灌他喝砒霜时骑在他身上,挣扎之间导致包膜破裂

  • 朱元璋结发妻子马皇后简介 明朝后宫第一任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马皇后,名秀英(1327年一1382年)安徽宿州人。她,是仁慈、善良、俭朴、爱民的一代贤后;她敢于在明太祖施行暴政时进行劝谏,保全了许多忠臣良将的性命;她善待后宫嫔妃,不为娘家谋私利开创了明朝后宫和外戚不干政的风气。她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秀英——马皇后。马秀英原名并不是她的本姓,

  • 孝庄文皇后简介 孝庄皇后为何嫁给姑父皇太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庄文皇后,博尔特吉尔特氏,孝端皇后的侄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后。她尽心尽力的辅佐了三代帝王,也是历史上少见的。关于孝庄的点点滴滴、是是非非又岂是世人可以轻易道尽的,不管怎样孝庄对清朝的贡献是不可否定的。孝庄文皇后自幼清新脱俗,才貌出众,沉着而果断,可以堪称为女子中的典范。1625年,年仅1

  • 孝端文皇后简介 皇太极的皇后哲哲为何没徽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孝庄文皇后的姑姑。博尔济吉特氏姑侄三人共侍一夫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传奇,而孝端文皇后作为皇太极的正宫皇后,她的地位是不可挑战的。孝端文皇后对清朝的贡献不及孝庄文皇后,皇太极对她的宠爱也不及海兰珠,她的名声似乎远远小于孝庄文皇后和海兰珠,但她的温柔

  • 三国文昭皇后甄宓简介 甄氏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相传曹植写的《洛神赋》是写给甄氏的爱情篇章,但是其中的各种原委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那么,甄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文昭皇后,姓甄,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妻,魏明帝曹睿的生母。但是甄宓在身前并没有享受到皇后的荣誉,直到公元226年,魏文帝死,曹睿登基才为他的生母甄氏平反,追谥“文昭皇后”。

  • 文德郭皇后简介 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位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文德郭皇后,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一位皇后,字女王,郭永的女儿,29岁时才嫁给曹丕,公元222年成为曹魏的皇后,12年后逝世,与魏文帝合葬,谥号“德皇后”。文德郭皇后比曹丕年长3岁,早年时失去双亲,兄弟也皆丧,于是孤身流离于乱世。郭皇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有智谋,擅长舞蹈。自幼就聪明绝顶,且出生时有异

  • 敦肃皇贵妃年氏简介:雍正帝年妃有几个子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敦肃皇贵妃年氏,湖北巡抚、后加太傅、一等公年遐龄的女儿,年羹尧的妹妹妹。雍正帝妃嫔之一,雍正帝在藩邸时年氏为侧妃,生有三个儿子一女儿。从她首次生育到去世,包揽雍正帝所有子嗣,其他后妃妻妾无人所出,雍正最宠爱的妃子。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于康熙五十年由康熙指婚为雍正侧福晋,雍正元年被封为贵妃。年龄最小

  • 孝烈武皇后简介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孝烈武皇后,大妃,乌喇那拉·阿巴亥(1590年-1626年),海西女真乌拉部(今天吉林省吉林市北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乡)贝勒满泰之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十二岁的阿巴亥在叔父布占泰的亲自护送下到赫图阿拉,嫁给了比她年长31岁的努尔哈赤为侧福晋。两年之后被册为大福晋。万历三十四年(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