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标不死朱棣就还是燕王 朱标有那么厉害吗

朱标不死朱棣就还是燕王 朱标有那么厉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39 更新时间:2024/1/14 5:29:05

还不了解:朱标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标不死,朱棣只能是燕王而不是明成祖,他真有这么厉害吗?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初为燕王,后因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于是起靖难之役,历时4年将其推下皇位,自己登基为帝,是为大统一王朝中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明初的靖难之役可谓是影响深远,可以说大大改变了明代的历史走向,首先朱棣上位以后,如同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一般,实施重典治国,也就是高压统治,虽然对外征战战绩辉煌,但是对内因为连年征战,越到后期百姓越是苦不堪言,而且朱棣后人多是不长寿者,他之后13位皇帝,没什么长寿者不说,还有不少短命之人,诸如十月天子明仁宗朱高炽和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分别在位仅仅十个月和一个月,在帝制家天下时代,皇帝短命,统治者经常更换,可并不是一件好事儿。

而建文帝朱允炆和他的父亲懿文太子朱标一般,提倡的是以仁治天下,而非重典治国,而且他们不同于朱棣是得位不正一般,对于文臣苛刻,甚至杀死方孝孺,还重视武臣,搞得一开始就与文臣集团关系紧张,使得之后明代皇帝多是跟文臣集团有隔阂,甚至经常性对立。

这一切的背后,总是绕不开英年早逝的懿文太子朱标,如果朱标不死,顺利继位,那么历史将是另一个走向,而且大概率是好的历史走向,这也是明史爱好者心中的一个遗憾。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朱标不死,朱棣十有八九是不敢反的,即使是反,也成功不了的。

朱标的能力真有这么恐怖吗,为什么他不死,朱棣就翻不起风浪呢,我们先来看看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败,对比一下就了解了。

首先朱允炆的失败,一是刚开始策略不对,刚刚继位就要削藩,而且削藩不是先难后易,而是先易后难;最愚蠢的是削藩如同废藩、杀藩,短短几个月削了五位藩王,都废为庶人,不是远徙偏远之地,就是禁锢起来,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以死明志;二是朱允炆一上台的态度就很明显,就是重文轻武,开始重文臣而轻武将。

三是建文帝以上两步,不只是逼反了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更是将将藩王隐性推到朱棣一方,而且还使北方边疆的武将对中央朝廷不满,加上朱棣常年在边疆镇守,在大军中有很高威望,所以朱棣起兵以后,很顺利就拉起了一支大军,后面更是降将不少,可以马上将朝廷大军打败转化为自己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建文帝朱允炆对内是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个不知军事的文臣,选择平叛的大将,刚开始还是老将耿炳文统兵,后来竟然重用不学无术的李景隆,使得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央朝廷大军一败再败,李景隆整个就是一个运输大队长,朱棣在这个过程中是如鱼得水,最终采取斩首行动,直取南京,一举定乾坤。

可以说建文帝朱允炆这个文人型皇帝,简直是打烂了一手好牌,本来中央朝廷占据绝对优势,中规中矩的削藩和平叛也不至于一步步败到如此地步,但他偏偏一步步走错,让朱棣创造了奇迹,自己则是成为垫脚石。

所以以这个来看,不是说懿文太子朱标能力有多恐怖,而是只要是稍有谋略的皇帝,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绝对不会让朱棣翻盘的,而朱标虽是仁慈之人,但是手段可不低,并非是懦弱无能之辈。

先以削藩来说,朱标如果不死成为皇帝,即使削藩,以他在弟弟们心中的威望,没人敢反抗的,而且参考他“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的作风,削藩肯定不会像儿子建文帝朱允炆那般极端而且无脑,肯定会采取柔和且没法反抗的方式,比如召唤兄弟进京,来个“杯酒释兵权”什么的,或者是慢慢削弱藩王兵权,毕竟后面朱棣,还有明仁宗、明宣宗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最终将藩王的三护卫兵权基本上都收回,这都是有成例可见的,并不是什么难事。

朱标如果削藩不激进,后面朱棣非要反,那么也没有藩王隐性支持他,更没有人心支持,因为朱标不像朱允炆那样对藩王残酷,朱棣贸然起兵,没有人同情什么的。

而且朱标还有两大优势,一是他的儿子朱允炆是以皇太孙继位,本身根基不稳,更是压不住那些拥有兵权的叔叔;而朱标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是吴王时就是世子了,又当了二十多年太子,可谓是名分早定,他的根基是相当之稳,治国理政的水平更是甩了儿子朱允炆几十条街。

二是朱标不死,朱元璋绝对不会大规模清洗功臣,会给朱标留下完整的班底,像蓝玉是太子妃舅舅,是太子朱标的铁杆支持者,但洪武二十五年朱标死后,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蓝玉就以谋反罪被杀,这也意味着太子朱标的武将班底集团全部被屠戮干净。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朱允炆身为皇孙,资历太浅,压不住这群野心勃勃的武将,本来蓝玉可以替朱允炆先压住,但关键是朱允炆生母吕氏是第二任太子妃,而蓝玉是第一任太子妃常氏的舅舅,所以两者并没有血缘关系为纽扣,没有这层关系,蓝玉不会真心支持朱允炆,所以朱元璋的选择是清洗留给太子朱标的武将班底,这也是后来朱允炆面对朱棣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他没什么人可用,更是发掘不出有大将之才的人来平叛。

所以拥有这种绝对优势,再加上朱标并非庸才,如果他不死,朱棣真不敢反,即使反了也是失败下场,不过惋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我们只能基于已经发生的历史,来进行合理的推测,来以史为鉴,来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历史的沉淀感,来学习蕴含在历史中的各种人生哲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好不容易迁都背景 朱高炽继位为何想再迁回南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棣和朱高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刚迁都北京,朱高炽继位后为什么要迁回南京?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在登基之后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驾崩了,但是并没有因此影响别人对他的评价,甚至还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但是朱高炽有一件事却跟朱棣完全相悖,朱棣在继位之后就着手迁

  • 朱棣配得上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吗 朱棣都有什么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明成祖朱棣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成祖朱棣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吗?都有哪些成就呢?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两人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属于拿到权利也尽了自己的义务,两人都是优质皇帝,下面来说一下朱棣这一生的成就。1.开拓运河在朱棣统治时期,经济迅速发

  • 朱瞻基在位时喜欢斗蟋蟀 朱瞻基功绩为何还堪比文景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明代皇帝朱瞻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为何史学家评价他功勋堪比文景?人家只是喜欢斗蟋蟀,并没有影响工作啊——谁还没个业余生活?秦始皇那么勤政,一天要看六十斤书书简,可也没耽误人家生了二十几个孩子吧(有的资料里说是二十几个儿子。

  • 赵云和关羽相比 谁更适合去守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赵云守荆州,荆州还会丢吗,守荆州关羽和赵云两个人谁更合适?我认为赵云守荆州荆州还会丢,赵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但是荆州的丢失根本不是刘备选人出现了问题。赵云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了,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当时有这方面经验的资格够只

  • 曹操的儿子那么多 他们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的儿子们,到底有多厉害?作为我国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和"三国"局面的主要缔造者,曹操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尽管关于曹操到底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讨论一直没能得出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称其为英雄还是奸雄,曹操的

  • 赵云和吕布谁更厉害 张飞又是怎么说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赵云和吕布实力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云与吕布谁更强?张翼德的话语中,透露了玄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之间的武力,从来就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所以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要试图去说服任何一个人。赵云迷永远只感觉赵云是三国第一武将,吕布迷也永远觉得吕布才是

  • 魏延作为蜀汉的名将 魏延都斩杀过哪些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和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是蜀国名将,一生征战,他斩杀过多少猛将?魏延在整个蜀汉的建立过程中,他所建立的功劳应该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此人也是特别的崇拜刘玄德,算是刘皇叔的铁杆粉丝。个人认为,刘备在建立整个蜀汉的过程中,魏延在为刘备攻城略地,对阵单挑,确

  • 魏延为什么宁愿被杀都不投降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魏延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蜀汉大将魏延“宁愿”被冤杀,为何都没投奔曹魏?蜀汉大将魏延是冤杀但不是“宁愿”,至于说魏延为什么不投奔曹魏?小编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魏延太忠诚。刘备占领汉中后,让魏延驻守汉中,这让魏延对刘备十分感激。刘

  • 魏延不是对蜀汉忠心耿耿吗 最后为什么会走向谋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对魏延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对蜀汉忠心耿耿,军中排名第三,为何却走上谋反之路?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蜀汉的北伐大军在撤退时,发生了著名的“魏延谋反”事件。魏延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返回汉中,烧毁栈道,然后向蜀主刘禅上书说杨仪谋反。与此同

  • 都说白起没有打过败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白起战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都说白起一生没有一次战败过,是真的没战败过吗?白起为何一生未曾有过一败?其实他本来会有一次战役几乎可能失败了,但他提前判断出战败的结果,然后坚决拒绝了秦王让他带兵的命令,虽然保全了名声,但最终付出了生命。白起本身的才华与能力!白起